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福建省安溪一中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5

上传人:Bod****ee 文档编号:51640138 上传时间:2018-08-1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福建省安溪一中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5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历史】福建省安溪一中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5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历史】福建省安溪一中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5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历史】福建省安溪一中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5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历史】福建省安溪一中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5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历史】福建省安溪一中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5》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福建省安溪一中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5(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安溪一中安溪一中 2012-2013 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范围:必修二(范围:必修二 112 课课 考试时间:考试时间:90 分钟分钟 总分:总分:100 分)分) 第第卷卷 选择题(共选择题(共 48 分)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一、选择题(每小题 15 分,分,32 小题,共小题,共 48 分)分) 1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其中一首周颂载芟云:“载芟(割除杂草) 载柞(砍除树木),其耕泽泽(松土)。千耦(二人并耕)其耘(除草),徂(往)隰 (洼地)徂畛(高坡田)”从中可以得出的历史信息是 A土地大量开垦、私田大量出现B铁器牛耕已经普遍使

2、用 C井田制下奴隶集体耕作的情形D封建小农经济已经盛行 2出土于商朝河南安阳殷墟的牛骨刻辞,上面刻有“王大令众人曰协田” 。关于卜辞中 “众人协田”所包含的信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耕作方式为集体协作B小农经济形态已经出现 C统治者重视农业生产D其中的“众人”多为奴隶 3西周时“一人跖(踏)耒而耕,不过十亩” ,而战国时“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岁收 亩一石半,为粟百五十石。 ”发生这一变化的原因包括 铁农具、牛耕的推广 水利 工程技术的进步 社会秩序的稳定 奴隶制经济的发展 A B C D 4粮食收获量与播种量之比,据罗马古代克洛米拉农书记载为 45 倍,据十三世纪 英国的亨利农书记载为 3

3、 倍。而从齐民要术看,我国六世纪粟的收获量为播种量 的 24200 倍,麦类则为 44200 倍。这主要因为中国古代 A科学技术领先世界 B农业的精耕细作技术发达 C水利灌溉技术先进 D粮食的单位面积产量居世界领先地位 5董仲舒指出,当时社会“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 ”此后,历代王朝大多采取 措施抑制土地兼并,但无法根本解决这一初会痼疾。其原因是 A实行重农抑商政策的力度不够 B土地私有,并允许买卖的制度 C地主、高利贷者对农民的盘剥 D封建王朝统治严酷、横征暴敛 6战国时期,商鞅在秦国大举变法。变法中“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卖买”的规定最 重要的意义是 A从法律上废除了井田制,对土

4、地私有制给予全面的肯定 B打破了井田制中“公田”和“私田”的界限 C增强了秦国的经济实力 D扩大了农民的占田份额 7北魏首创均田制,隋至唐初一直沿用。均田制下农业生产经营的主要形式是 A众人集体生产主 B地主雇佣农民规模生产 C个体农户耕作 D官府募民耕作 8 汉书贡禹传记载:“方今齐三服官作工各数千人,一岁费数钜万。三工官官 费五千万,东西织室 亦然。 ” “三服官” “东西织室 ”代表的手工业特点不包括 A规模大B耗费大 C政府设置机构管理 D产品进入市场流通 9中国古代每个历史时期手工业发展水通常以某种手工业品为代表,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商周/铁器唐宋/陶器明清/瓷器 B商周/漆器唐宋/

5、青铜器明清/瓷器 C商周/玉器唐宋/漆器明清/玻璃 D商周/青铜器唐宋/瓷器明清/棉布 10马克思说:“在 18 世纪珍妮纺纱机发明以前,要想找出一个能够同时纺出两根纱的纺 织工人并不比找一个双头人容易” 。而这一局面在中国被打破是在哪一时期 A唐朝 B元朝 C明清 D民国初年211明朝初期的一首“竹枝词”说:“平川多种木棉花,织布人家罢缉麻,昨日官租课 (征税)正急,街头多卖木棉纱。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当时 A政府压制棉纺织业的发展 B出现棉纺织业的手工工场C农民直接以棉纱抵税 D棉布正逐渐取代麻布 12明代中期以后,私营手工业在许多行业取代以前占主导地位的官营手工业。这主要是 因为 A商品

6、经济的发展 B官营作坊产品有限 C资本主义的萌芽 D私营作坊工人增加 13元稹诗云:“求珠驾沧海,采玉上荆衡;北买党项马,西擒吐蕃鹦;炎州布火浣,蜀 地锦织成;婢脂肉滑,奚童眉眼明;通算衣食费,不计远近程,经游天下遍,却到长安城。 ”此诗主要反映了( ) A西汉商业贸易发展盛况 B 唐代各地经济联系加强 C区域性商人群体的兴起 D唐朝百姓生活富裕安康 14 “商贾大者积贮倍息,小者坐列贩卖故其男不耕耘,女不蚕织,衣必文采,食必粱 肉,亡农夫之苦,有阡陌之得。 ”材料主要反映了 A商人的逐利投机行为 B男耕女织方式的瓦解C作者的重农抑商思想 D商人富裕祥和的生活 15明清时代,在京城、省城等地出

7、现了会馆,这些会馆是 A管理商贸的税收场所 B同一地域的商贾交际聚会之所 C早期民间金融机构 D娱乐场所 16明代张居正说:“商不得通有无以利农,则农病;农不得力本穑以资商,则商病。故商 农之势,常若权衡。 ”这种农商并重的言论 A反映了商品经济的发展B表现了重农抑商政策的瓦解 C表明政府十分重视商业D代表了士大夫对商业的态度 17从经济的角度看,明清时中国已经处于“近代的前夜”了。下面能说明这一结论的是 A租佃制经营方式的推广 B制瓷、矿冶等手工业技术均有较大进步 C苏州丝织业“小户” “听大户呼织” 、 “计日受值” D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 18明中后期,有大臣“请开市舶,易私贩而为公贩

8、不得往日本亦禁不得以硝黄、 铜、铁违禁之物夹带出海。奉旨允行,几三十载” 。对该史料理解最恰当的是 A明代没有民间的海外贸易 B明政府曾奉行重商主义政策 C明政府曾有条件地允许海外贸易 D明政府从此废除“海禁”政策 19迪亚士在谈及海上探险的目的时说:“是为了像所有的男子汉都欲做到的那样,为上 帝和陛下服务,将光明带给那些尚处于黑暗中的人们。 ”材料表明新航路开辟的一个重要 目的是 A传播宗教,发展信徒 B推进近代的工业文明 C弘扬欧洲的科学精神 D普及西方的民主政治 20恩格斯说:“黄金一词是驱使西班牙人横渡大西洋到美洲去的咒语;黄金是白人刚踏 上一个新发现的海岸时所要的第一件东西。 ”新航

9、路开辟前,欧洲人迫切地寻找黄金从根 本上反映了 A黄金是欧洲人解决商业危机的主要途径 B掠夺黄金是新航路开辟的唯一动力 C 马可波罗行纪对欧洲人的强大影响 D商品经济的发展对掠夺财富和资本积累的需求321“1492 年 10 月 12 日发现新大陆的消息传遍整个西班牙以后,他变成了闻名全国的英 雄。当他返回西班牙时,国王和王后以最高的礼仪迎接他,并在宫内设宴招待”对该 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英雄”是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 B.西班牙王室率先组织了海上探险 C.“发现”导致美洲大量金银被掠夺 D.“壮举”结束了世界各地孤立状态 2215 世纪末,欧洲人开始认识到一种新现象通货膨胀即价格的普遍上涨。1

10、500 年以 后, (西欧)价格很快开始迅速上涨。在这个世纪里,整个欧洲大陆的价格平均上涨了 4 倍。这种现象 A造成社会动荡,损害了国际贸易 C为世界市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B表明西欧成为世界的贸易中心 D由新航路开辟和殖民扩张引 23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说:“欧洲的扩张在最初的伊利比亚阶段之后,因合股公司 的激增而大大加强这些新组织是经济动员和经济渗透的最有效工具。 ”17 世纪,这种 “新组织”使 A荷兰建立了世界性商业殖民帝国 B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 C英国打败了西班牙的“无敌舰队” D荷兰在英荷战争中获胜 241517 世纪被称为“扩张的时代” 。用全球史观审视“扩张”所产生的影响

11、主要是 A促进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 B为西欧国家进一步扩张提供了条件 C打破了世界各地相对隔绝的状态 D加速了资本的原始积累过程 251570-1780 年,欧洲国家商船的运载能力发生巨大变化。阅读下图(单位:吨)判断 甲、乙两国分别是年份国家157016701780甲232000568000450000乙510002600001000000A英国、西班牙 B荷兰、葡萄牙 C英国、荷兰 D 荷兰、英国 26英国工业革命后,大量的棉纺厂在城市得以兴建,其关键因素是 A城市拥有众多劳动力 B交通工具有了重大突破 C城市居民市场潜力大 D改良蒸汽机的投入使用 2720 世纪英国著名科学史家丹皮尔在科

12、学史及其与哲学和宗教的关系中说:“科学 过去是躲在经验技术的隐蔽角落里辛勤工作的,当它走到前面传递而且高举火炬的时候, 科学时代可以说已经开始了。 ”这里所说的“科学时代”是指 A文艺复兴 B新航路的开辟 C第一次工业革命 D第二次工业革命 28. 世界著名哲学家、文化史专家威尔杜兰特在世界文明史中说:“如果人们把整 个人类社会演进用 12 个小时来表示,那么现代工业时代只代表最后 5 分钟。 ” “最后 5 分钟” 的原动力是 A市场的需求 B资本积累的完成 C自由劳动力的大量存在 D科学技术的进步 29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18 世纪末叶,欧洲人对中国 的钦佩开始消

13、逝欧洲人开始对中国的自然资源比对中国的文化更感兴趣。 ”欧洲人对 中国的态度发生转变的根本原因是 A新航路的开辟 B欧洲国家的殖民扩张 C工业革命的开展 D对中国文化的认识加深 30如果为下图选择一个标题,你认为最适当的应当是4A “近代工业的起步” B.“东南沿海的开放” C. “清王朝自求运动” D.“民族工业的春天” 31梁启超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中写道:“夫成绩者,今所现之果也,然必有昔之成绩以 为因;而今之成绩又自为因,以孕产将来之果;因果相续,如环无端,必寻出因果关系, 然后活动之继续性可得而悬解也。 ”下列没有因果关系的历史现象是( ) A铁器和牛耕井田制瓦解 B明清资本主义萌芽近代民族工业产生 C工业革命鸦片战争 D民族工业短暂发展无产阶级队伍壮大5第第卷卷 非选择题(非选择题(5252 分)分) 33 (18 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在我国(早期)封建城市形成的过程中真正起关键作用的是统治阶级的 政治、军事需要。春秋时筑城的原因不外乎以下三种:第一,大小诸侯国国都都是政治中心, 都需筑城第二,各国纷争中需要在战略要地筑城第三,统治者为达到某种政治目 的而在一些地方筑城封建社会的城市商业是在这些旧城的基础上发展繁荣起来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