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宋朝的建立及其制度创设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51234500 上传时间:2018-08-13 格式:PPT 页数:35 大小:755.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7课宋朝的建立及其制度创设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第17课宋朝的建立及其制度创设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第17课宋朝的建立及其制度创设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第17课宋朝的建立及其制度创设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第17课宋朝的建立及其制度创设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17课宋朝的建立及其制度创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7课宋朝的建立及其制度创设(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7课 宋朝的建立及其制度 创设 前言 德国汉学家库恩在宋代文化史中指出,中国在11世 纪至13世纪发生了根本的社会变化,其中一点是文官体 制取代了唐代的以地方藩镇为代表的军人政治,受到儒 家教育的文人担任了高级行政官员,孟子以王道治国的 思想第一次付诸实施。 且不论文官体制是否真能以“王道”治国,它的确立是以 吸收晚唐、五代弊端的历史教训为前提的, 为了严密防范武将专权独裁,制定出一整套集中军权、 财权、政权、立法与司法的体制。 虽然从以后宋的历史来看,文官体制代价沉重,出现冗 官、冗兵、冗费以及积贫、积弱,宋最终亡于游牧民族 进攻的后果 ,但是它当时适应了统治者的需要,有效 地消除了分裂

2、割据和军人乱政的隐患。从这个角度来看 ,文官体制至少可以说是利弊参半。 “重文轻武”的基本国策推动了科举制度的完善,科举制 度保障了文官政府的官吏来源。 一、宋朝的建立 1建立背景: 1)唐朝后期:755年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混战(武 人乱政)。 2)唐灭亡后:907年唐朝灭亡,中国进入五代十国时 期(北方:梁唐晋汉周,907960), 实质是唐末 藩镇割据混战的继续。(依然是地方节度使篡权,武人 乱政) 注意:后晋君主曾割让幽云十六州给辽,使宋北方边 境无险可守。 2.建立方式、时间:发动陈桥驿兵变 960年,赵匡胤(后周禁军将领)借口契丹与北汉联 合进攻边境,率军北上,在开封北的陈桥驿发动

3、兵变, 取代后周,建立宋朝。 黄袍加身 实质是:禁军将领篡夺皇位(武将篡权的重演) 3定都开封,当时称东京,史称北宋,赵 匡胤即宋太祖。定都开封反映中国政治中心向东移.原因:此时,关中、中原经济破败,军 队粮食及都城居民粮食主要依靠长江流域 提供,开封濒临大运河,粮食运输方便。 (看第10页名家史论) 4宋朝的政治 (1)统一与分裂状况: A结束(唐末五代以来)分裂割据,基本实现统一,但统 一不完全,不能称大一统国家 看第11页地图 阅读第10页名家史论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 失 B宋朝时中国的政治版图特点:宋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 。 北方辽(契丹族) 西北西夏(党项族) 西南大理 (2)制度创设:

4、加强中央集权,建立文官体制,完善科举 制。 比较同时期10世纪的西欧,封建制度尚在形成之中( 611世纪),采邑改革推动封建等级制形成,贵族 圈子主要由武士组成。一般的文学之士的出路是进入宗 教界担任神职,财产和军事才能是进入贵族圈子的主要 依据。阅读与思考 “宋代统一中国的统治者们首先关注的是防止帝国 再次因为地方军阀的兴起而分裂,他们成功地避免了这 种分裂。” 汤恩比人类与大地母亲 问:宋代统治者们是如何“成功地避免了这种分裂” 答:宋太祖以“杯酒释兵权”的方式,解除禁军高级将领 的兵权,确立枢密院主军政、三衙统兵和皇帝总揽兵权 的体制。 枢密院的长官称枢密使,一般由文官担任。 宋朝实行“

5、内重外轻”的方针,令各地拣选强壮士兵 编人中央禁军,地方上则留老弱者充任厢军 和乡兵。 采取更戍法、轮流变换驻地,以防止将领分立割据 、拥兵对抗朝廷。二、文官体制 综述: 1宋代治国国策 2宋太祖改革军事、政治制度,建立文官体制的 目的 3宋太祖改革军事、政治制度内容(4+2) 4宋初军事、政治制度改革的影响: 5宋代加强中央集权的特点及影响 1宋代治国国策(特点、原则):重文轻武;削 弱地方,加强中央,强干弱枝;内重外轻 2宋太祖改革军事、政治制度,建立文官体制的目 的: 防止唐末五代藩镇拥兵自重、禁军将领篡夺皇 位的历史重演,加强中央集权和皇帝权力。 3宋太祖改革军事、政治制度内容 A军事

6、制度改革措施: (1)杯酒释兵权:961年宋太祖以“杯酒释兵权” 的方式,解除禁军高级将领的兵权。 (和平手段夺权要比历代帝王杀功臣的做法高明 ,既加强了皇权,又避免了因削夺兵权而可能引 起的武装反抗。 ) (2)军权分配:宋太祖确立枢密院主军政、三衙统兵、皇 帝总揽兵权的体制。(“三衙”与枢密使互相牵制 ) 枢密院的长官称枢密使,一般由文官担任。 目的:防止禁军将领篡夺皇位 侍卫马军司、侍卫步军司、殿前司合称三衙,三衙互相 牵制,改变过去由禁军将领一人统率的局面。 三衙拥有统兵权,军队调遣之权由枢密院执掌,三衙、 枢密院互相牵制,兵权最终集中在皇帝手中。 (3)兵力分配:以内重外轻为方针,加

7、强中央禁军 令各地拣选强壮士兵编入中央禁军,地方上留老弱者 充任厢军和乡兵 (收其兵) (4)驻防方式:采取更戍法,轮流变换驻地。 A加强中央禁军和实行更戍法的目的:防止将领分立割 据、拥兵对抗朝廷。 B后果:加强了中央集权和皇权,消除了分裂割据和军人 乱政的隐患,但也削弱了军队战斗力,埋下了积弱的祸 根阅读课本回答 963年,宋太祖任命京官周渭到永济任知县。周渭到任 时,大将符彦卿亲往城外迎接,但周渭却趾高气昂,仅 在马上拱手作揖。见此情景,平日专横跋扈的符彦卿心 中极为不满,却又无可奈何。 1)周渭是文官还是武将?你的判断依据是什么? 文官;宋初以“重文轻武”为基本国策,通过科举制度来 大

8、量提拔文人担任官职,形成一个以科举出身的士大夫 为主体的文官政府。 2)平日符彦卿为什么能专横跋扈,目中无人? 因为唐末五代以来藩镇拥兵自重、禁军将领兵变篡夺皇 位时有发生。 3)面对趾高气昂的周渭,符彦卿为什么又无可奈何? 因为重文轻武已成北宋的国策。 B 文官政府的建立政治制度改革 1)以重文轻武为国策,防止武将专权,通过科举制 度提拔文人担任官职。文官来源(统治集团构 成非开国功臣和武将)2)文官在朝廷和地方都位居要职文官地位 中央政府重要官员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宰相)、参 知政事(副相)、正副枢密使,由 文官担任(注意设 两个宰相也有分割宰相权力的用意) 地方政府要员如知州,大都由文人担

9、任3)形成以科举出身的士大夫为主体的文官政府结果皇帝 “与士大夫治天下”,宋朝很少有人因言论谏诤而 获罪。(接近于言论自由)4)实行官、职、差遣分离制度 官、职、差遣分离制度宋朝官制上的特点 宋史上说,“官以寓禄秩、叙位著,职以待文学之选,而别为 差遣以治内外之事。” a官、职、差遣分离制度的内涵:看知识链接。 官名只表示品级的高低和相应的俸禄;如:节度使、承宣使、防 御使、团练使是官名,是单纯用来表示级别的虚衔 职是授予某些有名望官员的荣衔。如,昭文馆、史馆、集贤院, 秘阁等馆的职位,加上些虚衔如大学士,学士等,来表示高级文 官的清贵地位。 差遣是实际担当的职务(一般都带有“判、权、知、直、

10、监、提 举、提点”等字,理论上算是临时性的职务。如:知府、通判、 都监、安抚使 ) b官、职、差遣分离制度的目的:为了便于官员的调遣撤换 C官、职、差遣分离制度的后果: 肯定:1)一定程度上稳定了宋初的政局,实现政权的平稳过渡 ;(杯酒释兵权后一批武将担任闲职) 2) 使得整个官员的选拔撤换、调动、派遣更加灵活 否定:带来冗官冗禄的弊病。(宋朝不能称为吏治清明) 实例:范仲淹曾担任过的职位,“龙图阁直 学士、户部郎中、陕西经略安抚副使兼知延 州”。 户部郎中是寄禄官,元丰( 宋神宗年 号)改制后改为朝议大夫,正六品, 从三品的龙图阁直学士是范仲淹另带的 馆职,其地位等同于从三品 陕西经略安抚副

11、使兼知延州是真正的差 遣,经略安抚使节制一路军政大权,副使是 其副手,延州知州掌管延州一州的军政大权 。 4北宋初年军事、政治制度改革的影响: 积极:建立了文官体制,完善了官僚政治体制 ,消除了唐后期以来分裂割据混战、军人乱政 的隐患,开创了一个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 化昌盛的时代。 消极:造成冗官、冗兵、冗费,是北宋中期出 现积贫积弱现象及最终亡于游牧民族的进攻的 祸根。 (即宋朝官僚政治体制和文官体制的弊端,军 队战斗力下降、边防空虚;政府机构重叠,行 政效率低下、财政开支庞大)思考 !根据宋朝政治军事改革,归纳宋朝政治的一大特点。 重文轻武、建立文官体制;守内虚外、内重外轻 ! 根据材料

12、归纳宋朝政治的其他特点 “中国帝制政府总是力图在中央与地方官吏之间平衡权 力,即在集权于一身的君主与依附君主命令行事的文武 官员之间保持一种权力平衡;宋朝时这种权力平衡有向 中央政府和文官倾斜的趋势,军事危机有利于朝廷集权 。行政权的过分集中,形成了官僚政治体制的弊端 官僚机构空前庞大。” 伊配霞剑桥插图中国史 5 宋代制度创设的特点及影响 重文轻武、建立文官体制,形成文人治国模式 这是吸取了唐末以来藩镇割据、武人乱政的教训,其有利的一面 在于有效地巩固统一;不利在于造成军事战斗力低下,边患难以 平息。 分割地方权力、高度集权于中央,形成庞大的官僚机构。(分 割宰相权力,加强皇权) 这一方面有

13、利于有效地巩固统,防止分裂;但另一方面却导致 行政机构臃肿,出现冗官冗费现象,人浮于事,行政效率低下。 守内虚外(内重外轻), 强干弱枝。 这固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有效镇压地方势力和农民阶级的反 抗,但边防空虚,成为北宋在民族斗争中屡败的重要原因。 (比较唐太宗既重视加强国防,平息边患,又致力于改善民族关 系,与边地少数民族来往交流,和平相处。) 总之,一方面消除了分裂割据武人乱政的隐患,另一方 面矫枉过正带来新的弊端,形成国家积贫积弱的负面效 应三、 科举制的完善 (一)科举制与文官体制的关系(科举制完善的背景): 宋“重文轻武”的基本国策推动了科举制度的完善 ,科举制度是 文官政府的基础

14、 (二)科举制完善的措施(内容) 1考试制度的规范化(严格考试程序): 宋朝科举考试分为解试、省试和殿试三级。 宋太祖时,曾对省试合格的举子增设“殿试”,由皇帝亲临复试, 以后成为定制。(最后录取权由皇帝掌握) 2考试规则的严密化: 为防范考官考生徇私舞弊,创设了“弥封”“誊录”等制度规则, 以保证科举考试的公正和公平。 3考试内容的实用化: 前期考诗赋 中期以后(废除了单纯记忆背诵性的考试内容(帖经),不 以诗赋的优劣取士),增加策论考试,考核士子对儒家典籍的理 解和对社会事务的分析能力。 (三)科举制改革对宋朝的影响: (1)政治:通过改革使科举制逐步完善,为宋朝选拔了大量的 文官人才,扩

15、大了封建统治基础 ,加强了中央集权。 (2)文教:对普及教育和传播知识产生了积极影响。(政治和 文化教育的关系) 复习 科举制度的影响 A政治上: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中央政府网罗天下俊才, 扩大政治统治的基础,提高官员的文化素质,但其考试内容影响 人才的选拔(如诗赋、儒家经典的记忆难以真正考察考生的实际 从政能力)封建社会后期科举制选拔出的”俊才“蜕化为顺从效忠 皇帝的奴才 。 B 社会上:为国家选官用人提供了一个相对公开、公平、公正 的平台;普通人士原则上皆可赴京应试,为社会流动提供了一 条有效的途径,有利于社会的稳定(社会的公正、流动、稳定) 胡适评价科举制度:“打破了社会阶级的存在,同时也是保 持中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