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制胜、场景为王,拥抱移动支付新浪潮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51441151 上传时间:2018-08-14 格式:PPTX 页数:21 大小:437.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技术制胜、场景为王,拥抱移动支付新浪潮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技术制胜、场景为王,拥抱移动支付新浪潮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技术制胜、场景为王,拥抱移动支付新浪潮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技术制胜、场景为王,拥抱移动支付新浪潮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技术制胜、场景为王,拥抱移动支付新浪潮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技术制胜、场景为王,拥抱移动支付新浪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技术制胜、场景为王,拥抱移动支付新浪潮(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技术制胜、场景为王 拥抱移动支付新浪 潮目 录2一移动支付概述3二中国移动支付市场分析9三中国移动支付监管和安全12四国外移动支付市场发展态势17五普华永道将助您决胜未来22第一章移动支付概 述3一天中的 移动支付买咖啡投资理财乘坐出租车手机转账汇款水 电 煤缴纳费用买电影 票丰富的支付场景、便捷的支付手段,移 动支付已经融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成 为了掌上生活新方式。相较传统 支 付方 式,移动支付能让消费者通过手 机端进 行各类消费支付行为,满足各 个消费场 景的支付需求。随着互联网 科技和电商 的快速发展,移动支付在 线上、线下市 场上的应用越来越多。随着支付技术的发展,支付方式正在发生

2、巨大的变化。支付 最 早的形式是以物易物跟现金交易,在金融体系出现后,银 行卡 支付、支票支付等逐渐占据了主流。伴随着互联网的发 展及电 子商务时代的来临,互联网支付开始出现井喷式的增 长。近年 来,智能手机的普及及3G/4G网络的大规模铺设, 则加速了移 动支付行业应用及商业模式创新的步伐。移动支付互联网支付卡支付现金支付移动支付, 开 启 指 尖 上 的金 融生活43176835558 388254199746376 500065270585.80% 88.90% 100.00%59357 60000 65.50% 69.30%72.20% 74.50%78.50% 81.00% 83.4

3、0%02000040000Q1 2014Q2 2014Q3 2014网购 PC端交易额占比网购移动端交易额占 比0200002014年2015年单位 :万人80000中国手机网民规模及其占网民比例手机网民规模手机网民占整体网民比例中国网民数量的持续上升和手机网民占整体网民比例的上涨, 为中国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壮大提供了优渥的土壤。中国移动 互联网产业 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电商行业爆发式扩张 的大 背景下,经历 了飞跃 式发展。从网络环境的改善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来看 , 3G/4G时代的开启为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注 入了 巨大的能量,移动支付用户能更加便捷 地使用 手机网络进 行各种活动。同时,随着中

4、国电商行业呈现出爆发式扩张态势 , 移动电商作为新的业务板块正逐步成为行业主 流。 以“双十一”为例,移动支付占总成交额的 比例逐 年上升,2013年占比14.9%,2014年占比 42.5%, 到2015年已上涨至68%。Q1 2015E 60000 Q4 2014中国网络购物交易额 在 移动端和PC端 占比40000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单位:万人8000052014年至2015年中国3G/4G用户 规模增长情 况数据来源:CNNIC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调 查伴 随 着 智能手 机 普 及 率的不 断 上 升 及移 动 应 用 的 日 益丰 富 , 中 国正在 步 入 全 民移动 互

5、 联时 代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普华永道分 析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普华永道分 析5567880.00%60.00 %40.00 %20.00 %0.00%52%48%60%40%66%34%70%30%74%26%9.6422.5984.769080706050403020100 2013年2014年2015年2013 2015年 中国移动支付业务交易量万亿*移动支付市场,特别是中国移动支付市场的迅猛发展、市场 潜 力及增长空间使其受到了各方的关注。中国的移动支付业 务交 易量在2014年达到22.59万亿元,截至2015年第三季度 ,移动 支付交易总量达84.76万亿元,为2014年交易量的3

6、.75 倍。移 动 互 联网 的 迅速普及 、移 动 支 付 场景的 不断 拓宽,是 移 动 支 付爆发 式 增 长 的主 要 推动力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支付体系运行总体情况,普华永道分 析 *2015年数据截至第三季度。73%17%3%2%1%1%1%1%0%1%拉卡拉百度钱包易宝支付快钱平安付京东支付连连 支 付以支付宝、财付通(微信支付)为首的第三方支付通过丰富的应用场景、强大的营销 手段及优惠 的 补贴 政策,占据了绝大部分的市场份额。2015年 中国第三方移 动支付交易规模市场份额6支付宝财 付 通(微信、手Q)其他72.9%0.8%1.5%2.2%3.0%17.4%0.3%0.5

7、%0.6%0.8%数据来源:比达数据中心 数据说明:只统计了中国第三方支付机构 ,不含银行、银联、运营商根据支付信息交互方式的不同,移动支付可以分为近场支 付及远程支付。远程支付指通过移动网络,利用短信 、 GPRS 等通道,和后台支付系统建立连接以完成支付行为; 近场支付则是指通过具有近距离无线通讯技术的移动终 端 实现 信息交互,进行资金转移的支付方式,主要包括射频 、 蓝牙、红外等通道。NFC支付通过在手机中内置NFC模块,与支持NFC的收单终 端进 行 近距离信息交互完成各种支付业务。可穿戴设备 是NFC的一大应用案例,以具备部分计算功能 、 可连接手机及各类终 端的便携式配件形式存在

8、,有望 将移 动支付简化到一个点进行,将大幅提升支付便捷性。HCE云闪付采用主卡模拟技术(HCE),不需要往手机上增添硬件 设 备,只需打开手机的NFC功能,在受理终端挥手机完 成即 可支付。HCE云闪付也具备在线支付功能。目前 HCE只支 持安卓平台。远程支 付近场支 付扫码 支付通过扫 码(条形码或二维码)读取支付网页地址,调用 手 机钱包软件完成后续的资金转移操作。移动网关支付利用手机把支付指令通过互联网传送到第三方支付公司或 银行的支付网关,由后台系统完成后续支付处理。随着移动支付技术的多样化 ,远程支付与近场支付正呈 现 逐渐融合的趋势。如扫 码支 付本质上属于远程支 付,但 是以近

9、场支付的方 式展现; HCE 云闪付 采用 近距 离通 信的方式,所以 属于近场支 付,但仍然需 要在云端存储 虚拟卡片信 息。因此,近场 支付与远 程支付的定义也在 发生变 化。近日中国人民银行科技司司 长王永红撰文,将国内手 机 支付大体分为三大流派 :闪 付派、扫码 派、转账 派。闪 付派侧重于巩固线 下支付, 主要包括云支付 、三星支付 和Apple Pay等 。而扫码派 则重点是促使 线下交易转换 为线 上交易 ,代表机构为支 付宝和财 付通。转账派主要 是支付 宝转账 和微信支付。7远 程 支 付场 景 丰富 , 近 场支 付 逐 渐 爆发。 未 来 远 程支付 与 近 场 支付将

10、 逐渐融合移动支付技术的多样化,为用户提供了更加快捷安全的支付 服 务。NFC、二维码 支付已经广为人知,HCE云支付、 MST 、 可穿戴支付等也正在成为新的热点。同时通过与生物 识别技术 的深度融合,产生了指纹支付、刷脸支付等新型技 术。8移 动 支 付技 术 的 快 速 演 进是 行 业 发 展的主 要驱 动力 支付技术定义场景优劣势NFCNear Field Communication (近场通 信)即近距离无 线通讯技 术,允许电子设 备间进行 非接触式点对点 数据传输(十厘米内)交换数据Apple Pay使用NFC 技 术可绑定各类银行 卡 ,iPhone靠近POS 机 即可完成支

11、付借助NFC技术,可 穿 戴设备 可以成为 移 动支付的一大应 用 载体点对点近场通信保证了数 据传输 的保密性与安全性; 无需联网即可完成支付更 加 便捷所需生态圈较为 复杂,芯 片供应商、手机厂商需与 商 户、银联、消费者多重 协 作;且需受理终端支持HCEHost Card Emulation(主 卡模拟技术)是Google在 2013年底推出的新的NFC 技术。传统 NFC的实体安 全模块SE被远程托管的云 端SE取代,移动设备 即使 没有SE硬件模块也可实现 安全的NFC通讯银联结 合HCE和 Token技术研发了 “ 云闪付”产品, 既可 实现 在非接终 端上 的线下支付, 也可提

12、 供远程线上 支付,从 而实现 了 联网通用摆脱了硬件安全载体对于 移动支付的制约,同时保 证了较高的安全性仅支持Android系统的NFC 手机,且只适用于支持闪 付 功能的POS设备MSTMagnetic Secure Transmission(磁力安全 传输 技术),能通过发射 器来操纵磁场,向POS机 无线传输 磁条数据,模拟 刷卡行为完成刷卡工作三星发布“三星智 付 ”移动支付服务, 可 同时支持NFC及 MST两种支付技术, 借兼容磁条卡对抗 Apple Pay可以兼容传统 磁条卡POS 机,商户端无需升级POS 设备目前仅三星手机Galaxy S6 edge+Galaxy Not

13、e5支持生物识别技术利用人体生理特性和行为 特 征来进行个人身份鉴定, 目前有指纹支付、扫脸支 付和虹膜支付等阿里巴巴2015年发 布支付宝人脸识别 技术“Smile to Pay”Apple pay使用指纹 识别 “Touch ID” 来进行支付确认认证 方式较为便捷,用户 体验较 好识别 率需提高,安全性有 待验证第二章中国移动支付市场分 析9主要参与者:中国银联产品: 云闪付、银联钱 包发展现状:2015年年底,中国银联发 布“云闪付”,用户 可 使用具有机NFC功能的手机在手机银行app中生成一张虚 拟银 联卡,在线下有银联“闪付”标示的POS进行支付。同时,为了完善持卡人服务,中国银

14、联推出了银联钱 包,为 持 卡人提供优惠折扣、积分业务、手机支付等服务。参与者:阿里巴巴、腾讯等产品:支付宝、微信 发展现状:支付宝及微信通过扫 码支付、红包等手段迅速占领 了移动支付的大量市场份额。根据速途研究院的研究报告, 从 2013年到2015年,第三方支付的交易规模呈爆发式增长,从 2013年第一季度的3.3万亿增长至2015年第三季度的9万亿。 并且移动支付占第三方支付交易结构从2013 年第一季度 的 7.2%,占比暴增至18.8%。参与者:工商银行、招商银行等 产品:手机银行发展现状:2012年开始,手机银行用户开始大幅度增长, 在 2014年末,十家上市银行的手机银行客户数已

15、突破5.4亿 户。 其中四大行的手机银行客户量占到总体的87.5%,但股 份制银 行的用户增速更为迅猛。 银行主导运营商主导第三方支付主导目前中国移动支付市场还处于群雄逐鹿的阶段,根据市场参 与 者的不同,主要分为四种运营模式:银联 主导、第三方支 付主 导、银行主导及运营商主导。其中第三方支付主导的运 营模式 占据移动支付最大的市场份额。银联主 导为 了 抢 占移 动 支付入口 ,银 行 、 银 联、运 营商 、 第三方 支 付 公 司等纷 纷 挺 进 移动 支 付市场参与者: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等 产品:短信支付、NFC手机支付 发展现状:短信支付是指用户预 先将手机SIM卡与个人

16、账户绑 定,通过发 送短信的方式,由运营商从话费 中扣除费用。作 为 移动支付的早期应用,目前市场份额日渐萎缩。面对诸 多竞争对手的挑战,运营商主要依托行业合作发展 NFC 手机支付。以中国移动为例,中国移动将在2016年聚 焦公交 领域,通过公共交通NFC刷卡解决方案,为移动用户 提供公共 交通应用入口。10随着移动支付的竞争进入白热化阶段,各个市场参与者利用 技 术创 新、商业模式创新和应用创新等多种手段吸引移动支 付用 户,占据移动支付入口,培养用户习 惯,形成O2O闭环 。同时传统 企业也纷纷 布局,通过与第三方合作或自建支付公 司 的方式,发展移动支付业务。11vs.移 动 支 付竞 争 加剧 , 技 术创 新 及 场 景建设 成 为 了 各市场 参 与 者 的制胜 关键11滴滴和招商银行全面战略合作滴滴和招商银行在绑卡支付领域形成目前手机打的行业已形成固战略合作,滴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