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收入核算体系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51474048 上传时间:2018-08-14 格式:PPT 页数:44 大小:7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民收入核算体系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国民收入核算体系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国民收入核算体系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国民收入核算体系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国民收入核算体系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民收入核算体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民收入核算体系(4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主要内容 2.1 国民收入核算体系 2.2 国民收入指标体系及相互关系 2.3 国民收入核算方法 2.4 国民收入核算中存在的问题 2.5 国民收入流量循环2.1 国民收入核算体系流量与存量流量 是在某一段时间内所发生的经济总量。例如,我国在2005年内生产的物品和劳务的价值。存量 一国在某一特定时点上所拥有的经济总量。例如,我国2005年12月31日所拥有的人口总量。2.1 国民收入核算体系流量与存量流量与存量之间的关系 流量的积累会形成存量。今年的资产(存量)等于去年的资产(存量)加上今年的投资(流量)。 某一时期内存量的变动就是作为流量的投资。每一个时期的储蓄是流量,但是

2、,各时期储蓄的累加结果却形成存量。2.1 国民收入核算体系物质产品平衡体系与国民帐户体系物质产品平衡体系(MPS) 指社会主义国家改革以前普遍采用的国民收入核算体系。由前苏联首创,认为只有物质产品的生产才是生产,是一种以限制性生产为指导思想的核算体系。 国民帐户体系(SNA) 指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国民收入核算体系,统计范围既包括物质生产领域,又包括非物质生产领域。2.1国民收入核算体系物质产品平衡体系与国民帐户体系 我国国民收入核算理论与实践 从建国到改革开放初期我国一直采用MPS,它是与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体制相适应的一种核算体系。 1993年开始放弃MPS采用以SNA为基本框架的核算体系,同

3、时保留MPS的一些核算口径和内容, 既向国际标准靠拢,又便于历史资料进行的比较。 2003年实施一套新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即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2002),完成了向SAN体系的转变。SNA与MPS的比较相同点 不同点对国民收入核算时皆以货币为单位,将不同时 期国民经济活动的成果换算成价值单位,并进 行加总和平均。采用范围不同。改革以前的社会主义国家 普遍采用MPS;SNA为世界各国普遍采用。按支出法、收入法和部门法核算理论基础不同。MPS的理论基础则是马克思 的劳动价值论;SNA的理论基础是西方经济 学。统计结果皆进行必要的结构和动态调整。统计范围不同。MPS统计范围不包括第三产 业,统计口径

4、包括中间投入品; SNA统计范围既包括物质生产领域又包括非 物质生产领域,统计口径只包括最终产品 和劳务。2.2 国民收入指标体系及相互关系GDP和GNP定义 国民生产总值(GNP) 一定时期内,利用一国所拥有的生产要素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总和。 国内生产总值(GDP) 一定时期内在一国家领土内所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总和。2.2 国民收入指标体系及相互关系GDP和GNP定义最终产品和劳务 供最终消费和使用而不再作为投入品的产品和劳务。中间产品和劳务 不是供最终消费和使用而是在以后的生产阶段中作为投入 品的产品和劳务。2.2 国民收入指标体系及相互关系GDP和GNP区别 G

5、DP采用本土原则。衡量位于一国领土内的生产要素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国民产出,以地理上的国境为统计标准。 GNP采用国民原则。衡量一国居民拥有的生产要素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国民产出,以人口为统计标准 。2.2 国民收入指标体系及相互关系GDP = GNP-NFPGDP和GNP联系 国外要素支付净额(NFP) 本国投在外国的资本和劳务的收入减去外国投在本国的资本和劳务的收入之差。2.2 国民收入指标体系及相互关系国民生产净值(NNP) 定义 表示一国一年产值的净增量。 公式 国民生产净值等于国民生产总值减去折旧,即:NNP = GNP-折旧2.2 国民收入指标体系及相互关系国民收入(NI)定义 一国一

6、定时期内所有生产要素得到的收入。公式NI=NNP-企业间接税-企业转移支付+政府补助金2.2 国民收入指标体系及相互关系个人收入(PI)定义 一国一定时期内个人所得的收入。公式.PI = NI-公司未分配利润-公司所得税-社会保险税(费)+政府转移支付2.2 国民收入指标体系及相互关系 个人可支配收入(DPI)定义 缴纳个人所得税后留下的可为个人所支配的收入。公式 个人可支配收入等于个人收入减去个人所得税,即 :DPI = PI-个人所得税-非税收性支付2.2 国民收入指标体系及相互关系GNP 折旧NNP间接税 NI PI=NI-公 司未分配 利润-公司 所得税-社 会保险税( 费)+政府 转

7、移支付个人所得 税及非税 收性支付 DPI 2.3 国民收入核算方法支出法定义 记入GDP的所有产出和服务都是提供给市场的,市场上的需求者(家庭、企业、政府和国外购买者)购买这些产出时都会有支出,因此我们可以从总支出的角度出发测算GDP。2.3 国民收入核算方法支出法四大类支出 消费支出(C) 投资支出(I) 政府对商品和服务的购买(G) 净出口(NX)GDP=C+I+G+(XM)2.3 国民收入核算方法支出法四大支出消费支出(C) 本国居民对最终产品和服务的购买。 家庭消费支出可以进一步划分为: 耐用消费品支出 非耐用消费品支出 服务支出2.3 国民收入核算方法支出法四大支出投资支出(I)

8、购买的不用于本期消费的最终产品上的支出。 投资支出分为: 固定资产投资 企业存货投资2.3 国民收入核算方法支出法四大支出政府支出(G) 政府购买商品和劳务的支出。 政府支出可以进一步划分为: 基础设施建设 国防支出 转移支付: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优抚、社会福利等开支以及向政府工作人员支付的薪金。2.3 国民收入核算方法支出法四大支出净出口(NX) 一国出口额与进口额之间的差额。 出口:一国产品和服务输出到国外,由国外的消费者、生产者或政府对这些产品或服务进行购买。 进口:本国居民、企业或政府对外国生产的产品和服务的购买。我国GDP的构成(1997)构 成价值(亿元)比 例(%)居民消费3

9、6117.847.48投资27867.336.63政府采购9347.112.28进出口2745.03.61国内生产总值76077.21002.3 国民收入核算方法收入法定义 从收入的角度出发,把投入生产的各种生产要素所得的各种收入加总来计算国民总值的方法 , 称收入法。2.3 国民收入核算方法收入法五大类收入和三大类其他项目 企业间接税 折旧 国外要素净支付 劳动者收入 所有者收入 个人的租金收入 公司利润 利息净额2.3 国民收入核算方法收入法五大类收入劳动者收入 劳动者工资 来自雇主的其他补贴 雇主向社会保险机构缴纳的社会保障金2.3 国民收入核算方法收入法五大类收入所有者收入 所有者:不

10、受他人雇用的独立生产者。 所有者收入包括:资本收入和劳动收入。2.3 国民收入核算方法收入法五大类收入个人租金收入 个人在出租土地等资财时的租金收入。2.3 国民收入核算方法收入法五大类收入公司利润 公司利润:公司销售收入扣除工资、利息租金以及其他成本项目后获得的净剩余。 公司未分配利润:公司利润除上缴公司税和用作公司股东的红利之外剩余的部分。2.3 国民收入核算方法收入法五大类收入利息净额 银行存款利息 企业债券利息2.3 国民收入核算方法收入法三大类其他项目企业间接税 企业缴纳的营业税、货物税等。 企业间接税不同于公司利润税,没有出现在五大收入项目中但却构成政府收入。 NI加上企业间接税就

11、得到了国民生产净值,即:NNP=NI+间接税2.3 国民收入核算方法收入法三大类其他项目折旧 一定时期内因经济活动而引起的固定资本消耗的补偿。 五项收入中,折旧总是被扣除的项目,所以需要重新加上。2.3 国民收入核算方法收入法三大类其他项目国外要素净支付 从GNP过渡到GDP必须减去国外要素净支付。2.3 国民收入核算方法部门法定义 按生产物质产品和提供劳务的各个部门的产值来计算国民生产总值,反映了国民收入的来源,亦称生产法。特点 各部门扣除所使用的中间产品价值,仅计算新增加的价值。 卫生、教育、行政等部门按其工资收入来计算其价值。 2.4 国民收入核算中的问题名义GDP与实际GDP定义名义G

12、DP 一定时期内以当年市场价格来测算的国内生产总值。 造成不同年份名义GDP变化的原因有两个:一是物质产量的变化;二是市场价格的变化。实际GDP 用某一年作为基年的价格计算出来的GDP。2.4 国民收入核算中的问题名义GDP与实际GDP计算公式2.4 国民收入核算中的问题1995年名义GDP2005年名义GDP2005年实际GDP香蕉上衣15万单位1元 =15万元5万单位40元 =200万元20万单位1.5元 =30万元6万单位50元 =300万元20万单位1元 =20万元6万单位40元 =240万元合计 215万元 330万元 260万元2.4 国民收入核算中的问题GDP与经济福利GDP不是

13、反映一国福利水平的理想指标 非市场经济活动得不到反映。 GDP不能正确反映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也无法反映人们的福利状况。 GDP的数值不能完全反映经济内容的实质。 生活质量的改善不能得到体现。2.4 国民收入核算中的问题对GDP修正的努力 提出经济净福利物质生活质量指标等计算方法和指标。 采用“扩充国民收入帐户”来修正GDP衡量的缺陷 。其中加项为地下经济,减项为环境的破坏。 联合国创建绿色GDP,试图将对环境和自然资源的某些影响结合起来核算GDP。2.5 国民收入流量循环定义 从动态角度考察国民收入如何循环流转及其在循环流转中如何被决定、如何变动、如何被调节。假设前提 各种生产资料尚未得到充分

14、利用 价格水平不变2.5 国民收入流量循环漏出:家庭将其收入部分用于储蓄,而没有全部用于消费。注入:厂商获得了追加的投资。2.5 国民收入流量循环 两部门经济 国民收入从支出角度Y=C+I 国民收入从收入角度Y=C+S提供商品购买产品厂商家庭支付报酬金融市场漏出储蓄注入投资要素市场产品市场提供生产要素2.5 国民收入流量循环 三部门经济提供商品购买产品厂商家庭支付报酬金融市场储 蓄投 资要素市场产品市场提供生产要素政 府转 移 支 付政 府 购 买征税征税 国民收入从支出角度Y=C+I+G 国民收入从收入角度Y=C+S+T2.5 国民收入流量循环 四部门经济厂商家庭支付报酬消费支出金融市场储 蓄投 资政府征税征 税国外转 移 支 付政府购买进 口出 口进口关税 从总供给的角度Y=AS=C+S+T+M 从总需求的角度Y=AD=C+I+G +X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