【政治】山西省孝义三中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

上传人:Bod****ee 文档编号:51660483 上传时间:2018-08-1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38.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政治】山西省孝义三中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政治】山西省孝义三中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政治】山西省孝义三中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政治】山西省孝义三中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政治】山西省孝义三中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政治】山西省孝义三中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政治】山西省孝义三中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山西省孝义三中 2013-2014 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一、单项选择题(3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60 分) 1 “文化”一词在实际运用中具有多义性。我们学习“文化生活” ,这里的“文化”是指 A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和现象 B人类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及成果 C人类全部精神生活及其产品 D人类文化产品的生产和享用 2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的特点日益显著。下列表述能体现这 一特点的是 文化的发展始终与经济的发展亦步亦趋 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人们为了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更高的文化素养 文化的力量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A B C D 3.下列交往方式和思维方式能体

2、现文化影响的是 握手是中国人常用的见面礼节,拥抱是欧美常见的见面礼节 中国人的名字是姓在前名在后,欧洲人的名字一般是名在前姓在后 互换礼物时中国人一般不会立即打开礼物,美国人会立即打开礼物并表示感谢 中国人写信封,地址都是从大到小排列;欧洲人写信封,地址都是从小到大排列 A. B. C. D. 从孔子到孙中山,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塑造着中华民族;从共产党宣言到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马克思主义指引导着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不断取得革命和建 设的巨大成就。回答 4-5 题。 4.上述材料表明,优秀文化能够 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满足人的一切需求 A. B. C. D.

3、 5.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对人们有重要影响。我们中学生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 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是A.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B.自学科学知识C.社会科学知识 D.语音和文字水平 6.对“文化是人类特有的现象”这一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 文化是由人所创造的有了人类社会才有文化 人脑是文化的源泉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 . . . 7.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发展比现在落后,但当时的诸子百家,群星灿烂,是中国文化 史上的一个黄金时代。 孙子兵法至今为兵家经典,甚至被应用于当代企业管理。这一 事实主要说明( ) .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 .文化有相对的独立性 .文化对社

4、会生产方式产生重大影响 .文化是经济的集中表现 8.风靡世界的好莱坞电影泰坦尼克号创下十几亿美元的票房收入,可以与我国几大产 业的利润相匹敌。这说明( ) .国际间的文化竞争日趋激烈 .文化产业具有极强的政治渗透性 .文化交流与合作成为各国外交的重要内容 .文化产业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 9.人们常讲“乡音难改” , “叶落归根” 。这表明( ) A.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B.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2C.文化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 D.文化对人具有积极主动的影响 10.文化对人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即文化影响人们的: 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心理素质 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身体

5、健康 A. B. C. D. 11. 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以下特点是潜移默化的 是有形的、强制的 是消极被动 的 是深远持久的 A. B. C. D. 12.封建社会中,君臣之间、主仆之间、长幼之间、男女之间必须遵循封建等级规范。这种 情况主要体现的是哪种文化因素,对人们交往方式的影响: A.价值观念 B.风俗习惯 C.文化程度 D.思想情感 13.下列选项中全面体现人们的文化影响、实践活动、认识活动、思维方式之间内在联系的 是: A.不同的文化影响人们认识事物的角度以及认识的深度和广度 B.不同的方化影响人们在实践中目标的确定和行为的选择 C.不同的文化环境、知识素养、价值观念都会影响人们不同

6、思维方式的形成 D.思维方式是人们在认识和实践的过程中,在一定知识、观念、情感和习惯的共同作用 下形成的,而体现各种文化影响的思维,反过来又影响人们的认识和实践活动 14微博具有书写快、传播广、即时交流等特点,给人们带来一种全新的生活体验,越来 越多的政府部门开通了官方微博,成为政府与群众沟通的新平台。微博作为一种文化现 象( ) A影响着人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B已成为文化传播和发展的主要手段 C对经济、政治发展起积极的反作用 D决定了文化创新的方向和途径Ks5u 152011 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 90 周年,电视连续剧中国 1921承载了太多的历史意义, 一方面它带领我们这崭新的年轻一代,

7、又重温了那个年代的中国风貌;另一方面它重 新为我们讲述了中国共产党在 1921 年未建党之前和 1921 年建党后的巨变。剧中的很 多场景让人震撼,起到了激发民族责任感的作用。这说明( ) A文化对社会发展起促进作用 B文化对人具有深远持久的影响 C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 D应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162011 年 5 月鹿特丹世乒赛借助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以及新媒体的作用,把世 乒赛事和世乒精神、世乒理念传递到千家万户,受到了国人和世人的好评。这说明( ) A旧的传媒的作用已经微乎其微 B文化传播要注重发挥大众传媒的作用 C大众传媒是以印刷媒体的出现为标志的 D大众传媒注重经

8、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17古人崇尚治身与治心和谐统一的理念。 “身”是指人的身体、体魄, “心”是指人的精 神世界,是人的精神素质。早在古希腊时期,哲学家伊壁鸠鲁就把人的幸福界定为 “身体的无痛苦和灵魂的无纷扰”的完美结合。这启示我们( ) A人的全面发展离不开社会的进步 B对幸福的理解是因人因时而异的 C必须重视中外文化交流与合作 D应从思想道德、身体素质等各方面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182011 年是我国辛亥革命 100 周年。某市教育、宣传、团委等部门开展了以“纪念辛亥 革命 100 周年”为主题的读书活动。开展这项活动的意义在于( ) 人们的思想在文化陶冶中升华 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和促进文

9、化传播与发展 抓住了文化建设的根本 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A B C D319 “清辉悄洒何悠悠,月到中秋分外明。 ”中国人对月亮的崇拜、敬爱之情在中秋节时表 现得尤为突出。 “明月千里寄相思” “花好月圆”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等佳句妙 词无不在诉说着人们对团圆、美好的期盼。这说明( ) A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B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当前文化生活状况的体现 C民族节日是民族身份的最重要标志 D民族节日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20中央电视台开播的星光大道 全家总动员通过其强大的媒体优势及节目创新赢得 了广大观众的喜爱,成就了许多人的明星梦,也

10、成为商家必争的优质电视广告宣传载 体。这说明( ) 大众传媒在文化传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发展 文化能够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方式 A B C D 21我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的许多至理名言如“吾日三省吾身” “博爱而笃志, 切问而近思” “见贤思齐”等,在今天仍然是人们修身养性的基准。这说明( ) A传统文化在今天仍是正确的 B教育对文化传承有着重要作用 C文化发展离不开文化的继承 D传统思想对当代人的价值观念有深刻影 响 22.“农民工版春天里为何走红”?网友认为“歌曲折射出中国人的梦想和现实” “奋 斗改变命运的精神让人感动” ,文化学者认

11、为他们展现了中国最真挚、最坦诚的灵魂, 凸显了中国“沉默的大多数”的普通人内心世界的丰富和美好的梦想。上述文化现象 启示我们( ) 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基本要求 文化创新要坚持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 只有草根文化才是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 文化创新必须以网络等大众媒体为依托 A B C D 23对待中国传统文化,既有 “兼容并包、全盘继承”的守旧主义,也有“全盘抛弃,彻 底西化、完全欧美”的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这两种态度的共同错误在于 A否定了传统文化鲜明的民族性 B违背了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C否定了传统文化的相对稳定性 D违背了对待传统文化“取

12、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 24 “书圣”王羲之书法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特别是行书兰亭集序有 如潇洒飘逸,骨骼清秀,蕴涵着极丰裕的艺术美。以一种文字的书写方式和笔迹的律动, 表现出书写者的情绪和审美追求,从而使文字的书写升华为一种艺术方式,这就是中国 书法的奥秘。这说明 书法艺术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识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多姿多彩的中华文化展示了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 书法艺术是中华文化所特有的 A B C D 25.美国某些战略家和别有用心的学者们急切地希望通过价值观念等软力量的灌输,牵引正 在复兴的中国往西方的方向走,越来越多地显露出其“侵略性” 。这说明( ) A当今世界呈现出

13、多极化的发展趋势 B文化有健康有益与腐朽没落之分4C西方国家利用文化渗透的方式推行霸权主义 D各个国家都在努力提高文化竞争力 26.中医正受到愈来愈多外国人的喜爱,爱中医、学中医的外国人越来越多。这一文化现象 说明( ) A文化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 B不同的民族文化具有各自的特点 C不同民族的文化具有不相同的发展规律 D一个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对世界具有重要的意义 272011 年 1 月 16 日,一座总高为 9.5 米的孔子青铜雕像在国家博物馆北广场搭成,天安 门地区又增添了文化新地标。孔子雕像落户天安门广场释放的信号是( ) Ks5u 彰显了我国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决心 优秀文化

14、传统已成为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基础 传统思想的一元化代替多样性的发展 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来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新力 A B C D 28我国的不少老字号经过长期的经营磨砺,形成了特殊的工艺、严格的质量控制方法、 良好的诚信传统和独树一帜的经营文化特色。由于生产不规范,传统工艺不能与现代 技术对接,传播手段落后,形象老化,缺少活力,导致一些老字号在现代市场竞争中 市场日益萎缩,甚至悄无声息地消失。从文化生活角度看,老字号重放光彩需要( ) 全面继承传统文化,保持自身的传统文化特色 紧跟时代步伐,不断向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 敢于否定一切传统,用现代文化和技术武装企业 在继承传统文化精华的基础上,推陈出新

15、、革故鼎新 A B C D 29近几年来,在央视刮起一股乡土风,农村题材电视剧“土”并时尚着,从刘老根 、 乡村爱情到青凌凌的水,蓝莹莹的天 , 绝地逢生 ,无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 迅速占领荧屏阵地。( ) 符合了时代的主旋律具有巨大的包容性 满足了人们的精神诉求是民族文化和民族情感的集中展示 A B C D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注重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和传播。在北京、上海、广州、山 东、河北、海南等地已经相继出现了“孔子馆” 、 “孔子学府” 、 “讲经堂” 、 “孟母堂”等,广泛 向人们宣传、讲授传统文化。据此回答。 30学习和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应( ) A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 B沿袭古代成熟的教学模式 C把经典名著作为学生的主修课程 D大力弘扬孔孟所创立的儒家思想 第第卷(非选择题卷(非选择题 共共 4040 分)分)3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