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农田水利调研报告文档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1473626 上传时间:2018-08-14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31.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型农田水利调研报告文档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小型农田水利调研报告文档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小型农田水利调研报告文档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型农田水利调研报告文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型农田水利调研报告文档(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XX县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调研报告一、基本情况XX 县位于河南省的西部,地处豫西丘陵地区,总面积1368 平方公里, 北依黄河与山西省垣曲隔河相望, 南临宜阳 ,西接陕县 , 东与新安县、义马市相连,国土面积1368 平方公里,全县辖 12 个乡(镇), 236 个行政村 , 总人口 34 万人 , 耕地面积62.1万亩,气候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年平均气温为 12.4 ,年平均降水量为559mm ;是一个十年九旱,水资源十分缺乏、基础设施薄弱是我县农业的基本特征。针对这样的县情,县委、县政府始终把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作为“三农”工作的战略性重大工程紧抓在手,多年来以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为重点,依靠中央财政

2、资金、省市县配套资金、自筹及投劳折资等筹资模式,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攻坚战。截止 2008 年底,全县共兴建各类小型水利工程853 项(不包括人畜饮水工程) ,其中:水库 29 座,总蓄水量9005万立方米, 可供农业灌溉用水6075.76 万立方;塘坝 172 处,总蓄水量 291 万立方米; 堰坝(闸)11 处引水流量0.2m3/s ;机电井 308 眼,装机容量6934.9KW;提灌站 191 处,装机容量 5424KW ;水窖、水池、水柜153 处、共 10850 个,总蓄水量 97.65 万立方米;渠道24.98 千米;管道输水长度269.6千米;共建成节水灌溉面积8.91 万亩,

3、有效灌溉面积10.12万亩;旱涝保收田9.49 万亩; 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713.4平方公里。二、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管情况小型农田水利建设是农业发展的最基础条件,是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点多面广,且工程形式多样,管护好工程,使其发挥应有的效益,是保障人民的正常生产和生活的关键,建好工程是关键,管好工程是已任。近几年我们把工程建设放到首要任务,狠抓工程质量,狠抓工程管理。在抓好工程建设的同时,要搞好建后管护,在工程管护方面我们积极推行承包、租赁、拍卖、股份合作等形式,明确工程责权,但更重要是采用集体管理模式,部分工程运行良好。三、主要经验与做法一是转变兴农理念,科学制定规划

4、,推动民主决策我们科学领会中央、省、市会议精神,把兴水治水和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作为推进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政治工程,作为保障工农业安全用水、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工程。在方案制定上,我们组织农口单位领导和技术人员,多次深入乡镇村庄、田间地头,现场勘测、征询民意,确保小农水工程规划科学、 布局合理。 让老百姓参与工程建设和监督管理,让工程项目的直接受益者决定工程的投入方式和管护方式。二是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部门协同作战。小型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在我县是坚持不懈常年抓、常年搞。县领导多次深入工地检查指导,了解工程进度、质量,现场解决工程建设中的矛盾和困难;技术人员和施工人员常住工地,精心指导,严格

5、把关,确保工程严格按标准实施;计划、财政、金融等部门, 想方设法确保资金按时足额到位,组织领导机制的完善,为小型农田水利工作快速推进提供了有力保证。三是多方筹措资金,合理整合使用,推进工程建设。为保证农田水利工程的顺利实施,采用多渠道融资的办法大搞农田水利工程,以农民、企业等投资为主体,国家补助为辅的投资模式,同时搞好资金整合,切把把农田水利建设建成民心工程,发挥应有的效益。四、存在矛盾与问题小型农田水利项目与其他小型农村公益设施项目相比较,国家补助少,农民责任心不高,自愿能力和意识不强,认识不够都直接影响了项目建设。而其他公益项目属国家重点项目,产权归国家所有,但管理上的缺陷,使工程没有发挥

6、更好的作用, 项目产权归农民所有,而农民自筹资金困难,自筹能力低,更加抑制了工程的建设及建设管护。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1、政府补助资金规模小,补助比例偏低。2、资金管理与使用的科学性和规范性不够。3、项目区基层组织的能力难以适应自我管理的要求。4、用水户协会正在组建中,由于农民意识淡薄,组建困难。五、建议1、加大政府投资规模,增加小农水项目覆盖面;建议加大县级小农水农田基本建设基金;2、合理分摊政府与农民、中央与地方投资比例,保证地方和农民投入落实到位,县( 市)政府给予相应的补助,相关部门给与技术指导和监督。3. 因地制宜地确定资金管理和使用方式,提高资金使用效益(项目管理与规模管理结合,集中使用与分散使用结合) 。4. 充分发挥县级规划的指导和约束作用,为工程建设和管理提供依据。5. 加强基层组织自我管理能力的培训和指导,提高小农水建设项目的层次和管理水平。6. 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增强“民办公助” 机制的活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