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云南省景洪市第一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理)16

上传人:Bod****ee 文档编号:51648431 上传时间:2018-08-1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理】云南省景洪市第一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理)16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物理】云南省景洪市第一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理)16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物理】云南省景洪市第一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理)16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物理】云南省景洪市第一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理)16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物理】云南省景洪市第一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理)16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物理】云南省景洪市第一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理)16》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理】云南省景洪市第一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理)16(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BACE一、选择题:(本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3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把正确的选项的字母填在答题卡上。 )1、下列关于点电荷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点电荷是一个带电荷的几何点,它是实际带电体的抽象,是一种理想化的模型 B、带电体如果本身大小和形状对它们间的相互作用影响可忽略,则可视为点电荷 C、真空中两个静止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力,跟它们之间的距离成反比 D、真空中两个静止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力,跟它们所带的电荷量的乘积成正比 2、真空中两个点电荷的相互作用力为 F,若每个电荷的带电量都增大一倍,并把它们之间 的距离减少一半,则它们之间的作

2、用力变为( ) A、16F B、8F C、4F D、2F 3、如图所示,在匀强电场中有A、B两点,将一电量为q的正电荷从A点移到B点,第一 次沿直线AB移动该电荷,电场力做功为 W1;第二次沿路径ACB移动该电荷,电场力做 功 W2;第三次沿曲线AB移动该电荷,电场力做功为 W3,则 ( ) A、B、321WWW321WWWC、D、321WWW321WWW4、如图所示,带箭头的线表示某一电场的电场线。只在电场力作用下,一带电粒子(不 计重力)经 A 点飞向 B 点,径迹如图中虚线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粒子带正电 B、.粒子在 A 点加速度小 C、粒子在 B 点动能大 D、A、B

3、两点相比,B 点电势能较小5、在已接电源的闭合电路里,关于电源的电动势、内电压、外电压的关系应是( )A、如外电压增大,则内电压增大,电源电动势也会随之增大B、如外电压减小,内电阻不变,内电压也就不变,电源电动势必然减小C、如外电压不变,则内电压减小时,电源电动势也随内电压减小D、如外电压增大,则内电压减小,电源的电动势始终为二者之和,保持恒量6、若在某电场中将8100 . 5C 的电荷由 A 点移到 B 点,电场力做功为3100 . 6J,则( )A、A、B 两点间的电势差是V102 . 15B、A、B 两点间的电势差是V100 . 310 C、A、B 间电势差由放入电荷的电量决定 D、A、

4、B 间电势差由放入电荷的电性决定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用 P=UI 只能用于纯电阻电路功率的计算 2B、电子运动的速率越大,电流越大 C、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截面的电量越多,导体中的电流越大D、一台电动机工作时的热功率 P热=P电+P机 8、如图所示,图线 1 表示的导体电阻为 R1,图线 2 表示的导体的 电阻为 R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R1=R2 B、 R1R2 C 、R1R2 D、无法比较 R1、R2的大小9、两个定值电阻R1、R2串联后接在输出电压U稳定于 12 V 的直流电源上.有人把一个内阻远大于R1、R2的电压表接在R1两端,如图所示,电压表示数为 8

5、V.则R2两端电压为( )A、小于 4 V B、等于 4 V C、大于 4 V 小于 8 V D、等于或大于 8 V10、关于电阻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 )、电阻率大的导体,电阻可以很小、电阻率表征了导体材料的导电能力的强弱,由导体的长度决定,与温度无关、电阻率与导体的长度L和横截面积S有关、超导材料的电阻率一定为零二、双项项选择题(每题 4 分共 16 分,每个小题有两个正确选项,全部选对得 4 分,选对一个得 2 分,有错选的 0 分)11、在静电场中,关于场强和电势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电势高的地方电场强度不一定大 B、电场强度大的地方电势一定高 C、场强为零的地方电势也一定为零

6、D、电势为零的地方场强不一定为零 12、A、B两个点电荷在真空中所产生电场的电场线(方向未标出) 如图所示。图中C点 为两点电荷连线的中点,MN为两点电荷连线的中垂线,D为中垂线上的一点,电场线的分 布关于MN左右对称。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这两点电荷一定是同种电荷 B、这两点电荷一定是异种电荷 C、D、C两点电场强度相等 D、C点的电场强度比D点的电场强度大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根据可知,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RUI B、根据可知,导体的电阻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通过导体的电流成反比IUR C欧姆定律适用于金属导体导电,电解液导

7、电,电离后气体导电,或者是晶体二级管, 晶体三极管导电 D欧姆定律只适用于纯电阻电路14、如图所示,当滑动变阻器的滑动片 P 向左移动时,两电表的示数变化为( )O2UI 111233A、两表示数均增大 B、电压表示数减小C、电流表示数增大 D、两表示数均减小第第卷(非选择题卷(非选择题 共共 54 分)分) 三、填空与实验题:(每空 2 分,共 20 分) 15、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电阻的实验电路和 U-I 图像如图:(1)闭合开关前为防止电表过载滑动变阻器的滑动头P应放在_处(2)现备有以下器材:A干电池 1 个 B滑动变阻器(050) C滑动变阻器(01750) D电压表(03V)E电压

8、表(015V)F电流表(00.6A)G电流表(03A)其中滑动变阻器应选_ _,(3)由U-I图像。由此可知这个干电池的电动势 E E =_ V,内电阻 r r =_ _。16、如图是简化的多用电表电路图。图中 为电流测量端,测量时, 插入“”插孔。 17、有一个电压表的量程为 3 V,内阻为 900 , 由于没有电流表,需要将其改装成一个量程为 0.6 A 的电流表,则应该 联一个阻值为 的电阻。18、如图所示,两只相同的白炽灯 L1和 L2串联接在电压恒定的电路中.若L1的灯丝断了,经搭丝后与 L2. 串联,重新接在原电路中,则此时 L1的亮度与灯丝未断时比较将 (填“不变” 、 “变亮”

9、或者“变暗” )19、甲乙两条铜导线体积之比 V1:V2=4:1,长度之比为 L1:L2=1:4,则其电阻之比 R1:R2为 。 四、计算题(共 34 分,要求: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 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20、 (6 分)一段导体电阻是 5,1.5 分钟内所通过的电量是 45C则导体两端的电压 为多少?电阻的电功率为多少?421、 (6 分)两个带同种电荷的金属点电荷,电量分别为 2103 C 和 6103 C,相距为 1m,则(1)二者间的库仑力大小是多少?(2)若将二者接触后放回原位,库仑力大小是 多少?

10、22、 (12 分)带电量为C 的粒子先后经过电场中的 A、B 两点,克服电场力做功6103J,已知 B 点电势为 50V,求4106(1)该粒子的电势能如何变化,变化了多少? (2)A、B 间两点间的电势差为多少? (3)A 点的电势为多少?(4)另一电量为C 的电荷在 A 点具有的电势能为多大?610323、 (10 分)如图电源的电动势 =4V,电阻 R1= 4,R2=2,R3=6,已知电流表的示数为 0.3A.求:(1)电压表 V1、V2的示数多大? (2)电源的内电阻 r 多大?(3)通电10S ,电流通过 R1产生的热量是多少?5景洪市一中景洪市一中 20122013 学年度上学期

11、期末考试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高二物理(理科高二物理(理科 31)答题卡)答题卡一、单项选择题(每题 3 分共 30 分)12345678910二、双项选择题(每题 4 分共 16 分)11121314三、填空题:(每空 2 分,共 20 分)15、 (1) ;(2)_ _;(3)E E =_ V, r r =_ _。16、 , 。 17、 、 。18、 (填“不变” 、 “变亮”或者“变暗” )19、 。四、计算题(共 34 分,要求: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20、 (6 分)21、 (6 分

12、)622、 (12 分)23、 (10 分)7高二物理理科参考答案三、填空题:(每空 2 分,共 20 分)15、(1)a 处 (2) B (3)1.5 ,1 16、1、2 黑 17、并 519、1:64 四、计算题(本题共有 4 题,共 30 分,答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最后答案的不得分)20、 (6 分)2.5V 1.25W21、 (6 分)NN551044. 1 ;1008. 122、 (12 分) 电势能增加了J(2) -200V (3) -150V (4) 4106J4105 . 423、 (10 分) (1)u1=1v,u2=3.6v (2)r=1 (3)3.6 J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