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硬件及装机知识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51454871 上传时间:2018-08-14 格式:PPT 页数:25 大小:76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计算机硬件及装机知识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计算机硬件及装机知识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计算机硬件及装机知识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计算机硬件及装机知识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计算机硬件及装机知识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计算机硬件及装机知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算机硬件及装机知识(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Best Wish For You 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硬件结构及装机知识电 脑 配 置 清 单价格价格型型 号 号 配件名称配件名称 CPUCPU主主 板板内内 存存硬硬 盘盘 显显 卡卡显显示示器器声卡、声卡、/ /网卡网卡 光光 驱驱 机箱机箱/ /电源电源键盘键盘/ /鼠标鼠标总 计总 计电脑配置单电脑硬件(Hardware) l电脑硬件是计算机系统中最基本的部分 ,可理解成看得见、摸得着的实物。l一台电脑 是由 许许 多多的零 部件组成,只 有这些零部件 组合在一起协 调的工作,才 能称之为电脑 。1. CPU l CPU就是中央处理器,是负责 运算和 控制的控制中心,是电脑 的关键部

2、件, 相当于人的大脑一样。Intel 赛扬 4 2.0G 正面和背面 图AMD Athlon XP2800+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entral Processing Unit)2.主板(MainBoard)l主板是电脑系统中最大的一块电路 板,布满各种电子元件、插槽、接 口等。l电脑通过主板将CPU等各种器件和 外部设备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一套 完整的系统。3.内存 (Memory)l内存是电脑 的一个临时 存储器,它只存 放正在运行的程序、正在处理的信息等。 它的容量和处理速度直接决定了电脑 数据 传输 的快慢KINGMAX 胜创 :MPLB62D-68K

3、X3 PC300 256MB 4.硬盘 (Harddisk)l硬盘是我们 熟知的电脑 配件之一, 简单的说就 是一个大容 量存储器l硬盘性能的 高低往往影 响着整个系 统的表现6.显卡l显卡的作用是转 换和传递由CPU 处理后的运算数 据,输出图像到 显示器。l显示器必须依靠 显卡提供的显示 信号才能显示出 字符和图像。5.显示器(Display)顾名思义就是电脑的一个显示设备,是最见的输出设 备之一。一般来说,显示器的身价决定于它所采用的显象管 ,好的显象管可以提供更好的视觉效果,寿命也更长,目前 液晶显示器也开始流行。液晶显示器目前主流的17“纯平显示器7.光盘驱动器(CD-ROM、光驱)

4、DVD + CD-RW复合刻录光驱DVD光驱光驱是用来读取已经写入数据的只读光盘的专用设备CD-ROM-光盘8.软驱、键盘键盘 、鼠标标l鼠标、键盘 一直以来都不被许多人 所重视,不过它们却是现代电脑 不 可缺少的输输入设备设备 ,没有它们就相 当于人没有手一样。 无线鼠标和键盘9.其它设备l现代电脑除了上面所列举的配件外,还有很 多的相关配件,包括有网卡、MODEM、打 印机、扫描仪、绘图仪、手写板等等系统软件应用软件包括操作系统(如DOS、Windows)、程序编译系统 及解释系统、数据库系统、各种工具软件、驱动 程序等 如文字处理软件WPS、Word 、电子表格软件Excel 、档案管理

5、系统、收费结算系统等软件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完 整 的计 算机 系 统硬件运算器控制器中央处理器CPU内存储器随机读写存储器RAM (断电后数据全部消失)只读存储器ROM (厂家写入数据,断电后数据不会消失)输入设备(如键盘、鼠标、扫描仪等)输出设备(如显示器、打印机、音箱等)外存储器(如软盘、硬盘、光盘等)存储器作业:作业:设计购机方案.选购理由价格品牌型号设备组装电脑配置清单提示:浏览以上网址,走访电脑城知多一点点 :v CPU 主频 外频 倍频 主要电脑硬件的指标,参数v内存 规格(SDRAM 、DDR )工作频率v硬盘 容量 转速rpm 传输速率v光驱 读写速度(倍速)、缓存容量、兼容性

6、v显示器 尺寸(吋数) 分辨率 点距 防辐射标准v主板 架构分类 芯片组= 课后阅读材料“神州龙芯”:争议声中寻找中国自产 CPU的未来发表日期:2002-09-07 作者 : 王宏亮 经济观察报 正式发布“龙芯”新版本的日子日渐临近,围绕中国应不 应该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CPU的论争却反而多起来。中国 科学院计算所“龙芯”项目组的成员因此变得格外审慎,甚至 称在推出正式版本之前,将不再公布任何细则。 记者日前从其他渠道获悉,龙芯的测试工作目前还在进 行当中。从测试结果看,一些性能已超过Intel公司奔腾二代 的水平,一些则没有达到。据了解,至迟在9月上旬,计算 所将举行专家鉴定会,对“龙芯”

7、性能作出全面鉴定。计算所 最早开始筹备CPU设计始于去年11月。起初,该所所长李国 杰就定了“高性能、通用、一步到位”的目标;后来,又确定 了兼容以及采用RISC结构这两个具体目标。今年8月,中科院计算 所协同综艺股份、北京汇博轻舟软件公司、北京智浩联科开发中 心等组成一家新公司北京神州龙芯集成电路设计有限公司, 全面负责“龙芯”的规模化生产。据悉,计算所的计划是“2003年 研制出1000M奔腾III水平的通用CPU,2005年在高性能通用CPU 设计方面接近当时国际先进水平”。 知识产权壁垒 然而,“高性能、通用”的CPU真的那么容易生产? 另一个芯片商威盛电子的学术总监孙伟告诉记者,搞自

8、 主知识产权的CPU的一个主要难点在于或多或少会触犯别人的知 识产权,尽管是自己设计,但只要和别人的兼容,一定会在很多 方面涉及到知识产权纠纷。英特尔等老牌CPU厂家,由于进入市 场早,已经申请和获得了不少专利,要想绕开这些专利是非常难 的。更重要的是,英特尔垄断了市场已使其成了该市场事实上的 标准制定者。 孙伟认为,芯片巨头英特尔的P4之所以卖得火,并非因为技“神州龙芯”:争议声中寻找中国自产 CPU的未来术的优势。事实上,像IBM、HP、德州仪器、摩托罗拉、SUN 等都可以做出类似的产品。但他们为什么不生产?因为受到知识 产权保护的限制。据说,英特尔有一支很雄厚的律师队伍,专门 针对潜在对

9、手进行侵权诉讼。“威盛和英特尔的官司花费一年不 止几百万美元。”孙伟说。 “龙芯”项目组的唐志敏博士则认为,专利问题并没有想象的 那么严重。“即使存在个别我们无法回避或者特别适用于我们设 计的CPU芯片的专利,我们也完全可以通过正常的渠道,与专利 权人协商,支付一定的使用费取得许可”。 孙伟则说,英特尔和AMD已形成对x86架构CPU市场的垄断 ,后来者要想在市场营销上胜过它们几无可能。就连通过两次购 并在1999年进入CPU市场,在业界排行第三的威盛,也仅能分到 小于2的全球市场份额。逆流而上? “全球的IC芯片约有几十万种,CPU只是其中一种,实际上 我们更应该发展的是各种各样的专用芯片,

10、而不是CPU。”孙伟 说。唐志敏则认为,服务器端的安全是最重要的,因此其CPU更“神州龙芯”:争议声中寻找中国自产 CPU的未来需要自主解决。“神州龙芯主要就是研制与主流兼容的64位高性 能通用CPU中央处理器芯片,目前主要产品龙芯是中国第一款高 性能通用CPU,能够胜任服务器使用。” 但在孙伟看来,高端服 务器CPU并不是最需要发展的领域。“在高端服务器CPU上,英 特尔的安腾体系,比起基于RISC的服务器来,从操作系统到应 用软件都更能得到丰富的支持,服务器的大厂商HPCompaq、 IBM都纷纷跳上了安腾快车,许多厂商也逐渐把高端服务器CPU 领域让给英特尔。我们为什么要逆流而上呢?”

11、至于PC类CPU,即应用于PC领域的x86架构CPU及其x86架 构兼容的CPU,核心技术也早就被英特尔、AMD和威盛、VIA等 公司所拥有,进入壁垒同样高昂。 唐志敏也并非没有意识到通用CPU之路的艰难,但他认为, “如果我们简单地采取跟踪战略,先做低端,再做高端,亦步亦 趋地跟在别人后面,根本没有前途。应尽可能从高起点出发,突 破真正的核心技术,再逐步向低端发展。” 孙伟则认为,在现阶段,单独发展通用CPU不足以带动整个“神州龙芯”:争议声中寻找中国自产 CPU的未来产业。“我们应当把重头放在我们有能力研发的中低端IC产品以及各种嵌入式CPU上,因为该领域仍处于迅速扩张的初期阶段,没有像P

12、C和服务器领域那样形成大公司垄断的局面”。 捷径 据悉,2001年中国内地半导体市场规模高达130亿美元,其中, 由中国内地生产的不到10。而根据信息产业部的预估,到2005年 前,中国内地半导体市场将以35的年复合成长率增长,规模将高 达400亿美元,芯片需求量更达170亿片。2010年时,中国将会成为 世界第二大半导体市场。如此巨大的市场,自然会吸引来不少新老 芯片厂的投资。 近年来,上海在吸引了包括中芯国际、宏力、台积电和联电在 内的重要芯片企业之后,芯片产业的聚群效应正在形成,而与此同 时,北京、深圳、天津、武汉、西安在内的众多城市都对发展芯片“ “神州龙芯神州龙芯” ”:争议声中寻找

13、中国自产:争议声中寻找中国自产 CPUCPU的未来的未来产业跃跃欲试。截至2001年12月29日,科技部先后批准了上海、西 安、无锡、北京、成都、杭州、深圳等7个国家级芯片设计产业基 地,其中长江三角洲地区3个,珠江三角洲地区1个,环渤海地区1 个,西部2个。不过,有专家告诉记者,中国要成为半导体大国,只有一条捷 径可走,那就是重点发展芯片设计,而不是进行耗资巨大的芯片制 造。 “现在,我们在许多低端IC产品上还大量依赖进口。在最缺乏 的IC设计人才资源上,我国现在只有3000到4000人左右,还没有英 特尔一家的IC设计工程师多。显而易见,我们现在设计人才和设计 经验还不具备与世界CPU顶尖企业挑战的能力。我们应当利用这个 有限的瓶颈资源去大力发展中低端IC产品以获取最大的回报,并以 此建立IC产业基础。至于芯片的代工和制造,倒不急在一时”。唐 志敏也这样认为。(完)“ “神州龙芯神州龙芯” ”:争议声中寻找中国自产:争议声中寻找中国自产 CPUCPU的未来的未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