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OC技术介绍(新)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51434366 上传时间:2018-08-14 格式:PPT 页数:73 大小:5.2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EOC技术介绍(新)_第1页
第1页 / 共73页
EOC技术介绍(新)_第2页
第2页 / 共73页
EOC技术介绍(新)_第3页
第3页 / 共73页
EOC技术介绍(新)_第4页
第4页 / 共73页
EOC技术介绍(新)_第5页
第5页 / 共7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EOC技术介绍(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EOC技术介绍(新)(7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EOC技术介绍路通光电概 述2010年1月13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 常务会议,决定加快推进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 联网三网融合。2010年至2012年广电和电信业务双 向进入试点,2013年至2015年,全面实现三网融合 发展。对于广电网络来说,要实现三网融合,目前迫切需 要解决的是网络的双向化改造,而广电网络进行双 向化改造,目前有几种技术可选,针对各有线网络 的特点,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网络发展的双向网改造 技术就显得非常关键。2 2CMTS +CM传统HFC双向网改造技术 EPON+EOC改造技术现有主流的HFC双向网改造技术3 3数据通信模型所有EOC协议,都是在MAC层与物理

2、层上进行定义4 4什么是“EoC” EoC “Ethernet over Coax”,也就是以太网 信号在同轴电缆上的一种传输技术。 5 5EoC分类无源(基带) 有源6 6无源EOC7 7无源EoC8 8无源EoC 采用的是将基带的以太数据流信号直接混入或分离的技 术,没有经过调制,其实质就是一种基于同轴的以太局域网。其 最大的特点是通过无源器件的处理就可实现。它适合于集中分配 型同轴网络,不适合树型,也不能过分支分配器。从改造情况看 ,无源EoC 改造必须具备两个条件:首先,局端数据信号必须到 楼道;其次,EoC 下行通道不能有分支分配器,且不能有额外干 扰源。这两个条件,导致采用无源Eo

3、C 技术的广电双向网络改造 成本非常大,无法适用于广电的树型拓扑网络结构,除了利用电 缆入户外,等于重建网络。另外,这一技术在技术上还有一定的 缺陷,从实际的应用来看,还存在太多的问题,所以现在这一技 术不推荐使用。9 9有源EoC 不同于无源EoC,它是采用频分复用 技术将预先调制的以太IP 数据信号与CATV信 号混合在一起,然后通过同轴分配网传输至用 户端分离出CATV 信号和IP 数据信号,IP 数 据信号进行解调还原成原始以太数据信号。有 源EoC由于采取了一些适应CATV 网络特性的 处理技术,所以能克服无源EoC 的缺点,能适 应树型、星型以及混合型网状网,能够过分支 分配器,具

4、有传输距离远,带宽高,支持QoS ,支持集中网管等优点,能够很好的满足HFC 同轴分配网络结构特点。有源有源EoCEoC1010有源EOC1111有源EOC技术种类HomePNA WiFi 降频 MoCA- Multimedia over Coax Alliance HomePlug(BPL/AV) ECAN DOCSIS EOC1212HomePNA over Coax1313HomePNA HomePNA是Home Phoneline Networking Alliance(家庭电话线网络联 盟)的简称,该组织于1998年成立,致力 于开发利用电话线架设局域网络的技术 ,其创始会员包括In

5、tel 、IBM 、HP、 AMD、Lucent、Broadcom及3Com等知 名公司。1414Home PNA技术可以利用家庭已有的电话线路 ,快速、方便、低成本地组建家庭内部局域网 ,利用家庭内部已经布设好的电话线和插座, 不需要重新布设5类线,增加数据终端如同增 加话机一样方便。目前,该组织共发布了三个 技术标准,1998年秋天发布HomePNA V1.0版 本,传输速度为1.0Mbit/s,传输距离为150米 ;1999年9月发布V2.0版本,并可兼容V1.0版 本,Home PNA2.0传输速度为10Mbit/s,传输 距离为300米。1515 2003年所推出的3.0版规格(20

6、05年成为世界标 准ITU G.9954),将传输速率大幅提升到 240Mbps。HomePNA 3.0提供了对视频业务的 支持,除了可以使用电话线为传输媒体外,也 可使用同轴电缆,为HomePNA over Coax奠定 了基础。它可与大部份的家庭网络设备,如 Ethernet 、802.11 及IEEE1394等设备联接使 用。支持Synchronous 与Asynchronous 两种媒 体存取协议, 即SMAC 与AMAC。1616HomePNA使用的频谱 1717MAC层协定 HomePNA 3.0的MAC层协议为CSMA/CD, 为提供QoS服务,它 采取八种不同优先等级(0 7,

7、7代表最高优先等级)的帧传送方式 ,由测量帧确认否有碰撞发生。一个正常帧传送时间须介于92.5 us 3,122 us之间,因此, 当传送数据的工作站侦测到网络上发生碰撞时,必须在70 us内停 止传送数据。换言之,当帧传送时间小于92.5 us或大于3122 us, 就表示网络上有碰撞发生。若网络上发生碰撞,则每部工作站(含 先前未传送数据的工作站) 必须执行分布公平优先级排队 DFPQ(Distributed Fair Priority Queuing)算法,以便决定由那一 部工作站取得传输媒体的使用权。1818名词解释CSMA/CDCSMA/CD(Carrier Sense Multip

8、le Access/Collision Detect) 即载波监听多路访问/冲突检测方法是一种争用型的介质访问控制协议。原理比较简单,技术上易实 现,网络中各工作站处于平等地位 ,不需集中控制,不提供优先 级控制。但在网络负载增大时,发送时间增长,发送效率急剧下 降。 CSMA/CD控制规程: 控制规程的核心问题:解决在公共通道上以广播方式传送数据中 可能出现的问题(主要是数据碰撞问题) 控制过程包含四个处理内容:侦听、发送、检测、冲突处理1919控制规程的核心问题:解决在公共通道上以广播方式传送数据中可能出 现的问题(主要是数据碰撞问题) 控制过程包含四个处理内容:侦听、发送、检测、冲突处理

9、 (1) 侦听: 通过专门的检测机构,在站点准备发送前先侦听一下总线上是否有数据 正在传送(线路是否忙)? 若“忙”则进入后述的“退避”处理程序,进而进一步反复进行侦听工作。 若“闲”,则一定算法原则(“X坚持”算法)决定如何发送。 (2) 发送: 当确定要发送后,通过发送机构,向总线发送数据。 (3) 检测: 数据发送后,也可能发生数据碰撞。因此,要对数据边发送,边接收, 以判断是否冲突了。 (4)冲突处理:当确认发生冲突后,进入冲突处理程序。2020当网络中HomePNA设备节点增加时,碰 撞的几率大大增加,数据传输的速率也 大大降低。在试验中发现,以一条电话 线或同轴线上连接6台以上的电

10、脑时,电 脑之间复制文件的速度会变得很慢了。 因此HomePNA比较适合节点数较少的家 庭联网场合,如果用于点到多点的、数 据流量要求较高的接入时,难免有点力 不从心。2121HomePNA over Coax借用整个HomePNA协议 ,只是修改原HomePNA传输介质的耦合接口 部分的设计。 由于同轴电缆的传输性能好于 电话线,数据流量性能略好于HomePNA在电 话线上传输的性能,主要取决于同轴电缆接入 网络的性能(包括分支和分配器)。因为最低 端的频点4MHz已经超过分支分配器的下限频 率5MHz。实际我们测试发现,一些劣质的分 支分配器可能连在7MHz、或10MHz时其指标 还达不到

11、国家标准要求,此时HomePNA over Coax的性能要打些折扣。2222由于HomePNA over Coax是采用4-28 MHz频 段。当1点对多点通信时,也是要受到汇聚噪 声的影响,再加上HomePNA的层采用 的是技术,通迅方式又是半 双工方式,在接入用户多时,容易产生冲突 碰撞,所以实际网络使用时性能比理论宣称 的要低很多。HomePNA供应商是美国CooperGate2323WiFi over Coax2424WiFi over Coax WiFi概述无线局域网技术是无线通信领域最有发展 前景的技术之一。目前,WLAN技术已经日渐 成熟,应用日趋广泛。国内无线局域网市场将 有

12、十分广阔的发展空间。国内多家运营实体已 纷纷看好无线局域网的市场机会,希望以此为 契机跻身无线互联服务市场。2525WiFi over CoaxIEEE的802.11标准IEEE的802.11标准由很多子集构成,它详 细定义了WLAN中从物理层到MAC层(媒体 访问控制)的通信协议,在业界有广泛的影响 。相关标准经历了802.11b、802.11a和802.11g ,802.11n标准。 802.11n使用 2.4GHz/5GHz两种通用频段,互通性高,被看 好是新一代的WLAN标准。2626WiFi over Coax为了实现高带宽、高质量的WLAN服务 ,使无线局域网达到以太网的性能水平

13、,推出了802.11n标准。802.11n可以将 WLAN的传输速率由目前802.11a及 802.11g提供的54Mbps提高到150Mbps。 这得益于将MIMO(多入多出)与 OFDM(正交频分复用)技术相结合而 应用的MIMO OFDM技术。2727WiFi over CoaxWiFi over Coax采用变频解决方案-将2.4GHz 下变频到1GHz左右的频段。这虽然减小了电缆 和无源分支分配器的损耗,但是带来了新的问 题标准化较差,不同厂家之间的设备不能互 通;增加新的器件和设备,增加了成本,减低 了可靠性;同时由于WIFI协议是针对无线网络 要求设计,所以协议开销大,再加上其协

14、议采 用的是CSMA/CA方式,所以随着用户数的增加 ,碰撞机率也随之增加,数据的实际吞吐量大 大降低。2828WiFi over Coax结论802.11g标准理论上最高数据传输速率可 达到54Mbps,实际吞吐率也仅能达到最 高传输速率的一半甚至更低,约为20至 26Mbps 。 802.11n物理层速率可达150Mbps, 但由于 其MAC层效率较低,MAC层速率只能达 到60Mbps70Mbps。 主要芯片提供商ATHEROS2929MoCA3030MoCA MoCA概述MoCA是同轴电缆多媒体联盟(Multimedia over Coax Alliance)的缩写,MoCA成立于20

15、04年1月,创 立者为Cisco、Comcast、EchoStar、Entropic、 Motorola与Toshiba等。MoCA希望能够以同轴电缆( Coax)来提供多媒体视频信息传递的途径;它们利用 Entropic的技术(c-link)作为MoCA 1.0规范的依据。 MoCA的成员认为,美国的家庭里同轴电缆的普及率 高达70%,整个基础设施十分完整,加上同轴电缆传 输多媒体视频资料的技术已经相当成熟稳定,适合利 用它来传输多媒体视频资料。 3131MoCAMoCA技术介绍MoCA 1.0规范的技术基础是基于美国 Entropic公司的c-link技术,该技术使用 800MHz1500

16、MHz频段,可选2-38MHz。如果 系统中将来考虑传输卫星直播信号,则MoCA 可用信道大大减少!MoCA每个信道带宽为50MHz,总共有15 个频道。每个信道可以支持一个NC(局端) 设备,每个NC支持31个CPE(终端用户)设 备。 3232MoCAMoCA系统的频谱图 3333MoCAMoCA采用OFDM调制和 TDMA/TDD(时分多址/时 分双工)技术,MAC部分的TDMA是采用软件来实现 的。每个载波最高可进行128QAM调制,每个信道理 论上最大的物理数据速率为270Mbps和最大的有效数 据速率为130Mbps。随著链路损耗的加大或链路SNR 的降低,依次降低为64QAM、32QAM、16QAM、 8QAM、QPSK、BPSK调制方式,实际有效数据速率 就会成倍降低。设备典型发送电平3dBm;接收电平范围0 to - 75dBm;典型时延:3ms。3434MoCA物理层采用先进的自适应星座图多载波调制(ACMT Adapti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