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对广电媒体到底有何意义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1444753 上传时间:2018-08-14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27.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数据对广电媒体到底有何意义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大数据对广电媒体到底有何意义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大数据对广电媒体到底有何意义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大数据对广电媒体到底有何意义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大数据对广电媒体到底有何意义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数据对广电媒体到底有何意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数据对广电媒体到底有何意义(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数据科普大数据已被视为传统媒体向新媒体转型的重要抓手,这已成业内共识。 但到底什么是大数据?大数据对于广电媒体到底有啥意义呢?其实广电媒体对数据并不陌生,甚至还很熟悉,比如收听率、收视率、市场份额等等。那这些数据是不是大数据呢?简单来说,广电人熟悉的收视率和收听率数据并不是真正的大数据,而是第三方数据公司对有代表性的样本户进行抽样调查的结果。而大数据则是全采样数据,因为它是在线采集, 是所有用户在线上的一切信息和行为,海量、实时、 高频率、全样本、交互性等是大数据的基本特征。从数据分析的角度来说, 传统的数据分析很难准确调研用户的行为习惯,对用户未来行为的预测更难以有效精准, 而大数据分析则

2、能够有效挖掘用户的真实想法和习惯,其结果也更为准确。大数据是以智能化的方式分析, 即能利用有效的工具对数据进行有效的挖掘和专业化处理。 与传统的数据调研统计相比,大数据分析的好处是耗费的时间、人力物力更少,能够及时迅速地呈现结果。大数据是永远在线,能够记录用户的行为、情感、思想、爱好与需求。而传统媒体根本不知道自己的用户是什么样的,更不清楚用户的真实需求。 利用大数据技术能够更好地分析用户的潜在需求,提供更精准的产品和服务。因此对于广电媒体而言, 大数据是盈利模式转型的基础,同时,大数据还能够服务于各类决策, 无论是具体节目内容的评估和优化,还是整个广电集团的战略方向。大数据本身也是能够带来商

3、业利益的信息资本,广电媒体受众覆盖广, 数据流量庞大,对许多商业公司而言都是垂涎三尺的资源。从长远来看, 建设大数据平台是广电媒体转型发展的必然,但就眼下而言, 广电媒体能否引入技术思维进行数据挖掘和用户画像呢?作为数据盲的小编对此是一头雾水, 必须请教高人。 某个月黑风高的夜晚, 一场驴唇不对马嘴的微信对话开始了“数据盲小编”与业内人士的对话小编:广电建设基本的大数据平台大概需要多大人财物投入?大数据的目的是尽 可能地了解用户, 这个工作也叫“用户画像”, 就是通过各种标签给用户进行特 征描述。按照广电目前的情况(互联网平台搭建刚刚起步,缺乏智能技术),如 何建立起用户标签体系?如何根据广电

4、的需要进行数据建模和用户画像?如何 挖掘更丰富的用户标签?业内人士:建设大数据平台需要多大人力物力这个不太好评估,大公司可能投放 上亿,小公司可能投入2 个人使用开源免费软件也能搭建起来。用户画像的话,一般是首先要有尽可能丰富的用户标签数据,如职业、收入等。 然后要找出自己的用户关联分析, 就可以看出自己用户的特点。 当然, 用户标签,除了像职位、 收入、性别这种常见标签, 还有一些本身就要靠挖掘才能得出的标 签,如时尚达人、文艺青年之类。一般来说,首先要有一个标签数据库, 比如新浪微博根据自己海量用户的特点构 建了一套标签库。然后你拿到自己用户的ID,把自己用户的 ID 与新浪微博用户 的

5、ID 映射起来,就可以把自己用户与新浪微博的标签关联上,这样就知道用户 的画像。小编: 映射是啥意思?业内人士: 拥有海量数据的平台才会拥有海量的标签,比如说阿里、新浪微博、 百度,因为他们有足够的数据,所以他们可以构建自己的用户标签数据库。例如广电如果想借助新浪微博的标签数据库,首要问题就是怎么把广电自己的用 户和新浪微博标签库里的用户对应上。同一个用户, 在广电的平台和新浪微博的 平台使用的 ID 肯定是不一样的,只能通过用户的手机号或身份证号、邮箱来比 对。说白了,就是把你用户的身份证手机号匹配一下,找出你的用户在新浪微博的 ID,这样就可以用上新浪微博的标签数据库,来对你自己的用户进行

6、画像了,这 就是我说的“映射”。小编: 广电收视收听统计中的样本户算是广电的用户吗?业内人士: 这些人不能算是广电的用户, 因为你掌握的用户特征有限。 这就是传 统媒体和在线媒体的区别,互联网公司天然地知道自己的用户群体是哪些。传统的电视媒是拿不到用户的身份证号、ID 之类标签的,除非跟机顶盒公司合 作,也许会有可能;或者通过你的网络电视台,采取会员注册的方式,也可能拿 到,但网络电视台的用户又不完全等于电视观众。传统媒体因为没有互联网平台, 拿不到用户数据, 所以只能依托央视索福瑞这种 咨询公司进行线下调研, 取得用户数据。 因此传统媒体往新媒体转型或者与新媒 体融合,将成为一种趋势。小编:

7、既然掌握自己的“用户”如此重要,而这又是广电的弱项, 那广电该怎么 做?业内人士:就广电目前的情况而言, 最简单的办法可以通过互联网渠道先找到自 己的用户,然后借用别人的标签数据库。当然别人的标签数据库是不会开放的, 因为那是他们用户的隐私, 也是他们的私有资源。 如果要用, 除了公司层面的合 作,就是看看有没有开放的平台,可以对外提供标签的接口。“数据盲”小编关于“大数据”的思考思考一:利用社交媒体获得广电自己的用户标签与业内人士对话结束后, 小编琢磨, 现在广电媒体基本都开了微信公众号,是否 可以利用微信平台获得用户标签呢?经过多方了解,这还真是一个获得用户标签 的一个途径。微信公共平台目

8、前可以为公众号开发者提供包括用户分析数据接口、图文分析数 据接口、消息分析数据接口、接口分析数据接口。通过数据接口,开发者可以获 取与微信官方统计模块类似但更灵活的数据。事实上,也早有传统媒体通过微信的开放平台获得自己的用户数据了。2013年 11 月 28日,钱江晚报官方微信后台技术平台1.0 版正式上线,他们在微信上所 发布的各种内容、 开展的各种活动, 最终都会沉淀在自己的平台上,形成内容数 据库、用户数据库,真正实现了把微信平台当成自己的渠道。思考二:广电要建立自己的互联网渠道获得用户大数据与 BAT等巨头相比,传统媒体尽管缺乏技术基因, 但在区域化的线下有巨大优势。 换句话说,本地化

9、的大数据平台就是传统媒体的优势和未来。首先广电媒体巨大的流量是数据采集的前提,其次,广电媒体在资源、 公信力等 方面拥有本土优势,为挖掘本地用户数据提供极大便利。为了获得本地用户的大数据,必须积极建设自己的互联网渠道,通过渠道获取 “在线数据”,并通过对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等等,及时对产品、服务进行 调整优化,以满足用户的需求。思考三:“借船出海”与互联网巨头数据库对接当然,在积极搭建互联网渠道和入口的同时,广电媒体仍然可以借鉴互联网公司 的“数据思维”尝试挖掘自己的数据,把观众和听众变成用户。简单的说,就是把广电获得的用户数据和BAT这样的海量数据拥有者的数据库进 行对接,借用他们的数据库, 发现我们的用户买过什么、 想买什么;搜索过什么, 对什么感兴趣;跟谁是朋友等等。这招“借船出海”的前提是我们要先拥有自己的用户,获得可以跟外部数据库关 联的 ID,比如身份证号、手机号或者微信号、QQ号、电子邮箱等。现在广电媒体通过摇红包等互动可以吸附到很多粉丝,但怎么把这些粉丝变成自 己的用户,而不是得到实惠就走呢?可以尝试俱乐部会员制,首先通过吸引粉丝 注册为用户, 然后通过现金红包、 奖品实物、 可消费的服务等不同层级的优惠进 行巩固,让注册用户固定化、忠诚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