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草质量评价方法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51472657 上传时间:2018-08-14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甘草质量评价方法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甘草质量评价方法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甘草质量评价方法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甘草质量评价方法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甘草质量评价方法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甘草质量评价方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甘草质量评价方法(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使用前删除此我爱浪漫樱花文档主页:http:/ 目的研究甘草质量评价 方法。方法通过文献研究的方法,对甘草质 量评价方法作了综述。结果甘草质量评价方 法主要有产地评价、基源评价、性状评价、 形态组织学评价、化学成分含量测定、指纹 图谱等方法。这些方法各有所长,同时存在 明显不足。结论探索质量评价的药效评价方 法和建立真正能反映甘草药效的指纹图谱是 甘草质量评价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甘草 质量评价 abstract:objectiveto review the quality evaluation of radix glycyrrhizae.methods the paper makes a

2、 review of the methods of quality evaluation about radix glycyrrhizae. resultsthe methods of quality evaluation about radix glycyrrhizae include produce place, origin, character, histology, chemical compositions and fingerprinting, etc. each method has its own advantage and shortcoming.conclusionthe

3、 development tendency of the quality evaluation of radix glycyrrhizae is to explore quality evaluation 使用前删除此我爱浪漫樱花文档主页:http:/ pharmacodynamic action and build the fingerprinting which would be able to reflect the pharmacodynamic action of radix glycyrrhizae. key words:radix glycyrrhizae; quality ev

4、aluation一直以来,中药质量评价始终是研究的 热点。甘草是常用大宗药材,在中药材中产 量和销量均居于大宗药材的首位,同时也是 食品加工、轻工业的重要原料。探讨甘草的 质量评价方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与很强的 代表性。本文对常用的甘草质量评价方法作 一综述。 1 产地评价 中药中地道 药材概念的形成主要与产地、质量相关。在 缺乏现代科学技术手段的古代,产地评价是 甘草质量评价的重要方法之一。许多古代医 籍论述了甘草的产地,有些明确指出何处出 产甘草为优。如南北朝陶弘景本草经集注 记载甘草“赤皮断理,看之坚实者,是抱罕 草,最佳,抱罕,乃西羌地名(考为今甘肃 河西一带)”,说明南北朝时所用甘草

5、以甘肃 所产抱罕草为优。明朝刘文泰本草品汇精使用前删除此我爱浪漫樱花文档主页:http:/ 古伊克昭盟杭锦旗是甘草主产、丰产的故乡。 伊克昭盟杭锦旗甘草的开发与利用有着悠久 的历史,是中国东汉(公元 25220 年) 以来传统认为地道优质甘草产地。据绥远 通志稿记载:“绥西蒙地自古为产草之名 区。今仍以杭锦旗境所产为多,附近贫农赖 采甘草为业者逾万。每年包头聚销可一百五 六十万,多至二百万斤,绥产药材最多而甘 草外销之数为第一”。 2 基源评价 不同品种甘草质量有别,利用基源的不同可 对甘草质量进行一定程度的评价。 中国药 典2005 版认定的甘草药材原植物有 3 种, 即甘草 glycyrr

6、hiza uralensis fisch.(俗称乌 拉尔甘草) 、胀果甘草 glycyrrhiza inflata bat.和光果甘草 glycyrrhiza glabra l.的干燥 根及根茎1 。其中以乌拉尔甘草分布最广, 产量最多,质量最好。民间也有采用其他品 种作药用,如云南常用黄甘草入药。现代许 多科学工作者研究了不同种属甘草某些成分 含量的差异。林寿全等2对中国甘草属 6 种甘草的甘草次酸含量测定后发现,以乌使用前删除此我爱浪漫樱花文档主页:http:/ 是胀果甘草和黄甘草,粗毛甘草含量最低。 3 性状评价 3.1 古代性状评价古代从 性状上对甘草优劣有一定的论述,性状评价 是古代

7、用于甘草质量评价最重要的手段。 本草经集注载:“赤皮断理,看之坚实 者,是抱罕草,最佳,亦有火炙干者, 理多虚疏。又有如鲤鱼肠者,被刀破,不复 好。又有紫甘草,细而实,乏时亦可用” 。 图经本草道:“今甘草有数种,以坚实 断理者,为佳;其轻虚纵理及细韧者,不堪, 惟货汤家用之”。 本草纲目云:“今人惟 以大径寸而结紧断纹者,为佳,谓之粉草; 其轻虚细小者,皆不及之”。 3.2 现代 商品等级甘草的药材甘草的商品规格主要以 性状判断。商品规格、品名,各地略有不同。 如宁夏分出口、内销两大类。出口品有分为 红粉、白粉两种,等级有特、甲、乙、丙、 丁、大小节子、疙瘩头、毛条。内销品分大、 一、二、三

8、等和毛条、大小节子、疙瘩头 7 个等级。国家医药管理局和卫生部曾制定甘 草的药材规格标准,甘草分为西草、东草两使用前删除此我爱浪漫樱花文档主页:http:/ 5 个规格,8 个等级,东草 2 个规格,4 个等级。西草分大草、条草、毛 草草节、疙瘩草。其中条草分一等、二等、 三等;草节分一等、二等;疙瘩草,统货, 干货。如条草一等的性状特征描述为:干货。 呈圆柱形,单株顺直,表面红棕色、棕红色 或灰棕色,皮细紧,有纵纹。斩去头尾,切 面整齐。质坚实、体重、断面黄白色,粉性 足。味甜,长 2550 cm,顶端直径 1.5 cm 以上,间有黑心,无须根、杂质、虫蛀 霉变。例如:东草分条草和毛草,其中

9、条草 又分一、二、三等。如毛草的性状描述为: 统货,干货。呈圆柱形弯曲小草,去净残茎, 间有疙瘩头。表面紫红色或灰褐色。质松体 轻,断面黄白色。味甜。不分长短,芦下直 径 0.5 cm 以上。无杂质、虫蛀、霉变。 4 形态组织学方法 形态组织学也可作 为药材质量的鉴别方法。刘宝玲等3对 栽培甘草与野生甘草的形态组织学进行了研 究,发现性状方面栽培甘草 12 年生的表 面纵纹明显;35 年生的表面纵纹明显, 皮紧纹细,质地坚实,粉性强;68 年生使用前删除此我爱浪漫樱花文档主页:http:/ 维性略强。显微方面栽培甘草 1 年生木栓层 较薄;28 年生木栓层逐渐增厚;68 年 生的栓皮易脱落。栽

10、培甘草 12 年生的韧 皮纤维束环数较少,38 年生逐渐增多。 栽培甘草 18 年生木质部所占比例无明显 区别,12 年生导管较少,木化程度较低, 38 年生导管较多,木化程度强。粉末方 面栽培甘草 1 年生与 8 年生的晶纤维极少; 2 年生与 7 年生晶纤维较少;36 年生晶 纤维较多。 5 化学成分含量测定方法 有效成分含量测定方法是目前在甘草质量评 价中广泛采用的方法,根据检测成分的种类, 可分为单一成分含量测定方法与多成分含量 测定方法。 5.1 单一成分含量测定方 法 2000 版及以前的中国药典通常规定 检测生甘草的一种成分即甘草酸来控制甘草 的质量,规定甘草酸含量不少于 2.0

11、%,这 种方法在中国药典2005 版发行之前被 广泛采用。如米慕真4对不同品种不同 产地甘草中的甘草酸含量进行了考察,发现 甘草酸的含量差别非常大,从 0.20%9.61%。使用前删除此我爱浪漫樱花文档主页:http:/ 2.44% 到 8.47%之间。也有采用其他成分如甘草次 酸、甘草多糖等作为质量评价指标的。如刘 金荣等5采用苯酚硫酸比色法,以葡萄 糖作为对照品,在 490 nm 处测定多糖含量。 比较不同生长期甘草中多糖含量发现,不同 生长期栽培甘草中多糖含量:1 年生含量 11.75,2 年生含量 11. 07,3 年生含量 7. 88。从而说明 1 年生的甘草是含甘草多糖 最适宜采收

12、的生药。 5.2 多成分含量 测定方法由于单一成分在体现质量上的明显 不足,人们逐步尝试用多种成分含量来评价 甘草质量。 中国药典2005 版开始规定生 甘草的两种成分含量用于质量评价与控制。 规定生甘草中甘草酸含量不少于 2.0%,甘 草苷含量不少于 1.0%。一些研究人员还从 多方面进行了多成分含量用于甘草质量评价 的尝试。曾路等6曾运用高效液相法对 国产 15 个产地的 8 种甘草中 12 个化合物, 即甘草酸、乌拉尔甘草皂苷甲、乌拉尔甘草 皂苷乙、甘草苷、异甘草苷、甘草素、甘草 香豆素等进行了含量测定,以化学成分为指使用前删除此我爱浪漫樱花文档主页:http:/ 山西临县和甘肃敦煌两地

13、乌拉尔甘草甘草酸 含量相差 3 倍以上。郝心敏等7对内蒙 古包头的栽培甘草从外观性状、甘草酸含量、 药材灰分、元素分析、浸出物等方面进行了 研究。王树瑞等8以甘草酸、甘草次酸、 淀粉及胶质、水分等为指标对甘草栽培品进 行了质量研究。王巧娥等9提出甘草中 水溶性有效物质群的概念并建立了甘草 gap 过程中的快速质量检验方法 ,为甘草药 材的快速质量检测提供方法依据。另外中 国药典对甘草水分及杂质限制含量进行了 限制性规定,作为有效成分含量的补充。 6 指纹图谱 近年来出现了指纹图谱用 于中药质量评价的热潮,也成为中药质量评 价的一种发展趋势,甘草的指纹图谱研究也 方兴未艾。王月辉等10建立了甘草

14、药 材 hplc 指纹图谱,为其质量控制提供了参 考。以乙醇体积分数为 50%的乙醇水溶液 为提取溶剂,超声波震荡 30 min,制备甘草 药材样品溶液;采用 rp-hplc(dad)法,色谱 柱 kromasil kr100-5c18,流速 1.0 使用前删除此我爱浪漫樱花文档主页:http:/ 254 nm,用流动相为乙 腈和乙酸体积分数为 1%的乙酸水溶液进行 梯度洗脱,对 10 批甘草药材进行测定,以 甘草酸为参照物,标定了 27 个共有峰;通 过方法学验证,精密度、稳定性、重现性实 验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 3%;并对 10 批药 材进行了相似度评价。段天璇等11筛 选适当提取方法,采用 c-18 反相色谱柱,1%磷 酸水-乙腈梯度洗脱,对不同色谱峰采用不 同紫外波长检测建立甘草甲醇提取物的 hplc 指纹图谱测定方法,并同时对其中甘草苷、 甘草酸的含量进行测定,测定了不同产地野 生甘草及同一产地不同年限和部位栽培甘草 的指纹图谱和甘草酸、甘草苷含量;该方法 准确、稳定、可靠,可用于甘草的质量研究 和控制。邹华彬等12以各甘草样品的 红外指纹图谱为标准计算其他样品相对于标 准样品的共有峰率和变异峰率,并按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