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教学能力考试试卷基础理论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1469099 上传时间:2018-08-14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19.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外汉语教学能力考试试卷基础理论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对外汉语教学能力考试试卷基础理论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对外汉语教学能力考试试卷基础理论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对外汉语教学能力考试试卷基础理论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对外汉语教学能力考试试卷基础理论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对外汉语教学能力考试试卷基础理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外汉语教学能力考试试卷基础理论(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中国语言资源开发应用中心对外汉语教学能力考试试卷基础理论(时间: 120 分钟)考试说明1.对外汉语教学能力笔试分基础理论和应用理论两部分,此试题为基础理论测试,内容涵盖对外汉语教学概论、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中国文化和跨文化交际理论。2.试题包括填空、单项选择、多项选择、名词解释和论述五类题型,满分为100分。3.考试时间为120 分钟。4.全部试题的答案必须写在试卷上,并保持字迹清晰。5.严格遵守考场规则,听从主考的指挥。总分题号一二三四五题分25 20 15 16 24 合分人得分一、填空( 25 分,每空1 分。 )1.钟梫十五年汉语教学总结一文中特别提到了“_ ”和“课内课外相结合”

2、的实践性原则。2.20 世纪90 年代,对外汉 语 教学 层面的 应用研究有了新 的发展。这一阶 段出现的“_”教学原则是带有中国特色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一项重要原则。3.语言交际能力包括语法能力、_、话语能力和 _ 。4.对外汉语教学范围内的文化教学内容包括_、基本的中国国情和_。5.20 世纪 40 年代产生的听说法强调以_ 为主要训练方式。6.人类的语言习得机制包括两部分,其一是以待定的参数形式出现的语言原则,称为_。7.第二语言习得有一个自身的进展轨迹,是按其_所规定的程序对输入的信息进行处理,因此,教师无法完全控制学习者对输入语言的内化过程。2 8.克拉申认为通过_获得的语言不能

3、用来自然地表达思想,在交际中流利地运用第二语言只能靠_ 。9.幼儿在没有足够能力讲话的那段时间,通过听,对可理解性语言输入进行加工、整理,这段时间被称为_。10. 学习策略大体上分为_和_两大类。11. 第二语言学习者对目的语和目的语社团的热爱而引起的学习动机是_。12. 中国传统文化强调_,就是要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同时也要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13. 汉代的 _以儒家思想为核心,杂揉阴阳五行、道、法诸家学说,建立起一个以_为中心的唯心主义思想体系,成为封建统治秩序的理论支柱。14. 王阳明集心学之大成,提出一切万事万物之理都在我心中的_的主张。15. 儒学在清代因思想和社会的变迁归向经学,

4、注重训诂和考据,被称为_,代表人物有 _、_ 。16. 强调整体与部分之间的有机联系,注重利用来自权威的思想的推理方式是_。17. 在时间观上,大多数西方文化充分意识到过去、现在、将来,将重点放在将来,这属于_时间观,而佛教徒认为历史循环式的发展,属于_时间观。二、单项选择(20 分,每题1分。每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汉语作为外语的教学和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不同的是() 。A.教学目的B.理论基础C.教学性质D.教学环境2.下列选项不属于任务大纲的特点的是() 。A.以语言结构为中心 B.注重交际目的C.刺激教学过程 D.可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3.以下教学法强调用母语进行教学的是()

5、。A.阅读法 B.语法翻译法 C.自然法 D.听说法4.下列对外汉语教材中属分科型的是() 。A.实用汉语课本 B.汉语教科书 C.基础汉语课本 D.初级汉语课本5.为了了解学习者的先天条件和素质而进行的测试是() 。A. 学能测试 B.诊断测试 C. 水平测试 D.成绩测试6.团体语言学习法的理论基础是() 。3 A.行为主义心理学B.认知心理学C.人本主义心理学D.格式塔心理学7.以对比分析假说为理论基础的第二语言教学法是() 。A.暗示法 B.听说法 C. 全身反应法 D.阅读法8.文化适应假说由()最先提出。A.拉多B.科德C.弗赖斯D.舒曼9.西方语言中通过词形变化来表示动词“时”的

6、概念,在汉语中本来没有,但西方学生学习汉语时仍时常受到影响,这种影响被称为() 。A. 阻碍性干扰B.目的语泛化C. 介入性干扰D.化石化10.对比分析弱势说比强势说合理的方面在于() 。A.主张学习者母语和目的语的对比B.主张中介语和目的语的对比C.通过对比预测学习者的难点D.通过对比说明学习者产生错误的原因11. 汉语学习者常常说出“我刚回来了。”这样的句子,其产生偏误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A.母语负迁移B.目的语规则泛化C.学习策略的影响D.交际策略的影响12. 第二语言习得关键期指的是() 。A.2 岁以前B.5 岁以前C.7 岁以前D.12 岁以前13.关于第二语言学习者的动机说法

7、正确的是() 。A.外部动机不能对学习者的学习效果产生影响。B.兰伯特和加德纳区分了外部动机和内部动机。C.对动机的分析应考虑学习者的愿望、态度和努力程度。D.如果学习者没有融合性动机就很难成功习得语言。14.下列属于“四书”的是() 。A.礼记B. 大学C.春秋D. 易经15.先秦法家集大成者是() 。A.商鞅B.慎到C.韩非子D.申不害16.张角创立的道教教派是() 。A.太平道B.天师道C.全真教D.茅山教17.古代最隆重的祭祀仪式是() 。A.祭天B.封禅C.祭祖D.祭孔18.以下属于隐型文化的是() 。A. 语言B.文学 C. 饮食D.交际模式19.文化的核心是() 。4 A.民族性

8、格B.世界观C. 价值观D.思维方式20.()是语言中的文化因素最基本、最大量的表现形式。A. 语构文化B. 语义文化C. 语法文化D. 语用文化三、多项选择(15 分,每题1分。每题有一项以上答案符合题目要求。)1.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学目的是() 。A. 掌握汉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基本技能。B. 发展智力,培养汉语的自学能力。C. 掌握汉语的文化因素,提高文化素养。D. 熟悉基本的中国国情和文化背景知识。2.对外汉语教育学科的理论基础包括() 。A.哲学B.对外汉语语言学 C.文化学 D.社会学3.智力包括()等基本心理因素。A.观察力 B.注意力 C.记忆力 D.想象力4.通常所说的“言语交

9、际技能”是指() 。A. 言语的得体性 B.话语规则 C.学习策略 D.交际策略5.增强对外汉语教材的趣味性应该做到() 。A.使教材内容稚化 B.增加学习者所关注的话题C.练习方式避免单一化 D.内容切合学习者的生活和交际6.学习与习得的区别在于() 。A. 是否在目的语环境下进行 B.学习者注意力是否在语言的意义C. 目的性是否明确 D.是否有大纲和教材7.关于中介语的说法正确的是() 。A.第一语言学习者也有中介语。B.中介语有其自身的规律。C.学习者的中介语不会消失。D.中介语的偏误会重现,也会僵化。8. 语言学能测验,主要考察的能力包括() 。A.归纳能力 B. 语言保持能力 C.

10、语言编码能力 D.语法敏感性9. 造成偏误的交际策略主要有() 。A.重复B.回避C. 语言转换D. 委婉5 10.中国封建社会的人际关系的“五伦”包括() 。A.君臣 B.朋友C.夫妻D.兄弟11. 中国传统文化在思维方式方面强调的是() 。A.内圣外王B.三纲五常C. 经世致用D.实事求是12.孔子的政治思想为() 。A.无为B.正名C. 立信D. 仁政13.按“文化”的内容可以分为() 。A.观念文化B.制度文化C.物质文化D.精神文化14.关于“交际”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交际都是有意识的。B.任何符号都可以用来交际。C.信息交流是一种编码和译码的心理活动。D.交际受社会中众多因素

11、的影响。15.价值观的特点有() 。A.易改变B.民族性C. 阶级性D.排外性四、名词解释(16 分,每题4分。 )1.效标关联效度2.场依存性3.今文经4.民族中心主义6 五、论述( 24 分,每题8 分。 )1. 请简述对外汉语教学的特点。2. 偏误是第二语言学习者不可避免的,对外汉语教师应如何正确对待学习者的偏误?3. 请客观评价文化定势在跨文化交际中的价值和弊端。7 对外汉语教学能力考试试卷基础理论参考答案一、填空( 25 分,每空1 分。 )1.精讲多练2. 结构、功能、文化相结合3. 社会语言能力策略能力4. 汉语的文化因素文化背景知识5.句型操练6.普遍语法7.内在大纲8.学习习

12、得9.沉默期10.认知学习策略元认知策略11.内在动机12.天人合一13.董仲舒天人感应14.知行合一15.朴学顾炎武黄宗羲 (或王夫之、颜元)16.直觉推理法17.直线环形二、单项选择(20 分,每题1分。每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5 D A B D A 6-10 C B D C D 11-15 B D C B C 16-20 A B D C B 三、多项选择(15 分,每题1分。每题有一项以上答案符合题目要求。)1.ABCD 2.ACD 3.ABCD 4.ABD 5.BCD 6.BCD 7.BD 8.ACD 9.BC 10.ABCD 11.CD 12.BC 13.ABC 14.BCD

13、 15.BC 8 四、名词解释(16 分,每题4分。 )1.效标关联效度效标关联效度指确定一种能反映测试效度的参照标准,然后考察某一考试与该标准之间的相关程度。这种效度标准通常是其他效度高的考试,尤其是大规模标准化考试;也可能是受试者的平时成绩或能力表现,甚至是教师所做的等级评定等。2. 场依存性场依存性是易于感知事物整体的认知方式,倾向于从宏观上看事物并把事物作为一个整体来对待。在第二语言学习中,场依存性的学习者长于在自然语言环境中习得语言,他们关心别人,善于与人交往,因而易于在交际过程中潜意识地习得语言。3.今文经汉武帝时期的经书,大都没有先秦时的旧本,而是由战国时代的学者师徒之间口头传授

14、,到汉代才用当时流行的隶体文字书写而成,因此称为“今文经”。4.民族中心主义民族 /群体中心主义是指某个民族把自己当作世界的中心,把本民族的文化当作对待其他民族的参照系,以自己的文化标准衡量其他民族的行为,并把自己与其他文化隔离开来。世界上任何民族、任何文化、任何群体的成员都常常自觉和不自觉地表现出程度不同的民族/群体中心主义。五、论述( 24 分,每题8 分。 )1. 请简述对外汉语教学的特点。答:对外汉语教学的性质决定了其特点为:(1)以培养汉语交际能力为目标 不是让已具备汉语运用能力的本族人掌握更多的语言和文化知识,而是让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者掌握用汉语进行听说读写交际活动的能力。(2)以技能训练为中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