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四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2

上传人:洪易 文档编号:51507895 上传时间:2018-08-14 格式:PPTX 页数:33 大小:219.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四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2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专题四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2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专题四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2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专题四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2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专题四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2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专题四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四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2(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三下复习计划及下周教学计划 本学期复习计划 1.4月28-29日以前(三诊以前)完成经济生活及 政治生活二轮复习。5月上旬对文化生活和哲学 生活二轮进行梳理。 2.二诊结束以后,每周安排两节连堂课(周四讲 解热点),4节课进行二轮复习和教材梳理 3.5月中下旬可能会选择一些小专题进行复习: 如:哲学古文类题型;计算类题型;曲线类题型 ;措施类题型; 4.预估5月30日开始听课答疑。个人思考和建议 1.二轮复习,重在学科间知识的渗透,和答题技 能的进一步提升,故不宜追求速度,需文火慢炖 ; 2.二轮期间,仍然不能忽视基础知识的巩固,包 括:核心知识点默写;回扣教材的细节与打磨;周教学计划 3月

2、3日、5日、7日:完成人生观、价值观复习; 3月7日、8日、9日:二轮经济生活专题一;(模拟试 卷晚自习评讲)专题四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社会历 史观价值 观、人 生观社会存在与社 会意识的关系社会基本 矛盾运动社会历 史主体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社会历史发 展总趋势人民群众是历 史的创造者坚持群众观 点、群众路线人的价值价值观的导向作用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价值的创造 与实现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社会价值 )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自我价值 )遵循社会发发展的客观规观规 律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场上在劳动劳动 和奉献中创创造价值值在个人与社会的统统一中实现实现 价值值在砥砺自我中走向

3、成功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基本 内容基本 内容动力方法论途径要求历史唯 物主义要求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认识社 会与价 值选择核心考点三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 的概念内涵:外延:人民群众的 历史作用方法论 :坚持 群众观 点和群 众路线基 本 内 容意 义人民群众 的概念内涵:外延:人民群众的 历史作用群众观点:群众路线: 提醒 社会发展的动力问题 (1)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2)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3)社会发展的主体动力 全面把握历史唯物主义与历史唯心主义的区别区别唯物史观唯心史观 社会存在、社会 意识何者为第一 性(根本区别)谁是历史的创造 者人类社会有没有 自

4、身的规律 正确理解人民群众的作用及其方法论 1正确理解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与杰出人 物重大作用的关系 2全面理解群众观点与群众路线的政治、哲学 依据 (1)政治依据:党和国家性质决定的。 (2)哲学依据: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原理 的具体运用。认识的辩证发展过程。矛盾 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 党和政府有关民生政策的哲学依据 近年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民生问题,彰显了党和 政府以人为本的情怀,所以对人民群众的地位作用 与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考查成为高考的重点。 常见设问角度: (1)结合材料,分析为什么说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 者? (2)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党和政府为什么 要关注民

5、生? (3)结合材料,分析党和政府是怎样坚持马克思主义 社会历史主体观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党和政府如何维护人民利益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建设美好家园,让人民在蓝天百余怒、青山绿水的优美环境 中生活。十八届三中全会要求,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 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 新格局。 我国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建设。截至2013年, 全国已建成国家级生态市(县)55个、国家级生态乡镇2986 个。政府还推动建立生态补偿机制,中央财政安排的生态补 偿资金总额从2001年的23亿元增加到2012年的约780亿元,累 计2500亿元。 (1)结合

6、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党和政府为什么要推 进生态文明建设。(10分) (2)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 大计,需要人民共同参与。运用社会历史主体的知识说明人 民群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6分) 易错点1 错误理解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 易错点2 混淆两大社会基本规律 易错点3 适合上层建筑的经济基础推动生产力 发展 易错点4 夸大人民群众的作用实 现 人 生 的 价 值 价值人的价值社会价值个人价值(含义、评价)如何创 造、实现 价值根本途径客观条件主观条件价值观导向 作用 原理方法论 :树立 正确的 价值观价值判 断和选 择特点社会历史性 阶级性 主体差异性

7、依据客观规律人民立场(物)(主要方面)价值冲 突及评 价标准原因评价标准人生观 1价值与价值观 (1)价值 (2)人的价值 (3)价值观 (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核心考点一 价值与价值观 2.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1)价值观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有重要 导向作用。 (2)价值观是人生的重要向导。 提醒 区分价值、人生价值、价值观。 价值涵盖各个不同领域事物的价值,具有高度的 概括性和普遍性,属客观范畴; 人生价值只涵盖人生领域的价值;价值观是对价 值的主观反映,属于主观范畴。 全面认识人生价值 内涵评价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原则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走出形 而上学 的误区全面理解价值

8、观的导向作用表现方法论从领域 上看价值观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 界的活动有重要导向作用。价值观是人生的重要向导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克服错误的价值 观。当前,我们倡 导社会主义价值观从性质 上看正确的价值观对社会和人生 具有积极的导向作用 错误的价值观对社会和人生 具有消极的导向作用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习近平指出:“心里装着群众,凡事想着群众,工 作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切实解决好相信谁、依靠 谁、为了谁的根本政治问题,努力为人民掌好权、用好 权。” 材料二:某市政府法制办为制定大气污染防治条例,先通过 各种渠道,向社会征集意见和建议,后召开座谈会,请市民 代表对条例的草案发表意见和看

9、法。 材料三:某市区党组织着力实施民生工程,创建街道社区党 建的立体运行体系,通过“分类设岗定责”、“民情日记” 等形式,帮助3000余名下岗人员实现了再就业,解决了1700 余件社情民意问题。 上述材料共同体现了价值观的什么作用?(4分)并分析党和 政府是怎样坚持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主体观的。(12分) 1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内涵 (1)价值判断: (2)价值选择: 2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客观依据 (1)原因: (2)要求:核心考点二 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 3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 (1)表现: (2)意义: 4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阶级性 5价值冲突及评价标准 (1)表现: (2)处理:

10、区分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特点特 点社会历史性阶级性差异性内 涵要 求如何理解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标准1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标准(正确价值观的标准)标准要求 正确认识“真理标准”和“价值标准”的关系真理标准价值标准区别“真理标准”是说“真 不真”或“真与假”的 问题,判断标准是通过 实践看其是否符合客观 实际“价值标准”是说“好不 好”或“好与坏”的问题 ,判断标准是看其是否符 合社会发展的规律和人类 的根本利益联系 在菲律宾马克坦岛上航海家麦哲伦遇难的地方,有一座纪念亭 ,亭中立有一块石座铜碑。碑的正面有这样的文字:“费尔南 多麦哲伦。1521年4月27日,费尔南多麦哲伦死于此地。他

11、在 与马克坦岛酋长拉普拉普的战士们交战中受伤身亡。麦哲伦船 队的一艘船维多利亚号,在埃尔卡诺的指挥下,于1521年5 月1日升帆驶离宿务港,并于1522年9月6日返抵西班牙港口停泊 ,第一次环球航海就这样完成了。” 这块碑的背面,则刻着另一段文字:“拉普拉普。1521年4月27 日,拉普拉普和他的战士们,在这里打退了西班牙入侵者,杀 死了他们的首领费尔南多麦哲伦。由此,拉普拉普成为击 退欧洲人侵略的第一位菲律宾人。” 请回答: (1)纪念碑正面和背面镌刻的文字都包含着对逝者的价值评价, 其依据有何不同?这种评价差异反映了价值判断的什么特点? (6分) (2)从这座奇特的纪念碑,说明文化遗址保护

12、的意义。(7分) (2)文化遗址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的重要 标志,对于民族文化的传承具有重要作用; 文化遗址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作用 ; 文化遗址对于展示世界文化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 ;文化遗址对于还原和客观评价历史具有史实证 据的价值。 (如考生根据文化遗址的不可替代性、不可复制 性、不可估价性、不可再生性等回答文化遗址保 护的意义,且言之成理即可) (7分) 1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 (1)劳动是人的存在方式。 (2)努力奉献的人是幸福的。核心考点三 人生价值的创造与实现 2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 (1) 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人们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 (2) 个性发展。

13、(3) 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3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 (1) 发挥主观能动性 (2) 全面提高个人素质。 (3) 有坚定的理想信念,需要正确价值观的指 引。 人生价值的创造与实现 在近几年的高考中,围绕模范人物的先进事迹,考 查人生价值及其实现成为高频考点。 常见设问角度: (1)人生价值要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结合材 料加以说明。 (2)结合材料,运用哲学知识说明如何实现人生价值 ? (3)结合材料,谈谈模范人物的先进事迹带给我们哪 些人生启示? 易错点1 错误理解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易错点2 错误理解正确价值观的标准 易错点3 错误理解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实质、关系和特

14、点 易错点4 人生价值能否实现,取决于个人的主观条件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960年,雷锋当上了运输兵。在部队这所大学校里,他写下对人生的 深刻感悟:“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 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他是这样说的,也 是这样做的。雷锋的生命虽然短暂,雷锋精神却是永恒的1963年, 毛泽东发出“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雷锋精神自此广泛传扬。 1977年,刚入伍的郭明义代表新兵宣誓:“雷锋的道路就是我的人生 选择,雷锋的境界就是我的精神追求。”几十年来,郭明义多次发起 无偿献血、捐献造血干细胞、捐资助学、义务献工等活动,感动了千 千万万的中国人,201 1年他被评为“感动中国人物”。 2012年被人们称为“最美的感动年“,涌现出“最美司机”吴斌、“ 最美女教师”张丽莉等一大批平凡的英雄,他们在不同的岗位上,用 不同的方式诠释着雷锋精神,使人们在温暖和感动中产生向上的精神 力量。今天,越来越多的人成为雷锋精神的践行者。 (1)结合材料和文化生活知识,分析践行雷锋精神对于塑造人生的作 用。 (2)结合材料,运用价值观的知识,说明如何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 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