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剂的基本知识

上传人:正** 文档编号:51648906 上传时间:2018-08-15 格式:PPT 页数:42 大小:1.9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方剂的基本知识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方剂的基本知识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方剂的基本知识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方剂的基本知识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方剂的基本知识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方剂的基本知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方剂的基本知识(4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习目的与要求(1)掌握方剂的组方原则(2)熟悉常用代表方的组成、功用(7首: 银翘散、藿香正气散、茵陈蒿汤、逍遥散、 四君子汤、四物汤、六味地黄汤)(3)了解方剂的组成变化及剂型一 方剂的基本知识是在辨证立法的基础 上,按照组成原则,选择 适当的药物,确定用量, 恰当配伍而成,是临证治 法的具体运用。 方 剂方剂学是研究药物配方剂组成 原则及临床运用的一门学科。一、概述方从法立,以法统方 方剂与 治法方剂与 药物“药有个性之专长, 方有合群之妙用”“药有益亦有害,方有利而无敝”一)方剂的组成2部分: 主药 辅药4部分: 君 臣、佐、使二、方剂的组成及变化 .一个方中的君药,是该方功 用的具体

2、体现,如黄连解毒汤。君:针对主病或主证(病因、病理) 而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君药一般药力宏厚,作用较全 面麻黄汤之麻黄:发汗解表君药是方中必不可少的组成成份 臣药(辅药):含义有二,一是辅助君药加强治疗主病、主 证或主要病因的药物;二是针对兼病、兼证或次要病因 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佐药:含义有三。一是佐助药,即协助君、臣药物发挥治 疗作用,或直接治疗次要症状的药物;二是佐制药,即用以消除或减弱方中某 些药物的毒性,或能制约方中某些药物 峻烈之性的药物;三是反佐药,即病重邪甚,可能拒药时 ,配用与君药性味相反而又能在治疗中 起相成作用的药物。 使药:含义有三。一是引经药,即能引方中诸药至病所

3、 的药物;二是调和药,即具有协调方中诸药作 用的药物;三是矫味药,即矫正药物味道,便于 服用的药物。二)方剂的变化 方剂的组成既有严格的原则性,又有极 大的灵活性。 (一)药味加减的变化 1随证加减的变化: 2药物配伍的变化: 3组方的变化: (二)药量加减的变化 (三)剂型更换的变化 三、方 剂的剂 型传统剂型:汤、丸、散、 膏、丹、酒、露、茶、锭。现代剂型:流浸膏、浸膏、片剂、冲剂、糖浆、注射剂二 常用方剂银翘散银翘散主上焦疴,竹叶荆蒡豉薄荷;甘桔芦根凉解法,发热咽痛服之瘥 组成银花10g连翘10g桔梗6g薄荷6g淡竹叶6g 甘草5g 荆芥穗5g 牛蒡子9g 淡豆豉5g芦根15g 主治 风

4、热表症,温病初起。 【症状】发热无汗,或有汗不畅,微恶风寒,头 痛口渴,咳嗽咽痛,舌尖红,苔薄白或薄黄,脉 浮数。症见发热,微恶寒,无汗或少量汗出,口 渴,咳嗽咽痛,苔薄白或薄黄,舌尖红,脉浮数 。消风散外科正宗消风散疏风养血,清热除湿 消风散内有荆防,蝉蜕胡麻苦参苍, 知膏蒡通归地草,风疹湿疹服之康。荆芥一钱(10g)风疹、湿疹。皮肤疹出色红,或 遍身云片斑点,瘙痒,抓破后渗 出津水,苔白或黄,脉浮数主治方解防风一钱(10g)牛蒡子一钱(10g)蝉蜕一钱(10g)疏风止痒苍术一钱(10g)苦参一钱(10g)祛风燥湿清热燥湿君臣臣疏风养血,清热除湿功用甘草五分(5g)调药和中知母一钱(10g)

5、石膏一钱(10g)当归一钱(10g)生地一钱(10g)胡麻仁一钱(10g)清热泻火养血活血木通五分(5g) 渗利湿热佐使佐佐藿香正气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藿香正气散解表化湿,理气和中 藿香正气大腹苏,甘桔陈苓术朴俱, 夏曲白芷加姜枣,感伤岚瘴并能驱。 风寒霍乱主治上吐下泻,恶寒发热,头痛,脘腹疼 痛,舌苔白腻,以及山岚瘴疟等症状外感风寒,内伤湿滞,脾胃不和病机藿香三两(15g)君半夏二两(10g)外散风寒,内化湿浊,理气和中,升清降浊茯苓二两(10g)臣 燥湿和胃,降逆止呕白术二两(10g)臣 健脾益气,祛湿止泻陈皮二两(10g)大腹皮一两(5g)厚朴二两(10g)佐 行气化湿桔梗二两(10g)

6、宣利肺气调畅气机方解佐紫苏一两(5g)生姜三片发散风寒,芳香化湿佐 白芷一两(5g)炙甘草二两半(10g)大枣一枚佐 使调和营卫,调和药性, 调和脾胃解表化湿,理气和中功用茵陈蒿汤 茵陈蒿汤大黄栀,瘀热阳黄此方施;便难尿赤腹胀满,清热利湿总相宜。 组成茵陈30g 栀子15g 大黄9g 主治湿热黄疸。 【症状】一身面目俱黄,黄色鲜明橘如色 ,腹微满,口中渴,小便不利,舌苔黄腻 ,脉沉数者。逍遥散逍遥散用当归芍,柴苓术草加姜薄。 组成柴胡 白术 当归 茯苓 白芍各10g甘草5g 功效疏肝解郁,健脾和营。 主治肝郁血虚,脾失健运证。 【症状】而致两胁作痛,寒热往来,头 痛目弦,口燥咽干,神疲食少,月

7、经不 调,乳房作胀,脉弦而虚。下一页小柴胡汤伤寒论小柴胡汤和解少阳 小柴胡汤和解供, 半夏人参甘草从, 更用黄芩加姜枣, 少阳百病此为宗。柴胡(半斤)24g 和解少阳君黄芩(三两)9g 清泄少阳之热臣人参(三两)9g 补益中气佐半夏(半升)9g 降逆和胃止呕佐甘草(三两)9g 调和药性使二者合用,一散一表,散不透表,清不 走 里,恰入少阳,和解(清解)少阳之邪补气以祛邪; 扶正以御邪生姜 三两调和表里大枣 四攻生姜和胃止呕助半夏佐大枣助人参益气补脾, 助甘草和药性和解少阳 功用1.少阳证: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四大证),口 苦、咽干、目率、脉弦,共八大证。 2.热入血室:

8、月经适断,往来寒热。主治返 回玉屏风散录自医方类聚玉屏风散益气固表止汗 玉屏风散最有灵,芪术防风鼎足形, 表虚汗多易感冒,药虽相畏效相成。表虚自汗。汗出恶风,面色晃 白,舌淡苔薄白,脉浮虚。亦治虚 人腠理不固,易于感冒。主治卫气虚弱,腠理不密,则易 为风邪所袭,卫虚失固,营阴不能 内守,津液外泄,则自汗恶风。病机益气扶正,固表止汗。治法黄芪二两(30g) 君 大补脾肺之气,固表止汗白术二两(30g) 健脾益气防风一两(10g) 佐 祛风邪益气固表止汗 功用臣黄芪得防风,固表不留邪;防风得黄芪,祛邪不伤正。 四君子汤 四君子汤中和义,参术茯苓甘草比 组成 人参10g 白术9g 茯苓9g 甘草6g

9、 功效益气健脾。 主治 脾胃气虚。 【症状】面色萎白,语声低微,四肢无 力,食少或便溏,舌质淡,脉细缓。四物汤 四物归地芍与芎,营血虚滞此方宗;妇女经病凭加减,临证之时可变通。 功效补血调血。 主治冲任虚损。 【症状】月水不调,脐腹疼痛,崩中漏下 。血瘕块硬,时发疼痛。胎动不安,血下 不止。及产后恶露不下,结生瘕聚,少腹 坚痛,时作寒热。六味地黄丸 小儿药证直诀 六味地黄益肾肝,山药丹泽萸苓掺组成组成熟地 山药 山茱萸 茯苓 泽泻 牡丹皮六味地黄丸肝 肾 阴 虚精髓不足腰膝酸软,头目眩晕,耳鸣耳聋 ,足跟作痛, 牙齿松动,小儿囟门迟闭 虚热内扰手足心热、口燥咽干、骨蒸潮热、盗汗、遗精滑精、牙痛

10、、小便淋沥、消渴舌红少苔、脉沉细数 六味地黄丸 主治主治滋补肝肾功用功用六味地黄丸补养肝肾兼能涩精 补益脾阴兼能固肾 臣君 熟地 滋阴补肾(重用) 填精补髓山药山茱萸三 补利湿而泻肾浊减熟地之滋腻清泄虚热制山萸之温涩淡渗脾湿制山药之粘腻泽泻茯苓丹皮三 泻佐(趣记)两座高山一块地,茯苓泽泻牡丹皮六味地黄丸方解方解配伍特点配伍特点六味地黄丸 三补三泻,以补为主,以泻助补; 肝、脾、肾三阴并补,以补肾阴 为主; 本方为肝肾阴虚证的基础方。辨证要点六味地黄丸运运 用用临床应用以腰膝酸软,头晕目眩, 咽干口燥,舌红少苔,脉沉细数为辨证 要点。 加减变化 虚火明显者,+ 知母、玄参、黄柏; 兼脾虚气滞者,

11、+ 白术、砂仁、陈皮。六味地黄丸 双向免疫调节作用 ; 药理研究 六味地黄丸 抗基因突变 ; 保护肝肾功能; 降血糖作用; 降血脂作用; 抗心律失常作用; 降血压作用; 抗肿瘤作用; 雌激素样作用; 抗衰老作用; 增强机体对钙、锌等微量元素的吸收作用; 促进性腺发育; 高血压病、高血脂病、糖尿病、慢 性肾炎、肾病综合征、慢性肝炎、甲状 腺功能亢进、中心性视网膜炎、更年期 综合征、排卵性出血、功能性子宫出血 、黄褐斑、脱发、早衰、小儿发育迟缓 等属于肾阴亏损者。现代运用 六味地黄丸脾虚泄泻者慎用。使用注意 六味地黄丸1、方剂的组成原则为何?2、逍遥散证的病机是什么? 3、指出四君子汤临床运用的辨证要点。4、四物汤的方药配伍有何特点? 5、六味地黄丸的方药配伍有何特点? 6、茵陈蒿汤主治证有何特点?临床运用 的辨证要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