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传统文化的传承

上传人:wm****3 文档编号:51466671 上传时间:2018-08-14 格式:PPT 页数:38 大小:1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传统文化的传承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新传统文化的传承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新传统文化的传承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新传统文化的传承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新传统文化的传承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传统文化的传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传统文化的传承(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幼儿阶段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传承教育的尝试清华大学出版社儿童发展研究中心 金小娟n 一个国家民族的灵魂是其文化,中国传 统文化是五千年的民族情感和民族意识的 积淀,是中华民族的时代精神和核心价值 ;是屹立世界的基石。n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伦理观念、行为 规范、文字表述方式、优秀的创新意识、 善解人意的恕道,对于整个民族具有很强 的感召力、强烈的凝聚力和亲和力,在世 界上有着永恒的魅力。n 目前越来越多的独生子女普遍性的问 题:缺乏爱心,不尊敬长辈,蛮横,自私 ,合作与分享能力差。幼儿园时期的基础 教育应当把传统文化的内容放在重要的位 置上。n 一个有本民族丰厚文化底蕴的中国 人才能提供其所有贡

2、献世界,才有能力识 别和借鉴别国文化。因此让幼儿了解中国 优秀的传统文化,提高文化素质、修养品 德,融和西方文化精华,塑造中华文化精 神是十分重要的。(新世纪、纲要)n二、问题的提出n(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教育的缺失n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使人们生活发生日 新月异的变化,人们吸收了大量的西方文 化,特别是孩子们生活在多元文化背景中 ,体验到了不同文化的风情,逐渐为外来 的新奇事物所吸引,对本民族的文化变得 冷漠或无知,对传统文化中那些精华缺少 了解。(5岁婷婷:古代人用布写字,不会用纸)(不论)n n(二)教育的功利主义知识化小学化倾向n家长、幼儿园急功近利,追求显性目标;n以牺牲幼儿终身发

3、展为代价。n 孩子对中国传统文化认知的缺失,是 我们教育的缺失!n 教育工作者该如何传承我国优秀的传 统文化? 中国人该如何学汉语?n 传承教育的价值何在? n 能否在充分尊重学前幼儿身心发展规 律和认知特点的前提下,把口语、识字、 阅读等综合素质的培养放在中国优秀传统 文化的环境之中来完成?n 为培养幼儿的民族特性,让幼儿将 来成为有传统文化创新能力的人,我们必 须加强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n三、传统文化传承教育的价值发现n(一)对幼儿人格塑造、传统美德形成和情感、 态度的健康发展有不可替代的作用n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呈现出一个丰富的、多元的 、立体化的人类文化宝藏(丰富的儿童文化)。 传统文化

4、经典汇集了中国思想精粹和美德,这是 本土文化的独特魅力,把教育放在这样一个大环 境下,熏陶、浸润。对幼儿提供完整的教育,对 塑造完整的人格奠基,为日后幼儿不断完善人格 做胸怀壮志、有情趣的现代中国人奠定良好的基 础。n 性格决定命运,习惯成就人生。从小培 养起来的性格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将影响孩 子的一生。n 目前片面追求学知识,把幼儿学东西 的多少作为评价幼儿园质量的标准,误认 为教育就是知识的堆积,把小学的课程移 到幼儿园的倾向还是存在的。n孩子的成长什么最重要?n知识的堆积会把孩子压垮,没有后劲,失 去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和可能!而情感、态 度、价值观的培养对一个人的终身学习与 可持续发展的价值

5、是不可估量的。n大学生 1n通过传承教育培养孩子关爱、分享、互助 、自律以及价值观等品质;在汉语游戏活 动中培养幼儿观察力、思考能力、解决问 题的能力和创造精神。n(二)启迪心智,让幼儿将来成为有传统 文化创新能力的人n让幼儿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教育中 ,在自己主动的学习过程中“开窍”。n激发孩子发散思维,在自然情境中实现, 在传统文化内容变成游戏的过程中释放。n最好的小幼衔接,健康的身心;优良的美 德;良好的习惯;自主探索和学习的兴趣 ;积极向上的价值观、人生观。 n(三)做有中国情趣的中国人n1、懂得天伦之乐,认同中国的“孝”文化 ;n2、舞文弄墨,对中国文字情有独钟:书法 、篆刻、对

6、联、绕口令、诗、词、评书等 ,n3、热衷中国特有的古董,金石书画,花鸟 虫鱼等;n4、信仰中国文化,其中包括中医,儒、佛 、道,气功、武术,饮食与养生等等。n中国情趣是中国人特有的生活状态和精神 状态。(中国人)n四、传承教育的实践n在传承教育的实践过程中,尊重儿童发展 过程中的需要,以优秀传统文化为核心教 材,以幼儿的生活为载体,以游戏为基本 形式,通过生活化、游戏化、参与性、综 合性的活动发展幼儿的汉语口语、识字、 阅读能力,全面提高素质;有效地防止和 纠正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n宁有权教授主张幼儿阶段传统文化的传承 教育三个“回归”:n回归幼教:回归到幼教本质上来。遵循幼 教规律、幼

7、儿身心发展规律和认知特点。n用能满足幼儿需要和兴趣的材料,用适宜 幼儿的方法及策略,在幼儿感到愉快的环 境里,让幼儿自然习得传统文化。 n回归生活:寓传承教育于一日生活各环节 之中。幼儿的生活、游戏、学习分不开。n生活各环节始终充满传统优秀文化和艺术 的各种元素,让幼儿浸润其中,接受优秀 传统文化的传承教育。n回归传统:把幼儿全面发展的教育放在优 秀传统文化的环境之中来完成。在环境中 渗透,在生活中理解,在游戏中自然习得 。为将来成为有传统文化创新能力的人奠 定基础。 n(一)传承教育的内容n幼儿容易对接触到的事物产生认同而生发 情感的共鸣,如果幼儿耳闻目睹的是无处 不在的优秀传统文化的“具体

8、形象”,自 然而然地会接受影响,逐步内化,上升为 一种民族的精神。从而远离、排斥一些丑 陋东西。n1、传统价值观及关键经验的启蒙n传统价值观在传承教育中全方位渗透。n情感、态度:“百善孝为先”,孝的价值 观是幼儿阶段传承教育的重要内容。n例:“小鸟小鸟你真好”(视频播放)n “小螺号”(爱自然、亲子关系)n通过小鸟反哺老鸟、小海螺舍身救父生动 感人的故事,传达孝敬父母的美德。n行为习惯: “蜗牛与黄鹂鸟”,努力与目标 的关系;学会坚持、不放弃;做事之前要 预料可能发生的事,提前准备。n思考与判断:“盲人摸象”,体会蕴藏的道 理;学习判断事物要全面;知道看问题有 不同角度;学习科学的态度,萌发逻

9、辑思 维的能力。(盲人延伸)n学会学习n努力付出:“天上七颗星”(动画:关爱与孝道) 。n学习的品质:劝学“不积蛙步,无以至千里;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学习目的、意义和学习 应持的态度、方法。n勤劳善良得回报,懒惰贪心可耻:“马兰花”n发散思维、自然规律(生活经验):“颠倒歌”n“推理判断、审案的智慧”:“包公审石”n分析、思考(客观观察世界):“杞人忧天”不 为不可能发生的事而盲目烦恼。n社会性发展:n团队精神(包括自我认知):“三个和尚”“比 尾巴”n爱国主义教育(知道国家象征):“歌唱祖国” n环保意识:“小鸟和梅花鹿”(视频播放)n恕道的启蒙:“比尾巴”n分享、合作: “金钩钩,银

10、钩钩” n数学与民俗:“盖花楼”(数学)n生活情趣:风筝故事“小兔子不孤单” 有风筝的 陪伴不会孤单。n2、中国汉语文学启蒙n各种体裁的汉语文学:儿童诗、歌谣、童 谣、谜语、童话、寓言、绕口令、对联、 古诗、古词,汉语的文字游戏既反应了汉 字的特点又符合幼儿喜欢游戏的天性。n还有传统蒙学经典:三字经、百家 姓等选段,四书五经、诗经选段n(回文联)n3、中国汉字启蒙和阅读启蒙n闻名于世的“方块字”是传承中华五千年 文明的载体。n汉字由其独特的字形和造字法形成了自己 独特的文字游戏。n阅读能力是学习能力的核心能力,培养语 感和阅读能力的过程不是一个简单的识字 过程,其实质就是培养学习兴趣和学习习

11、惯的过程。n阅读让幼儿发现新奇的现象和事物,萌发 好奇心,拓宽兴趣,提高求知欲,同时也 因“我会看书”得到一种心理上的满足,体 验成功的喜悦,建立和增强自信心。n阅读与口头作文相结合,口头作文致力于 培养幼儿良好的口语表达能力和自信开朗 的性格,幼儿通过描述已有的经验,建构 新的经验,激发创新的灵感。n4、中国音乐的启蒙n“金钩钩,银钩钩”(视频播放)n“绣花谣”呈现一幅江南水乡画面。将优 美的画面、动听的旋律与传承教育的内容 融为一体,山水秀丽、阁楼层叠、人物生 动含情、花鸟绰约亲昵。(绣花谣)n“绣花谣”(视频播放)(“太公”)n美的欣赏、浸润,让幼儿和世界联通,丰 富多样的音乐文化给文字

12、插上了飞翔的翅 膀,也给活动教学提供了灵魂和生命力。n对艺术的感受力必然会唤起幼儿丰富的想 象力和对美的创造力。词韵、歌韵、神韵 、词韵、歌韵、神韵、唤发对美的敏感, 对语言文字的灵感,挖掘潜能、点亮智慧 人生!24(让幼儿)(“有人说”)n(二)传统文化传承教育的组织实施n1、集体教学活动:n第一次教学活动:n“活动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发 展、知识技能。n“活动教具”:教具、学具等材料n“活动过程”:热身活动、儿歌游戏、延 伸活动,各步骤根据孩子的认知特点,层 层递进、环环相扣,螺旋式上升。25(减轻)n第二次教学活动:n热身活动、口头作文、识字游戏、猜谜语 。n识字游戏:是针对幼儿

13、用书中方块字而设 计的,是通过游戏的方法认识汉字。在潜 移默化中,让孩子们获得的是一种学习的 方法。 汉语的文字游戏既反应了汉字的特点又符 合幼儿喜欢游戏的天性。(每单元)n猜谜语:生动活泼的智力游戏,促进幼儿 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发挥听觉与视觉器官 的功用。在说谜面的过程中不但练习了语 言,而且通过不断搜索自己的知识经验, 进行对比判断,提升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 。n口头作文:以读图,看图为引子,引导幼 儿回忆起已有经验,从而扩展到到幼儿身 边的故事,丰富幼儿的语言。(图片以外)n2、在生活中学习汉语,重视养成教育n幼儿的生活、游戏、学习是没有界限的。n“三分教七分养”, (早晚诵读)n在“做”

14、中学,在游戏中体验,自然开窍 。n创设一个轻松、自主学习环境,在做中学 会探索、学会总结、学会认字、学会读书 。n3、“用可爱的汉语让幼儿爱上汉语”n以汉语自身的特质来展示汉语的可爱,教学过程 充满童真、童趣,温馨、浪漫和童话般的美29(汉语 )n字谜:汇 心 湖n例:蔬菜的特征:“一园蔬菜成了精”n有趣的游戏、动听的音乐、美妙的动画,让孩子 爱听、爱看、爱玩、爱学;爱表演、敢表演;渐 渐变得开朗自信,乐于参与、乐于与人交往,从 而形成良好的个性,获得快乐和幸福。 n幼儿具有惊人的整体模式识别能力和自然记忆能 力(无意识记、无意记忆),字可当图画看,写 字也可当作涂鸦。一个汉字就像一幅图画,幼

15、儿 认字就是读图,汉字的识字量积累到一定的程度 ,图形化的文字才在他们眼中变成文字。n宁有权教授的清华幼儿汉语里,字是什么?n字是一首歌;字是一幅画;字是一个人;字是一 个故事。字是你,也是我;字是动物和植物。n4、文化传承教育向家庭延伸n(系统工程)n不能把家长当成教育对象,忽略了家长对 教育的推动作用。家长参与课程建设为家 园共育提供了更大空间。n寓传承教育于亲子活动中。n让家长感受到儿时的快乐和现实的幸福。 使幼儿对美好的中国传统文化有所感知、 有所体会,并从中得到快乐;拉近了家长 、教师和幼儿三者之间的关系。n(三)实践的体会n1、教材应具有操作性n面对一线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我们的

16、 体会是,教材的可操作性是我们向幼儿进 行传承教育的重要条件,是促进师生共同 成长的保证。n传承教育的实践,得益于宁有权教授提供 给教师的优质的课程体系,和一整套的操 作模式。n教材的另一个显著特点之一是,启迪教师 的智慧,提供了无限扩展的空间(生成性 、延伸性)。n对同一主题可以有不同内容、不同形式的 延伸。n主题的延伸,艺术形式的延伸,尤其是向 家庭的延伸。以及幼儿自主、创造性的延 伸。n2、解放幼儿、解放教师、解放家长n从理念上解放,从操作上减轻负担。为教 师、家长提供了支持。n幼儿学习的主体地位得以实现;n教师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地位 得到充分的发挥;n家长成为幼儿学习的伙伴和引导者。n家园和谐形成合力。n3、传承教育促进了教师专业成长n在实践中教师得到了音乐、美术、文学等 各方面的修养,对文学艺术的表现能力逐 渐提高;能自如应用语言、表情达意地传 递作品的内涵;优美的语言使幼儿耳醉其 音、心醉其情,愉悦地接受教育;教师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物理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