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教学设计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1475021 上传时间:2018-08-14 格式:PDF 页数:38 大小:757.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教学设计(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教学设计25 玲玲的画教学目标:、 会认 “ 玲” 等个生字,会写“ 叭” 等个字。、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积累对自己有启发的句子。、 懂得生活中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的道理。、 教学重点:通过学习课文, 是学生懂得生活中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的道理。教学难点:通过学习课文, 是学生懂得生活中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的道理。教学准备:生字卡片、田字格黑板、投影仪、课件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课件出示小女孩像,问:你想认识她吗?认真看老师写她的名“玲玲 ” 。如有学生姓名或亲友姓名中有“ 玲” 字

2、的,上台教大家识记这个字,注意读准后鼻音。(告诉学生,“ 玲” 字在人名中用得较多)、板书课题,学生就课题质疑,老师随机导入课文,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二、学习生字,读通课文、老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听准字音。、引导学生自主读课文,一边读一边画出不会的生字词,并在小组内合作认读生字词。、检测学生掌握生字的情况。、根据学生认读情况,重点指导学生容易读错的字音:“ 幅” 字不要读成 “f”,要读 “f”。“ 催” 字要读平舌音 “cu”。“ 睡” 字要读翘舌音 “shu”,它和眼睛相关,因此是目字旁。“ 脏” 字读平舌音 “zng”,它还有一个字音是 “zng”,心脏的 “ 脏” 。、学生在小组内互相

3、检测本课生字的读音。、引导学生正确地朗读课文(采用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读通课文)。三、理解词意,感语课文、引导学生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有什么不懂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再读课文,一边读一边体会课文内容,鼓励学生自己解决问题。、汇报自己这次又读懂了什么,解决了什么问题。(鼓励学生有独特的体会。如认为玲玲是一个做事认真的孩子,从“ 满意地端详 ”“催” 等词可以看出;认为玲玲是个受动脑筋的,是个聪明的孩子,从“ 想了想 ”“小花狗懒洋洋地趴在楼梯上” 可以看出来)、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读句子, 读出玲玲着急和高兴的心情。、理解爸爸的话 “ 好多事情并不像我们想像的那么糟。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

4、好事。” 看图学着爸爸的样子读读这句话。四、交际训练,鼓励学生做个善于思考的好孩子、这样的事,你遇到过吗?跟大家说一说。、以后再遇到类似的事情,你打算怎样做?第二课时一、读一读,巩固所学知识、认读生字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二、演一演,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课文我们已经学过了, 谁原意做爸爸和玲玲来演一演这个小故事。三、写一写,牢记生字字形本课要写的生字中, 你记住了哪个?是怎么记的?(学生交流记字方法)重点指导 “ 糟”“楼” 二字的书写。(注意提示 “ 糟” 字右上部件的笔顺, “ 楼” 字右上的 “ 米” 要小些, “ 女” 的横笔要长)学生书写本课生字,老师巡视,根据学生情况个别指导。四、练

5、一练,积累好词佳句、抄写并背诵爸爸最后说的话。、抄写文中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五、小结板书设计 : 25 玲玲的画肯动脑筋坏事好事(变成)教学后记:在我们的生活中让坏事变成好事的事例并不多,更不符合二年级学生的生活经验,因此,我认为, 这篇文章的价值观目标应定在,让学生懂得, 碰到困难要善于动脑筋,这样才能启发并教育学生。26 蜜蜂引路教学目标:1、会认 6 个生字,会写9 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区别“常常”和“往常”的意思。3、能领会列宁善于观察和思考的特点。教学重点:认字、写字、朗读课文。教学难点:“派”的识记与书写, “敲”的书写,领会列宁善于观察和思考的特点。教学准

6、备:生字卡片、田字格黑板、投影仪、课件教学时间: 2 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师板画“蜜蜂”,你们认识它吗?你知道它能为人们做些什么?范写“蜂”字。2 、板书“引路”二个字。“引路”二字,是什么意思?读了课题后你想问些什么吗?二、感知: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里写了一件什么事?再标一标,课文有几个自然段?用你喜欢的符号标出本课的生字、词语,读准字音。合作学习(1)同桌合作学习文下带拼音的生字,互读、互听、互纠。(2)尝试让学生当老师,主持学习生字。教师引导:平时我们都用哪些游戏识字的?你来当一回老师,教同学们认识生字。学生说出一种识字游戏方法,就让该学生当老师主持这游戏。(3

7、)四人小组讨论识记这些生字。(4)全班交流。4 、检查朗读情况。指名学生分段读课文。正音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三、感悟1 、交流:这件事的起因在课文的哪些段落?2 、学习课文第一、第二自然段。指名读第一自然段。说说这段话告诉我们什么?用不同的线画出时间、地点、人物。用简笔画画出列宁居住的地方,从而理解“附近”的意思,给“附近”找近义词,并用“附近”造句。“养蜂的人”与“列宁”的关系怎样?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理解“常常”,给它换个词代进去读一读。理解因果关系的句子。可是往常去找他的人到莫斯科去了,, 列宁就亲自去找他。 列宁为什么要亲自去找。 用 “因为, 所以, ”或者 “,是因为, ”

8、说一说。3、列宁能找到养蜂的人吗?这件事情的结果如何?指名读一读最后一段话。养蜂的人为什么会惊讶?给“惊讶”找近义词。朗读:你能惊讶地读一读吗?读读列宁的话,你有什么想法?你有什么感受啊? 4、设置悬念:列宁是怎样找到养蜂的人的?蜜蜂是怎样引路的?下堂课学习。四、写字1、生:分析每个字形结构及怎么记。2、师:范写,强调笔画。指名到黑板写,生纠正,评议。第二课时一、复习。1、认读词语莫斯科附近派人谈话交谈惊讶引路指引列宁排列蜂蜜敲门推敲 2、指名板画列宁的住处。 二、感悟。1、提出问题: 列宁是怎样找到养蜂的人?2、解决问题: 默读课文第三段。想想列宁的住处,花丛,园子,小房子各 在什么地方。

9、交流自己的读书心得。 随学生回答,教师简笔画“花丛,园子,小房子”之间的关系。 小朋友们真聪明, 自己已经能读懂书, 把这些地方搞清楚了。 现在谁能看着图把列宁的住处、花丛、园子、小房子各在什么地 方连起来说说 ? 下面我们来看看列宁是怎样动脑筋,想办法找到养蜂人的。 第三段课文一共有三句话,请大家读读第一句: 列宁一边走一边看,发现路边的花丛里有许多蜜蜂。 1)列宁在路边发现了什么?( 板书:发现 ) 他是怎么想的 ? 2)可是蜜蜂的家在哪儿呢?于是列宁仔细地观察。( 板书:观 察) 什么叫观察 ? (观察就是有目的地看,仔细地看。) 3)列宁观察什么 ?他是怎样观察的呢?请一位小朋友读第

10、二句话,我们大家看图。 他仔细观察 , 有一所小房子。 1)( 生读第二句话,师在图上添画蜜蜂) 2)列宁在观察什么? 3)这些蜜蜂飞进去为什么不出来了呢? 4)这时列宁继续观察,又发现了什么? 5)你们想这所小房子是谁的?为什么 ? 6)小结:只要找到蜜蜂的家,就能找到养蜂人的家。那么, 我们再来看看列宁观察的和想的对不对。请大家读读第三句话。 生读第三句。 (1)这句话说什么 ? (2)观察是不是正确,只有通过试一试才能知道。课文中 哪个词证明列宁想的跟看到的完全一样? (3)用“果然”说一句话。 齐读这段话。(1)看板书说说,列宁是怎样找到养蜂人的?。 (2) 列宁为什么能找到养蜂的人?

11、蜜蜂真的能当向导,能引 路吗? (3)小结:列宁是靠动筋,想办法,仔细观察,利用蜜蜂 采蜜要飞回蜂房去的这个特点,找到养蜂人的家的。 这就告诉我 们,今后我们小朋友要是碰到困难,只要开动脑筋,仔细地看, 认真地想,就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三、拓展:1 、 画列宁找到养蜂的人的路线图。同桌间说说列宁是怎 样找到养蜂的人的。2 、从这件事上你觉得列宁是个什么样的人?说说你的感 受?板书设计 : 26 蜜蜂引路列宁 _蜜蜂 _ 养蜂人小山 _花丛 _园子_小房子27 寓言两则揠苗助长教学目标:1.会认 10 个生字,会写9 个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默读课文,能把故事讲给别人听。重点、难点:

12、在读中悟出故事的寓意:做事不可急于求成;对意外的收获不要存有侥幸心理。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引入1、师:小朋友们应该都听过许多故事,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则寓言故事揠苗助长(课件出示课题)师:有没有听说过这则寓言?谁能说说?(请一位小朋友讲)师:看来小朋友们都多多少少了解这则寓言。2、揭题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走进这个故事。读课题:个别读齐读二、初读1、听课文录音师:我们先来听一听这个故事2、自读课文师:好听吗?师:赶快读一读这个故事,把生字读正确,难的句子多读几遍。3、认读生字学生领读师:谁来当一下小老师, 带小朋友们读一读这些生字?看生字卡,齐读生字学生当小老师,领读词语开小火车读

13、生字、词语三、深入学习课文师:让我们来细细地看看这个故事是怎样发展的。(一)学习第一自然段1、出示第一自然段,请一个小朋友读一读。师:你知道了什么?师:种田人为什么要帮助禾苗生长?师:种田人巴望自己的禾苗长得快些,而禾苗长得如此之慢,他的心情怎样呢?(焦急)师:哪里看出他很焦急?A. 巴望:师:给它找个近义词吧。(盼望)B. 古时候有个人, 他巴望自己田里的禾苗长得快些,天天到田边去看。师:读出他的着急。师:今天看 , (明天看) , 天天去看。一起读一读,读出他的着急。C. 可是一天,两天,三天,禾苗好像一点儿也没有长高。师:读出他的焦急。好像:其实是长高了,只是, (长得很慢)师:天天去看

14、 , (禾苗好像一点儿也没长高)师:从一点儿你感觉到什么?师:他真是太 , (急了)师:自己读一读第二句话(以各种形式多读几次)2、把 1、2 两句合起来齐读一下,读出种田人的焦急。3、师:一个人着急的时候,你猜猜他会有什么动作?师:再想象一下,他看着禾苗会怎么想呢?他可能会对着禾苗说些什么呀?4、师:这个人真的很急,在田边转来转去,读一读师:这里有个词语, 自己跟自己说话, 是,(自言自语)师:那应该怎么读呢? (轻一点) 试试看(读一读这句话)师:谁能来模仿一下他的样子?再一起读一读。(二)学习第二自然段师:他想啊想啊, 你看他怎么了? (出示图片) (很高兴)师:从哪里看出来的?(看图说

15、 ) 师:我们看一下,他到底想出了个什么办法?(出示图片)师:你从这句话中感受到了什么,知道了什么?( 1、筋疲力尽:很累,好象力气也用完了2、急忙跑到田里3、一棵一棵:生怕漏了一棵4、终于:说明他想了很久5、从中午一直忙到太阳落山师:累不累?师:怪不得都怎么样了 , (筋疲力尽)6、往高里拔:拔得高,时间用得久)师:谁能把刚才体会到的劳累用朗读表现出来?师:体会到了他拔禾苗累吗?个别读,小组读师:虽然他很累,但他觉得自己累得怎么样,再看看图,他的表情 ,师:他看见禾苗这么高,他会怎么想?师:他洋洋得意地夸起自己来(出示图2)师:他会怎么夸自己?(个别说)师:把心里的想法说给同桌听听(三)学习

16、第三、四自然段师:他这么好的心情啊,一直保持到了家里。他会对他的妻子、儿子怎么说呢?生说:师:读一读,他是怎么说的(第三自然段)师:从他的话里你知道了?(生说)师:都感觉到他虽然累,但是很值得的。请学生读一读:师生合作读:师:今天,你气喘吁吁地,到哪里去了呀?生:,师:种田人那么高兴,他的家里人是不是也和他一样想呢?(儿子不明白,十分奇怪)师:第二天他去看,看到了什么?(出示图片,学生看图说)师:是呀,禾苗都没精打彩了。师:看看,父子俩怎么样?(出示图片)师:这个孩子哭着说了什么?(四)寓意学习师:学到这里,老师想问问你们,种田人把禾苗拔高,为什么第二天会枯死?生自由回答:师:禾苗应该是怎么长的?(慢慢地)师:一点儿一点儿长高。师:今天这个故事属于寓言故事,要告诉我们, (一个道理)师:这个道理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