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名贵食用菌竹荪的栽培技术竹荪体态优雅,营养丰富,鲜美可口,是一种名贵的食用菌,有“真菌之花”和“菌中皇后”之美称一、生物学特性1.形态竹荪又叫竹参、 竹笙、 仙人笙、竹姑娘和竹鸡蛋等,属担子菌纲,鬼笔目,鬼笔科,竹荪属竹荪由菌丝体和子实体两部分构成,菌丝体初为白色,绒毛状,后逐渐加粗成线状,最后膨大为菌素幼龄的菌丝体颜色洁白,培养时期长可变为粉红色、淡紫色或黄白色子实体由汤盖、菌裙、菌柄和菌托四部分组成2.竹荪的生活习性竹荪在夏秋季节单生或群生于竹林、竹子与阔叶树混交林,以及庭院林边等处3.竹荪的生活条件竹荪是一种腐生菌,菌丝能从腐竹、腐木、竹根、竹鞭及腐殖质土中吸收所需碳、氮和无机盐等营养人工栽培可用竹子的各种副产物、木屑、麦秸、甘蔗等作为碳源,以麸皮、米糠、豆饼粉为氮源竹荪属中温性菌丝在10~29℃均能生长子实体在16~29℃发生, 以 22~25℃最适宜, 菌丝体适宜的相对湿度为70~75% ,子实体生长适宜的空气相对湿度为90~95% 菌丝在无光或弱光下均能生长喜欢偏酸性环境,要求通风良好二、栽培方式1.菌种的制备(1)母种培养基的配方及制作:①培养基的配方:蛋白栋1%,葡萄糖 1%,琼脂 2%,水 100 毫升。
pH 值为 5~6②马铃薯25%,葡萄糖2%,琼脂 2%,水 100 毫升 pH 值为5~62)培养基的制作:按常规配制,装管、灭菌、制成斜面3)原种及栽培种的制备:第一,碎竹片( 1~2 厘米) 65%,木屑 15%,麸皮 20%,加水至培养料含水量为65%第二,杂屑75%,麸皮 20%,糖 1%,石膏 1%,黄豆饼粉3%,加水调至培养料含水量为 60-65%2 按常规制种方法配料、装瓶、灭菌、接种和培养在18~ 23℃温度下,原种约培养60天长满瓶,栽培种经40~50 天长好2.栽培方法竹荪在气温7℃以上即可栽培,以10~12 月份栽培为宜1) 室内箱栽:用废木箱作栽培容器在箱底先铺5~10 厘米厚的腐殖质土,其上铺竹段、木段或其它代料,于料上接入竹荪栽培种每平方米用3 瓶菌种,最后覆盖肥土5~8 厘米,浇透水,在室温下培养发菌常洒水,保持湿润在温、湿度适宜条件下,4~5 个月菌丝可长满培养料当气温达20~ 24℃时,便在表土内形成菌蕾此时,室内空气相对湿度应保持在85%以上当菌球钻出表土后,空气相对湿度要提高到95%以上2)室外床畦栽培:选择背风阴凉场地,挖深10~15 厘米,宽100 厘米,长度不限的床畦。
畦底留10 厘米松土,先铺一层竹片或段木(干竹片需洗浸泡8~12 小时,晾干表面水分),在竹片或段木上播1 层菌种,撒1 层干竹叶,最上部覆盖肥土10 厘米若遮荫条件差,应在床畦上搭荫棚经常洒水保持表土湿润从接种到采收经10~ 12 个月此外,还有菌种压块栽培方法、塑料袋直接栽培法等3.竹荪的管理(1) 水分管理是栽培成败的关键菌丝体生长阶段土壤湿度应保持65~70%,湿度过大过小都不利若土壤过干,可喷细水,但不可使泥土上积水2)各生长阶段的管理菌蕾生长阶段,温度最好控制在20~23℃,空气相对湿度在 70~75%;子实体生长阶段空气相对湿度提高到90~95%,可每天喷水3~4 次;每天开窗通气 1~2 次,每次30 分钟3)室外床畦栽培的管理严防人、畜践踏在发菌过程中,平时不要挖开检查,以免弄断菌丝4)及时补土若埋的段木露出土表,应及时补土覆盖来源:《现代农业科技》2005· 7 期(上半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