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伸题及古诗鉴赏题答题步骤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1503395 上传时间:2018-08-14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9.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延伸题及古诗鉴赏题答题步骤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延伸题及古诗鉴赏题答题步骤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延伸题及古诗鉴赏题答题步骤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延伸题及古诗鉴赏题答题步骤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延伸题及古诗鉴赏题答题步骤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延伸题及古诗鉴赏题答题步骤》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延伸题及古诗鉴赏题答题步骤(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延伸题及古诗鉴赏题一般答题步骤:延伸题的一般模式:1-点明看法“我认为, ”约一行字2-分析内容“文中写到, ”约四行字3-联系现实“在生活中也是如此, ”约四行字4-小结观点“所以/因此 , ”古诗鉴赏题的几种答题范式一、思想情感类答题步骤:描写了什么形象、事件,构成了什么意境。抒发了什么情感。运用了什么技巧。例:春日登楼怀归(寇准)高楼聊引望,杳杳一川平。远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荒村生断霭,深树语流莺。旧业遥清渭,沉思忽自惊。从首句的“聊”到末句的“惊”,反映了诗人怎样的感情变化?请联系全诗进行分析。【答案:诗人登楼远望,本是闲情,却触景生情,联想起家乡,当他从乡思中醒悟,发现自己身在异乡

2、,心中不由惊。(步骤一)这前后的感情变化,突出了作者的思乡之情。(步骤二) 】二、分析意境类【内容、情感】提问方式:这首诗(词)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解题分析: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所谓意境,是指寄托了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象的境界。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答题范式:描图景(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点氛围(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析情感(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示例: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2005 年全国卷的第12 题)春行即景(李华)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古人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作诗不

3、过情、景二端。 ”请从“情”和“景”的角度来赏析这首诗。【答案:这首诗写了作者“春行”时的所见所闻:有草有水,有树有山,有花有鸟,可谓一句一景,且每个画面均有特色(描图景)。但又不是纯粹写景,而是景中含情,情景交融。诗中有 “花自落”、 “鸟空啼” 之景都显出了山中的宁静。(点氛围),从中更透露出一丝伤春、凄凉之情(析情感) 。 】三、分析技巧型【手法】提问:这首诗(词)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有何效果?答题范式:明手法(准确地指出用了何种手法)+阐运用(结合诗句阐释说明诗人如何运用了这种手法) +析效果(此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或刻画了什么形象,或表现了什么主旨。 )注:常见手法、表达技巧1

4、.掌握修辞方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等)2.掌握表达方式(重点掌握描写和抒情)描写有动静结合、虚实结合、正面侧面、白描细节等;抒情有直抒胸臆、间接柔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托物言志等。3.掌握表现手法(对比、正衬-烘托渲染、反衬(以声衬静、以动衬静;乐景衬哀情)、抑扬、用典、起兴、象征、双关、联想、想象等)早行(陈与义)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问:此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效果?答:主要用了反衬手法。(步骤 1)天未放亮,星斗纵横,分外明亮,反衬夜色之暗;“草虫鸣”反衬出环境的寂静。(步骤2)两处反衬都突出了诗人出

5、行之早,心中由漂泊引起的孤独寂寞。(步骤 3)四、作用分析型【一词(句)统领全诗】。提问方式:本诗是怎样以“某某字”统摄全篇的?请结合全诗进行简要赏析。解答分析:古诗(词)非常讲究构思,往往一字、一词或一句就能成为全诗的线索,构成全诗的感情基调,抓住它命题往往可以以小见大,考查学生对全诗的把握程度。答题范式:思结构(它在结构上所起的作用:总领、过渡、铺垫、照应)+虑主旨(它对突出内容、主旨所起的作用)答题步骤:第一种:逐句式。即依原句的顺序一句一句地简析之。第二种:析点式。这个点就是回答问题的“方面”或“角度”,多指表现手法的方方面面。具体步骤:(1)先指出“方面”或“角度”。 (2)结合诗句

6、简析。示例: 2006 年四川高考题(第一种)夜归(周密)夜深归客倚筇行,冷磷依萤聚土塍。村店月昏泥径滑,竹窗斜漏补衣灯。注筇:此代指竹杖。问:本诗是怎样以“夜归”统摄全篇的?结合全诗简要赏析。答:本诗写景扣住“夜”字,写情扣住“归”字。首句直接点明“夜深”,刻画出“归客”拄杖而行的疲惫之态。随后诗人以“冷磷”“萤” “月”等意象渲染夜色的凄凉,以夜深仍在田塍、 泥径中孤身前行的艰难表现出归家的心切。而最末一句以深夜犹见“补衣灯”的感人画面收束全诗, 与先前的艰难和凄清形成反差,更烘托出游子深夜归家的复杂心情,意味深长。(第二种)幽居初夏(陆游)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柳阴中野径斜。水满有时观下鹭,

7、草深无处不鸣蛙。箨龙已过头番笋,木笔犹开第一花。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注箨龙,就是笋。木笔,又名辛夷花。两者都是初夏常见之物。问:诗人写景是从哪几个方面突出表现一个“幽”字?试作简要分析。答: (1)以景写幽。 (步骤 1)用“湖山胜处” “野径斜”“水满”“草深”写出初夏景色之幽美。 (步骤 2)(2)以动衬静。 (步骤 1)用“下鹭”衬托“水满”的幽静。(步骤 2)(3)以声衬静。 (步骤 1)用“蛙鸣”衬托“草深”的幽静。(步骤 2)五、炼字型 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那一个字?为什么?解答分析: 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要求品味这些经过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时不能把该

8、字孤立起来读,应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答题范式:释含义(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描景象(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点情境(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示例: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2003 年全国卷第三题)过香积寺(王维)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泉水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注:安禅:佛家语,指闭目静坐,不生杂念。毒龙:指世俗杂念。问:古人评诗时常用 “诗眼” 的说法, 所谓“诗眼” 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炼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中两句中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答案:

9、“诗眼”分别是“咽”和“冷”。山中的流泉由于岩石的阻拦,发出低吟,仿佛呜咽之声。照在青松上的日色,由于山林幽暗,似乎显得阴冷(释含义,描景象)。 “咽” 、 “冷”两字绘声绘色、精练传神地显示了山中幽静孤寂的景象(意境)。 (点情境)六炼句型提问方式:请结合全诗,对“某某句”进行简要赏析。提问变体:“某某句”中蕴涵了哪些感情?请简要赏析。答题步骤: 1、描述诗句所描绘的景象。2、抓住最突出的一点(或诗眼或写法)简析。3、分析诗人营造了什么意境,抒发了什么感情。示例: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因望月有感,聊书所怀,寄上浮梁大兄,于潜七兄,乌江十五兄,兼示符离及下圭阝弟妹(白居易)

10、时难年荒世业空,弟兄羁旅各西东。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问:本诗堪称白居易“用常得奇”的佳作。请结合全诗,对颈联“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两句进行简要赏析。答:手足离情, 各在一方, 犹如那纷飞的千里孤雁,只能吊影自怜; 又像深秋中断根的蓬草,随风飘飞。(步骤 1)诗人用比喻的手法,以“雁”、 “蓬”比喻离散的手足。(步骤 2)从而营造出一种孤苦凄凉的意境,抒发了饱经战乱的零落之苦。(步骤 3)七、分析语言型提问方式:这首诗(词)在语言上有何特色?解答分析: 这种题型不是揣摩个别字词运用的技巧,而是要体味整首诗(词

11、)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用来答题的词语一般有:清新自然、朴实无华、华美绚丽、明白晓唱、多用口语、委婉含蓄、雄浑豪放、笔调婉约、简练生动等。答题范式:明特色(有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列例证(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 +析感情(指出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示例: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2003 年重庆三检)观祈雨(李约)桑条无叶土生烟,萧管迎龙水庙前。朱门几处看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什么突出的特色?试作简要的赏析。答案:语言含蓄,极具讽刺性(明特色)。第一句中的“桑无叶” 、 “土生烟”,景中带情,含蓄地抒发了农民盼春雨心忧如焚的感情。第四句写朱门心忧春阴(雨)

12、 使管弦受潮而影响其享乐(列例证) 。一样“忧” ,两样情,诗人的同情和愤慨渗透其间,溢于诗外(析感情)。八、观点不同型提问方式:有人这样认为,有人那样认为,你觉得呢?解答分析:依据原诗(词)作答,一定要从原诗(词)中找到理由、原因。答题范式:找要点(找到原诗句中的关键点)+分条述(用翻译的形式)示例: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2004 年浙江卷第16 卷题)菩萨蛮(李白)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瞑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关于这首词表达的内容,有人认为是“游子思归乡”,有人认为是“思妇盼归人”,也有人认为是二者兼有。你的看法如何?请简

13、要说明理由。答案:游子思乡归:一、二句是游子眼前所见之景;三至六句是游子触景生情,设想家人盼望自已归去的情景;最后两句游子感叹旅途漫漫,归乡无期,更添愁苦(找要点,分条述)。思妇盼归人: 上片思妇见晚景而生愁情;五六句写思妇伫立玉阶,见鸟归而怀念游子;最后两句写思妇高想游人归途艰难,感叹相逢无期(找要点,分条述)。二者兼有:全词以游子思归乡和思妇盼归人相互渲染,传达了“一种相思,两处闲愁”的情思。九、对比鉴赏型提问方式:两首诗或词进行内容于主题、方法等方面对比,也有与学过的课文诗句的对比。提问变体:说出相同点或不同点。有的指氛围、感情,有的指风格、方法。解答分析:依据原诗作答,要从原诗中找理由

14、。答题步骤:先对诗词原句作解释,找到题眼;然后列出几条作答。关键是抓住其不同点,让原句中的词语说话示例: 05 年高考夜游宫记梦寄师伯浑(陆游 ) 雪晓清笳乱起,梦游处、不知何地。铁骑无声望似水。想关河:雁门西,青海际。睡觉寒灯里,漏声断、月斜窗纸。自许封候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注 师伯浑,陆游的友人。问:词中“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与陆游书愤中“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相比较,两处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何异同?答:相同点:都表现了抗金报国、建功立业的爱国之志和壮志未酬、理想落空的伤感之情。不同点:(1) “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抒发了不被理解的感叹,“鬓虽残,心未死”突出了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心境。(2)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则表达壮志未酬却年老鬓衰的悲愤情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