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轨道交通展磁浮介绍

上传人:n**** 文档编号:51433992 上传时间:2018-08-14 格式:PPT 页数:53 大小:4.3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际轨道交通展磁浮介绍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国际轨道交通展磁浮介绍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国际轨道交通展磁浮介绍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国际轨道交通展磁浮介绍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国际轨道交通展磁浮介绍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际轨道交通展磁浮介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轨道交通展磁浮介绍(5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北京控股、国防科大中低速磁浮交通 工程化研发、设计、生产、建设体系二九年二九年八八月月中低速磁浮交通技术中低速磁浮交通技术 工程化研发工程化研发汇报人汇报人 王永宁王永宁 总工程师总工程师一、技术简介二、研发工作三、产业化前景四、下步工作目 录一、技术简介中低速磁浮交通高速磁浮交通 运行速度时速100-120公里时速400-500公里适用范围城市内、近距离城市间及 旅游景区的交通连接远距离城市间交通国内外研 发情况只有日本和中国较成熟掌 握技术,美国和韩国正在 进行研发。德国掌握技术,日本正 在进行研发。磁浮交通类型用电磁力将 列车悬浮和 进行导向, 采用直线电 机牵引运行 的轨道交通 系统

2、。中低速磁浮交通技术原理一、技术简介1. 噪音低、环保性能好2. 线路适应性强3. 运行安全可靠4. 乘坐舒适5. 建设、维护成本低6. 运营效益好一、技术简介中低速磁浮交通优点一、技术简介2005年3月 运行的爱 知世博会 线美国中 低速磁 浮列车一、技术简介韩国中 低速磁 浮列车一、技术简介研发背景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磁浮技术基础研究;国防科大处于领先地位。西南交大、铁科院、 中科院电工所等单位也有一定研究基础;1999年初,以建设八达岭旅游线为初始目标, 北控磁浮公司和国防科大组织,联合国内相关 研究、设计和生产单位合作进行技术工程化研 发。二、研发工作国防科 大研制 的磁浮 转

3、向架研发背景二、研发工作1.掌握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2.组建工程化体系3.产业化实施准备二、研发工作研发工作中低速磁浮列车 主要技术条件l车辆自重(头车/中间车)/辆: 23t/21t l车辆负载(头车/中间车)/辆:10t(170人)/12t(200人) l极限荷载(头车/中间车)/辆: 12t/14t l车辆长度(头车/中间车)/辆: 15m/14m l车辆宽度: 3.0m l车辆高度:车顶至轨面 3.63m,轨面至地板面0.88m l车门开度与数量:1.3m22/辆 l车门型式:侧移式塞拉门,头车设上翻式安全疏散门 l最小通过曲线半径: 平曲线50m,竖曲线1000m l最大爬坡度: 70

4、 l列车运行最高速度: 100km/h l最大编组辆数: 8辆 l列车运行加速度: 1.1m/s2 l列车常用制动减速度 1.1m/s2 l列车紧急制动减速度 1.3m/s2二、研发工作运量 6辆编组,列车长度89.5m,行车间隔2分钟,可 实现每小时单向运量3.2万人以上(6人/m2)。功耗 悬浮功耗:0.60.7kW吨; 牵引功耗:是轮轨系统的1.16倍,低于直线电 机轮轨系统。二、研发工作磁浮交通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二、研发工作 悬浮、导向控制技术; 列车轻量化技术; 轨排轧制成型技术; 列车运行控制技术; 工程设计和实施技术; 系统集成技术。二、研发工作以建设204米试验线、1.5公里工

5、程化试验示范线和试验基地;研制单转向架、试验车、工程化车、实用型列车作为研发手段,推进技术进步。1.掌握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2001年4月 在长沙建 成204米试 验线二、研发工作北京控股中低速磁浮列车唐山工程化试验示范线二、研发工作2008年5月 建成唐山 1.547公里 工程化试 验示范线二、研发工作2001年5月 研制成功 转向架并 试验运行二、研发工作二、研发工作2001年7月 研制完成 试验车并 试验运行2005年7月 研制完成 工程化车 并试验运 行二、研发工作2009年5月 研制完成 实用型列 车并试验 运行二、研发工作2001年9月至今,试验车、工程化车、实用型车已试验运行4万余

6、公里。反复进行各子系统和整体系统试验。二、研发工作1.掌握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15吨极 限载荷 试验二、研发工作1.掌握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2007年11月,磁 浮F型轨排在莱 钢轧制成功。二、研发工作1.掌握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2008年1月,在地铁运行控制系统ATC的基础上,自主 知识产权的磁浮交通运行控制系统MATC研制完成。二、研发工作1.掌握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道岔全图二、研发工作70坡道爬坡二、研发工作1.掌握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实用型列车正在制造 二、研发工作实用型列车出库运行二、研发工作实用型列车运行试验实用型列车通过曲线二、研发工作实用型列车12t承载试验二、研发工作二、研发工作2.组

7、织建立工程化体系 技术工程化研发涉及广泛领域,需依托国 内技术及工程条件,联合铁路、航空、汽 车等相关研究、设计、生产、建设单位共 同合作完成; 建立技术工程化体系是进行研发的前提, 完善体系是形成中低速磁浮交通工程化能 力和实现产业化的基础。投资及组织: 北京控股磁悬浮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集成及核心技术攻关: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列车制造: 唐山轨道客车有限责任公司上海飞机制造厂、上海飞机研究所株洲南车时代电器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四方车辆研究所南京华士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天津机辆轨道交通装备有限公司北京航空制造工程研究所 工程设计和实施: 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铁道通信信号集团公司莱芜钢铁

8、集团公司中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宝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中铁房山桥梁工程有限公司中铁电气化局集团公司 二、研发工作2.组织建立工程化体系合作原则二、研发工作 共同投入; 知识产权共有; 长期合作; 产业化收益共享。2.组织建立工程化体系二、研发工作工程化体系特点 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 相关领域最具实力单位的联合体; 完整、专业化的工程化研发和产业化实施链条; 板块化运作模式,可迅速扩大产业化实施规模; 运作原则明确,各方定位和利益关系清晰; 解决共同目标、持续动力、低成本、高效率、实 现整体合力、加强竞争等问题。2.组织建立工程化体系1. 中低速磁浮交通工程项目建设暂行规定2.

9、中低速磁浮交通车辆通用技术条件3. 中低速磁浮交通设计规范4. 中低速磁浮交通施工及验收规范5. 中低速磁浮交通车辆检修技术要求6. 中低速磁浮交通车辆悬浮控制系统通用技术条件7. 中低速磁浮交通车辆电气系统设备通用技术条件8. 中低速磁浮交通供电设备通用技术条件9. 中低速磁浮交通运行控制系统通用技术条件 10.中低速磁浮交通道岔系统设备技术条件 11.中低速磁浮交通轨排通用技术条件 12.中低速磁浮交通系统维护规程(系列标准)二、研发工作3.产业化实施准备 制定标准二、研发工作3.产业化实施准备知识产权保护 悬浮控制知识产权由公司和国防科大共同拥 有,其他知识产权由公司、科大和研发参与 方

10、共同拥有; 目前共申请和注册专利38项,其中发明专利 18项。轨道交通是解决我国大中城市交通问题的 必然选择;市场亟待中低速磁浮交通技术的发展和工 程化能力的形成;我国具有中低速磁浮交通发展独特的市场 机遇。三、产业化前景1.市场前景三、产业化前景1.市场前景中低速磁浮交通主要目标市场: 城市内交通; 市区和市郊、卫星城之间交通; 近距离城市间交通; 旅游景区交通连接; 由于地质条件限制不适于修建地铁的城市。科技部已将中低速磁浮技术列入“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北京市科委将项目列为“北京市2006年应用基础研究与战略高技术主题项目”;建设部已启动中低速磁浮系列标准编制工作。三、产业化前景2.政府

11、支持三、产业化前景黄卫院士、施仲衡院士、顾国标院士为试验基地揭牌三、产业化前景2009年 6月13 日,北 京市党 政领导 视察唐 山线。 三、产业化前景2009年6月 17日,全 国人大副 委员长王 兆国视察 唐山线。 三、产业化前景2009年6 月19日, 温家宝总 理视察唐 山线。 三、产业化前景 悬浮控制技术研究30年,工程化研发10年 ,核心技术已成熟掌握; 除悬浮控制技术外,大多采用成熟技术; 工程化体系合作单位实力强; 有进一步完善系统的时间和措施。3.工程化能力已经形成对我国社会经济和城市化发展产生积极推动作 用,有助于解决交通堵塞、节能减排和控制环 境污染等问题;可带动我国装

12、备制造、冶金、机电、信息、车 辆制造、建筑等多个相关行业的发展。相关研 究表明,每投资1亿元的轨道交通项目,可直 接带动GDP增长2.63亿元,增加就业岗位至少 8000个。三、产业化前景4.产业化发展的意义中低速磁浮交通产业是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 、实现国产化、世界领先的民族产业,是高科 技、高附加值的民族现代制造业;依托我国独有的市场机遇和雄厚的工业基础, 实现我国自主知识产权、国产化、世界领先的 中低速磁浮交通产业化发展,提高我国城市轨 道交通产业的整体技术水平,并以此带动相关 产业的发展,对发展我国高端民族产业具有重 要意义。三、产业化前景4.产业化发展的意义三、产业化前景北控磁浮公司

13、所采取的企业为主体、市场为 导向、产学研结合、政府支持的自主创新模 式是我国现有条件下实现自主创新,发展民 族产业的有效途径;技术工程化研发坚持的理念,体现的精神价 值,以及所采取的运作模式,对我国实现建 设创新型国家目标具有积极的精神意义和示 范效应。4.产业化发展的意义形成我国中低速磁浮交通技术工程化能力,实现自主知识产权、国产化、世界领先的中低速磁浮交通系统产业化。四、下步工作1.目标 研发投资主体; 组织实施主体; 研发平台拥有主体; 知识产权主体; 国家标准编制主体;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实施主体; 产业化运作主体。四、下步工作2.定位进行实用型车运行试验,积累运行公里里程;完成各项工程化指标试验和检测;适时启动实用型中间车的设计生产,完成实用型列车定型;持续推进技术进步,提高工程化实施能力。四、下步工作3.近期工作谢谢 谢谢 !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公路与桥梁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