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态指标分析方法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51633013 上传时间:2018-08-15 格式:PPT 页数:54 大小:2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静态指标分析方法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静态指标分析方法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静态指标分析方法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静态指标分析方法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静态指标分析方法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静态指标分析方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静态指标分析方法(5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静态指标分析方法教学目标从本章开始,进入统计分析阶段的学习。统计分析的方法很多,其中静态 指标分析法是统计分析的基础。静态指标分析法是利用统计指标对现象进行深 入的综合分析研究,揭示研究现象的特征及其规律性的方法。通过本章学习, 正确理解总量指标、相对指标、平均指标和标志变异指标的概念、意义、特征 和作用;了解总量指标的种类;熟练掌握相对指标、平均指标和标志变异指标 的计算方法及应用原则;明确平均指标与标志变异指标的关系。关键词汇总量指标(Total Index) 相对指标(Relative Index) 平均指标(Average Index) 标志变异指标(Symbol Variation

2、 Index)静态指标分析方法4.1 总量指标4.2 相对指标4.3 平均指标4.4 标志变异指标 知识归纳 习题与思考题4.1 总量指标4.1.1 总量指标的概念和作用总量指标是反映社会经济现象在一定时间、地点和条件下总体规模或水平 的统计指标。它的表现形式是绝对数,因此也称为绝对指标或绝对数。如一个国 家的人口数、土地面积、某年的国内生产总值、粮食总产量等都是总量指标。总 量指标的数值大小与所研究的总体范围大小有关,总体范围越大,总量指标一般 也越大,反之则小。总量指标是统计中最基本的指标,在实际统计工作中应用十分广泛。在社 会经济统计分析中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1) 总量指标是人们对社

3、会经济现象获得总体认识的依据和起点它常用来反映一个国家的国情和国力,反映一个地区、部门或单位的规模 、水平、基本经济状况和经济实力。例如,一个国家的粮食总产量、国内生产总 值、钢铁产量、土地面积、石油储藏量等总量指标,标志着该国的生产水平和经 济实力;一个地区的商品零售额、零售商业机构数等总量指标,标志着该地区的 消费水平;某企业的职工人数、固定资产、工业增加值、利税总额等总量指标, 反映着该企业人、财、物力的基本状况和生产经营活动的成果。(2) 总量指标是制定方针政策、编制计划、进行科学管理的重要依据无论是国家的宏观调控还是企业的微观管理,都不能凭空运作,必须从 客观实际出发,用反映客观事物

4、现在和历史的相关总量指标作为重要的参考 依据。例如,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货币流通 量等总量指标是国家制定货币发行量、存贷款利率、存贷款额度、基本建设 投资规模等各项金融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基础。(3) 它是计算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的基础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一般是由两个有联系的总量指标对比计算出来的, 是总量指标的派生指标。因此,总量指标的计算是否科学、合理、真实,会 直接影响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的计算结果。4.1.2 总量指标的种类1 总量指标按其说明总体内容的不同,分为总体单位总量和总体标志总量总体单位总量简称单位总量,它表示总体本身的规模大小,是总体单位的 合计总数;总体标

5、志总量简称标志总量,它表示总体各单位某一数量标志值的 总和。例如,要了解某市国有企业的经营情况,研究对象是该市的国有企业。 该市全部国有企业是一个总体,每一个国有企业是总体单位,则全市国有企业 的合计数3000个就是总体单位总量,而全市国有企业的产品年销售总额50亿就 是总体标志总量,它是每一个国有企业的产品销售额50万、100万等标志值的合 计数。2 总量指标按其反映的时间状况不同,分为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1) 时期指标时期指标表示现象在一段时期内发展过程累计的总数量,如某时期的产品 总产量、商品销售额、国内生产总值等。它有两个基本特点: 时期指标可以累计相加。 时期指标数值的大小与计算时期

6、的长短有直接关系。(2) 时点指标时点指标表示现象在某一时刻上所达到的数量状态,如人口数、商品库存 额、固定资产原值、流动资金等。通常有明确的时点概念,如期初、期末等。 它的特点有: 各时点指标不能纵向累计相加,累加结果无实际意义。 时点指标数值的大小与时间间隔长短没有直接关系。3 总量指标按其采用的计量单位不同,分为实物指标、价值指标和劳动指 标实物指标是根据事物的属性和特点,采用自然单位、度量衡单位、物理或化 学的计量单位计算的总量指标,如人口数、粮食产量、发电量分别以“人”、“吨”、 “千瓦时”为计量单位等。用实物单位来度量事物的数量能直接反映产品的使用价 值或现象的具体内容。但由于实物

7、单位的综合能力差,不同经济用途的实物量不 能相加,因而不能反映多种事物的总规模和总水平,而需要用价值指标。价值指标是以货币为单位计算的总量指标,如国内生产总值、商品销售额、 工资总额等。价值指标使一些不能直接相加的事物能够加总求和,以综合说明具 有不同使用价值的事物的总规模、总水平,因而具有广泛的综合性和概括性。劳动指标是以劳动时间为单位计算的总量指标,如工日、工时等。由于劳动 量指标是用劳动时间来表示的,因而可以相加。劳动指标主要在企业范围内使用 ,是企业编制和检查计划的重要依据。但要注意的是,不同类型、不同经营水平 企业的劳动指标不能直接相比。4.1.3 总量指标的计算1 直接法就是将总体

8、的一系列变量值直接加总求和,用求和符号Xn表示,即 Xn=X1+X2+X3+Xn2 间接法或推断法即根据现象之间的关系或根据非全面调查资料推算总量指标的方法。可 分为关系推算法和抽样推断法。(1) 关系推算法根据现象间的平衡关系,已知某一个或几个总量来推算另一总量指标, 如商品销售额=商品销售量商品销售单价工业总产值=产品销售量出厂价格(2) 抽样推断法某些现象不可能或没必要进行全面调查,但又要了解现象总体的数量特 征,就必须用抽样推断法,如对某地今年粮食总产量收获情况的推断。返回4.2 相 对 指 标4.2.1 相对指标的概念和表现形式1 相对指标的概念相对指标是说明现象之间数量对比关系的指

9、标,用两个有联系的指标数值对 比来求得,其结果表现为相对数,故也将相对指标称为相对数。例如我国2004年 人口出生率为12.29,人口出生率是相对指标,它是由当年人口出生数和当年末 人口数两个总量指标对比而得的。2 相对指标的表现形式相对指标有有名数和无名数两种表现形式。(1) 有名数有名数是主要用来表现强度相对指标的数值。它是以相对指标中分子与分母 指标数值的双重计量单位来表示的,也称复名数,如人口密度用“人平方公里”表 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用“元/人”表示等。(2) 无名数无名数是一种抽象化的数值,常以倍数、系数、成数、百分数、千分数等表 示。相对指标大多是以无名数表示的。倍数和系数是将对

10、比的基数抽象为1而计算的相对数。两个指标对比, 当分子和分母指标数值相差较大时常用倍数表示;当分子和分母指标数值相 差不大时常用系数表示,如工资等级系数等。成数是将对比的基数抽象为10而计算的相对数,如粮食产量增长一成 ,即增长十分之一。百分数是将对比的基数抽象为100而计算的相对数。百分数是相对指标 中最常用的表现形式。当相对指标的分子数值与分母数值较为接近时,采用 百分数表示较合适。千分数是将对比的基数抽象为1000而计算的相对数, 当对比的分子数值比分母数值小得多的时候,宜用千分数表示,如人口增长 率、人口死亡率等。4.2.2 相对指标的作用利用相对指标,可以综合地反映事物之间的数量关系

11、,说明现象和过程的比 率、构成、速度、密度、普遍程度等,从而能够更深刻地反映现象的实质。例如, 我国国内生产总值1984年为7171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295.5亿元,第二产 业增加值3105.7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1769.8亿元,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 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32、43.3、24.7,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695元; 据初步统计,我国2004年国内生产总值为136515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 20744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72387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43384亿元,第一、二 、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15.20、53.02、31.78,人均 国内生产

12、总值约为10502元。这些相对指标深刻地反映了19842004年的20年间 ,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结构有了根本变化,已经从农业大国逐步向工业化国家转变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000美元,标志着我国经济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社 会消费结构将向着发展型、享受型升级。利用相对指标,可以使某些不能直接用总量指标对比的事物取得可以比较的 基础。例如,2004年甲、乙两个企业的销售利润额分别是100万元和80万元,如果 直接依据这两个数字的大小来判断两个企业销售效果的好坏,好像甲企业的效益更 好。事实上,甲企业的销售额为1000万元,乙企业销售额为500万元,则甲企业的 销售利润率为10,乙企业的销售利润

13、率为16,显然,乙企业销售效益更好。4.2.3 相对指标的种类和计算方法1 计划完成情况相对指标计划完成情况相对指标是指一定时期的实际完成数与其计划任务数之比, 是用来检查、监督计划执行情况的相对指标。一般用百分数表示,又称计划完成 百分比或计划完成程度。其基本计算公式为:计划完成情况相对指标=本期实际完成数 本期计划任务数100 (4.1)运用计划完成情况相对指标时,要求分子、分母在指标含义、计算方法、 计量单位以及时间长度等方面都保持一致。同时,由于计划任务数是作为衡量计 划完成情况的标准,故分子分母不能互换。 由于所下达或自行制订的计划任务数可以是绝对数,也可以是相对数或平均数, 因此计

14、划完成情况相对指标在计算形式上有所不同。(1) 计划数为绝对数时计划完成情况相对指标的计算直接使用基本计算公式。【例4.1】某企业2004年销售额计划任务为500万元,实际完成了550万元, 则销售额计划完成情况为:计划完成情况相对指标=550500100 = 110计算结果表明,2004年该企业销售额超额完成计划的10 。(2) 计划数为相对数时计划完成情况相对指标的计算则需要视资料情况加以调整,然后才能加以对比 。 当计划指标是以最低限额规定时,计算公式为:计划完成情况相对指标=(1+实际提高率)(1+计划提高率)100 (4.2)【例4.2】某企业计划规定2004年的劳动生产率要比200

15、3年提高4,实际执行 结果是提高6,求计划完成情况相对指标。分析:设2003年的劳动生产率为1,2004年劳动生产率计划数的确定,按题意 为1+4%,2004年劳动生产率的实际数则为1+6%。计划完成情况相对指标=(1+6%)(1+4%)100 = 101.92计算结果表明,该企业的劳动生产率超额1.92%完成计划任务。 当计划指标是以最高限额规定时,计算公式为:计划完成情况相对指标=(1-实际降低率)(1-计划降低率)100 (4.3)【例4.3】某企业计划规定2004年甲种产品的单位成本要比2003年降低2,而 实际降低了4,求计划完成情况相对指标。分析:设2003年甲种产品的单位成本为1

16、,以此来分别确定该产品2004年的计 划数(1-2%)和实际数(1-4%)。计划完成情况相对指标=(1-4%)(1-2%)100 = 97.96计算结果表明,该企业甲种产品的单位成本超额2.04%完成计划任务。需要说明的是,对计划完成情况的评价,应当注意计划指标的性质和要求。当 计划指标是以最低限额规定的,如产品产量、产值、利润等,计划完成情况相对指 标要大于100为超额完成计划;当计划指标是以最高限额规定的,如产品成本、原 材料消耗量等,则计划完成情况相对指标要小于100才是超额完成计划。在这里,计划任务数是以比上期增长或减少的百分数规定的,因此在计算计 划完成情况相对指标时,不能以实际增长率或降低率除以计划增长率或降低率,而 应当包括原有的基数。实际工作中,也常用差率来检查计划完成情况。这种方法是直接用实际提高 率(或降低率)减去计划提高率(或降低率),然后换算成百分点来表示的。通常,1% 称为一个百分点。(3) 计划数为平均数时计划完成情况相对指标的计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