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地利物理学家沃尔夫冈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1451059 上传时间:2018-08-14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6.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奥地利物理学家沃尔夫冈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奥地利物理学家沃尔夫冈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奥地利物理学家沃尔夫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奥地利物理学家沃尔夫冈(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奥地利物理学家沃尔夫冈泡利(Wolfgang Pauli)生于 1900 年, 1958 年就去世了。他是本世纪初一位罕见的天才,对相对论及量子力学都有杰出贡献,因发现“泡利不相容原理”(Exclusion Principle)而获 1945 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这个原理是他在1924年发现的,对原子结构的建立与对微观世界的认识有革命性的影响。泡利在 19 岁(1919 年)时就写了一篇关于广义相对论理论和实验结果的总结性论文。当时距爱因斯坦发表“广义相对论”(1916 年)才 3年,人们认为他这么年轻却有如此独到的见解,所以震惊了整个物理学界,从此他一举成名了。关于泡利的故事很多,他以严谨、

2、博学而著称,同时也以尖刻和爱挑刺而闻名。据说在一次国际会议上泡利见到了爱因斯坦,爱因斯坦演讲完后,泡利站起来说:“我觉得爱因斯坦不完全是愚蠢的”。一次,在后来发现反质子的意大利物理学家塞格雷做完一个报告和泡利等离开会议室时,泡利对他说:“我从来没有听过象你这么糟糕的报告。 ”当时塞格雷一言未发。泡利想了一想,又回过头对与他们同行的瑞士物理化学家布瑞斯彻说:“如果是你做报告的话,情况会更加糟糕。当然,你上次在苏黎士的开幕式报告除外。”但泡利被玻尔称作“物理学的良知”,因为他的敏锐和审慎挑剔,使他具有一眼就能发现错误的能力。在物理学界还曾笑谈存在一种“泡利效应”- 当泡利在哪里出现时,那儿的人不管

3、做理论推导还是实验操作一定会出岔子。而当泡利说:“哦,这竟然没什么错”时,通常表示一种非常高的赞许。一则笑话说,泡利死后去见上帝,上帝把自己对世界的设计方案给他看,泡利看完后耸耸肩,说道:“你本来可以做得更好些,史特波斐德只读过小学,他如饥似渴地自学电气方面的知识,后来成了发明家。1886年,他从杂志上看到德国人赫兹关于电波的谈话,从中得到了启发,试图应用到无线广播上。当时,电话的发明家贝尔也在思考这个问题,但他的着眼点在有线广播,而史特波斐德则着眼于无线广播。经过不断的研制,终于获得成果。他在附近的村庄里放置了5台接收机,又在穆雷广场放上话筒。一切准备工作就绪了,他却紧张得不知播送些什么才好

4、,只得把儿子巴纳特叫来,让他在话筒前说话,吹奏口琴。试验成功了,巴纳特史特波斐德因此而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无线广播演员。他在穆雷市广播成功之后,又在费城进行了广播,获得华盛顿专利局的专利权。现在,肯塔基州立穆雷大学还树有“无线广播之父”的纪念碑。英国人卡文迪许 (17311810)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实验科学家之一。他在力学、热学、电学、化学等领域都有划时代的贡献。一百多年前 ,卡文迪许就用自己设计的扭秤,推算出了地球密度是水密度的5.481 倍(现在的数值为5.517),并计算出了地球的质量和万有引力常数。后人称他是“ 第一个称量地球的人” 。 在研究电学的时候,卡文迪许把自己的身体当作试验仪器,

5、根据身体各部位的麻木感觉,来估计电流的强弱。凭着这种奋不顾身的精神,他发现了电荷的平方反比定律等重大电学规律。一生俭朴的卡文迪许留下大笔遗产,其中一部分由他的家族在1871 年捐赠给剑桥大学,剑桥大学用这笔钱建立了举世闻名的“ 卡文迪许实验室” 。这个实验室对一百多年来物理科学的进步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前后培养出诺贝尔奖金获得者26 人。,储量如此稀缺的金刚石,远远满足不了社会对它的巨大需求。渴望拥有金刚石的人往往会天真地想,要是有一天金刚石能成为大量存在的物品,那该多好!1893 年,法国科学院宣布了一条振奋人心的消息:法国化学家莫瓦桑研制出了人造金刚石!片刻间,这一爆炸性的特大喜讯传遍全法国

6、,传遍全世界。人们轰动了,法国轰动了,世界轰动了!莫瓦桑一下成为新闻媒介的焦点,成为人们心目中巨额财富的生产者,在法国,甚至有人称他为“世界富翁”。早在发明人造金刚石之前,莫瓦桑已经是法国一位颇负盛名的化学家了。1886 年,莫瓦桑首先制取了单质氟。6 年后。他又发明了高温电炉。不过,莫瓦桑并没有被鲜花和荣誉绊住前进的步伐,在科学的道路上,他仍旧一如既往地孜孜进取。帕斯卡从小智力过人,他12 岁爱上了数学, 16 岁参加巴黎数学家和物理学家小组(法国科学院前身),17 岁提出了数学定理,2O岁设计制造了历史上第一架机械计算机器。他虽然没有活到40 周岁,但对科学作出了重要贡献。帕斯卡对物理学的

7、贡献最大。22 岁时,他致力于真空与流体静力学问题的研究,获得巨大的成就,成为当时轰动巴黎的重大事件。他的实验证明:真空确实存在,空气确有重量,大气压力是普遍存在的。帕斯卡还在不同地区、不同的高度,多次做液体压强的实验,证明大气压强随着高度升高而减小。这一发现在地学研究乃至今天的航空技术中都得到广泛的应用。帕斯卡还通过上述实验,发明了注射器,改进了托里拆利的水银气压计。西科斯基于 1889 年 5 月 25 日生于俄国基辅,1903 年 1906 年曾就读于彼德堡海军学校和基辅工业学院。他从小就沉迷于航空,尤其对达芬奇所画的直升机原理和从中国传来的竹蜻蜓特别感兴趣,12 岁那年,小西科斯基就制

8、作了一架橡筋动力的直升机模型,显示了富于创造的天赋。真正坚定了他投身航空的决定性事件是莱特兄弟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架载人动力飞机,1908 年,威尔伯莱特驾机来到巴黎做飞机表演,西科斯基有幸目睹到了前辈们的英姿后,便决定要自己动手制造这种“会飞的机器”。1909 年,他开始研制直升机,但在当时的发动机和飞行理论水平下,直升机根本不可能成功。经过多次失败后,西科斯基不得已停下来,转而研制固定翼飞机,这一放,就是三十年。1972 年 10 月 26 日西科斯基在美国康涅狄格州伊顿市逝世,终年84 岁,他传奇般的一生正如他所说过的一句话: “ 人类征服天空发明飞行器是最令人引为自豪的伟大成就,而这成就起源于人类的一个梦想。这个梦想让人想象,最后通过人得以实现。” 这是一个不同凡响的梦想,但伊戈尔 西科斯基终于让它实现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