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基本原理与结构简介-三菱电梯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1640971 上传时间:2018-08-15 格式:PPT 页数:45 大小:12.3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梯基本原理与结构简介-三菱电梯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电梯基本原理与结构简介-三菱电梯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电梯基本原理与结构简介-三菱电梯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电梯基本原理与结构简介-三菱电梯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电梯基本原理与结构简介-三菱电梯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梯基本原理与结构简介-三菱电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梯基本原理与结构简介-三菱电梯(4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电梯结构简介与基本原理 (HOPE-IIG,LEHY-II)SHANGHAI MITSUBISHI 对垂直运送方式的需求与人类的文明一样久远。人类运用独创的升降方式已 经有很多个世纪的历史了。在我国古代社会,农业生产和修建大型建筑物时, 古代的劳动人民曾创造过很多简单的起重升降机械为当时的社会生产服务.电梯的诞生. 1854年,美国人奥的斯在纽约水 晶宫展览会上的发明演示,标志 着第一代真正意义上的电梯诞生 了。 1889年,奥的斯在纽约试制成功 的第一台电力驱动涡轮蜗杆减速 电梯,确定了现代电梯发展的基 石,至今,它的结构仍被广泛应 用。电梯的诞生.电梯的发展随着人类科技的进步而不断地发展。

2、电梯的发展驱动 系 统1970年以前直流电机驱动1970年以后交流异步电机为主,直流电机21世纪初永磁同步电动 机的应用驱动 技 术30至40年代分级变电 阻调压 方式70年代半导体电力晶闸管整流控制 90年代中后期以来大功率晶体管模块的应用控制技 术60年代继电 器控制80年代初可编程控制器PLC90年代中后期以来微处理机CPU控制曳引技 术1889年蜗轮蜗 杆 2001永磁同步无齿轮 PM曳引机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三菱始终坚持创新,从而带动电梯技 术革命性的变化,推动电梯的发展1983年,世界上第一台VVVF电梯在日本三菱稻泽制作所诞生 。1991年,世界上第一台采用分散微机网络系统的电

3、梯在日本 三菱诞生。1997年,日本三菱电梯在世界上第一个在电梯上应用永磁同步 无齿轮曳引机技术,带来了电梯驱动技术的一场革命。三菱在电梯发展中的贡献 按用途分类按用途分类 乘客电梯、客货电梯、船用电梯、病床电梯、载货电梯、观光电 梯、车辆电梯、服务电梯、住宅梯、杂梯 按运行速度分类按运行速度分类 低速电梯、快速(中速)电梯、高速电梯、超高速电梯 按曳引电动机拖动方式分类按曳引电动机拖动方式分类 交流电梯、直流电梯 按有无减速器分类按有无减速器分类 有齿轮电梯、无齿轮电梯 按驱动方式分类按驱动方式分类 曳引钢丝绳式拖动、液压式拖动、强制驱动式电梯(齿条等) 按有无机房分类按有无机房分类 有机房

4、电梯、无机房电梯电梯的分类.电梯的基本结构机房部分1.控制柜2.曳引机3.限速器井道部分层站部分轿厢部分1.导轨2.对重3.缓冲器4.终端开关1.层门2.召唤按钮3.层门指示灯1.轿厢2.安全钳3.操纵箱4.自动门5.平层装置曳引系统导向系统轿厢与门系统安全保护系统重量平衡系统电力拖动系统电气控制系统电梯的七大系统. 用途 基本规格和参数 性能指标HOPE-IIG与LEHY-II简介梯型用途HOPE-IIG载货电 梯LEHY-II载客电梯电梯用途基本规格(HOPE-IIG)速度(m/s)11.61.7522.5备注载重量(kg)630630630800800800800800对重后置时1050

5、1050105010501050对重后置时105010501050对重侧置时12001200120012001200135013501350135013501600160016001600800800800对重侧置时提升高度 (m)2.8-552.8-902.8-902.8-1052.8-120停站数2-182-282-282-322-32基本规格(LEHY-II)项目梯型HOPE-IIGLEHY-II 操作方式1C-2BC1C-2BC,2C-SM21,2C 4C-ITS21 开门类型1D1G(标准);1D2G,2D2G(非标) 开门方式双折式,双折中分式中分式,双折式 动力电源380V50H

6、Z三相五线制 照明电源220V50HZ 载重量630,1000,2000,3000, 5000630,800,1050,1200,1350, 1600 对重位置侧置侧置 后置 层站显示范围B1,B2,B3,B,G,M,1-48,-1,-2,-3电梯基本参数电梯性能指标项目梯型HOPE-IIGLEHY-II 平层准确度绝对值 (mm)1010水平振动0-P值(gal)-15 垂直振动0-P值(gal)-25 运行时轿内噪声(db )-55开关门轿内噪声(db )-57开关门层站噪声(db )-59机房噪声(db)8075 起动频次(次/小时)120120(1m/s时) 180( 1m/s时) 电

7、梯主要机械部件介绍曳引机的种类曳引机涡轮蜗杆曳引机 ( HOPE-IIG电梯采用)PM曳引机 (LEHY -II电梯采用)曳引机的种类.蜗轮蜗杆曳引机曳引机的种类.永磁同步无齿轮曳引机马达绳轮制动器曳引机的种类.永磁同步无齿轮曳引机永磁同步无齿轮曳引机曳引机的种类限速器摆锤式限速器离心式限速器垂直轴转动型水平轴转动型安全钳瞬时式安全钳渐进式安全钳电梯额定速度大于0.63m/s 时,轿厢侧安全钳应采用渐 进式安全钳电梯额定速度小于或等于 0.63m/s时安全钳限速器联动原理钳块,钳体,联动机构与底梁钳块,钳体,联动机构与底梁 组装在一起,通过装在轿架直组装在一起,通过装在轿架直 梁上的拉杆与限速

8、器钢丝绳相梁上的拉杆与限速器钢丝绳相 联联称量装置.称量装置.称量装置.P1DZK-SL01SL-5V1压力传感器称量装置.称量装置.滑动门垂直滑动门水平滑动门双折门(2S)双折中分门(2CO)中分门(CO).门系统门系统中分门双折门你的位置左开门L型门机 (同步带门机)门机型式门安全保护装置光 电 装 置 (SR)光 幕安 全 触 板光 幕 安 全 触 板 (MBS)超 声 波 装 置 (USDS)实心导轨空心导轨轿厢侧导轨; 配对重安全钳时 的对重侧导轨不配对重安全钳 时的对重侧导轨导 轨VVVF技术即变压变频技术;三相交流异步电机速度公式 n=60f(1-s)/p。 电梯是恒转矩系统,为

9、了获得最佳舒适感,在电梯的拖动中一般采用恒转矩 调速方式。而电动机转矩MK( U/ f )2,K为常数,由此可知,为了获得恒定转 矩的调速特点,获得最佳的舒适感,必须保证U/ f 不变,在变频的同时按比 例供给电动机电压。这种控制即为变压变频(VVVF)控制。VVVF电梯的原理I.M基极驱动回路再生回路逆变回路整流部分充电回路DCV变压器CT-1CT-2CT-332ACV1ACVVVVF电梯的主回路构成通过分布于电梯控制柜、群控柜、轿顶、门机、 轿厢操纵箱、层站召唤盒等电气部件的微处理器 ,运用数据网络系统对整个电梯系统实施灵活控 制。每个微处理器系统均为电梯特定的处理要求 而专门设计,从而极

10、大地增强了电梯系统的信号 处理能力。由于数据网络仅需要两根信号线进行 传送,使控制柜与各电气部件之间的连线大大减 少,故障率大大降低。数据网络系统并配有诊断 程序和后备系统,以保证系统联系的高效率和高 可靠性,提高了乘梯的安全。 数据网络系统数据网络系统结构图CCCLCSDCICBCHSHS层站站层站站串行口GC串行口串行口至G#号梯至I#号梯 标准功能 选择功能电梯电气功能介绍电梯电气功能介绍-标准功能功能名称功能描述功能名称功能描述AST电梯受阻失速保护HOS层站运行控制开关CCC轿内反向指令消除ITP内部通话装置DAC轿内运行方向显示KNDG强制关门DAH层站运行方向显示LWS称重起动D

11、CR关门按钮响应指示SDE安全触板DLD门负载检测NXL次层停靠DOL开门按钮响应指示OLH超载报警ECL轿厢应 急照明RDC重复关门EDC即时关门ROHB本层再开门EMB警铃SFL安全停靠HAND检修操作SO停层开门电梯电气功能介绍-选择功能功能名称功能描述功能名称功能描述ARL自动再平层SMOS-II电梯监控系统AAN -S语音报站MBS光幕安全触板ABP满员自动通过DKO-TB开门延长按钮AS司机服务AECC轿厢到站电子谐音器CFO-A轿内风扇自动关闭BA信号接口装置CLO-A轿内照明自动关闭ITV视频电缆EFDBK能量反馈ELD停电应急停靠FCC-A轿内误指令自动消除FE/FER消防运行/消防返回FCC-P轿内误指令人工消除EER地震应急返回MFP主层站停靠OEPS后备供电运行NS非服务层设 置RCS远程控制停梯SCS-IC密码服务(磁卡型)UPS/DPS上班/下班高峰服务层站与井道部分主要由层站召唤装置,井道终端开关、各层平层隔磁板等组成。层站与井道部分(二)紧急救援操作 说明:1. 紧急救援操作说明必须黏贴于机房内盘 车手轮附近的醒目位置;对于无机房电梯 ,紧急救援操作说明必须放在顶层层站的 层站检修盒内2. 紧急救援操作说明仅供受过培训且有有 效资格证的人员进行救援操作时使用EM系列曳引机救援说明PM系列曳引机救援说明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