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能给孩子成长带来什么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1465291 上传时间:2018-08-14 格式:PDF 页数:15 大小:146.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家庭教育能给孩子成长带来什么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家庭教育能给孩子成长带来什么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家庭教育能给孩子成长带来什么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家庭教育能给孩子成长带来什么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家庭教育能给孩子成长带来什么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家庭教育能给孩子成长带来什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家庭教育能给孩子成长带来什么(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家庭究竟能为孩子成长做些什么(下)1、学会感激有专家在小学及中学作过关于你对父母了解多少的社会调查,调查结果令人失望之余, 也深深触动了父母们的心。 当你的父母在无私地倾注期望与爱时, 在慷慨地付出金钱与时间时, 他们怎么也不会理解为什么孩子们竟然记不住自己的生日。竟然不知道自己最爱吃什么, 竟然说不出自己最喜欢做的事, 甚至没有孩子将我们的父母列入被崇敬的行列,也写不出父母的美德,在那些令人伤心的调查结果面前,我的妈妈最热衷收拾屋子。我的妈妈爱唠叨,我的爸爸爱吃杂烩,我不清楚爸爸在单位里的具体工作。我们不仅要问, 自古以来以孝为重的中国大学传统是否要在这里失落, 这样的一代人是否会理解他们的

2、父辈,能否从父辈这里继承什么?我们的父母应该从这里警醒了,所有的付出并不意味着收获, 生活在幸福中的孩子应该对他们所拥有的一切,心存感激有所回报。 先辈们的智慧和汗水改变了世界,使我们远离了蒙味和野蛮,远离了茹毛,风餐露宿的时代,我们应该对我们的先辈,心存感激。应该让孩子们知道, 当他们还是襁褓中的婴儿时是极易夭折的;当他们青春年少不谙世事时也极易误入歧途,今天他们能强健而正直地生活着,他们应该对那些在他们生命历程中用爱扶持他们的人,用智慧启迪他们的人,用美德陶冶他们的人,用真情沐浴他们的人,心存感激。因为多一份感激,就少一份贪婪与抱怨,多一份感激,就少一份自大与冷漠,多一份感激就少一份索取,

3、多一份奉献。2、家庭如何培养孩子拥有一颗充满感激的心呢?()父母应该和孩子谈论一个生命的诞生所历经的艰难过程。()父母应该经常帮助孩子回忆他们的童年,回忆父母为他们的成长所付出的辛劳。()家庭不应该将孩子始终臵于一个被照顾,被关心的位臵,他应该学习照顾自己,更应该学会照顾家人。()父母在物质上不应该随意满足孩子,要使他们懂得,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一丝一帛恒念物力维艰。()父母应该经常与孩子谈论工作中的辛劳,并使他们体谅父母的不易。()在家庭面临困境时不应避讳孩子,应该让他了解真相,并分担一些生活的压力。3、为自己负责如果小孩子被石头绊倒了,中国妈妈会抱起小孩子,踢开大石头说,这讨厌的大石头,

4、 把我的宝宝绊倒了。 日本妈妈会在一边鼓励他没关系,自己爬起来,你真勇敢,美国妈妈会说亲爱的你走路时要看着路,记住这个教训。这使我们想到, 中国家庭的教育所欠缺的是对孩子责任感的培养,孩子摔倒了,是他不小心没看路的结果,并非大石头的错。应该让孩子知道为什么会摔倒, 这个责任该由他自己来负, 他该勇敢地面对自己站起来。在日常生活中, 父母该如何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并非易事,首先父母之间处理家庭问题时应理智而具责任感,不应相互推诿,以怨相对,当孩子犯错时还应指出他应为此承担的责任,在日常教育中也应与孩子谈论作为一名家庭成员所要承担的责任问题,帮他分析生活事件中每个人的责任归属。4、学会尊重每个人都希望

5、被尊重, 孩子也不例外, 只有在被尊重的家庭中成长起来的孩子才能学会自信与自尊。5、学会面对挫折几个孩子比赛跑步,有两个孩子摔倒,一个飞快地爬起来奔向终点,一个在原地哭喊,等待别人的关注和帮助。同样都是摔倒,但反映却如此不同其中的原因就是两个孩子对待挫折的容忍力有很大差异,人生如此,什么都会发生挫折更是难免,只有可以勇敢面对的人,才会赢得生活,这对中国的孩子是不可或缺的一课。有两种人能经受挫折的考验, 一种是在逆境中成长起来的人,正如我们的古语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另一种虽没有逆境可言,但从小受过良好教育,心胸开阔有坚强的个性, 重要的是学会了处理挫折

6、的技巧和方法,现在的孩子由于生活条件的改善大多没逆境要想让这些孩子学习面对挫折,解决挫折的技巧和方法,便成了关键。()帮助孩子确立合适的目标,减少心理压力。研究表明,目标定得高的人要比目标定得低的人更容易体验挫折,例如同样两个孩子参加考试, 都得了分, 一个孩子的理想分数是非曲直分, 一个孩子的理想分数是分,毫无疑问后一个孩子会有满足感,自信心得到增强。而前一个孩子则受到很大的挫折,甚至怀疑自己的能力。成长中的孩子出于各种原因, 如为了讨父母的欢心, 为了让老师高兴,不能正确认识自己,盲目的攀比心理,往往脱离实际,爱给自己定高目标,父母们则应帮助孩子从实际出发,制定合适的目标,这样就会在一定程

7、度上减轻孩子的压力,使他更多地体验到成功。()培养孩子的好胜心,战胜挫折。心理学家詹姆斯说, 人类生来拥有的是崭新生命, 与生即有赢得胜利的条件,人人各有其独特的潜力, 才能与先天限制他们皆可因自己的天赋条件成为一个杰出的有思考力的有觉察力和创造力的人,一个强者, 每个孩子大多具有成为强者的潜能, 我们只要善于发现孩子潜能,培养孩子的好胜心,就可以使孩子战胜挫折。例如,当我们发现孩子语文成绩不好时,就要看看他的数学怎么样,孩子学习不行时, 也许绘画很有天赋。 只要我们善于发掘孩子有潜力的一面,那么孩子在体验到成功愉悦之后,好胜心就会得到培养,而好胜心自然会影响到他受挫的另一面,增强他战胜的挫折

8、的勇气和决心.()创设挫折的情境,积累应挫能力。在日常生活中创设一些挫折的情境,让孩子在挫折中积累起应付挫折的经验。例如,在超市场里,给他一份采购单,让他和大人分头行动,最后约好时间一起结帐; 让他去照顾祖父母一天, 前提是要设计好祖父母快乐的一天,如果你因为工作不能按时回家,可告诉他一堆家事,看他如何分配并完成,等等。()改善自我感觉,减少挫折挫折是一种心理反应,良好的自我感觉是减少挫折的一个重要条件,肯定的评价可以引起良好的自我感觉,而自我感觉良好反过来又促进良好的表现增强自信心,减少挫折。当一个孩子有了一次失败的经历后,第二次再面对同样的情形时就会害怕,退缩,这时就要帮助孩子改善自我感觉

9、。如演讲失败的孩子在第二次演讲前, 可以告诉他第一次的成功之处,然后将失败的细节重新演练,上台前,更多地鼓励他使孩子确信自己这次可以获得成功。6、自信没能任何一个人天生是冠军的料, 所有的冠军都要经过长期的艰难的训练和努力, 也没有任何一个人生来就有成功的潜质,所有的成功后面, 都有很多不为人知的艰辛跋涉, 也许胜败之间只差那一点点坚持,一点点自信,所以家庭教育中要重视对孩子自信心和拼搏意识的教育。(1)、如何断你的孩子是否自信:a、相信自己是有能力的,孩子在遇到新的挑战时总是跃跃欲试,而不是说我怕我不行。b、感觉到他人的欣赏、肯定。在完成一件事的过程中,孩子总能从那些肯定的言辞中不断获得新的

10、动力。c、具有责任感,具有责任感的孩子可以完整地参与一件事不随便放弃。(2) 父母该如何保护并培养孩子的自信。a 做支持人,不做扼杀者。当孩子遇到困难时更多地给予肯定和鼓励而不是你太差劲儿了,还是别干了。b、发现孩子最擅长的事。只有去不断地发现孩子的长处,不断地让孩子感受到我很出色,我能行他才能在困难面前不退缩。c、象征性鼓励。赞美永远受孩子欢迎,当赞美变成一只小熊,很多彩色图片,无数美丽的气球而被保存时,孩子便生活在了鼓励中。7、珍视友谊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关系, 对于孩子的性格发展十分重要,但是朋友之间的关系也非常重要。 虽然孩子们之间的麻烦比较多,但却有许多亲子关系所没有的好处。父母应当正确

11、认识朋友在孩子成长中的作用,鼓励孩子多交朋友,珍视友谊。8、与朋友交往的好处()成就感。 孩子们的活力十分旺盛,这种旺盛的活力只有在与朋友的交往中 , 可以得到充分的发散。在跳绳、踢球,下棋等游戏中孩子可以了解自己的能力,学习新的技巧,并不断感受新挑战,感受到我能行,孩子们渴望交到朋友,也热衷于游戏,这也使他们对生活更多地有满足感。(2)独立感。在亲子关系中,父母亲总是站在保护的立场对待孩子,所以很容易有过于保护或过于关涉的倾向,往往会妨碍到孩子的独立性,可是,朋友的关系就不会有这种情形,孩子和孩子之间会互相帮助,互相鼓励,根本不必大人插手,他们就能靠着微妙的朋友关系,培养出独立性。(3)自我

12、调控力。对父母而言,孩子的任性当然是应该原谅的,但对朋友而言,却很少能被容忍,因为年纪差不多的孩子都是任性的,当摩擦出现时必定会争吵,在争吵中,孩子就得学会忍让,如果放纵任性的话就无法交到朋友了。二、三岁的孩子自我控制力差,所以经常发生争吵或打架,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就会交到朋友,如果孩子随年龄的增长自我调控能力仍很弱,他就无法和朋友一起玩, 因此,自幼小时候就要帮助孩子多和玩伴接触,培养孩子的自我调控能力。(4)竞争意识。在与同伴的交往中,孩子因为受到别人的刺激,而萌生更努力的意识, 这便是最初的竞争意识了, 这种自动自发的努力是一种极佳的心理状态。(5)吸收朋友的优点。当两个孩子成为亲

13、密的朋友,他们在很多方面就越显得相像, 可见朋友之间的影响力有多么大,朋友之间并不是单方面地教或学, 而是在肯定对方的优点之中, 互相学习、互相鼓励,这是在与成人交往中所无法达到的互动效应。鼓励孩子多交朋友并不容易, 尤其现代社会, 父母们会发现孩子放学回家,不再像自己小时候。 书包一扔就跑到外面和朋友玩,直到天黑才回家吃饭,现在的孩子做完功课,只会在家里闲逛,却什么事也不做,而且只希望有朋友找自己玩,却不愿找朋友玩,或者坐在那里玩游戏,看电视, 当几个好朋友聚在一起时,也不过是看动画书或看电视,好像很多游戏已经失传。当然。现在的孩子不再像以前, 只要一跨出家门, 就立刻能找到玩伴。孩子回到家

14、里,只能用电话联络,这样的联络也常会失败,因为每个孩子的课余时间通常会被父母安排好,此外由于社会的变迁, 虽然居住在仅一壁之隔的公寓房里, 人情味却十分淡薄, 所以孩子甚至不会和邻居的孩子交上朋友, 其于上述原因,孩子交朋友的机会少得可怜,越是这样,父母越应该重视孩子的交友情形, 积极地帮助孩子交朋友。6、如果孩子小,父母应该尊重他的朋友,要鼓励他和年纪差不多的小孩子一起玩耍,或者多和年纪相仿的孩子的家庭交往。7、当孩子有了朋友,父母应该尊重他的朋友,不要凭大人的标准擅自批评他的朋友, 甚至不欢迎他的朋友到家里来玩,或者干涉他和朋友的游戏,这会使孩子觉得很没面子,也会影响朋友和他的交往。8、父

15、母经常担心孩子交到坏朋友,的确有些孩子是令人无法信赖的而且很容易学坏, 但原则上大人应该接受孩子的朋友,尤其应该纠正自己头脑中所谓坏孩子的标准, 譬如说粗话,没有礼貌或顽皮的孩子,都不受大人欢迎,但他们一定也有好的一面,应该相信孩子的选择,肯定他们的交往,除此之外,教育孩子辨别是非、善恶,不可以学朋友做坏事等,也是重要的。9、大人对孩子交朋友的事不要过于干涉,孩子很可能因此交不到朋友或偷偷地交朋友,反而不好。年纪小的孩子,听到大人批评朋友,会完全接受而远离朋友,就不会成为可以和任何朋友相处的孩子了。七、认识教师对父母的期望很多关于子女教育的书中,教师所读到的可以被真正利用的方法很少,观念上的冲

16、击甚至使我们的教师迷茫;既然我们的方法是如此的陈旧,改变该从哪里开始?一位教师谈到,技术的操作也许是我们目前的水平所难以达到的, 我想象不出那些实验在中国的学校里该怎样被实施,很可能我读了一本书,可我的教学并没有改变多少,我的同事们也一样,变该从哪里开始,不是只有雄心就可以。家庭与学校的配合是一个被忽视的主题,但这对中国的教育来说却是一个不容忽视的主题, 我们曾经有过很多教育的失败是因为教育的不一致,父母们抱怨教师,教师抱怨家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脱节,学校与家庭相互做了很多无用功。究竟谁该承担更多的责任。这里我们搜集了一些教师对家庭的建议和期望。1、了解学校里孩子的真面目也许父母们眼中的孩子和教师眼中的孩子是完全不同的形象,这也是家长与教师沟通时的困难所在。家长不相信教师的话, 教师不信任家长的话,而每一方都自认为了解孩子,教师希望家长可以了解孩子,理智地接受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并从家庭的角度予以帮助, 不能盲目地偏袒,也不能随意地否定。2、不要在孩子面前攻击教师很多父母有不满意教师行为的时候,他们会在孩子面前谈论教师, 甚至对教师有攻击性言辞,如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