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环境下教与学的模式及方法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1644381 上传时间:2018-08-15 格式:PPT 页数:45 大小:9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息化环境下教与学的模式及方法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信息化环境下教与学的模式及方法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信息化环境下教与学的模式及方法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信息化环境下教与学的模式及方法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信息化环境下教与学的模式及方法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信息化环境下教与学的模式及方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化环境下教与学的模式及方法(4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信息化环境下教与学的模式及方法人类已进入信息时代,其特点及教育发展趋势:信息时代特点 经济发展战略资源由资本转向了知识和信息 信息化已经成为基本发展国策 教育信息化已经成为教育的制高点 信息化环境下的教与学是教育信息化的核心 信息化环境下的教与学到底开展的如何?应 该如何开展?评价的标准是什么?主要内容:n现状及普遍存在的问题;n模式及方法;n东北师大实验研究介绍;n关于整合研究的一些建议;谢谢大家!n国内情况总的来说:大多数中小学校定位不够明确、方法不 够科学、缺乏从整体考虑;硬件投入大,使用的少 ;教学往往只限于信息技术课,学科教学应用较少 ;学科教学中属于研究性较多,常规教学偏少;具体地

2、讲: 新的课程改革往往只重视了学科教学内容、手段 和方法的改革,忽视教学过程的改革。因此,与 之对应的软件和资源缺乏从不同教学阶段/步骤, 不同用途、角色、层次、使用环境等的系统研究 。一、现状及普遍存在的问题 过于注重网络形式,对于网络教学设计的 理论依据研究不够系统,导致教学设计不 够科学,网络优势发挥不够充分,教与学 的关键困难解决不够理想。 资源多是教材的媒体化,缺乏系统的学 科资源,尤其是充分虑多学科、多层次、 多学段、多种教育技术整合的资源。 网络环境下的教学设计多数集中在利用网 络资源,为学生提供资料性的信息,交流 多数是文字信息,缺乏对于问题解决过程 的交流途径。 缺乏行之有效

3、的资源共享体系。 缺乏有效的学、教、引导、监控、评价、 反馈等支撑体系。比如研究性学习过程支 撑体系。 缺乏系统的应用保障体系、有效的教师 培训体系。n国外情况(美国、加拿大、英国等) 校本课程占很大比例; 教师通过专题任务引领学生; 学生利用网络准备报告; 具体问题学习或训练软件,尤其是游戏 形式软件居多; 由于文化、课程标准、教材等的差异, 绝大多数国外教学软件不能直接应用到 我国中小学。返回n 缕清思路、明确定位、找准切入点;n 规范教与学过程、寻找困难;n 充分挖掘信息技术优势;n 有机整合,营造教与学的环境;n 制定科学合理的工作方案;二、实践及应用方法 返回1、应缕清的问题 当前教

4、育教学工作中到底存在哪些问题?为什么 要进行新课改,到底改什么? 教师最缺的能力和素质是什么?应具备哪些素质 ? 不同类型教师之间的区别在哪里?教师培训到底 培训什么?应该围绕着哪些方面开展,可能的方 式有哪些? 如何安排合适的教与学过程?什么样的教与学过 程是合理的、有效的,标准是什么? 学校的信息化环境究竟能够为教学起到哪些作用 ?在开展教育信息化过程中,应采取什么样的步 骤?(一)缕清思路、明确定位、找准切入点信息化手段可能营造的教与学环境有哪些类?不 同信息化环境中可能的教与学模式有哪些? 信息化环境下的资源共享方式有哪些? 信息化环境下自主型、协作型、探究型学习模式 有哪些? 面向专

5、题的学生、教师、社会互动网站模式应该 如何建设?主要用于解决哪些问题? 学科网络课模式有哪些?什么情况下适合网络课 ? 如何开展信息化环境下的训练、测评、评价? 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应对中考、高考? 如何利用网络开展教师评价、教学反馈、学校评 价等工作?信息化环境下的教与学的定位就是运用信息技术 手段的优势,解决学科教与学当中传统教与学手段 难以解决的困难。具体包括: 营造教与学的环境: 改善教与学的过程和方式; 解决教与学过程中的困难; 提高教与学的质量和效率; 整合优秀教师和专家的智慧,传承优秀教学模 式、实现资源共享; 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提高管理的质量和效率;2、明确定位 要从多种角

6、度发挥信息化手段的作用,将信息化 手段作为:学习的对象; 教和学的工具(函数、不等式、几何) ; 教和学资源的载体以及有效呈现的手段;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独立学习能力、与人交 流能力、自信心、创新能力、高尚情操,建立成 功理念、拓展学习空间等的有效途径; n应从教与学过程入手,系统研究:课程教学目标, 有效合理的教与学过程,利用传统教学手段所存在 困难,信息技术手段能够解决哪些困难,如何解决 困难、结果什么样、如何应用等。n信息化环境下的教与学工作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 一个过程。需要教师、教育专家、信息技术专家有 机整合在一起,共同完成。n用信息技术的优势解决学与科当中的困难,不是信 息技

7、术简单地应用到学科教与学当中,而是要在信 息技术的基础上思考教与学的问题;3、找准切入点 返回学生学习过程的特征教学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二)规范教与学过程、寻找困难教学最重要的是要搞清楚学生为什么要学 、学什么、如何学?从心里、生理、年龄 等不同角度分析学生情况,针对不同的内 容安排合适的教与学过程及方式,让学生 愿意学、高效率的学。 学生学习原动力:生存本能需要和好奇心 ; 学生学习目标:能力的培养; 年龄不同,学习方式不同:年龄不同,基 因不同,学习方式区别很大。小学要通过 直观感知规律,初中是学有背景的逻辑, 高中则主要是学习符号逻辑。1、学生学习过程的特征基因研究表明,人的基因后天可以培

8、育, 但有年龄限制,比如,多数人的语言基因 在10岁前必须培育完成; 学生的信息获取渠道:人是通过五大感官 系统直接获得信息,视觉 83%,听觉 11% ,其他 6%。视觉:生动鲜活的画面; 结论:从生理、心理、教育角度,针对不 同的学习内容,如何引导学生,使之与学 生的生存本能需要吻合;如何安排合适的 教与学过程及方式,营造必要的环境,最 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信息获取渠道,并符 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是教学的关键。学习目标不准确; 学习方式不科学; 教与学过程不够合理,一言堂现象; 缺乏来龙去脉,缺乏逻辑性,即为什么; 有理数,燃烧与灭火,函数例子; 缺乏系统、连续、变化、多学科交叉思想 ; 语文春

9、雨、祝福,数学圆公切线,三角形内角和 ; 语 文2、教学中可能存在的问题返回(三)充分发挥信息技术手段的优势交互性; 独立使用性; 变静为动; 变抽象为形象; 变微观为正常; 虚拟、模拟性; 展现过程; 零距离性; 快速传播性; 记录性; 实时性; 丰富性; 调动积极性; 激发兴趣; 传承方法; 整合智慧;返回1、资源与软件的建设原则 2、信息化教与学环境分类 3、建设必要的资源和软件 4、资源与软件的建设方法(四)有机整合,营造教与学的环境n要明确学生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完成能力体系的建构n要以学生为中心 要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要能体 现出学生的首创精神; 让学生有多种机会应用他们

10、所学的知识; 让学生能根据行动的体会来形成对事物的认识和 解决问题的方案。n要重视创设情境的重要性n要重视建立协作环境的重要性n要重视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来支持学1、资源与软件的建设原则学生自主 学习;研究性、探究型学习; 教师与学生间交流讨论; 建立规范的管理流程及有效的评价体系; 建立共享的环境:资源中心、信息中心建立学生、家长、教师、管理者、社会互动环境 建立与外部联系的平台 建立让全社会了解、参与学校管理的平台 建立教师培训、教科研平台 建立学校基本信息管理平台 建立实时的调度体系2、信息化教与学环境分类n教学资源 用途:讲解、背景、自主、协作、测评、训练、探究、实 验、例题、情景、启发、

11、吸引、指导、答疑、竞赛、模拟 、演示、活动、引导 媒体:动画、影视、声音、图片、文字 形式:素材、试题、试卷、文献、教案、案例、学例、辅 助资料等n软件:支撑工具软件、学科资源制作工具软件 备课、讲授、测评、评价、交流 自主、协作、研究性学习 远程教学、训练、实践、答疑 资源管理、教学管理、信息发布、配送、共享等;3、建设必要的资源和软件4、资源与软件的建设方法 n明确学习目标:意识、精神、情操、能力。 能力:多元智能、综合能力等。 多元智能:语言、音乐、运算及推理、交流、运 动、视觉、自我认识、自然观察,宏观调度、决 策、控制、规划等能力。 综合能力:有理有据陈述、批判;归纳、演绎等 推理;

12、自我学习、提高;适应环境等。n准确把握教与学存在的困难 规范、修正原有的教与学过程与方法; 寻找教与学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困难; n全面了解网络特性; 作为教和学的工具,能够提供哪些手段; 作为教和学内容的载体及有效呈现手段提供哪些 支撑; 作为学习对象,应从哪些方面学习; 作为拓展学习空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 生多种能力,帮助学生建立信心等的途径,如何 营造; n分对象建设资源与软件 面向教师、面向学生; 面向教师和学生共同、面向学生之间;n分学科、学段、年级、课程类型、教与学过程中的 不同阶段建设软件及资源;n在可能的网络环境下思考教与学的问题,选择切实 可行的教与学模式; 充分利用可以

13、利用的网络资 源,尽可能建设有效的、有自己特色的资源和软件 。历史高考复习、自主学习、专题学习、同步教学;语 文n分体系建设资源和软件; 教材体系,多种版本教材分别建设; 公共资源体系 宇宙、地球、动物、植物、人类、物质; 社会各个侧面、文化、科学、技术、精神等; 学科基本支撑体系; 基本资料库及面向不同使用者的功能; 专题性学习资源;资源制作工具等; 中高考体系 在学生大脑中建立什么样的体系 四部分构成及调度体系:正向建模、反向建模 、特征提取、推理及总体调度体系。n 系统研究学科资源制作工具软件动画工具:专向工具、二次开发工具,如:动画工具:专向工具、二次开发工具,如:解不等式解不等式平台

14、平台 解方程组解方程组平台平台化学编辑化学编辑平台平台 四则四则运运算算平台平台化学知识化学知识平台平台 动画动画工具工具 数学函数数学函数训练训练 几何几何讲解讲解化学实验化学实验训练训练返回信息化环境下的教与学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 不是简单花钱就能完成的,需要完成下列工作: 组织学科教师、教育专家、信息技术专家形成 有机整体,共同参与过程; 确保各项教学工作本身安排是合理的、优化的 ; 建设必要的、经济合理的信息化环境; 建立系统的教师培训体系; 建设能够改善教与学过程和方式、解决困难、 提高质量和效率的资源及软件; 建立有效的应用保障体系;(五)制定科学合理的工作方案 返回三、东北师大实

15、验研究介绍实验研究目的 利用信息化手段提高教与学的质量和效率 实验研究内容 规划、教师培训、资源、应用保障体系、课题 实验研究参与人员 专家230多人,专职220多人,600多所研究基地 校 实验研究形式 区域性实验,以学校为基本单位 当前实验研究情况 20多个省,300多个地市、县市区,3500多学校 。返回要明确定位; 要系统研究课程类型、教与学过程、困难; 要从生理、心理、教育角度,安排合适的内容, 使之与学生的学要吻合,安排合理的过程及环境 ,最大限度调动信息获取渠道; 要在形象应用的同时,加强逻辑思维的培养; 充分考虑学科间的整合; 四、关于整合研究的一些建议返回n要体现教师为主导 角色:组织、引导、指导、合作、促进、环境创 建 任务 知识讲解:备课、讲课、交流讨论、训练 应用示范(模拟环境) 创设环境,指导学生实践(模拟环境)n要体现学生为主体 角色:构建者、教学过程的中心者 任务 知识学习:学、练(自主、协作、交流) 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