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稹:遣悲怀·其二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1275237 上传时间:2018-08-13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20.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元稹:遣悲怀·其二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元稹:遣悲怀·其二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元稹:遣悲怀·其二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元稹:遣悲怀·其二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元稹:遣悲怀·其二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元稹:遣悲怀·其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元稹:遣悲怀·其二(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篇一:元稹遣悲怀三首高考诗歌鉴赏元稹遣悲怀三首鉴赏古诗鉴赏0125 1020 遣悲怀三首元稹谢公最小偏怜女,自嫁黔娄百事乖。顾我无衣搜荩箧,泥他沽酒拔金钗。野蔬充膳甘长藿,落叶添薪仰古槐。今日俸钱过十万,与君营奠复营斋。昔日戏言身后意,今朝都到眼前来。衣裳已施行看尽,针线犹存未忍开。尚想旧情怜婢仆,也曾因梦送钱财。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闲坐悲君亦自悲,百年都是几多时!邓攸无子寻知命,潘岳悼亡犹费词。同穴窅冥何所望?他生缘会更难期!惟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这是元稹悼念亡妻韦丛(字蕙丛)所写的三首七言律诗。韦氏是太子少保韦夏卿的幼女,二十岁时嫁与元稹。七年后,即元和四年(809)

2、七月,韦氏去世。此诗约写于元和六年前,时元稹在监察御史分务东台任上。第一首追忆妻子生前的艰苦处境和夫妻情爱,并抒写自己的抱憾之情。一、 二句引用典故,以东晋宰相谢安最宠爱的侄女谢道韫借指韦氏,以战国时齐国的贫士黔娄自喻,其中含有对方屈身下嫁的意思。 “百事乖”,任何事都不顺遂,这是对韦氏婚后七年间艰苦生活的简括,用以领起中间四句。“泥” ,软缠。“长藿” ,长长的豆叶。中间这四句是说,看到我没有可替换的衣服,就翻箱倒柜去搜寻;我身边没钱,死乞活赖地缠她买酒,她就拔下头上金钗去换钱。平常家里只能用豆叶之类的野菜充饥,她却吃得很香甜;没有柴烧,她便靠老槐树飘落的枯叶以作薪炊。这几句用笔干净,既写出

3、了婚后“百事乖”的艰难处境,又能传神写照,活画出贤妻的形象。这四个叙述句,句句浸透着诗人对妻子的赞叹与怀念的深情。末两句,仿佛诗人从出神的追忆状态中突然惊觉,发出无限抱憾之情:而今自己虽然享受厚俸,却再也不能与爱妻一道共享荣华富贵,只能用祭奠与延请僧道超度亡灵的办法来寄托自己的情思。“复” ,写出这类悼念活动的频繁。这两句,出语虽然平和,内心深处却是极其凄苦的。第二首与第一首结尾处的悲凄情调相衔接。主要写妻子死后的“百事哀”。诗人写了在日常生活中引起哀思的几件事。人已仙逝,而遗物犹在。为了避免见物思人,便将妻子穿过的衣裳施舍出去;将妻子做过的针线活仍然原封不动地保存起来,不忍打开。诗人想用这种

4、消极的办法封存起对往事的记忆,而这种做法本身恰好证明他无法摆脱对妻子的思念。还有,每当看到妻子身边的婢仆,也引起自己的哀思,因而对婢仆也平添一种哀怜的感情。白天事事触景伤情,夜晚梦魂飞越冥界相寻。梦中送钱,似乎荒唐,却是一片感人的痴情。苦了一辈子的妻子去世了,如今生活在富贵中的丈夫不忘旧日恩爱,除了“营奠复营斋”以外,还能为妻子做些什么呢?于是积想成梦,出现送钱给妻子的梦境。末两句,从“诚知此恨人人有”的泛说,落到“贫贱夫妻百事哀” 的特指上。 夫妻死别, 固然是人所不免的,但对于同贫贱共患难的夫妻来说,一旦永诀,是更为悲哀的。末句从上一句泛说推进一层,着力写出自身丧偶不同于一般的悲痛感情。第

5、三首首句“闲坐悲君亦自悲” ,承上启下。 以“悲君” 总括上两首, 以“自悲” 引出下文。 为什么 “自悲” 呢?由妻子的早逝,想到了人寿的有限。人生百年,又有多长时间呢!诗中引用了邓攸、潘岳两个典故。邓攸心地如此善良,却终身无子,这难道不是命运的安排?潘岳悼亡诗写得再好,对于死者来说,又有什么意义,不等于白费笔墨!诗人以邓攸、潘岳自喻,故作达观无谓之词,却透露出无子、丧妻的深沉悲哀。接着从绝望中转出希望来,寄希望于死后夫妇同葬和来生再作夫妻。但是,再冷静思量:这仅是一种虚无飘渺的幻想,更是难以指望的,因而更为绝望:死者已矣,过去的一切永远无法补偿了!诗情愈转愈悲,不能自已,最后逼出一个无可奈

6、何的办法: “惟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诗人仿佛在对妻子表白自己的心迹:我将永远永远地想着你,要以终夜 “开眼” 来报答你的 “平生未展眉” 。真是痴情缠绵,哀痛欲绝!遣悲怀三首 , 一个“悲”字贯穿始终。悲痛之情如同长风推浪,滚滚向前,逐首推进。前两首悲对方,从生前写到身后;末一首悲自己,从现在写到将来。全篇都用“昵昵儿女语”的亲昵调子吟唱,字字出于肺腑。诗人善于将人人心中所有、人人口中所无的意思,用极其质朴感人的语言来表现。 诸如“昔日戏言身后意,今朝都到眼前来” 、 “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 、 “闲坐悲君亦自悲, 百年都是几多时”等,无不浅俗之极, 也伤痛之极。 再如

7、“泥他沽酒拔金钗”的“泥”字,末两句中的“长开眼”与“未展眉”,都是不加修饰的本色语言,状难写之景十分逼真,写难言之情极为自然。在取材上,诗人善于抓住日常生活中的几件小事来写,事情虽小,但都曾深深触动过他的感情,因而也能深深打动读者的心。叙事叙得实, 写情写得真,写出了诗人的至性至情,因而成为古今悼亡诗中的绝唱。清代蘅塘退士在评论此诗时说: “古今悼亡诗充栋,终无能出此三首范围者。 ”这至高的赞誉,元稹是当之无愧的。(陈志明)篇二:元稹遣悲怀三首及释义一、在唐诗三百首中找三首七律:1.结 合 一 讲 二 讲讲过的起句承句的注意点,去认真领会作者的起句承句,看有无和我们课堂所交流的知识相矛盾的地

8、方。2.说出每一首诗的立意遣悲怀其一作者:元稹谢公最小偏怜女,自嫁黔娄百事乖。顾我无衣搜荩箧,泥他沽酒拔金钗。野蔬充膳甘长藿,落叶添薪仰古槐。今日俸钱过十万,与君营奠复营斋。第一句: 明起, 是讲原本最受怜爱生活优渥的女子嫁给贫困的我事事不顺,虽然是用了两个典故,却是也点明了作者当时的现实情况。承句:扩展吧,讲述了家里的情况是如何的困窘,妻子和他如何同甘共苦。家里那么穷,这样的女子,还因为夫君少衣而翻箱倒柜,夫君也不是个懂事的,“泥他沽酒拔金钗” ,喝酒少钱而缠着要妻子的金钗。 (虽然现在是缅怀,但个人认为这个“泥”字还是挺招人厌的。) 这样的女子,吃着野菜,照顾着家里的点点滴滴。立意:回忆过

9、往,同甘共苦,然伊人已去,有富难享,徒留挂牵。遣悲怀其二作者:元稹昔日戏言身后事,今朝都到眼前来。衣裳已施行看尽,针线犹存未忍开。尚想旧情怜婢仆,也曾因梦送钱财。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明起说出当时戏言身后事,扩展出妻子真的走后“我”的种种哀思之情,种种悲伤之事,立意:伊人远去,睹物思人。对于同贫贱共患难的夫妻永诀后,更为悲痛。遣悲怀其三作者:元稹闲坐悲君亦自悲,百年多是几多时。邓攸无子寻知命,潘岳悼亡犹费词。同穴窅冥何所望,他生缘会更难期。惟将终夜常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明起点出悲伤之下的几多心情,承起扩展出了思绪百转千回后的种种想法,由绝望到希望再到绝望。立意:思绪万千,痴情缠绵。

10、二、总结出第二讲承句写法的注意点答:承句在诗中所承担的使命是承接、扩展。记住了不单要承接,还要扩展。具体到诗中,就是承接起句的景,后分句不但要承接起句的景,还要在前分句的基础上有所扩展,递进,目的是为了更自然的转向转句。承接和扩展都很重要,缺一不可。承句如果展不开这首诗很可能失败。承句要紧密承接起句的景,这个是限制在上景下情这个框架里的。如果不是按照上景下情来写的话,承句就不一定要写景,但是承接的功能一样是不变的。在气脉上,在意气上要在承接起句的基础上做到层层递进。构思布局时,要从逻辑的角度,考虑事物的内在联系,气不中断,意不偏离。篇三:元稹遣悲怀三首元稹遣悲怀 99 首【其一】谢公最小偏怜女

11、,自嫁黔娄百事乖。顾我无衣搜荩箧,泥他沽酒拨金钗。野蔬充膳甘长藿,落叶添薪仰古槐。今日俸钱过十万,与君营奠复营斋。【其二】昔日戏言身后意,今朝都到眼前来。衣裳已施行看尽,针线犹存未忍开。尚想旧情怜婢仆,也曾因梦送钱财。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其三】闲坐悲君亦自悲,百年都是几多时。邓攸无子寻知命,潘岳悼亡犹费词。同穴窅冥何所望,他生缘会更难期。惟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注释译文编辑本段注释韦丛是太子少保韦夏卿最小的女儿。此以谢安最偏爱侄女谢道韫之事为喻。黔娄:战国时齐国的贫士。此自喻。言韦丛以名门闺秀屈身下嫁。百事乖:什么事都不顺遂。荩箧:竹或草编的箱子。泥: 软缠, 央求。.

12、藿:豆叶。邓攸:西晋人,字伯道,官河西太守。 晋书邓攸传载:永嘉末年战乱中,他舍子保侄,后终无子。潘岳:西晋人,字安仁,妻死,作悼亡诗三首。这两句写人生的一切自有命定,暗伤自己无妻无子的命运。同穴四句:希望死后与妻同葬一处。又希望来世再为夫妻。但这些希望都难以实现。现在能做到的,只是彻夜难眠,以刻骨铭心的苦苦思念来弥补她生前所经受的艰难困苦。悼亡诗大全1、 鹧鸪天宋贺铸重过阊门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原上草,露初曦。旧栖新垅两依依。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2、 离思其四唐元稹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3、悼亡诗三首 其一西晋潘岳荏苒冬春谢,寒暑忽流

13、易。之子归穷泉, 重壤永幽隔。私怀谁克从?淹留亦何益?僶俛恭朝命, 回心反初役。望庐思其人,入室想所历。帏屏无仿佛,翰墨有余迹。流芳未及歇,遗挂犹在壁。怅恍如或存,回遑忡惊惕。如彼翰林鸟,双栖一朝只。如彼游川鱼,比目中路析。春风缘隙来,晨溜承檐滴。寝息何时忘?沈忧日盈积。庶几有时衰,庄缶犹可击。4、诗经 邶风绿衣绿兮衣兮,绿衣黄里。心之忧矣,曷维其已!绿兮衣兮,绿衣黄裳。心之忧矣,曷维其亡!绿兮丝兮,女所治兮。我思古人,俾无訧兮!絺兮绤兮,凄其以风。我思古人,实获我心!5、 遣悲怀唐元稹(其一)谢公最小偏怜女,自嫁黔娄百事乖。顾我无衣搜荩箧,泥他沽酒拨金钗。野蔬充膳甘长藿,落叶添薪仰古槐。今日

14、俸钱过十万,与君营奠复营宅。(其二)昔日戏言身后意,今朝都到眼前来。衣裳已施行看尽,针线犹存未忍开。尚想旧情怜婢仆,也曾因梦送钱财。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其三)闲坐悲君亦自悲,百年都是几多时。邓攸无子寻知命,潘岳悼亡犹费词。同穴窅冥何所望,他生缘会更难期。惟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6、 为薛台悼亡唐白居易半死梧桐老病身,重泉一念一伤神。手携稚子夜归院,月冷空房不见人。7、 沈园二首宋陆游(其一)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其二)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吹绵。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泫然。8、 南乡子为亡妇题照清纳兰性德泪咽却无声。只向

15、从前悔薄情,凭仗丹青重省识,盈盈,一片伤心画不成。别语忒分明,午夜鹣鹣梦早醒。卿自早醒侬自梦,更更,泣尽风檐夜雨铃。9、 金缕曲亡妇忌日有感清纳兰性德此恨何时已。滴空阶、寒更雨歇,葬花天气。篇四:遣悲怀(三首全 ) 遣悲怀( 三首全 ) 元稹 | 注释 | 翻译 | 【作品简介】遣悲怀共三首由创作,均被选入。的元配妻子韦丛是太子少保韦夏卿的小女,于公元802 年(唐德宗贞元十八年)和元稹结婚,当时她二十岁,元稹二十五岁。婚后生活比较贫困,但韦丛很贤惠,毫无怨言,夫妻感情很好。过了七年,元稹任监察御史时,韦丛就病死了,年仅二十七岁。元稹悲痛万分,写了不少悼亡诗,其中最有名的是这三首遣悲怀。第一首

16、追忆妻子生前的艰苦处境和夫妻情爱,并抒写自己的抱憾之情。第一首结尾处的悲凄情调相衔接。 主要写妻子死后的“百事哀”。 第三首首句 “闲坐悲君亦自悲” ,承上启下。 以“悲君”总括上两首,以“自悲”引出下文。由妻子的早逝,想到了人寿的有限。清人蘅塘退士评论遣悲怀三首时指出:“古今悼亡诗充栋,终无能出此三首范围者,勿以浅近忽之。”这样的赞誉,元稹这三首诗当之无愧。【遣悲怀(三首)赏析】遣悲怀(三首)唐 元稹遣悲怀其一谢公最小偏怜女,自嫁黔娄百事乖。顾我无衣搜荩箧,泥他沽酒拔金钗。野蔬充膳甘长藿,落叶添薪仰古槐。今日俸钱过十万,与君营奠复营斋。遣悲怀其二昔日戏言身后意,今朝都到眼前来。衣裳已施行看尽,针线犹存未忍开。尚想旧情怜婢仆,也曾因梦送钱财。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遣悲怀其三闲坐悲君亦自悲,百年都是几多时。邓攸无子寻知命,潘岳悼亡犹费词。同穴窅冥何所望,他生缘会更难期。惟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注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