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丝分裂04838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51391684 上传时间:2018-08-13 格式:PPT 页数:7 大小:3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有丝分裂04838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有丝分裂04838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有丝分裂04838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有丝分裂04838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有丝分裂04838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有丝分裂04838》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丝分裂04838(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章丘中学 高二生物组有丝分裂细胞周期:一次分裂完成分裂间期分裂期细胞周期分裂间期: 细胞从一次分裂结束到下一次分裂开始之前的一段 时间称为分裂间期。 完成DNA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细胞中的DNA含量 加倍,而染色体的数量不变(两条染色单体由一个共同的着 丝点连接,染色体数量以着丝点数目为准) 染色体 着丝点染色单体染色单体染色体着丝点复制下次分裂开始 下次分裂结束特点: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 次分裂完成时为止,这是一个细胞周期。分裂期各期分裂特点 二失:染色体变成染色质在光镜下消失,纺锤体解 体消失。三出现:核膜、核仁重新出现(建成两个 新的子代细胞核); 细胞板出现

2、(植物细胞)末期分开加倍:着丝点分开,由一条染色体上的两个染 色单体变成两条染色体(染色单体消失),使染色 体加倍。染色体在纺锤丝牵引下向两极移动后期两清晰:染色体形态清晰、数目清楚,纺锤体最清晰 一排列:着丝点整齐地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板上中期两现:染色体出现;纺锤体(决定分裂方向)出现 两失:核膜、核仁消失(核解体)前期分 裂 期主要变变化特点重要特征: 亲代细胞的染色体经过复制,平均分配到两个子 细胞中去。 意义: 在生物的亲代和子代之间保持了遗传性状的稳定性,对于生 物的遗传有重要意义。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区别细细胞中央并不形成细细胞板,而 是细细胞膜从中部向内凹陷,最 后把细细胞质

3、缢质缢 裂成两部分。在细细胞赤道板的位置上形成细细胞 板,并向四周扩扩展形成细细胞壁, 把细细胞质质分成两部分。分裂末期 (细细胞质质的分裂)由中心体的中心粒发发出的星射 线线形成纺锤纺锤 体。由细细胞两极发发出许许多纺锤丝纺锤丝 ,形 成一个棱形的纺锤纺锤 体。分裂前期 (纺锤纺锤 体的形成)动动物细细胞的有丝丝分裂植物细细胞的有丝丝分裂细胞分裂的意义: 是一切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和遗传的基础。理解:无丝分裂过程:特点:举例:一般是细胞核先延长,从核的中部向内凹陷,缢裂成为两个细胞 核;接着,整个细胞从中部缢裂成两部分,形成两个子细胞。分裂过程中没有出现纺锤丝和染色体的变化。在无丝分裂过程中,核仁、核膜都不消失,没有染色体的出现 ,当然就看不到染色体复制时期的规律性变化。实际上,染色 质也要进行复制,并且细胞要增大,由于整个分裂过程不出现 纺锤丝和染色体,所以细胞质分裂后的遗传物质不一定能够平 均分配给子细胞。此种分裂常见于高度分化的细胞,如蛙的红细胞。2n4n间期中期前期末期后期(时间)(染色体条数)注:体细胞中染色体为2n,DNA分子数为2a.n=a有丝分裂周期染色体数目变化曲线2n4n间期中期前期末期后期(时间)(DNA分子数)有丝分裂周期DNA数目变化曲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