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所谓“常见”,就是考生常见常用或熟悉的,《考试大纲》

上传人:繁星 文档编号:51434152 上传时间:2018-08-14 格式:PPT 页数:40 大小:2.4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所谓“常见”,就是考生常见常用或熟悉的,《考试大纲》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1.所谓“常见”,就是考生常见常用或熟悉的,《考试大纲》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1.所谓“常见”,就是考生常见常用或熟悉的,《考试大纲》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1.所谓“常见”,就是考生常见常用或熟悉的,《考试大纲》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1.所谓“常见”,就是考生常见常用或熟悉的,《考试大纲》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所谓“常见”,就是考生常见常用或熟悉的,《考试大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所谓“常见”,就是考生常见常用或熟悉的,《考试大纲》(4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所谓“常见”,就是考生常见常用或熟悉的, 考试大纲要求掌握的九种修辞方法(比喻、比拟、 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设问、反问)都是 考生比较熟悉的。 2.“正确运用”的含义。这就说明考查的这九种 修辞是以动态的形式出现的,也就是说,修辞方法的 考查,不是考名词术语,而是重点考查判断所使修辞 方法的优劣,正确理解修辞方法在语段(篇章)中的作 用和表达效果等。 出题角度p1.指出运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p2.分析运用修辞手法作用p3.通过仿写、扩写、变换句式等形式 考查p4.在诗歌鉴赏、现代文阅读中考查p5.通过作文考查明天就像是盒子里的巧克力糖 什么滋味充满想像 失望是偶尔拨不通的电话号码

2、 多试几次总会回答 心里有好多的梦想 未来正要开始闪闪发亮 就算天再高那又怎样 踮起脚尖就更靠近阳光 许下我第一千零一个愿望 有一天幸福总会听我的话 不怕要多少时间多少代价 青春是我的筹码 我只有这第一千零一个愿望 有一天幸福总会在我手上 每一颗心都有一双翅膀 要勇往直前的飞翔 没有到不了的地方一一 千千 零零 一一 个个 愿愿 望望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 瓶身描绘的牡丹一如你初妆 冉冉檀香透过窗心事我了然 宣纸上走笔至此搁一半 釉色渲染仕女图韵味被私藏 而你嫣然的一笑如含苞待放 你的美一缕飘散 去到我去不了的地方 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 炊烟袅袅升起 隔江千万里 在瓶底书汉隶仿前朝的飘逸

3、就当我为遇见你伏笔 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 月色被打捞起 晕开了结局 如传世的青花瓷自顾自美丽 你眼带笑意一、比喻1、概念:比喻就是“打比方”。即两种不同 性质的事物,彼此有似点,便用一事物 来比方另一事物的一种修辞格。 2、结构:比喻的结构,一般由三部分组成, 即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作比 喻的事物)和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 性词语)组成。西沉的落日像一只金色的 圆盘。青春是盛开的鲜花。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喻 体暗 喻明 喻借 喻喻 词本 体例 句种 类构成比喻必须具备的条件: (一)甲和乙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否则不能构成 比喻。一个句子是不是比喻,不能单看有没有喻词, 下列几处情

4、况,虽有喻词,但不是比喻。 同类相比。例如:她的性格很像母亲。 表示猜度。例如:这天黑沉沉的,好像要下雨了。 表示想象。例如:每当看到这条红领巾,我就仿佛 置身于天真灿漫的少年时光。 表示举例的引词。例如:社会主义的中国,在党的 阳光照耀下,涌现出许多英雄人物,像雷锋、焦裕等 。 (二)甲和乙必须有相似点、必须贴切、必须通俗。 (1)明净的未名湖犹如一面照妖镜。 (2)这篇文章的结构十分严密,就像神经节和神经网 的关系一样。比喻中特殊的形式博喻。连用几个比喻从不同的角度,运用不同 的相似点对同一本体进行比喻。例: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 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 一

5、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 浴的美人。(“明珠”“星星”“刚出浴的美 人”分别从色彩、光华、感受等角度,抓住光 亮、隐约闪烁、清新洁净等相似点来描绘出荷 花的美。)二、比拟1、概念:比拟是把甲事物模拟作乙事物来写的修 辞方式。 2、种类:包括把物当作人来写(拟人);把人 当作物来写(拟物)和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 (拟物)三种形式。事实上,前一种形式是 把事物“人化”,后两种形式则是把人“物 化”或“把甲物乙物化”。小结:比喻与比拟的区别1、比拟是仿照“拟体”(被模拟的事物)的特征 摹写本体,重点在拟,是直接把甲当做乙描述; 比喻是用喻体比方本体,重点在“喻”,它突出的 是两者的相似点

6、。2、从形式而言,比喻的喻体往往以名词性词语 的形式出现,表示一种实体;比拟中起比拟作用 的部分则是描述性的,其表现形式为动词性或形 容词性词语。例:圣马克堂是方场的主人。圣马克堂热情地迎接着八方游客。三、借代1、概念:也叫“换名”,不直接说出所要表 述的人或物的名称,借和它密切相关的 名称去代替。被代替的人或物称为本体 ,用来代替的人或物叫做借体。特征代本体。具体代抽象。部分代整体。专名代泛称。形象代本体。几种形式如:壁角的驼背忽然高兴起来。如: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如:不拿群众一针一线。如:我们的时代需要千千万万个雷锋。如:一队红领巾唱着山歌走下来了。在古代诗文里,借代辞格也是用得比 较广泛的

7、一种修辞方式。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如梦令) 何以解忧?惟有杜康。(曹操短歌行)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诸葛亮出师表)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 敢南下而牧马。小结:借喻与借代的相同点和不同点1、相同点 都是用一事物代替另一事物,事物 本体不出现2、不同点 借喻可改为明喻或暗喻,而借代则 不能。世界有一半浸在银子里,另一半浸在墨汁里。世界有一半浸在银子里,另一半浸在墨汁里。 世界一半银子一半墨汁世界一半银子一半墨汁, ,黑白分明。黑白分明。 世界有一半像银子一样白,另一半像墨汁一样黑世界有一半像银子一样白,另一半像墨汁一样黑 。 四、夸张1、概念:根据表

8、情达意的需要,在客观现实的 基础上,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 度等,有意作扩大或缩小的“言过其实” 的描述的修辞手法。 2、注意:使用时不能失去生活的基础和根据, 不能浮夸。扩大夸张缩小夸张超前夸张几种形式如: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如: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如:他酒没沾唇,脸就红了。几个注意点:1.夸张不是浮夸,而是故意的合理的夸大,所 以不能失去生活的基础和生活的根据。如:脚 下的地球当球玩,大洋海水能喝干。2.运用夸张要明确、显豁,不能又像夸张,又 像事实。如:苦干一个月,胜过两个月。3.运用夸张要注意文体特征。如科技说明文、 说理文章就

9、很少甚至不用夸张,以免歪曲事实 。如:力拔山兮气盖世,难拔家乡大山芋。几种形式如:泰山不辞抔土故能就其高,河海不择细流方可成其大。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如: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一着不慎,满盘皆输。正对:上下联从两个角度、两个侧面,说明同一事 理,内容上相互补充。反对:上下联从新与旧、好与坏、美与丑等矛盾对 立的两个方面来说,意思是相反相成、对立统一的。串对:上下联从事物的发展过程或因果、条件、假 设等方面相关联。注意点:根据上下句的形式,又可以把对偶分为严 式对偶与宽式对偶。 严式对偶要求上下两句字数相等、词性相 对、结构相同、平仄相对、不用重复字。 下联还必须是平声

10、韵。 宽式对偶只要具备“字数相等、结构相同” 即可。春晖又红万朵花 老梅到时自然红芳草春来依旧绿 玉垒浮云变古今春回大地千峰秀 冬雪欲白千里草锦江春色来天地 芳树无人花自落上联和下联配对(注意顺序)春山一路鸟空啼 日暖神州万木荣南京名园瞻园中有一副对联,其下联的 句序、结构已被打乱,请根据所给出的上联 进行适当的调整。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英雄,问楼外青 山,山外白云,何处是唐宫汉阙?一庭佳丽莺唤起,小苑西回, 红雨树边, 此间有尧天舜日。 看池边绿树,六、排比1、概念: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 、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用来加强语 势、强调内容、加重感情的修辞格。 2、

11、作用:用这种方式来抒情,可以把感情抒发得淋漓尽 致;用来说理,可以把道理说得深刻透辟;用来 叙事,可以把事情叙述得周密详尽;用来状物,可 以把形象刻画得细致入微,而且可以收到 节奏和 谐、情绪激昂、语气通畅的效果,给人以强烈的感 染力量。排比构成的条件:(1)必须有三个或三个 以上的短语或句子。(2)短语或句子之间必 须是并列关系。(1)成分排比 即一个句子中的一些成分组成排比。 例如:延安的歌声是黑夜的火把,雪天的煤炭,大旱 的甘霖。(2)分句排比 即一个复句的各个分句构成排比。 例如: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清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 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 逊,他们的胸怀是

12、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几种形式:(3)单句排比 即单句与单句构成排比。例如:八 路军穿草鞋,把日本鬼子赶下海。解放军穿草鞋,把 踢下台。八连穿草鞋,把香风毒雾肢下踩。(4)复句排比 即复句与复句构成排比。例如:如 果我们能够研制出一种类似鹰眼的搜索、观测技术系 统,就能够扩大飞行员的视野,提高他们的视敏度。 如果能研制出具有鹰眼视觉原理的“电子鹰眼”,就有 可能用于控制远程激光制导武器的发射。如果能给导 弹装上小巧的“鹰眼系统”,那么它就可以象雄鹰一样 ,自动寻找、识别、追踪目标,做到百发百中。 几种形式:小结:排比与对偶的区别1.对偶是成对的,只有一双;排比是成串的,至少 三个。2.对偶句式更

13、工整,字数要相等,结构完全相同; 排比字数上无严格要求,可以不相等,自由得多 只要求结构相同或相似; 3.对偶力避相同的字词;排比则常用相同的字词来 做提挈。 4.对偶要求上下联平仄相对,而排比句则无此要求。七、反复1、概念:有意重复同一个词语或句子,以达 到突出某种感情,强调某个意思、加深 读者印象的目的。 2、作用:反复具有突出思想感情,增强节奏 感的效果。恰当地运用反复可以抒发强 烈的感情,起到强调主题思想的作用。加强语气,抒发强烈感情海边上不是还泛着白色的浪花吗?不耕耘怎么有收获?不学习怎会有知识 ? 学好语文要背书吗?一定要!小结:设问与反问的区别设问句有答或提请读者思考,往往在篇 首或段首,目的是提请读者注意,且必须用 问号;反问句不必答,问中已有明确的答案 ,常常在段中或末尾,目的是加强语气,表 示强烈的感情,所以有时可用叹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