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河北省保定市高阳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8

上传人:Bod****ee 文档编号:51639623 上传时间:2018-08-1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8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河北省保定市高阳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8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历史】河北省保定市高阳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8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历史】河北省保定市高阳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8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历史】河北省保定市高阳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8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历史】河北省保定市高阳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8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历史】河北省保定市高阳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8》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河北省保定市高阳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8(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2012201220132013 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历史卷高一历史卷第一卷第一卷 选择题部分选择题部分 (每小题(每小题 2 2 分,共分,共 2525 小题,共计小题,共计 5050 分,每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分,每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 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 1、能反映唐朝发达的农业生产的是( )A. B. C. D. 2、北方地区流行这样的俗语:人生有三宝,丑妻薄地破棉袄。从本质上反映了( ) A农民富裕安逸的生活 B农业在社会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C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特征 D商品经济极端落后 3、我国

2、制瓷技术发展的先后顺序是( )A B C D 4、电视剧乔家大院讲述了清代晋商乔致庸的传奇经历。晋商的发展表明( ) A政府鼓励贸易促进了商业发展 B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发生新变化 C资本主义萌芽有了进一步发展 D小农经济与市场联系日益密切 5、 “自大街及诸坊巷,大小铺席,连门俱是,即无虚空之屋,每日侵晨,两街巷门, 浮铺上行,百市买卖,热闹至饭前,市罢而收。 ”以上两段材料记载的商业状况最早出现的 时间是( ) A秦汉 B隋唐 C两宋 D明清6、 “在广州,外人也是不自由的,夏秋两季是买卖季,他们可以住在广州的十三行, 买卖完了,他们必须到澳门去过冬。他们在十三行住的时候,照法令不能随便出游。

3、 ”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这表明清政府( ) A禁止外国商人来华 B重视维护外商利益 C加强沿海军事防御 D严格限制对外交往 7、清初地主商人“以末致财,以本守财”造成的直接后果是( )2A农民贫困,购买力极端低下 B手工业扩大再生产缺乏资金 C商品经济得以迅速发展 D手工工场规模受到严格限制 8、中国民族工业产生后,多集中于沿海地区,主要原因是( ) A西方列强入侵,自然经济解体早 B商品经济发达,工场手工业得到发展 C最早与西方进行贸易往来 D沿海官僚地主首先接触西方,创办近代企业 9、1896 年初,御史王鹏运建议清廷 “特谕天下,凡有矿之地,一律准民招商集股,呈请 开采,地方官认真保

4、护,不得阻挠” 。清廷户部和总署对议奏照准。清廷支持这一议奏 的目的是( )A模仿西方国家实现“工业立国” B发展商办企业与外商竞争C支付战争赔款和改善财政状况 D取消对发展工商业的限制 10、下表是北洋政府农商部注册登记的工业公司统计表( ) 时间注册公司数量总资本额1913 年底前12038830205 元1914 年-1920 年298118752500 元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有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富有阶层投资工业兴趣增 加 提倡国货、抵制日货的影响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A B C D 11、下列关于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特征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带有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特征 B形成

5、了完整的工业体系 C与外国资本相比力量薄弱 D与封建经济相比处于劣势 12、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社会并存的经济成分有( )自然经济民族工业洋务企业外国资本主义企业 A、 B、 C、 D、 13、1882 年商人何昆山在广州开办自来水公司,地方绅士以“有伤风水”为由极力阻挠, 何只好作罢。此事说明( ) A开办企业必须符合民间风俗 B民族工业产生的条件还不成熟 C洋务企业惧怕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与之争利 D封建束缚是民族企业发展的巨大障碍 14、1956 年 1 月 2 日下午,上海 50 万人冒雨集会,副市长兴奋地宣告:“我国资本主义 最集中的城市,开始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了!这一伟大胜利是我们人

6、民的胜利。 ”他如此激 动是因为上海完成了( ) A “一五”计划 B 统购统销 C工商业改造 D 土地改革15、下面两幅图反映了 20 世纪 50 年代发生的历史事件,选项中能说明这两幅图片的是( )3A农村生产关系的不断变化 B全国性土地改革的完成 C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开展 D对私人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6、1964 年,周恩来与美国作家斯诺交谈时说:“过去 15 年中有些事情我们是做对了, 但我们也做了一些错事。只有敢于承认自己的缺点和错误,我们才能改正它们。 ”针 对 50 年代末经济建设中的“缺点和错误” ,党和政府的纠正措施是( ) A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B正确分析我

7、国社会主要矛盾 C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 D提出调整国民经济的八字方针 17、1979 年第五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期间,万里找邓小平说:“安徽一些农村已经搞了包 产到户,怎么办?”邓小平说:“不要争论,你就这么干下去就完了,就实事求是干下去。 ”这让万里吃了定心丸。当时万里担心的是包产到户( )A逆潮流 B 悖路线 C不科学 D违民意 18、辛亥革命后,出现了握手、鞠躬礼,大街上还不时能听到“先生” 、 “同志”的称呼, 这表明( )西方民主平等思想由理念化为行动 近代中国社会习俗出现了新陈代谢 列强对 中国文化侵略不断加剧 重大历史事件是社会习俗变迁的重要推动力量 A B C D 19、下面是

8、上海外白渡桥通行交通工具变化表(据上海研究资料)该表反映了上海( )年份人力车马 车轿 子马自行 车摩托 车汽车公共 汽车有轨 电车188969845449110000019261460000034591943764172922注:1889 年数字系 3 天平均所得,1926 年数字则是 2 天平均所得交通工具的种类增加 交通工具日益近代化 公共交通有一定的发展 汽车制造业有所发展 A B C D 20、2008 年夏季奥运会在北京举办,人们大多通过电视转播来了解比赛情况。100 年前, 中国人除了到现场观看比赛外,还能通过什么途径知道奥运会的比赛情况? ( ) A听广播 B看报刊 C看电视

9、D上互联网 21、马克思在对新航路开辟后出现的某一历史现象分析时指出:“一方面是工资和地租的 跌价,另一方面是工业利润的增多。 ”这一历史现象在西欧产生的影响不包括( ) A促使商路及商业中心的转移 B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 C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 D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22、中央电视台历史纪录片大国崛起解说词写道:17 世纪,英国“在历史性的转变中 抢了先机,已经率先到达了现代文明的入口处在下两个世纪里,它将傲视全球。 ”英 国“抢占了先机”和“傲视全球”的典型表现分别是( ) A通过新航路的开辟,推动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 B确立了君主立宪制,通过航海条例加强了海外贸易 C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10、通过工业革命成为最发达的工业国D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确立了海上霸主和世界殖民霸主的地位 23、 全球通史说:“最初,科学从矿山和工厂那里得到的东西要比矿山和工厂从科学那 里得到的东西多得多。 ”“形势发生了变化,科学不再处于附庸的地位,它已开始改造旧工 业,甚至创造全新的工业”。 “形势发生了变化”是在( ) A18 世纪晚期 B19 世纪前期 C19 世纪末期 D20 世纪中期424、某报纸曾经刊登过这样一则消息:六大公司统治着德国化学工业市场,它们组成两大集团此后不久,它们又吞并了两大独立的公司。从生产关系的角度看,这段材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化学工业发展 B垄断组织形成并不断扩大C工厂

11、的规模日益壮大 D工业生产竞争日趋激烈25、某同学在搜集有关“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的材料时,在网络上找到一些有关“世 界市场对西欧社会产生的重要影响”的观点。其中表述最准确的是( ) A为西欧商人带来了丰厚的利润 B给西欧各国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 C为西欧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资本的原始积累 D为西欧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丰厚的资本和广阔的海外市场,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第二卷第二卷 非选择题部分非选择题部分 (2626 题题 1212 分,分,2727 题题 1414 分,分,2828 题题 1414 分,分,2929 题题 1010 分,共计分,共计 5050 分)分) 26、阅读以下材料(12

12、分) 材料一 “今意总一盐铁,非独为利入也。将以建本抑末,离朋党,禁淫侈,绝并兼之 路也。 ” 盐铁论复古 材料二 民大富,则不可以禄使也;大强,则不可以罚威也。非散聚均利者不齐。故人 主积其食,守其用,制其有余,调其不足,禁溢羡,厄利涂,然后百姓可以家给人足也。 ”盐铁论错币 材料三 “今郡国有盐、铁、酒榷,均输,与民争利。散敦厚之朴,成贪鄙之化。 ”盐铁论本议 材料四 县宫(官)鼓铸铁器,大抵多为大器,务应员程,不给民用。民用钝弊,割草 不痛。今总其原,一其贾(价) ,器多坚硁,善恶无所择。吏数(屡)不在,器难得。家 人不能多储,多储则镇(锈)生。弃膏腴之日,远市田器,则后良时。盐铁贾价贵

13、,百姓不 便。盐铁论水旱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二分析西汉对盐铁采取怎样的经营方式?(1 分)为什么要采取这种经 营方式?(4 分)5(2)依据材料三、四,说明贤良文学之士对汉代盐铁政策的态度及其理由?(5 分)(3)综合以上材料,两种观点斗争的焦点和实质分别是什么?(2 分)27、阅读中日纱厂纺制 20 支纱的每包成本比较表(1933 年): (14 分) 成 本中国(元)日本(元)中国超过日本(元)超过的%工 资动 力机械修配营 缮消 耗 品包 装薪 金职工保护费运 输营 业捐税及利息保 险制造及营业杂费10505501800401701501200200202501500020300580480060040050120060050020200270010100470070120120030060-0300501230010200811520024025100-6025446100200 总 成 本437020402330114严中平中国棉纺织史稿 请回答: (1)归纳中国纱厂成本显著高于日本的主要因素(不得照抄原文) 。 (4 分)(2)1933 年民族资本主义处于快速发展时期。据所学知识,指出这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