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全球性大气环流

上传人:Wt****f 文档编号:51464136 上传时间:2018-08-14 格式:PPT 页数:20 大小:4.2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2全球性大气环流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2.2全球性大气环流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2.2全球性大气环流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2.2全球性大气环流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2.2全球性大气环流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2全球性大气环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2全球性大气环流(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全球的气压带 与风带近地面高 空受热冷却冷却BAC高气压低气压低气压高气压高气压低气压1、理解三圈环流的形成过程。2、阅读并绘制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及其季节移动示意图,掌握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移动规律。3、理解海陆分布对气压带分布的影响及季风环流的形成。4、举例说明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移动规律对气候的影响。课标要求:1、大气环流的概念地球上大范围、有规律的大气运动2、大气环流的意义调节高低纬度之间、海陆之间的热 量和水汽分布,并对各地的天气和气 候产生重要的影响。 3、大气环流的形成一、大气环流030N60N90N(1)仅考虑高低纬间热量差异-单圈环流DGGD1、气压带风带的分布规律。2、

2、气压带的位置及名称。3、气压带中心气流方向。4、风带分布位置及名称。5、各风带内的风向。6、气压带风带对天气影响。7、气压带的成因有何不同?赤道低气压的成因?极地高压?副热带高气压?副极地低气压?(2)考虑高低纬间热量差异,地转偏向力 -三圈环流以赤道南北对称,相间分布-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8、近地面风带的形成过程。1、气压带的名称及位置。2、气压带中心气流方向。3、风带名称及分布位置。4、各风带内的风向。5、气压带风带的分布规律。6、气压带风带对天气影响。7、气压带的成因有何不同。8、近地面风带的形成过程。(2)考虑高低纬间热量差异,地转偏向力 -三圈环流以赤道南北对称,相间分布-全球气压

3、带和风带的形成赤 道 低气 压 带副热带高气压带24副极地低气压带 761358910东北信风带中纬西风带极地东风带极地高气压带高纬环流中纬环流低纬环流极锋1、在图上绘制全球大气环流的形成过程0306090N306090S2、参考下图,绘制三圈环流剖面图赤 道 低气 压 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东北信风中纬西风极地东风东南信风中纬西风极 地 东 风地球上的气压带和风带1、气压带的名称及位置。2、气压带中心气流。3、气压带的成因有何不同。4、风带名称及分布。5、各风带内的风向。6、讨论风向的成因。7、气压带风带的分布规律。以赤道南北对称,

4、相间分布(3)考虑高低纬间热量不均;地转偏向力; 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 -气压带、风带的南北移动思考:1、气压带风带位置 与太阳直射点位置的 关系? 2、气压带风带移动 方向与太阳直射点移 动方向的关系?北半球:夏季偏 ,冬季偏 。北南与太阳直射点的移 动方向一致地球上气压带风带的季节变化(3)考虑高低纬间热量不均;地转偏向力; 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 -气压带、风带的南北移动地球上气压带风带的季节变化思考:1、气压带风带位置 与太阳直射点位置的 关系? 2、气压带风带移动 方向与太阳直射点移 动方向的关系?与太阳直射点的移 动方向一致北半球:夏季偏 ,冬季偏 。北南北纬66034南纬66034

5、北纬23026南纬23026赤 道夏至日春分,秋分日冬至日规律:随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而移动北半球:夏季北移,冬季南移气压带、风带分布及其移动示意图北半球:夏季(7月)气压带、风带位置偏北,冬季(1月)偏南。大气环流大气环流的概念及意义大 气 环 流 的 形 成气压带风带的形成气压带风带 的季节移动气压带风带的名称及位置气压带的中心气流方向 气压带的成因差异 风带内的风向气压带风带的分布规律原因规律与太阳直射点移动方向一致就北半球而言:太阳直射点移动夏季偏北,冬季偏南气压带和风带季节移动1、原因: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 2、规律:与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一致北半球:夏季偏 ,冬季偏南半球:夏季偏

6、,冬季偏北南南北1、形成三圈环流的因素有 ( )(双选)A.太阳辐射对各纬度加热的不均匀 B.地球自转偏向力C.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D.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2、在南北纬30附近形成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原因是 ( )A.空气在这一带大量收缩下沉B.近地面气压较低,使高空空气下沉补充C.由赤道上空流来的空气在南北纬30附近上空聚积产生下沉气流D.空气受热膨胀,产生上升气流3、在地球上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图中,有两股冷暖性质不同的气流相遇的地带,它出现在 ( )A.赤道附近 B.南北纬30附近C.南北纬60 D.极地附近CCAB4、我国南极中山站的五星红旗常年是 ( )A.向东飘扬 B.向西北飘扬 C.向

7、南飘扬 D.向东南飘扬 5、气压带与风带的位置移动规律是 ( )A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B夏季南移,冬季北移C与太阳直射点移动方向一致 D与太阳直射点移动方向相反 6 、关于地球上气压带风带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高气压带均盛行上升气流 B高气压带控制下的地区气温均比周围高C南北半球的中纬西风风向相同 D信风带气流沿途不断增温不利于成云致雨 BCD6、读读下图图,回答问题问题 。(1)图图中各字母所在的气压带压带 各称是A. ;B. ;C. ;D. 。其中盛行上升气流的是 、 (填字母)。(2)在气压带压带 之间间画出各风带风带 的风风向,并注出风带风带 的名称。(3)极锋锋是哪两个风带风带

8、 的气流相遇而形成的? 。ABCD极地高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赤道低气压带BD中纬盛行西风 与极地东风东北信风中纬西风极地东风气压中心的季节变化温度气压压夏季冬季陆地 海洋低压低压高压高压低低高高陆地 海洋(4)考虑高低纬间热量不均;地转偏向力;太阳直射点位置的移动;海陆热力性质差异高亚速尔高压夏威夷高压亚洲低压 (印度低压)北半球的副热带高压带大陆上的热低压切断(2)北半球的副热带高压带还能成带状分布吗?南半球呢?原因是?探究:(1)7月份亚欧大陆上形成了 (高压、低压)中心,原因是 ;该气压中心的纬度大约是 。低压夏季陆地升温快于海洋30N海洋面积广,海洋面积占绝对优势,气压带基

9、本成带状分布低冰岛低压 阿留申低压亚洲高压 (蒙古高压)北半球的副极地低压带大陆上的冷高压切断(2)北半球的副极地压带还能成带状分布吗?原因是?探究:(1)1月份亚欧大陆上形成了 (高压、低压)中心,原因是 ;该气压中心的纬度大约是 。高压冬季陆地降温快于海洋60N气压压中心被切断的气压压 带带亚亚欧大陆陆北太平洋北大西洋夏季(7月)冬季(1月)亚洲低压夏威夷高压亚速尔高压副热带高气压带亚洲高压阿留申低压冰岛低压副极地低气压带结论:在海陆分布的影响下气压带断裂成单个的高低气压中心, 使气压带由带状变成块状高低一月七月60N30N亚 欧 大 陆洋大西洋太平副 极 地 低 气 压 带亚洲(蒙古)高

10、压阿留申 低压冰岛 低压副 热 带 高 气 压 带亚洲(印度)低压亚速尔 高压夏威夷 高压冬夏冬夏三、季风环流季风风 季节节风风向性质质成因分布 东东 亚亚 季风风1月7月南亚亚 季风风1月7月西北 季风寒冷 干燥东南 季风高温 多雨东北 季风温暖 干燥西南 季风高温 多雨中国东部 、日本、 朝鲜半岛 等南亚、东 南亚、云 南南部、 西藏南部 、四川西 部等海陆热力性质的差 异(世界最大大陆 和世界最大海洋之 间,海陆热力性质 差异最显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气压带、风带的季 节移动6 12.1018 12.12亚洲1月、7月的季风图读上图,讨论并完成下列表格: 地区华华北地区印度半岛岛澳大利亚亚

11、北 部 盛行风风 向月 月 西北东北西北东南西南东南澳大利亚印度半岛华北地区大气环流的形成小结:高低纬间 热量差异地转 偏向力太阳直射点 的南北移动海陆热力 性质差异气压带断裂成块状,形成季风气压带、风带南北移动单圈环流三圈环流气压带和风带ABCD(1)该图表示的月份是 月,此 时,地球位于公转轨道上 日点 附近;(2)图中A处气压名称为 , 它的形成原因是 。(3)图中B处盛行 季风,形成该季风的主要原因是 C处盛行 季风,形成此季风的主要原因是 。七远亚洲低压海陆热力性质差异西南东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地处世界最大大陆和世界最 大海洋之间,海陆热力性质 差异最显著读下图“亚洲某月季风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4)亚洲东部季风环流最为典型的原因是 。冬季:亚洲高压切断了副极地低压夏季:亚洲低压切断了副热带高压南纬300 以南基本上呈带状分布北半球南半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