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51435286 上传时间:2018-08-14 格式:PPT 页数:58 大小:7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_第4页
第4页 / 共58页
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_第5页
第5页 / 共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5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命题作文 2材料作文 3话题作文 4新材料作文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方法全面理解材料,准确把握材料中心由于命题材料的不同,我们也应从 不同的角度把握材料的中心。如果内容 为现实生活中存在着的一种现象,审题 时就要注意透过现象看本质,从列举的 现象中概括出规律性的东西。如果是寓 言故事类,就要读懂材料的寓意,了 解寓意的情感趋向和价值取向。例:阅读下列材料,从中概括出最佳观点 。茉莉、白兰、米兰等花香气袭人,但 不艳丽;牡丹、君子兰、郁金香等花虽不 很香,但显得华贵奇异;玫瑰花色彩缤纷 ,美艳动人,而且不失清香,但它浑身是 刺。有人说,香花不美,美花不香, 色香兼有则带刺。分析:本则材料围绕着一

2、个内容, 由两部分组成:第一段列举现象;第二 段以“有人说”的形式对上文进行概括总 结。综合整则材料,我们可以发现,实 际上,第二段已经为我们提供了最佳观 点,即“世界上没有绝对完美的东西”。把握隐含信息,多角度、多方面 地分析材料。例:父亲和儿子走在雪地里,看到远处 有一棵大树,就对儿子说:“我们来比赛,看 谁在雪地上跑出的线最直。”儿子听了就很小 心地走,不断注意自己的双脚,把一只脚慢 慢放到另一只脚前面。好不容易走到大树旁 ,看见父亲已经先到,他并不觉得意外,但 父亲走的路比较直,却令他吃惊。原来父亲 明白要走成一条直线,最有效的方法不是光 看着脚,而是注视着前方的目标。只要眼睛 始终不

3、离开大树,就能走成一条直线。分析:在材料中“脚”、“大树”都 可是隐喻。“脚”可以是具体的第一件 事,是眼前的得失,“大树”可以 看作是人生或阶段的方向、目标等。 在我们一生中,我们有时得小心注意 自己的脚下,但更多时候,要知道自 己往哪里去。人生如果没有清晰的目 标,你的脚步肯定会随波逐流。推敲词句,找出材料的突破口。抓 住材料中能够揭示内容的关键词句反复 推敲。这些词句是材料中的“眼”。例:螃蟹在树林里迷了路。遇到青蛙,问 道:“青蛙哥哥,到河边去,怎么走?”青蛙 指着前面说:“你一直往前走,一会儿就会到 达河边。” 螃蟹走了老半天,还是没走到河 边,后来,螃蟹遇见了青蛙,指责到:“你害

4、得我好苦,走了老半天还是没有见到河的影子 。”青蛙说:“我没有骗你!叫你一直往前走 ,你却横着爬,当然到不了河边。”分析:关键在于抓住材料中“我没有 骗你!叫你一直往前走,你却横着爬 ,当然到不了河边。”这个关键句, 得出“对别人的意见不要盲从”“接 受别人好的意见(思想)的同时也要 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 “帮助别人( 给别人提建议)要多站在别人的角度 想问题”等观点。由表及里,由此及彼,挖掘本质。要写出立意深刻的文章,首先对材料要 有深刻的理解。请看下题:例:2002年发生在北京动物园的一 起“人伤熊”事件曾激起了人们的愤怒和 思考。清华大学四年级学生刘海洋用硫 酸伤害了五只狗熊和棕熊,他说

5、:“我觉 得好奇,因为是兑在饮料里,看它能不 能辨别出里面有东西。”请就这则材料进行分析,自拟题目 ,写一篇议论文。分析:从表面上看,这是一个人的 公德、修养问题。这样写,当然可以, 但只停留在材料表面不会深刻,当然也 难得有新意。往深层次看,刘海洋是有 知识的“文化人”,应该懂得这些起码的 常识,由此看来,“有文化”不等于“有 公德修养”,这就牵涉到才与德的关系 :知识不等于德操。这样论述,就避免 了人云亦云,立意更高远。抓住关联,求同存异,辨证分析。有时候,命题由多则材料组成,材 料之间必然存在着各种不同的关系。审 题时,要学会辨证思维,从现象到本质 地深入分析,抓住多则材料间的关联点 ,

6、全面地、联系地理解材料。不能孤立 、片面地理解其中的一则。例1:三位年轻的海军新闻工作者在北京进行了一次 特别采访,题目是:中国人,你还记得“甲午”吗?一位来自佳木斯的三十多岁的东北汉子愣愣地问: “甲午是个啥?”给他解释后,他说:“现在都兴 公历了,连俺屯子里的庄稼人都不看皇历了,谁还弄得 清什么甲午!”从上海来京旅游的林小姐说:“甲午战争我是晓得 的。好像是在初中学过的吧。林则徐这个海军司令没当 好,让日本人打沉了好多条船,不过他禁烟还是有功的 。”一位在颐和园北窗门外卖各种纪念章的中年人说: “那是多少年前的事了,知道了也没用。打仗是当兵的 事,做生意就是多赚点少赔点。”【求同法】几则材

7、料在形式、内容上虽不相同 ,但在内涵上有共同性,相通性。审题时,就 是要找出材料的共同点。人们几乎对此问题都感到意外。 分析:分析这则材料,首先要明白三个人各谈了 什么内容。第一个人把甲午只看作是纪年的一个 标志。第二个人把甲午战争与鸦片战争混为一谈 。第三个人对甲午印象模糊,认为它不关自己的 事。我们应归纳三个人谈话的共同点,即这三人 或不知道甲午战争,或印象模糊,反应冷淡。由 此再进一步思考:作为一个中国人该不该忘记甲 午战争?该不该忘记邓世昌与侵略者浴血奋战的 民族气节?该不该进行中国近代革命史的教育 再进一步反问,对甲午战争一无所知的青年 人,能有历史的责任感、使命感吗?通过层层深 入

8、的分析,对材料的题旨就明了了,认识也深刻 了,写起作文来也就不会偏题甚至离题。【求异法】如果几则材料中既有正面的又 有反面的,在审题时,应找出正反材料之间 的对立点,从正反材料的对比中得到启发, 提炼观点,立意成文。例1:下面两段话反映出两种对立的观点, 请找出其关联点,联系实际,自拟题目,写一 篇800字的议论文。甲:有人想,如果全国每一个人都节约一 根火柴的钱给我,那我就成了百万富翁了。乙:也有人想,如果我能够给全国每一个 人作出一根火柴的贡献,那我一生就很有价值 了。分析:这两种人的观点是对立的, 进一步分析,是两种不同的价值观的 问题。所以,两者的“关联点”就是人 生应树立怎样的价值观

9、,是奉献还是 索取。09高考全国卷I作文题:兔子是历届小动物运动 会的短跑冠军,可是不会游泳。一次兔子被狼追到河 边,差点被抓住。动物管理局为了小动物的全面发展 ,将小兔子送进游泳培训班,同班的还有小狗、小龟 和小松鼠等。小狗、小龟学会游泳,又多了一种本领 ,心里很高兴:小兔子和小松鼠花了好长时间都没学 会,很苦恼。培训班教练野鸭说:“我两条腿都能游 ,你们四条腿还不能游?成功的90来自于汗水。加 油!呷呷!”评论家青蛙大发感慨:“兔子擅长的是奔跑!为 什么只是针对弱点训练而不发展特长呢?”思想家仙 鹤说:“生存需要的本领不止一种呀!兔子学不了游 泳就学打洞,松鼠学不了游泳就学爬树嘛。”要求选

10、 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 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分析:材料涉及的是“全面发展与发挥特长 ”之间的辩证关系。故事的中心寓意是:人 在有特长的基础上应培养发展多种能力,而 能力的培养与发展必须从自己的个性特征与 条件出发。我们围绕此寓意作文,或谈发展特长, 或谈培养多种能力,或谈能力培养从个性特 征出发,及由此生发开去思考社会、国家相 关问题,均为符合题意。例如扬长避短、发 挥优势、尊重个性特征、全面发展、因材施 教等,皆在题意范围之内。不要问我到哪里去, 我的心依着你不要问我到哪里去, 我的情牵着你我是你的一片绿叶, 我的根在你的土地春风中告别了你

11、, 今天这方明天那里无论我停在那片云彩, 我的眼总是投向你如果我在风中歌唱, 那歌声也是为着你唔不要问我到哪里去 我的路上充满回忆请你祝福我 我也祝福你这是绿叶对根的情意不要问我 你不要问我到哪里去我是你的一片绿叶, 我的根在你的土地09浙江卷作文题:根据绿叶对根的情意这 首歌中的一段歌词自拟题目作文。分析:全面理解材料,必须考虑绿叶与根的双 元关系、辩证关系。根滋养抚育绿叶,绿叶才 得以葱绿昌茂,绿叶心怀感恩之情,纵使飘零 一生,也眷恋不忘根对自己的呵护。根作用于 绿叶,绿叶反作用于根,这是相互的。由此可 以提炼出“感恩”的观点,比如“游子对故土 的感激眷恋”、“华侨对国家的回报感恩”、 “

12、孩子对母亲的依恋爱戴”等等都可以。如果 能超越 “感恩”,能从材料中品出根与绿叶 的延续性关系“给予与吸收,及再给予” ,将个体心理上升为一种群体情感倾向,比如 “乡愁的文化心理”等,则能写出一定的思想 深度。脉脉乡情 (浙江某考生)浩浩的江水载着扬帆的船儿远征,然而船儿 明白来时灯塔的方向是心底最依恋的港湾;碧蓝 的天空承载着鸽子飞翔的双翅,然而家的方向是 如此清晰。正如那江水中流淌着的依恋,天空中 掠过的思念,当一个熟悉的名词在脑际浮现,心 中总是有些悸动。曾经是如此惊诧于叶落的壮美,感怀于那极 致的美丽。枝杈与土地仅有几米的距离,然而叶 儿毅然挣脱,任风翻飞,它飞旋:任车将它压得 粉碎,

13、它依然高歌,向着根的方向飞旋着动容的美丽。我问落叶,落叶不语,那该是由内散 发的情愫,慢慢体会。直到那一年,阳光融融,拂过内心小小 的激动,春风暖暖,却吹过心底淡淡的苦涩 ,门前的柏树窸窣作响,摇曳着内心的不舍 ,那一天我们举家迁往城里。远去了清晨那 晶莹的露珠,远去了熏豆茶在乡土味中蒸腾 出的清韵雅志,远去了春雨下撑着伞漫步于 田埂的惬意。钻进门前等候的车内,望着阳 光映衬出的古屋的倩影,记忆便尘封在这安 详伫立的院落,在那渐渐远去的方向,我落 泪了,止不住地落,从心底流淌出的。远离了家乡,在一个陌生的城市一切都 是那么新奇,可心中似乎是愈加想家了。这 时我仿佛能够真切得体会到落叶挣脱枝头的

14、 毅然,是家的力量,是根的力量呀。林语堂 的一篇随笔曾给予了我深深地慰藉。小时候 的他住在鼓浪屿,离海很近,他常常和父亲 在海边倾听海的沉吟,他常问父亲海的那边 的图景,他向往着,终于他飞过了那道海, 可海的这边依然深深地萦绕在他的心底。他 说:“当我乘飞机越过这道海时,觉得其实 它很小,而当我在海的那头遥望家乡时,它 是如此渺远。”短短的一句话是如此意味深 长,因为乡愁是人间最美的语言。 每个生灵都有着它的根,都有着牵引着它 的一根丝,流淌着人间最美丽的情感。就在秘 鲁和玻利维亚的交界处有一条的的喀喀湖,上 面住着一群乌鲁人,当日月斗转过多少个春秋 他依然生活在浮岛上,当印加文明渐去,当温

15、室效应袭来,他依然坚持固守,他们说:“那 是根生长的水域,根是拔不起,移不动的。”那是多么简单却是那样动人的话语,带着 那样寻找的愿望,带着按捺不住的依恋,再回 到那片熟悉的土地,手捧一杯清绿的熏豆茶, 踱步于乡间小道,感受着那氤氲的湿气里弥漫 着的泥土的芬芳,犹如泰伊的弥撒曲一般令人 销魂,那一刻我觉得自己被融化了。随手拔起路边的野花,我惊诧于那根系的 葱茏,是它生成了绚丽的色彩,那时我找 到了一直追踪的答案。青春的我正要扬帆起航,一卷书,一 杯茶,蒸腾着脉脉乡情,在心底一直有灯 塔照着我来时的方向。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不学蜗牛爬,要学千里马。谚语追逐着鹿的人是看不见山的。佚名慢慢走

16、,欣赏啊!阿尔卑斯山口的路牌做了寒衣杨柳青,做了夏衣水结冰。俗语上面的四句话,会使人产生许多关于“快”与“ 慢”的联想,请结合生活实际,以“快和慢”为 话题写一篇议论文。要求:题目自拟,立意自定,字数不少于800字 。“快与慢”是一道“关系型”作文 题。我们先来了解这种高考作文题 型。【2005年全国3】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 文。(60分)甲乙两个好朋友吵架,乙打了甲一拳 ,甲在沙地上写了“今天我的好朋友打了我 一拳”。又一次外出时,甲不小心掉进河里 ,乙把他救了上来,甲在石头上刻了“今天 我的好朋友救了我一命”。乙问甲为什么要 这样记录,甲说:“写在沙地上,是希望大 风帮助我忘记;刻在石头上,是希望刻痕帮 助我铭记。”生活中,有许多事情是可以忘记的,有 许多事情又是需要铭记的。请以“忘记和铭 记”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自 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所写内容必 须在话题范围之内。要写好这类作文题,关键是要辩证分析 二者之间的关系。所以要注意阐明应该忘记 什么,应该铭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