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音表达规律本章教学目的与要求

上传人:艾力 文档编号:51276141 上传时间:2018-08-13 格式:PPT 页数:35 大小:44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播音表达规律本章教学目的与要求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播音表达规律本章教学目的与要求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播音表达规律本章教学目的与要求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播音表达规律本章教学目的与要求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播音表达规律本章教学目的与要求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播音表达规律本章教学目的与要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播音表达规律本章教学目的与要求(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四章 播音表达规律本章教学目的与要求本章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对本章内容的学习,领会掌握播音 表达的基本规律,以更好地指导播音实 践。 本章的理论学习应与语用实践和业务实 践相结合,具体感受,理性分析,切忌死 记硬背、纸上谈兵。 本章介绍的六大规律当中,思维反应律 和自我调检律是重中之重,也是教学的 难点。原因在于思维反应和自我调检能 力的培养非一日之功,是长期文化知识 与实践经验积累的结果;同时,它也是 播音员在业务上能否更上层楼的极为重 要的决定因素。本章学习重点与难点本章学习重点与难点 第一节 思维反应律思维反应律 第二节 词语感受律词语感受律 第三节 对比推进律对比推进律 第四节 情

2、声和谐律情声和谐律 第五节 呼吸自如律呼吸自如律 第六节 自我调检律自我调检律思考题思考题第一节 思维反应律 一、何谓思维反应律思维反应律 二、思维反应律的具体感受与运用 三、运用中需注意的问题问题 一、何谓思维反应律一、何谓思维反应律 思维,是一个在表象、概念的基础上进行分析、 综合、判断、推理等认识活动的过程。 反应,是指有机体受到体内或体外的刺激而引起 的相应的活动。 思维反应律的更深一层的意思,还不仅在于反应 的敏锐和思维的活跃,而更要表现在思维 反应遵循一定的轨迹,力求实现预想的目 的的特点上。 三、运用中需注意的问题三、运用中需注意的问题 思维反应律,符合人们在高级神经活动支配下看

3、 书的一般心理过程,播音员看稿时明显地包含着 “看是为了出声表达的需要”。 遵从思维反应律,就是要赋予有声语言以灵魂、 以血肉,使之具备准确的反映性、明晰的逻辑性 、 蕴涵的深广性和交流的主动性。 第二节 词语感受律 一、感受的定义及其在播音中的重要性重要性 二、词语符号的定义及其特点特点 三、词语感受的重要性重要性 四、如何获得词语感受感受 一、感受的定义及其在播音中的一、感受的定义及其在播音中的 重要性重要性 词语感受律是播音表达过程中一个重要规律。感受, 即“感之于外,受之于心”,在播音创作中“感之于 外”就是通过感受器官不只是感受到文字,词语的 存在,而是通过文字,声音的符号,感觉到这

4、个符 号所代表的那具体的客观事实的存在。 二、词语符号的定义及其特点二、词语符号的定义及其特点 词语,是一种“符号”,人们把对客观世界的万 事 万物的认识用这种符号来代表,又通过这种符号 来认识世界和人自身。播音创作主体通过词语符 号感知客观事物与人在外在世界中直接感知事物 是不一样的,它具有间接性的特点。 汉字这种符号与一般符号在意义上有显著的差别 , 这同汉字的声,韵,调是密切相关的。 三、词语感受的重要性三、词语感受的重要性 在播音表达中,词语感受是关键,通过感受使得内 心引起强烈的反应。“感”,是词语符号所代表的外 部世界对主体感官的刺激,“应”,是超越感受器官 的信息积累和主动体验的

5、因素,也就是悟性。 四、如何获得词语感受四、如何获得词语感受 在播音表达中,词语感受有时需要粗疏些,有 时需要精细些,但总的来说还是越精密越好。 具体方法可以基本概括为: 1.充分运用形象思维 2.注意感受词语之间的内在逻辑 第三节 对比推进律 一、什么是“对比推进律对比推进律” 二、“对比推进律”的具体内容具体内容 三、运用“对比推进律”过程中需注意的问问题题 一、什么是一、什么是“对比推进律对比推进律” (1)对比,是指不同感受、不同态度、不同情感 的对比,是指不同色彩和分量的对比,及其 在声音高低、强弱、快慢、松紧的对比上的反 映。推进,是指在一定目的的引导下,有声语 言向前行进的跃动。

6、 (2)对比推进律,是在一定目的下,不同感受、 不同态度、不同情感、不同色彩和分量的对 比及其在声音上产生的对比变化向着一定方 向显示流动的态势,推动有声语言向前跃动 的驾驭能力。 二、二、“对比推进律对比推进律”的具体内容的具体内容 (1)“对比推进律”集中体现了以稿件为依据的 诸 意念的综合。需要特别指出的是, “对比推 进 律”不能仅被解释为单纯声音形式的变换。 (2)“奏”的问题 “奏”是推进的意思。 (3)“制高点”的问题 “制高点”,指的是朗读或播音表达中,那 思 想感情的凝聚点,声音形式的突出点,作品内 容的重点,落实目的的焦点。 三、运用三、运用“对比推进律对比推进律”过程中过

7、程中 需注意的问题需注意的问题 (1)必须注意主次关系和分寸火候。 (2)必须注意声音形式上的可感度。 (3)对比推进,在表达上应该注意把握“幅度 ” 和“速度”。 第四节 情声和谐律一、“情”“声”“气”在播音中 的特定涵义涵义 二、处理好“情、声、气”之间的关系关系 三、情声和谐律运用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几点问题几点问题一、一、“情情”“”“声声”“”“气气”在播音在播音 中的特定涵义中的特定涵义 所谓“情”,是指在播音中由稿件具体化、用 有 声语言表达出来的真实的思想感情。 所谓“声”,是指规范化、艺术化了的有声语 言。 所谓“气”是指在使用胸腹联合呼吸法的过程 中, 自如的控制呼吸。二、处

8、理好二、处理好“情、声、气情、声、气”之间之间 的关系的关系 三者的关系中,情是统帅、主导,是内在的;气 息、声音是被统帅、被引导的,是外在的。有声语 言要“形神兼备”,这“神”就是情,这“形”就 是声音、 气息。气托声、声传情要心领神会,舒服熨贴,不 能机械控制,不能单凭理智支配,更不能用一种固 定的用气发声状态表达各种感情。我们应该努力达 到的目标是:情之所至,力所能及,行云流水,游 刃有余。 三、情声和谐律运用过程中需要三、情声和谐律运用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几点问题注意的几点问题 1.引向情感 2.改变状态 3.以熟为生 4.留有余地 第五节 呼吸自如律一、何谓呼吸自如律自如律 二、呼吸自如

9、律的基础与前提基础与前提三、呼吸自如的关键与主旨关键与主旨 四、呼吸自如与整体协调整体协调五、呼吸自如律的应用应用 一何谓呼吸自如律一何谓呼吸自如律 1.呼吸与气息 气息是发声的动力,有声语言离不开气息的支持。 2.气息的最佳状态 气息的最佳状态,是呼吸自如、不散不僵、 有多有少、有快有慢的状态,概称之为呼 吸自如。 3.呼吸自如 呼吸自如,即指气息的深浅、多少、快慢、 通道宽窄、支点态势均能“因情用气, 气随情动,以气托声,以声传情”,达到“从 心所欲而不逾矩”的程度。 二、呼吸自如律的基础与前提二、呼吸自如律的基础与前提 1、呼吸自如律的基础 播音表达中的呼吸,应满足话筒前有声语言表 达的

10、需要: 1) 胸腹联合呼吸 2) 以快吸慢呼为主 3) “语”、“气”结合 4) 呼吸无声 2、呼吸自如律的前提 1) 生理需要服从心理需要 2)因情用气,“有感而发” 三、呼吸自如的关键与主旨三、呼吸自如的关键与主旨 气息控制是由情及声,由内而外的贯串性技巧 。 1.呼吸自如的关键 1) 胸腹联合呼吸 2)气息多少的变化 3)气息的快慢变化 4)气息的无声吸入 5)气息的适度控制 2呼吸自如的主旨 呼吸自如,主要是为了用气发声、正确的发声 。 四呼吸自如与整体协调四呼吸自如与整体协调 1自如的呼吸,是呼吸系统整体协调动作的产物 , 不是某一部位、某一动作的“单刀赴会”的结 果。 2. 同话筒前状态、思想感情的运动状态有密不可 分的联系 3同神经系统、循环系统等也有着不同程度的接 通与相互感应 五呼吸自如律的应用五呼吸自如律的应用 呼吸自如,是一种气息通畅、变化灵活的状况。 1.播句头(包括篇首、段首) 2.播重音(包括重点小层次、重点语句) 3.播句尾(包括篇末、段末)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