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改。家校合作教育同心共筑康城梦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1273974 上传时间:2018-08-13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24.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修改。家校合作教育同心共筑康城梦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修改。家校合作教育同心共筑康城梦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修改。家校合作教育同心共筑康城梦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修改。家校合作教育同心共筑康城梦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修改。家校合作教育同心共筑康城梦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修改。家校合作教育同心共筑康城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修改。家校合作教育同心共筑康城梦(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家校合作教育同心筑康城梦康城小学杜勤国【摘要】 在家校合作教育工作中,我校以德育工作为抓手,确立“健康快乐,诚实求真,培艺求美,守礼求善”的办学思想,树立“心灵美好,基础扎实,身心健康,个性鲜明”培养目标,始终把德育工作摆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首位,贯穿于教育教学活动全过程,并由学校向家庭辐射,向社会延伸,做到“四个合作”,即主题教育合作、安全教育合作、习惯教育合作、艺术教育合作, 以期“家校合作教育,同心共筑康城梦”。【主题词】 家校合作教育共筑康城梦 ”教育是个系统工程,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整个系统的子系统。全面提高人的素质是教育工程各个子系统的共同目标,为了实现目标并发挥教育的最佳效应

2、,这就要求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必须协调配合又有明确分工,从而建立一种新型的家校合作关系。也就是说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必须围绕一个共同的培养目标,进行教育资源的整合和优化,有效地作用于教育对象学生。实践证明:家校合作不仅对儿童的发展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而且对家长和教育工作者教育水平的提高以及小学管理的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我校于 2012 年 9 月开办,作为新办校有三个特点:一是学校办学规模扩张快,学校承受的办学压力大。学校学生由开办时的906 人增加到 1778人,由 19 个教学班增加到 36 个教学班, 93 名教职工。 二是学校地理位置处于新开发地,交通状况复杂。 学校位于集美区锦英南路61

3、 号(夏商大学康城二期南面),四周都是宽达18 米的城市次干道,生源主要来自两个社区:一个是新开发的康城社区,学生上下学要横跨四车道的锦园南路;一个是异地搬迁的前场社区,学生上下学也要穿越319 国道,学生家离学校达6 公里路程。三是学生家长的成份参差不齐,家校合作教育意识淡薄。 学校 80% 以上的家长是进城务工人员,对子女的教育期望值虽高,但碍于经济收入,几乎把所有的精力都花在工作上,导致子女教育的缺失。2 学校办学必须服从新办校的特点。学校努力 构建“学校、社区、家庭”三位一体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网络,在家校合作教育工作中,做到“四个合作”,即 主题教育合作 、安全教育合作 、习惯

4、教育合作 、艺术教育合作, 学校家庭同心同德共同实现“康城美礼”办学思想,实现学校“习惯奠基,艺术引航”的办学追求。一 、家校主题教育合作,达成办学理念美好愿景作为新办校,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思想如何尽快地融进家长的脑海,是他们成为学校的一分子?学校通过一系列主题教育活动,让家校在合作教育中,达成办学理念的美好愿景。1、传唱校歌,领会办学理念“用真诚播撒爱的种子,让琴声催开花朵浪漫。当鲜花盛开美丽芬芳,健康快乐,歌声悠扬。你是我们心中最美的歌。康城小学我们美丽的家园。知识海洋遨游阳光下成长,“康诚美礼”心中藏。 用辛勤塑造爱的模样,让彩笔描画美好的梦想。敢于实践我们勇于创新。汇聚点滴,躬勤俭让

5、。你是我们心中最美的歌。康城小学我们快乐的家园。快乐学习善于发现,“振兴中华”心中藏。”这是我们康城小学的校歌,题为“心中最美的歌”。歌声优美动听,歌词诗意动人,融进了康城小学的办学理念。新学期伊始,学校利用LED显示屏在南大门广场播放。这就唤起和激发家长的爱校之情,家长们都以自己的孩子能成为孩子一员而引以为豪。因校歌传唱把学校和家长的距离拉近了,使家长深入领会学校的办学理念。2、“红领巾心向党”主题活动。2015 年元旦,新年伊始,学校以此为契机,举行“红领巾心向党”主题活动,邀请一年级新入队的120 名家长参加活动,在红领巾之歌的歌声中,家长们为自己的孩子带上了鲜艳的红领巾,孩子们真诚地对

6、家长说句感恩的话。此时此刻,此情此景,家长和孩子相拥在一起,感激涕零。在场的领导、来宾和师生为之感动。一场主题教育活动升华为爱党、爱校、爱家和感恩父母的活动,即丰富活动的形式,更充实了活动的内涵。3 3. “美丽康城,我设计”主题活动。学校环境布置是校园文化建设很重要的一部分。我校认为应在办学理念的指导下,方能形成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特色。为此,学校开展“美丽康城,我设计”主题活动,向全体家长征求“校门口改造,康城大道”等处的设计稿,广泛听取家长意见,吸纳家长好方案。如今,校门口、康城大道已经成为康城小学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家长*参与学校校园文化工作中,对学习理念的理解诠释更到位,有利于协助学习开

7、展更方面工作。4、“我与康城小学的第一次亲密接触”主题活动学校办学理念能否加入家校* ,在学习家庭第一次亲密接触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由此,学校高度重视幼小衔接工作,特别关注一年级新生的入学工作。 2014 年起,精心策划“我与康城小学的第一次亲密接触”征稿主题活动。即我与康城小学的第一次“亲密接触”,用文字或影像讲述自己与康小老师、家长、小朋友的第一次接触所发生的有趣的、难忘的人、物及心情。这场笔会得到一年段广大家长、教师和学生的支持,共收到210篇文章。这本集锦现已汇编成书,举办此项活动已成为学习一大特色活动,通过* 交流,师生家长共 *办学理念精髓。主题合作教育,进一步使学校“康、诚、

8、美、礼”的校训让家长得以领会和传扬,一起见证康小的成长。5、“家长沙龙”在轻松氛围中促进家校有效沟通这学期,我校尝试开展“主题式家长沙龙”活动,让家长们在轻松愉快地氛围中,关注学校的最新发展,走进班级的主题活动,推动主题发展。现在的家长,科学育儿的意识都比较强,书籍、报刊、网络等宣传育儿知识的途径也很多,教育孩子的理论懂得不少,但缺乏和迫切需要的是理论转变为实践的方法,不知道具体到孩子的某个行为应该怎么做?他们渴望有机会多听听同龄家长的心声,与老师沟通,对比了解同一阶段的孩子有什么共性、困惑和问题?如我校四 (4)家长开展一场 “您的孩子到底做了什么才是犯错”4 的主题式家长沙龙。苏航萱妈妈带

9、来可口的小茶点和饮料,黄哲晟妈妈召集家长沙龙人员,吴灵超妈妈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家长,分享很多教育孩子的方法和应对机智,总结了不少优秀的育儿经验。最后语数英老师也分享很多具体对策措施和教育方法。很多家长都能在这次家长沙龙活动中,了解学生共性问题的基础上,结合自己子女的个性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二、家校安全教育合作,达成平安校园美好愿景安全工作是学校的基础工程和保障,因此学校积极主动和社区、家长联系,通过签订家校安全工作协议书、成立交通安全哨子队和开通班车、定期致家长的一封信以及“家访”研讨交流、开通翼校通云平台等方式,开展家校安全合作教育,达成共创平安校园美好愿景。1、签订家校安全工作协议书。新学

10、期伊始,为了让家长更加明确监护人的安全管理责任,每位家长都必须与学校签订康城小学家校安全合作教育协议书。协议书规定学校和家长各自的责任,明确家长必须承当对孩子安全教育和管理十个方面的责任,如“三防” 即上下学防交通安全事故、防溺水、防校园周边暴力侵害;“三要” 即上下学过马路要走斑马线、乘坐摩托车要戴安全帽、要主动配合班主任做好教育工作;“六不” 即不购买三无产品、不乘坐无证车辆、不太早到学校、不私自游泳、不带危险器具到学校、不进电子游戏室。以协议书的形式将安全责任明确化,让家长知道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学校安全教育和管理就能落实到位。2、加强安全工作主动性。加强安全工作主动性是维护校园平安的关键

11、,学校、社区、家庭必须密切配合,形成合力,促使协防实效。在学校“家长教师协会”的支持配合下,我校安全教育工作的开展颇有成效。以下做法是我们的尝试:促成学生班车的开通。 前场小学异地搬迁之后,还有120 多名离家比较远的孩子上学怎么办?经过家长教师协调等多方努力,区政府驻村工作组出政策杏滨街道出资社区负责牵头,派出两辆公交车,并安排2 名工作人员跟车,负责接送这些孩子上下学。这样学校也规避了风险,无需和5 任何一方签订协议,却解决了广大家长接送孩子上下学的困难。成立交通安全哨子队。 康城社区应学校要求,派出10 名有责任心的志愿者,经过教育培训后上岗,在学生上下学时段,哨子队在交通路口引导学生安

12、全通过马路。前场社区也派出4 名志愿者分别在6 号和 9 号天桥两侧护送孩子过天桥。发挥综治副校长的作用。定期到校办公,同时加强夜间巡查,联系周边单位安全联防。学校开办两年来,从异地搬迁、基础建设到投入使用,从未发生任何安全事故。清理校门口的摆摊设点。学校开办时,门口有多个摆摊点,由于受到利益驱使,屡禁不止,和学校周旋。学校借助家长资源,给予媒体报光。在杏滨执法中队家长大力支持下,彻底清理了校门口摆摊设点。发挥这区家长委员会的作用。学校对外活动或学生活动,社区家长委员会可发挥很大的作用,如协助管理学生、协助教育、拍照等。家长乐于接受,又可以解决教师人力不足的困难,确保学生安全。(6) 召开托教

13、机构负责人座谈会。托教机构是一个市场,它可以满足家长的需求和学校教育资源的不足。学校不避嫌,在家长委员会的组织下,将托教机构的负责人请进学校,传达上级文件、交流学校信息。同时也通过托教机构了解学生在校外的动向,以及时调控教育的动向。打造校门口学生“平安大道”。随着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2014-2015学年度,我校的生数已将近1500 人,31 个教学班。如何解决学生上、下学拥堵的现象呢?新学期伊始,学校向全体家长发出“创建平安大道”的倡议,在杏滨派出所、杏滨执法中队和康城社区的大力之下,学校校门口道路锦英南路段成为步行街,小汽车自觉不进入;摩托车、电动车、自行车沿着锦英南路北侧有序停放;家长自

14、觉在班级接送区等候孩子。我们打造校门口“平安大道” , 在孩子上、下学时段成为“美丽康城,共同缔造”一道亮丽的6 风景线。3、开通家校翼校通云平台。 随着信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如何发挥“校园网”这一媒体,开通家校翼校通云平台,实现家校合作网络和信息沟通,有力地解决城乡结合部家访难这一问题。三、家校习惯教育合作,达成习惯良好美好愿景1、学校实现“双习惯”分层实施。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康城小学双习惯(学习和行为) 训练目标学习习惯八个单元按时到校、专心听讲、书写规范、学会审题、勤思善问、温故知新、乐于表达、灵活运用; 行为习惯八各单元微笑有礼、仪表大方、摆放有序、课间守纪、爱护环境、诚实守信

15、、双手递接、注意倾听。为更好的落实双习惯的训练,学校还设计按低、中、高三个年级分层实施,着重培养学生的养成能力。家长全面了解“双习惯”目标内容,做到有的放矢。密切配合学校、* 内外习惯养成达成一致。从而达成“养成好习惯比考一百分还重要”的理念。2、科学评估指导家长收实效。为了贯彻落实双习惯训练目标,学校制定评估体系,采取单元训练实施策略,即每两周进行学习和习惯一个单元的训练,通过巩固强化,形成动力定型后(学校考核、家长问卷、了解学生品行等),再实施下一个单元。一学期之后,在总结交流的基础上,再从头推进,学生在反复的训练中受益。四、家校艺术教育合作,达成个性鲜明美好愿景为了“心灵美好,基础扎实,

16、身心健康,个性鲜明扬”的培养目标,我校积极艺术教育,认真实施体育艺术“2+2” ;积极和社区联合,开发艺术教育基地,以达成培养学生个性鲜明美好愿景。1 、实施体育艺术“ 2+2”。学校根据实际制定实施计划,全面落实体育两项技能(篮球和武术操),艺术两项技能(书法或陶艺、唱歌或舞蹈),除主课堂训练外,大课间和下午的兴趣小组活动也是训练的时间。2 、开发艺术教育基地。 为了让学生的技能进步提升,学校积极和康城社区联系,在社区活动场所设立艺术教育基地,充分利用每周半天的时间对7 社区的孩子进行无偿的培训,使他们的艺术技能得到进一步强化。家校艺术教育合作,为康城社区的孩子创造优质的资源,享有岛内同等的优质教育。总之,家校合作教育工作,是一项任重而道远、意义非凡的工作。今后我校将继续坚持“四个合作”,挖掘多方教育资源,拓宽德育实践平台,促进学生快乐健康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