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网理论分析基础(苏驷希)(北京邮电大学) ch4_通信网络性能分析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1469927 上传时间:2018-08-14 格式:PPT 页数:40 大小:64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通信网理论分析基础(苏驷希)(北京邮电大学) ch4_通信网络性能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通信网理论分析基础(苏驷希)(北京邮电大学) ch4_通信网络性能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通信网理论分析基础(苏驷希)(北京邮电大学) ch4_通信网络性能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通信网理论分析基础(苏驷希)(北京邮电大学) ch4_通信网络性能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通信网理论分析基础(苏驷希)(北京邮电大学) ch4_通信网络性能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通信网理论分析基础(苏驷希)(北京邮电大学) ch4_通信网络性能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信网理论分析基础(苏驷希)(北京邮电大学) ch4_通信网络性能分析(4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章 通信网络性能分析4.1介绍n本章将在上一章的基础上,进一步讨论 通信网的性能分析,完成网络的平均呼 损计算和平均时延计算,了解网络各种 优化模型。n对于网络这个整体,实际上有许多交换 机,彼此之间相互影响。n一个单独交换系统或排队系统的分析是 基础,但是不充分。 n首先考虑Erlang公式,这是一个局部呼损 的计算公式。在下面这些情况下,Erlang 公式将会不适用:n交换机的中继线群不是全利用度。n用户数目有限。n大量重复呼叫流。n大量迂回呼叫流。网络平均呼损和平均时延计算 n所谓网络平均呼损和网络平均时延计算 ,就是在已知下面条件时:n 1 各节点之间呼叫量或包到达率;2 网络拓扑

2、结构; 3 网络容量配置;4 网络路由规划。n然后分别去计算网络平均呼损或计算网 络平均延时。 4.2重复呼叫流 n一般来说,重复呼叫流不再是Poisson过 程。但是为了分析和计算简单,下面介 绍的一个近似计算方法假定重复呼叫流 是Poisson过程,这样原始呼叫流和重复 呼叫流之和仍为Poisson过程。 n原始呼叫流为 ,由于重复呼叫, 为 增加的呼叫量,则总呼叫量 为:n被拒绝的呼叫量为: n如果 占被拒绝的呼叫量的比例为 ,则 n在给定了 , 和 之后,可以通过上 面的方程,使用迭代的方法求 ,呼 损和通过的呼叫量。n例4.1如果 ,求 , 呼损和通过的呼叫量。 n实践表明,当中继线

3、群负荷较重时可以 认为 。对一般的中继线群,可以认 为 。4.3 溢出呼叫流 4.3.1 溢出呼叫流的统计特征n考虑Erlang拒绝系统,到达的呼叫量为a ,中继线数目为s,则拒绝概率为 ,溢出的呼叫量为 。n如果对于溢出的呼叫流,提供第2条路由 ,在第2条路由上,溢出呼叫流是否仍为 Poisson过程呢? 溢出呼叫流的稳态方程n假如使用一个二元变量 表示系统状态,其中j表示第一个系统的 呼叫数,k表示第二个系统中的呼叫数, 用 表示状态 的概率。n系统的稳态方程如下:n概率归一性 n实际系统中呼叫数 j 的分布为:n溢出系统中呼叫数 k 的分布为: 定理4.1 (Wilkinson)n分布

4、的均值 和方差 n定理4.1 n根据定理4.1,溢出呼叫流不是Poisson过 程并可证明 n峰值因子n例4.3 呼叫量 a首先到达有s条中继线的 第一路由,然后溢出呼叫量去第二路由 ,如果 ,计算:1 第一路由上通过的呼叫量和方差;2 到达第二路由上的呼叫量和方差;4.3.2 溢出呼叫流呼损的近似 计算方法n溢出呼叫流不在是Poisson过程,但是它 的特征可以用它的均值和方差表示 。n这个近似方法首先计算一个中继线群上 到达总呼叫流的均值和方差,然后考虑 一个等价系统,该系统的特征有两个参 量,中继线数目s和到达的呼叫量a,然 后依照图4.2中的概念计算该等价系统溢 出呼叫量的均值和方差。

5、n近似方法的目标是使这个均值和方差与 实际系统中呼叫流的均值和方差一致, 从而在知道实际系统中继线数目c后,可 以依照Erlang呼损公式计算呼损。n每个中继线群的溢出呼叫量为: n方差为:n在备用中继线群上到达的总呼叫量和方 差分别为: 呼损的近似计算方法Rapp n第一步,计算n第二步,令然后, 但s一般不为整数,向下取整,记为 n第三步,重新计算 n有了等效系统的a 和 ,通过它们就可 以计算最后的呼损。n例4.4 在一个迂回路由上到达的呼叫量 的特征如下:请计算需要多少条中继线才能使最后的 呼损小于0.01? 被拒绝的呼叫量为多少 ?n例4.5 在图4.4中,路由AD为AB和AC的迂

6、回路由,AB和AC之间到达的呼叫流为 Poisson过程,且 AB和AC的溢出呼叫量将去路由AD,如果 AD的中继线数目为5。问:最后的呼损和 拒绝呼叫量各为多少?DABCnRapp的近似方法也可以应用在部分利用 度的中继线群上,完成呼损计算,在例 4.6中有一个部分利用度中继线群的简单 例子。n例4.6 部分利用度中继线群,图4.5。 AB图4.5 部分利用度系统4.4电话网络平均呼损的计算4.4.1端对端呼损计算nErlang呼损公式能够计算局部的呼损,现 在考虑计算网络的平均呼损。n要完成网络呼损计算,必须计算出任意 端对端之间的呼损。n网络中任意两端之间呼损的计算依赖于 许多因素,下面

7、首先考虑一些简单的情 况。n在图4.6中,端A和B之间的连接有n个边 ,如果能计算出每条边 i 的呼损 ,并 且这些概率相互独立,则A和B之间的呼 损可以由下面的公式计算:n在图4.7中,端A和B之间有n条边不交的 路由,假设AB之间的呼叫依次尝试路由 。如果能够计算出每条路由的呼损 ,则A和B之间的呼损可计算 n例4.7 在图4.8的三角形网络中,如果各 条边的中继线数目均为5,各端点之间的 呼叫量均为 。有两种路由方法: 第一种路由方法中,各端点对之间仅有 直达路由;第二种路由方法中,各端点 对之间除直达路由外,均有一条迂回路 由。在 时,分别计算网络平均呼 损。n一般来说,在网络负荷较轻

8、时,提供合 适迂回路由可以使网络呼损下降;但在 越过负荷临界点后,迂回路由将使网络 呼损上升。n对于一般网络,由于各端点之间的呼叫 量不一样,负荷临界点的表现形式可以 比较复杂。4.5数据网络的平均时延 n在已知下列四个条件下,考虑计算数据 网络的平均时延。这四个条件是: (1)各端点之间到达率; (2)网络拓扑结构; (3)网络的容量配置; (4)网络的路由规划。n例3.7中,用M/M/1模拟交换机的一个出 端,包穿越交换机的平均系统时间T(4.20)n上式中,为到达端口的到达率,c为线 路速率,b为平均包长。n与计算网络平均呼损类似,计算网络平 均时延需要计算端对端时延。(4.20) 中的

9、计算对于信息交换更加合适,分组 交换中如果使用(4.20)来计算误差会 大一些。n在分组交换中,信息被分为许多较小的 分组,同时有较多控制和应答等开销。 故Kleinrock 使用了更加复杂的模型去分 析分组交换网络的时延。n为了简单起见,在本节中仅使用较简单 的模型作分析。n另外,包在实际网络时,长度是不会变 化的,但是Kleinrock发现那样分析较困 难。nKleinrock假设包在从一个交换机出来后 ,进入下一个交换机时,随机按负指数 分布取一个新的长度,在这样的假设下 来考虑二次排队问题。n例4.8 二次排队问题。n包到达为参数 的Poisson流,包长不 定,服从负指数分布,平均包

10、长为b bit 。图4.9是系统的示意图,包从第一个系 统出来后将去第二个系统,两个信道的 速率分别为 和 ,单位为 bit/s。 Kleinrock模型。n例4.8说明,包穿越两个交换机的系统时 间可以分开计算,这样大大简化了端对 端时延的计算。下面来说明Kleinrock的 模型。n如果网络用图 表示, 表示从端 i 到端 j 的到达率,一般来说 。令 。 n数据网络中可以有许多不同的路由规划 ,这里假设路由为固定的路由方法,并 且每对端点之间有一个唯一的路由。n如果网络采用其他如动态或自适应路由 时,这个模型不适合。 n边i的容量或速率为 ,由于端点之间的 到达率 和路由已知。自然可以计

11、算出 每条边的到达率 ,另外包的长度服 从负指数分布,平均包长为 b。n在边i上,如果 ,则包穿越边i的时 间为:n根据例4.8,端i到端j的时延可以这样计 算,通过将该路由包含的诸链路上的时 延求和,就可以得到 ,这样,网络 平均时延为:n将上式中的 展开成为它包含的诸 之和,则n例4.9有5个节点的网络如下图,每对端点之间 有一对边,它们的容量是一样的;任意端点对 之间的到达率如下表,也是对称的。n路由为固定路由表,每对端点有唯一路由。路 由方法如下:能直达就直达;需要转接的安排 为:A,E是ABE;A,D是ACD;C,E 是CDE;另一个方向也经过相同的节点。 而链路容量(单位比特/秒)为:C1= C2=3130,C9= C10=2990,C3= C4=5390,C5= C6=1340,C7= C8=517, C11= C12=3020,C13= C14=2790。平均包 长 。习题n4.1n4.4n4.5n4.7n4.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