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油提取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势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1445654 上传时间:2018-08-14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36.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豆油提取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势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大豆油提取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势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大豆油提取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势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大豆油提取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势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大豆油提取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势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豆油提取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豆油提取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势(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豆油提取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势摘 要:由于农产品加工业的兴起和不断壮大,对农产品加工的研究须深入进行,尤其是油料的加工工艺, 更是日新月异。 本文针对大豆油的压榨技术的发展现状和趋势进行了分析研究,分别从提取方法及影响因素及改进与完善等方面对大豆油的提取技术进行了调查分析。关键词 :大豆油;制油工艺;加工工艺;油类提取引言近年来人们越发重视食品的环保健康, 于是农产品的加工业正处于高速发展时期,社会各界也逐渐将目光从重工业转移到食品工业中来。黑龙江省肇东市农机推广站的范淑秋总结了发展农产品的五点好处:(1)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是农民就业的重要途径; (2)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可缓解农产品卖难的问题;(3

2、)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有效增加农产品附加值;(4)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可以提高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5)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可以开拓农产品新市场1。尤其是油料产品的生产,更是需要进一步改革和创新, 同时也是正处于高速发展的食品工业中的重要部分,对于油料产品中最主要的大豆油的加工工艺的研究迫在眉睫。1 提取方法对提取效果的影响对于大豆油的萃取法提取目前大致可分为溶剂浸提法、水酶法以及水酶-冻融法这三种。溶剂浸提法是最常用的大豆油提取方法,长久以来的大豆油提取方法改进中,一直以溶剂浸提法为主, 这是因为其具有很高的效益。而新型的水酶法与水酶 -冻融法则正处于发展阶段,却无法代替溶剂浸提法。(解释什么是这三者

3、, )对此三种萃取法的比较中, 专家通过比较油莎豆油使用这三种提取方法时的提取率、油品理化性质、 豆粕粉扫描电镜图等各方面效果, 得出了以下结论:(1)溶剂浸提法工艺简单,易惊醒工业化生产,但是存在有机溶剂回收和残留及境污染等问题; (2)水酶法对设备要求高,但无溶剂残留,是环境友好型提取方法;(3)水酶-冻融法提取效率高于水酶法,工艺繁琐,不易于实现工业化生产,但是提取出来的油脂的残留率小。综合考虑,水酶法及水酶-冻融法技术具有更大的应用潜力2。溶剂浸提法由于在工厂化生产中有着广泛应用,所以,以适当的方法来提高溶剂浸提法的效果, 从而对溶剂浸提法进行进一步的完善。通过研究与实验, 得出高压脉

4、冲电场技术可以在常温条件下加速极性分子的运动速度和极性官能团的定向排列,而有机溶剂溶解脂肪的过程可以看做一个物理扩散过程,随着分子运动速度的增加扩散速度随之提高,因此在常温条件下, 实现了大豆油脂的溶剂浸提。而溶解不是无限进行的, 随着高压脉冲电场的强度的提高,溶解速率趋于平稳。在这样的前提下, 可以实现豆粕的最低变性, 为大豆蛋白的深度加工提供了基础条件3。2 水酶法的改进和改善2.1 挤压膨化预处理对水酶法的改进水酶法虽然不如浸提法简单方便,却具有许多浸提法无可比拟的优势:从油料中同时分离油脂和蛋白质。 设备简单操作安全, 植物油无溶剂残留, 投资少。能除去油料中的异味成分、 营养抑制因子

5、和产气因子。 可得到可溶性水解蛋白,并能广泛应用于多种食品体系。 分离得到的乳化油经破乳后无需处理即可获得高质量油。所以,对于水酶法工艺的优化设计一直在进行当中。油料的挤压膨化是指利用挤压膨化设备将已经破碎轧坯或整粒油料中的细胞结构彻底破坏, 使蛋白质变性和酶类钝化。 当物料被挤出膨化机时, 形成的内部多孔和组织疏松的膨化状物料的过程。经研究实验发现, 采用挤压膨化预处理水酶法提取大豆油,对酶解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得到适宜的酶解条件为:加酶量2%,酶解温度 57 摄氏度,酶解时间 3h,料水比为 1:6.5,酶解 pH9.5。经验证与对比试验得知,在最优酶解工艺条件下,大豆油提取率可达到91.6

6、7%左右,比传统湿热预处理后酶解的提取率72.54%提高了 19%左右4。2.2 超声波技术对水酶法的改进超声波是一种高频机械振荡波, 在物料局部小区域中压缩和膨胀迅速交替,对物料施加张力和压溃作用,产生“空蚀”(也称“空化”)。在伴随空化作用的同时,还有机械振荡作用、击碎作用、化学效应等多种形式的作用,对大分子有机械性断键作用, 可促进物料中有效成分的溶出,有利于油料中的油脂提取。 若以全脂大豆粉为原料, 采用超声波辅助水酶法提取大豆油,并对其中的超声波处理条件和酶解条件进行研究,经单因素实验与正交试验,确定水解酶提取大豆油适宜酶解条件为:料液比1:6,酶用量 2%,pH9.0,酶解温度 5

7、5 摄氏度,酶解时间 4h。在此条件下大豆油提取率是73.56%。水酶法提油对全脂大豆粉进行超声波预处理,可有效提高大豆油提取率。在超声波温度50cC,超声波功率400W下处理15min 可将大豆油提取率提高至86.13%,比未经超声波预处理的高出12.57%5。2.3 琥珀酰化对水酶法的改进琥珀是数千万年前的树脂被埋藏于地下,经过一定的化学变化后形成的一种树脂化石,是一种有机的似矿物。化学分子式C10H16O,此外还含少量的硫化氢,微量元素种类有铝、镁、钙、硅等。酰化反应或称(酰基化反应),为有机化学中,氢或者其它基团被酰基取代的反应,而提供酰基的化合物, 称为酰化剂。 琥珀酰化是蛋白质改性

8、常用的方法,是指大豆蛋白质分子的亲核基团(如氨基、 羟基)与琥珀酸酐的亲电子基团(如羰基)相互反应,在大豆蛋白质分子引入琥珀酸亲水基团, 然后在催化剂作用下又引入长碳链亲油基团,使得大豆蛋白成为具有极性基团的高分子表面活性剂。为了减少大豆油提取过程中的乳状液的形成,采用琥珀酸酐对酶解过程中水解液进行酰化改性,利用响应面分析优化出最佳工艺参数为:加酶量5660U/g,液料比 6.34:1,琥珀酰酸添加量2.95%,酶解时间2.53h,改性时间 2.48h,在该条件下提取率为( 94.490.98)%6。3 油脂精炼技术的发展3.1 油脂精炼的步骤及方法毛油中机械杂质的去除: 机械杂质是指在制油或

9、存储过程中混入油中的泥沙、料坯粉末、饼渣、纤维、草屑及其他固态杂质、这类杂质不溶于油脂,故可采用以下几种方法去除:沉降法过滤法离心分离法。2、脱胶:毛油中或多或少含有磷脂、糖类、蛋白质以及多种树脂状胶质,但混入油中会使油色变深暗、混浊。若未经脱胶就直接经碱炼脱酸,会因乳化而难以操作和增加油脂损失。常用方法是水化法、加酸脱胶法、加热脱胶法和吸附脱胶法。3、脱酸:游离脂肪酸的存在会导致油脂酸价提高, 未经精炼的粗油中,均有一定数量的游离脂肪酸,使它脱除的过程称为脱酸。方法有碱炼、蒸馏、溶剂萃取及酯化等4、脱色:脱除油中色素以改善油脂色泽的工艺过程称为脱色。方法有吸附脱色、氧化还原、离子交换树脂吸附

10、等。 5、脱臭:脱除油脂中臭味组分的精炼过程称脱臭。方法有真空蒸汽脱臭法、气体吹入法、加氢法、聚合法和化学药品脱臭法等。6、脱蜡: 脱蜡是根据蜡与油脂的熔点差及蜡在油脂中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变小的物性,通过冷却析出晶体蜡, 再经过滤或离心分离而达到蜡油分离。方法有常规法、碱炼法、表面活性剂法、凝聚剂法、包合法及综合法等。3.2 关于脱皂技术的研究长期以来油脂生产企业难处理的废水来源于精炼工序的碱炼水洗废水,用过采用新工艺、新技术以减少或消除精炼过程中废水的排放是我国油脂行业一直研究的课题。目前国内有两种新技术应用于油脂碱炼工序:一种是利用碱炼工序水洗废水配置碱液, 碱液再用于碱炼工序, 以减少

11、水洗废水的排放; 另一种是采用吸附脱皂工序代替水洗工序, 实现碱炼工序无废水排放的目的。但两种方法都存在着不足,仍未在工业生产中大范围应用。在国外,吸附脱皂技术已实现了工业化应用。德国、日本、马来西亚、波兰及印度等国的吸附脱皂技术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准。王高林、杨帆等人关于大都有午睡脱皂的研究考察了吸附剂、过滤温度、 滤饼厚度、 脱胶脱酸油中含皂量、 含磷量对无水脱皂后清油中残皂量和残磷量的影响。结果显示,采用硅藻土对脱胶脱酸油媳妇脱皂效果比废白土稍好,但成本较高;脱胶脱酸油中含皂量在260mg/kg以下、含磷量在14mg/kg 以下时,采用废白土无水脱皂效果较好; 65 摄氏度过滤脱皂脱磷效果较

12、好;滤饼厚度增加有利于脱皂脱磷,但滤饼过厚会导致过滤机压力快速增加不利于实际生产7。4 大豆油提取技术的现状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公布食品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确定把“安全、优质、健康、方便”作为发展方向,强化生产企业链质量安全管理,提高食品质量,确保食品安全。到2015 年,我国将制(修)订国家和行业标准 1000 项,使食品质量抽检合格率达到97%以上,人民群众对食品满意度显著提高。而关于植物油的问题上,食品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提出了加强对豆油、菜籽油、花生油、棉籽油、茶籽油、葵花籽油、棕榈油等食用油脂加工、 玉米深加工等行业外资准入管理。鼓励并支持国内有条件的企业

13、“走出去”,合作开发大豆等食用油资源,建立境外食用油生产加工基地,构建稳定的进口多种油料和食用油源的保障体系8。这一系列举措不仅使得大豆油提取技术得到外来技术的融入使得大豆油行业生产标准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同时也大力稳定了我国传统大豆油的生产,大大提高了我国大豆油制油工艺的发展空间。5 总结我国的大豆油提取技术仍然处于发展中阶段,努力实行各项规划积极学习先进工艺,是提升我国大豆油提取水平的出路,也是科研人员仍在积极进行的实践。通过许多的试验和不断改进,大豆油提取工艺的水准正在快速发展中。参考文献1 范淑秋 农产品加工业是新农村经济发展的方向J科技向导, 2012,36(1):117-118 2

14、李超颖,敬思群油莎豆油不同提取方法的比较J中国酿造, 2014,33(4): 61-65 3 于庆宇,殷涌光,姜旸高电压脉冲电场法提取大豆油工艺研究J 油脂工程, 2007,11(3): 73-75 4 李杨, 江连洲, 许晶, 等挤压膨化预处理水酶法提取大豆油工艺的研究J中国油脂,2009,34(6): 6-10 5 杨柳,江连洲,李杨,等超声波辅助水酶法提取大豆油的研究J 中国油脂, 2009,34( 2): 10-14 6 李杨,刘雯,江连洲,等琥珀酰化对水酶法提取大豆油的影响J 中国油脂, 2012,33( 2): 14-18 7 王高林, 杨帆, 杜宣利, 等大豆油无水脱皂技术的研究J中国油脂, 2014,26(2):17-20 8 倪东衍油莎豆油不同提取方法的比较J农民科技培训,2012, 3(1): 42-4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