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北京市海淀区2013届高三二模反馈试题6

上传人:Bod****ee 文档编号:51648502 上传时间:2018-08-1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理】北京市海淀区2013届高三二模反馈试题6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物理】北京市海淀区2013届高三二模反馈试题6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物理】北京市海淀区2013届高三二模反馈试题6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物理】北京市海淀区2013届高三二模反馈试题6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物理】北京市海淀区2013届高三二模反馈试题6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物理】北京市海淀区2013届高三二模反馈试题6》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理】北京市海淀区2013届高三二模反馈试题6(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2013 海淀二模反馈题海淀二模反馈题选择题 13A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A 外界对气体做功,气体的内能一定增大 B 气体从外界只收热量,气体的内能一定增大 C 气体的温度越低,气体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平均动能越大 D 气体的温度越高,气体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平均动能越大13B如图,甲分子固定在坐标原点 O,乙分子位于轴上,甲分子对乙分子的作用力与x两分子间距离的关系如图中曲线所示,F0 为斥力,F0 为引力,a、b、c、d 为 x 轴上 四个特定的位置,现把乙分子从 a 处静止释放,则 B A 乙分子从 a 到 b 做加速运动,由 b 到 c 做减速运动 B 乙分子由 a 到 c 做加速运动,到

2、达 c 时速度最大 C 乙分子到达 b 点时,两分子间的分子势能最小 D 乙分子由 b 到 d 的过程中,两分子间的分子势能一直增加14A氦原子被电离一个核外电子,形成类氢结构的氦离子。已知基态的氦离子能量为 E154.4eV,氦离子能级的示意图如图所示。在具有下列能量的光子中,不能被基态氦 离子吸收而发生跃迁的是 B E5 -0A 40.8eV E43.4eVB 43.2eV E36.0eVC 51.0eV E213.6eVD 54.4eV E154.4eV14B某原子的核外电子从能量为 E 的轨道跃迁到能量为 E的轨道,辐射出波长为 的光, 以 h 表示普朗克常量,c 表示真空中的光速,则

3、 E等于 CAEh/c BEh/c CEhc/ DEhc/14C. 根据玻尔理论,氢原子的核外电子由外层轨道跃迁到内层轨道 DA原子的能量增加,电子的动能减少B原子的能量增加,电子的动能增加C原子的能量减少,电子的动能减少D原子的能量减少,电子的动能增加14D现有 1200 个氢原子被激发到量子数为 4 的能级上,假定处在量子数为 n 的激发态的 氢原子跃迁到各较低能级的原子数都是处在该激发态能级上的原子总数的 1/(n1)。则这 些受激氢原子最后都回到基态,则在此过程中发出的光子总数是 A A 2200 B 2000 C 1200 D 240015A图为 X 射线的结构示意图,E 为灯丝电源

4、、要使射线管发出 X 射线,须在 K、A 两 电极间加上几万伏的直流高压。D A高压电源正极应接在 P 点,X 射线从 K 极发出E2B高压电源正极应接在 P 点,X 射线从 A 极发出 C高压电源正极应接在 Q 点,X 射线从 K 极发出 D高压电源正极应接在 Q 点,X 射线从 A 极发出15B某种金属在单色光强射下发射出光电子,这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 BA随照射光强度的增大而增大B随照射光频率的增大而增大C随照射光波长的增大而增大D与照射光的照射时间有关16A己知引力常量 G、月球中心到地球中心的距离 R 和月球绕地球运行的周期 T。仅 利用这三个数据,可以估算的物理有 D A. 月球的质

5、量 B. 地球的密度 C. 地球的半径 D. 月球绕地球运行速度的大小16B已知地球质量大约是月球质量的81倍,地球半径大约是月球半径的4倍。不考虑地 球、月球自转的影响,由以上数据可推算出( )CA地球的平均密度与月球的平均密度之比约为9:8 B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与月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之比约为9:4C靠近地球表面沿圆轨道运行的航天器的周期与靠近月球表面沿圆轨道运行的航天 器的周期之比约为8:9 D靠近地球表面沿圆轨道运行的航天器线速度与靠近月球表面沿圆轨道运行的航天 器线速度之比约为8l:4 17如图 2 所示,一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 n1:n2=11:5。原线圈与正弦交变电源连接,输入

6、电压 u=220sin(100t)V。副线圈仅接入一个 100 的电阻。则 C2A流过原线圈的电流是 2.2 A B变压器输出电压是 220V C变压器的输入功率是 100W D电流表的示数为 0.45A18一根弹性绳沿 x 轴放置,左端位于坐标原点,用手握住绳的 左端,当 t0 时使其开始沿 y 轴做简谐振动,在 t0.25s 时,绳上 形成如图 3 所示的波形。关于此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A此列波振源的频率为 0.5Hz B在 t1.0s 时 B 点开始向上运动 C在 t0. 75s 时,x=3.0m 绳的质点开始向上运动 D当 t=10s 时,质点 A 正位于平衡位置速度方向向下1

7、9如图 4 所示,电源电动势为 E,内电阻为 r,两电压表可看 作是理想电表。当闭合开关,将滑动变阻器的滑动片由右端向左An1n2R图 2V图 3x/mOy/cm123458-8AAB图 4V1V2L1L2S左右3端滑动时(设灯丝电阻不变)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 A小灯泡 L1消耗的功率变大 B小灯泡 L2消耗的功率变大 C电源内阻消耗的功率变小 D电源消耗的功率变小20如图 5 所示,在光滑的水平面上静止放一质量为 m 的木板 B,木板表面光滑,左端固 定一轻质弹簧。质量为 2m 的木块 A 以速度 v0从板的右端水平向左滑上木板 B。在木块 A 与弹簧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8、 BAB 板先做加速运动再做减速运动BB 板的动能不断增大C木块 A 先做减速运动再做加速运动D木块 A 先向左运动再向右运动实验题 21 (1)某同学在测定一厚度均匀的圆柱形玻璃的折射率时, 先在白纸上作一与圆柱横截面相同的圆,圆心为 O。将圆 柱形玻璃的底面与圆重合放在白纸上。在圆柱形玻璃一侧 适当位置竖直插两枚大头针 P1和 P2,在另一侧适当位置 再先后插两枚大头针 P3和 P4,先使 P3能够挡住 P2、P1 的像,再插大头针 P4时,使 P4能够档住 P3和 P2 、P1的 像。移去圆柱形玻璃和大头针后,得图 6 所示的痕迹。 图中已画出 P1P2的入射光线,请在图中补画出完整的光

9、路 图,并只用一只有刻度的三角板测量相关的长度,用测得 的长度表示玻璃的折射率。做 ME=EN,P1M 垂直于 ME,FN 垂直于 EN,用刻度尺 测量出则 P1M 的长度 l1,用刻度尺测量出则 FN 的长度 l2 则玻璃的折射率 n=21 ll21(2)A 为了较准确地测量一只微安表的内阻,采用图 7 所示实验电路图进行测量,实验 室可供选择的器材如下: A待测微安表(量程 500A,内阻约300) B电阻箱(最大阻值 999.9) C滑动变阻器 R1(最大阻值为 10) D滑动变阻器 R2(最大阻值为 1k) E电源(电动势为 2V,内阻不计) F保护电阻 R0(阻值为 120) 保护电

10、阻 R0的作用是 。 保护微安表不超过量程 按照实验电路在图 8 所示的方框中完成实物图连接。OP1图 6P2P3P4m 2mv0图 5AB图 7RpSER AR0GA+-图 8OP1图 6 答案P2 P4P3FEMNl1l24实验步骤: 第一,先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P 移到最右端,调节电阻箱 R 的阻值为零; 第二,闭合开关 S,将滑片缓慢左移,使微安表电流表满偏; 第三,固定滑片 P 不动,调节 R 的电阻值如图 9 所示,使微安表的示数正好是满刻度 的 1/2 时,此时接入电路的电阻箱的阻值 R 为 。290.8 第四,根据以上实验可知微安表内阻的测量值 RA1为。290.8 这样测定的

11、微安表内阻 RA1比微安表内阻的真实值(填“偏大” 、 “偏小” )偏大21(2)B 从以下给出的器材中选出适当的实验器材,设计一电路 来测量电流表 A1的内阻 r1,要求保障仪器安全、方法简捷,有尽 可能高的测量精度,并能测得多组数据。 A电流表(A1),量程 010mA,内阻 r1待测(约 40) B电流表(A2),量程 0500A,内阻 r2=750 C电压表(V1),量程 010V,内阻 r3=10k D电阻(R1),阻值约 100,做保护电阻用 E滑动变阻器(R2),总阻值约 50 F电池(E),电动势 1.5V,内阻很小 J电键一个,导线若干(1)在虚线方框中画出电路图,标明所用器

12、材的代 号。(2)若选测量数据中的一组来计算 r1,则所用的表 达式为 r1=_,式中各符号的意义是: _。122 1IrIr 计算题KR2A2R1A11001010.1图 9522如图 10,水平桌面固定着光滑斜槽,斜槽与水平面夹角为 53,光滑斜槽的末端和一 水平木板平滑连接,设物块通过衔接处时速率没有改变。质量 m1=0.40kg 的物块 A 从斜槽 上端距水平木板高度 h=0.80m 处下滑,并与放在水平木板左端 的质量 m2=0.20kg 的物块 B 相碰,相碰后物块 B 滑行 x=4.0m 到木板的 C 点停止运动,物块 A 滑到木板的 D 点停止运动。已 知物块 B 与木板间的动

13、摩擦因数 =0.20,重力加速度 g=10m/s2, (sin53=0.8,cos53=0.6)求: (1)物块 B 在水平木板上滑行的时间; 2.0s (2)物块滑到斜槽低端时重力的功率;12.8W (3)物块 A 在水平木板上滑行的距离。1.0m23(18 分)图 11 所示为回旋加速器的示意图。它由两个铝制 D 型金属扁盒组成,两个 D 形盒正中间开有一条狭缝;两个 D 型盒处在匀强磁场中并接在高频交变电源上。在 D1盒 中心 A 处有离子源,它产生并发出的正离子,经狭缝电压加速后,进入 D2盒中。在磁场 力的作用下运动半个圆周后,垂直通过狭缝,再经狭缝电压加速; 为保证粒子每次经过狭缝

14、都被加速,设法使交变电压的周期与粒 子在狭缝及磁场中运动的周期一致。如此周而复始,速度越来越 大,运动半径也越来越大,最后到达 D 型盒的边缘,以最大速度 被导出。已知正离子是粒子,其电荷量为 q,质量为 m,加速 时电极间电压大小恒为 U,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 B,D 型盒的半径 为 R,设狭缝很窄,粒子通过狭缝的时间可以忽略不计。设正离 子从离子源发出时的初速度为零。 (不计粒子重力)求:(1) 粒子在第 n 次加速后获得速率。mnqUvn2(2) 粒子在第 n 次加速后与第 n+1 次加速后位置之间的距离。xqnmU B22(3)若使用此回旋加速器加速氘核,要想使氘核获得与 粒子相同的动能

15、,请你通过分析, 提出一个简单可行的办法。加速器加速带电粒子的能量为 Ek=,由 粒子换成氘核,有222 21 22q B Rmvm,则 即磁感应强度需增大为原来的倍2222221( )2 22()2qB Rq B R mm12BB2由于周期可得由 粒子换为氘核时,交流电源的周期应为原来的倍 2 mTqB2 2ChAB图 10D图 11ABD1D2接交流电源624 (20 分) 如图 12 所示,四分之一光滑绝缘圆弧轨道 AP 和水平绝缘传送带 PC 固定在 同一竖直平面内,圆弧轨道的圆心为 O,半径为 R。传送带 PC 之间的距离为 L,沿逆时针方向的传动速度 v=。在 PO 的右侧空间存在方向竖gR直向下的匀强电场。一质量为 m、电荷量为+q 的 小物体从圆弧顶点 A 由静止开始沿轨道下滑,恰 好运动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