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长与分配战略

上传人:ji****72 文档编号:51235623 上传时间:2018-08-13 格式:PPT 页数:44 大小:3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增长与分配战略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增长与分配战略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增长与分配战略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增长与分配战略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增长与分配战略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增长与分配战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增长与分配战略(4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第十四章 增长与分配战略第一节 增长与分配理论第二节 增长与分配战略第三节 中国的增长与分配战略第一节节 增长长与分配理论论 一、库兹涅茨的倒“U”型理论二、发展中国家收入分配不均等一. 库兹涅茨的倒“U”型理论 其主要观点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收入分 配差别变动的长期趋势是先扩大,再缩小,即长 期变动轨迹呈倒“U”型。收入不平等(一) 倒“U”型轨迹形成的原因 储蓄和积累在少数高收入阶层的集中,如果 没有抑制因素,收入分配将越来越不平等,个人 之间收入差距将不断扩大。经济发展中工业化和城市化所引起的收入分 配恶化,即农村与城市收入分配差距拉大,使经济中不平等的范围扩大。 随着经济的发展,收

2、入差距扩大也得到抑 制,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1)法律和行政干预。(2)中等收入阶层壮大。(3)产业结构调整因素。新兴产业这就是随着经济发展,社会收入分配不平 等先扩大后缓和呈倒“U”型轨迹的主要原因。 (二)对倒“U”理论的不同看法 1. 支持者:阿德尔曼(Adelman,I)和莫里斯(Morris,C T) :统计回归分析实证支持了该理论。鲍克特(Pauker,F.) :56个国家基尼系数的 对比也证实了U型关系的存在。2. 反对意见:不规则变化二. 发展中国家收入分配不均等 库兹涅茨通过对某些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二次大战后收入分配的横向比较,得出 了发展中国家收入分配比发达国家更不均等

3、的结论。 国别/年份收入份额(%)最富的20%/最穷的60%60%最穷 的人20%最富 的人印度(1949- 1950) 斯里兰卡( 1950) 波多黎哥( 1948)美国 (1950 ) 英国(1947)28 30 24 34 3655 50 56 44 451.96 1.67 2.33 1.29 1.25第二节节 增长长与分配战战 略 一. 先增长后分配战略二. 先分配后增长战略三. 边增长边分配战略四. 满足基本需要战略一. 先增长后分配战略 当前主要发达国家在发展过程中的“滴 落效应” 可以实现先增长再分配的战略。 认为,虽然经济增长不可避免地会出现 贫富分化和不平等,但是,富有阶层的

4、积累 是克服贫穷的物质基础,富有阶层的财富可 借助于政府的调节实现重新分配。这样,经 济增长的果实就可以滴落给穷人。所以,它 们的口号是“先增长,后分配”。 发达国家已经有成功的先例,但是发展中 国家未必适用:1. 资本流动已经超出了国界,2. 大多数居民的收入得不到提高,阻碍需 求的进一步扩大。二. 先分配后增长战略 前苏联:传统计划经济模式 东亚模式:政府指导下的市场经济 。韩国、台湾等 三. 边增长边分配战略 “在增长中再分配” :政府通过政策调节, 使经济增长为低收入阶层创造更多增加收入的机 会,并为他们利用这些机会提供资源条件。 边增长边分配战略与政策选择 (1)干预要素相对价格的形

5、成。例如最低 工资标准(2)增加政府对低收入阶层投资领域。(3)采用有利于低收入阶层的累进税制(5)增加公共消费品供给和转移支付(4)加强教育和培训(6)利用税收. 补贴和数量限制措施对商品市场 实施干预。 奢侈税等四. 满足基本需要战略 主张通过发展满足基本需要的公共服务 设施,如医院、学校、饮用水供给系统等 向穷人提供一些基本生活品和服务,包括 食物、住房、自来水、初等教育、卫生保 健等等,来使低收入阶层摆脱贫困。核心:强调穷人有获得基本需要的权力 ,政府应保障穷人的基本权利。 满足基本需要战略与人力资本理论有着密 切联系。这个战略所提出的基本需要,无论是食物 、 水,还是教育、卫生保健都

6、有利于人力资 本的形成。人力资本积累可以有效的提高穷人的劳动 生产率,为他们减轻和最终摆脱贫困创造最基本的条件。 实施条件:首先必须有足够的财政支出来补贴满足基 本需要的商品和服务的价格,使穷人能够买得 起。为保证足够的财力必须改进税收制度。其次,在改善公共设施分配方面,要面向 农村和城市贫民区。第三节节 中国的增长长与分配战战 略 一、改前的平均主义分配战略二、改后兼顾效率与公平的分配战略一.改前的平均主义分配战略(1)分配方式单一,几乎由“按劳分配”方 式一统天下,不存在其他分配方式。(2)国家统得过多过死,工资总额、 工资 标准、工资形式、工资制度、升级的具体办 法及奖励方式,都由国家统

7、一。(3)平均主义严重,企业吃国家的“大锅饭 ”,职工吃企业的“大锅饭”。二. 改后兼顾效率与公平的分配战略 在增长与分配战略上,中国政府实行兼顾 效率与公平的原则,既鼓励先进,促进效率 ,拉开收入差距,又防止两极分化,逐步实 现共同富裕。 案例1:中国的收入分配差距 四大现象: 1、“四过大”:指城乡之间、地区之间、 行业之间及不同群体之间的收入差距过大,且 呈加速化倾向。 2、“一低一慢”:指普通职工,特别是劳 动密集型企业以及私营企业的职工和农民工的 劳动报酬不仅过低,而且增长慢。 过大的收入差距,使“平均工资”指标难 以反映普通职工真实的收入增长状况。 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收入比较3、生

8、产要素分配不均:资本分配太多、劳 动分配太少,导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偏移。发达国家劳动收入占GDP比重一般在60%- 75%之间波动,劳动在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中始终处于主导地位。据统计,美国在18701984年期间,劳动收 入所占比重由50%升至70%左右;资本要素收入 所占比重降至20%以下。美国一次分配中劳动收入占GDP的比重英国在18601984年的124年中,劳动在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中也始终处于主导地位:劳动收 入所占比重由45%升至70%左右;资本要素所占 比重由36%降至20%左右。近三十年来,劳动收 入占比一直比较稳定,在70%到75%之间波动。也就是说,在后工业时代的英国国民收入分

9、配格局中,资本要素收入也始终占小头。近十年来,我国宏观经济总量持续高增长 ,但是劳动报酬占GDP份额却呈现下降趋势。 1997年2006年劳动报酬占GDP份额从52.7 下降到39.74 ,下降了近12个百分点。2007 年劳动报酬份额进一步下降到35.1% 。 与此同时,资本回报占GDP比重节节上扬 ,从以前的20提高到2006年的30.6(中国社 科院社会蓝皮书,2008) 。政府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自1996年起持 续提高,2007年也已超过20%。横向来看,2006年我国劳动报酬份额比美 国1980年代初期水平低33.7,比英国1970年 代后期水平低28.2。现阶段我国劳动报酬份额

10、不仅远低于发达国家,而且与很多发展中国家有相当的距离。 可以看出,企业利润的大幅增加相当程度上是 以职工低劳动报酬为代价的。 4、中国城镇居民财产分布的差距大。目前收 入最高的10%家庭财产总额占城镇居民全部财 产比重已经接近50%,收入最低的10%家庭财产 总额所占比重约为1%。 世界银行报告显示,最高收入的20%人口的 平均收入和最低收入20%人口的平均收入,这 两个数字的比在中国是10.7倍,而美国是8.4 倍,俄罗斯是4.5倍,印度是4.9倍,最低的是 日本,只有3.4倍。1、初次分配的“机会不公”和“竞争过程中规 则不公”。比如权钱交易、以属于全社会的廉 价资源获取超额垄断利润的垄断

11、行业等。中移动和中石油两家央企2009年的利润之和超过 民营企业500强的利润总和。分配不公的原因 2、政府权力寻租现象严重,国有资产和政府 在初次分配中的纯收入大量流向个人,形成 “工资不高、收入不低”现象。 3、非透明、非规范性收入不同程度存在。包 括灰色收入或隐性收入等工资外收入的比重较 大,导致实际收入差距比工资差距要大得多。 4、二次分配的缺陷主要集中在社会保障制 度与政策、税收制度与政策、财政转移支付 制度与政策等方面。 (1)从社会保障制度与政策来看,鲜明 的城乡差别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最大缺陷 。除此之外,还存在诸多问题,一是覆盖面 不足、制度不统一、缺乏制度保障。 (2)从税

12、收制度与政策来看,我国目前的税 收调节制度还只是主要依靠个人所得税,已开 征的财产税还只有房产税一种,且仅就城镇房 产征收,而遗产税和赠与税还尚处空白。 由于缺乏对多种形式的不合理或不合法收入有效 的监管手段,致使出现了富人少交税、穷人和工薪阶 层多交税的逆向再分配局面,助推了收入差距的扩大 。 在当前中国个人所得税中,中低收入的工薪阶 层的纳税额占税收总额的65%以上,而高收入者 的纳税额占税收总额只有30%左右。 (3)从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与政策来看,主 要存在四方面问题: 一是转移支付的政策导向不明确,调节功 能微弱; 二是政府间财政管理体制包括转移支付制 度的目标不清晰; 三是各级政府事

13、权和财权范围模糊; 四是转移支付形式繁多管理分散。 如果一个社会的经济发展成果不能真 正分流到大众手中,那么它在道义上将是 不得人心的,而且是有风险的,因为它注 定要威胁社会稳定。-亚当.斯密道德 情操论 分配不公的根本解决之道,即是通过 深化改,除体制弊病,完善各种保障 制度。案例2:巴西如何解决贫富差距拉丁美洲一度是世界上贫富差距最大的地 方,然而现在,它却是唯一一个正在弥合这道 鸿沟的地区。 资料显示,2003年-2006年,拉美贫困人口 减少了2100万,贫困人口比例从44.3%降到 38.5%,其中,巴西、墨西哥、哥伦比亚和智 利等国的基尼系数呈负增长。其中,巴西的成 就最令人称道。

14、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巴西经济进入快速增长 期,创造了年平均增长10.1%的“巴西奇迹”。 但是,由于政府没有实施合理的分配政策,经济 快速发展创造的财富大部分被少数人占有。全国 近50%的财富集中在占全国人口10%的富人手里, 而50%的穷人只能分摊全国10%的财富。1960年,巴 西的基尼 系 数 为0.499,到 1989年上升到0.647。贫富差距的扩大激化了社 会矛盾,引发动乱,阻碍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为了改变这种状况,2003年1月劳工党领导 人卢拉开始执政后,把消灭饥饿和贫困作为优 先目标,就职当天就宣布了“零饥饿“计划, 成立了社会发展和反饥饿部,承诺要让所有巴 西人都能吃上一日三

15、餐。 “零饥饿”计划不仅限于向贫困家庭发放 基本食品,而且还鼓励发展家庭农业,为贫困 地区创造就业机会,加强教育投入,改善贫困 地区的饮水和卫生条件,目的是使贫困家庭通 过政府的救助提高自身脱贫能力,融入社会发 展进程。 合理调节工资涨幅 每年提高最低工资,同时压低高收入者的 工资涨幅也是巴西政府缩小贫富差距的重要措 施。自2003年卢拉政府上台执政以来,巴西最 低工资额增幅已达155%,扣除通货膨胀因素的 实际增幅达到53.46%。2005年以来,高收入者 占全国工资总额的比例逐年下降。 2007年,占总数10%的高收入者占全国工资 总额的比例为43.3%,2008年下降到42.7%。而 低

16、收入者占全国工资总额的比例则相应逐年上 升。巴西实行全民免费医疗制度,在公立医院 看病、手术、拿医院药房供应的基本药物和住 院都不收费。穷人能得到基本的医疗保障,不 至于因家里有人生大病陷入困境。 覆盖全国城乡的社会保障制度对扶贫解困 发挥了重要作用。城里人男性的退休年龄为65 岁,女性为60岁。只要缴纳了180个月的退休 保险就可以领退休金。农村人的退休年龄分别 减少五岁,只要证明参加过180个月的农村劳 动就可以领一个最低工资的退休金。 充分利用税收手段 征收个人所得税也是政府调整收入差距 的重要手段。巴西实行四级累进税率,收入 越高缴税越多。但是,用于教育和医疗的费 用可以申请退税。 巴西应用经济研究所最近发布的研究报 告预测,如果巴西能够继续保持2003年以 来快速减贫的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