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专用)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考前三个月19题逐题特训第10题(二)古诗鉴赏(一)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0958322 上传时间:2018-08-11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42.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专用)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考前三个月19题逐题特训第10题(二)古诗鉴赏(一)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江苏专用)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考前三个月19题逐题特训第10题(二)古诗鉴赏(一)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江苏专用)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考前三个月19题逐题特训第10题(二)古诗鉴赏(一)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江苏专用)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考前三个月19题逐题特训第10题(二)古诗鉴赏(一)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江苏专用)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考前三个月19题逐题特训第10题(二)古诗鉴赏(一)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专用)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考前三个月19题逐题特训第10题(二)古诗鉴赏(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专用)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考前三个月19题逐题特训第10题(二)古诗鉴赏(一)(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百度文库百度文库19 题逐题特训第 10 题(二)古诗鉴赏(二)1阅读下面两首清诗,然后回答问题。西湖杂诗十四首黄任其一珍重游人入画图,楼台绣错与茵铺。宋家万里中原土,博得钱塘十顷湖。其二画罗纨扇总如云,细草新泥簇蝶裙。孤愤何关儿女事,踏青争上岳王坟。(1) 这两首诗有相同的结构层次,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揭示。答:(2) 前一首诗末句中的“博”字重如千钧,力透纸背,请加以赏析。答:(3) 后一首诗第三、四句表达了怎样的深意?请试作说明。答: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秋夜宴临津郑明府宅杜审言行止皆无地,招寻独有君。百度文库百度文库酒中堪累月,身外即浮云。露白宵钟彻,风清晓漏闻。坐携余兴往,

2、还似未离群。注杜审言在江阴任县丞、县尉等职时,应临津县郑明府之邀,在一个秋日的夜宴上,即兴抒怀,作了这首诗。此时,诗人年逾四十,颇负诗名,但仕途坎坷,被人诬陷几致死,儿子杜并也惨遭杀害。(1) “酒中堪累月,身外即浮云”两句刻画了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答:(2) “坐携余兴往,还似未离群”两句流露出诗人怎样的情感?答:(3) 这首诗是诗人对一次赴宴情形的描绘,诗人在描绘宴饮场面时用了什么手法?答: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蝶恋花赵令畤欲减罗衣寒未去,不卷珠帘,人在深深处。红杏枝头花几许?啼痕止恨清明雨。尽日沉烟香一缕,宿酒醒迟,恼破春情绪。飞燕又将归信误,小屏风上西江路。注沉烟:点燃的沉

3、香。西江:古诗词中常泛称江河为西江。(1) 请简要概括女主人公的情绪变化过程。答:百度文库百度文库(2) “红杏枝头花几许?啼痕止恨清明雨”运用了什么表达技巧?有何作用?答:(3) 请赏析结尾两句的表达效果。答:4(2015无锡市高三模拟)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穆陵关北逢人归渔阳刘长卿逢君穆陵路,匹马向桑干。楚国苍山古,幽州白日寒。城池百战后,耆旧几家残。处处蓬蒿遍,归人掩泪看。注穆陵关在今湖北麻城北面,渔阳郡治在今天津市蓟县。公元770771 年,刘长卿曾任转运使判官、淮西鄂岳转运留后等职。这首诗当作于此时。当时,安史之乱虽已平定,但朝败,国力衰弱,藩镇割据,民不聊生,特别是安史

4、叛军盘踞多年的北方各地,更是满目疮痍,一片凋敝景象。楚国:穆陵关所在地区,亦代指江南地区。(1) 怎样理解“幽州白日寒”一句话的意思?答:(2) 尾联有何特色?试简要分析。答:百度文库百度文库(3) 这首诗流露出诗人哪些复杂的感情?试简要概括。答:5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临江仙送光州曾使君 注周紫芝记得武陵相见日,六年往事堪惊。回头双鬓已星星。谁知江上酒,还与故人倾。铁马红旗寒日暮,使君犹寄边城。只愁飞诏下青冥。不应霜塞晚,横槊看诗成。注光州:今河南潢川,南宋时期是接近金国的边防重镇。使君:汉唐以来,称州郡的长官为使君,此沿袭旧称。(1) 词的上片主要叙述了哪些内容?请简要概括。答:

5、(2) 词的下片前两句主要运用什么表现手法?描写怎样的场景?答:(3) “只愁飞诏下青冥”一句表达了词人什么样的情感?答:6阅读下面两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戏答陈季常寄黄州山中连理松枝二首黄庭坚故人折松寄千里,想听万壑风泉音。谁言五鬣苍烟面,犹作人间儿女心。老松连枝亦偶然,红紫事退独参天。金沙滩头锁子骨,不妨随俗暂婵娟。百度文库百度文库注陈季常:陈慥,字季常,少任侠,后折节读书,晚隐于黄州。谁言:谁料。五鬣 ( li ) :五鬣松。苍烟面:形容松树苍劲的姿态。红紫事:繁花盛开。“金沙”二句:佛典载,锁骨菩萨为点化众人化为美女下凡,与众少年狎昵,死后葬于金沙滩头。后来发掘其墓, 发现棺中骨头钩结

6、如锁状,有僧言这是锁骨菩萨,众人方醒悟。 婵娟: 姿态美好,此谓美女。(1) 这两首诗内容虽有差别,结构却是一样的,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其结构。答:(2) 诗人在前一首诗中为什么说五鬣“犹作人间儿女心”?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人格追求?答:(3) 第二首诗尾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答:7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减字木兰花春怨朱淑真 注独行独坐,独唱独酬还独卧。伫立伤神,无奈轻寒著摸人。此情谁见,泪洗残妆无一半。愁病相仍,剔尽寒灯梦不成。注朱淑真,宋代女词人,号幽栖居士。她善绘画,通音律,工诗词,但婚姻很不美满,婚后郁郁寡欢。(1) 词中刻画了一个什么样的主人公形象

7、?答:百度文库百度文库(2) 这首词的上片连用五个“独”字,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答:(3) 这首词的感情基调是什么?请结合作品内容简要分析。答:8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鹧鸪天刘仲尹楼宇沉沉翠几重,辘轳亭下落梧桐。川光带晚虹垂雨,树影涵秋鹊唤风。人不见,思何穷,断肠今古夕阳中。碧云犹作山头恨,一片西飞一片东。(1) 请简要分析“楼宇沉沉翠几重”一句在全词中的作用。答:(2) 请简要赏析本词最后两句的妙处。答:(3) 有人说这首词虽是写愁,但无一“愁”字,请结合本词的上片简要分析。答:百度文库百度文库答案精析高考第 10 题古诗鉴赏 ( 二) 1(1) 两首诗都是先描写西湖景象,后抒发

8、感慨。(2) “博”,取得、获得。用“万里中原土”取得“钱塘十顷湖”,如此悬殊的“不平等交换”,有力地抨击了南宋王朝苟安一隅,不思进取,置国家和民族利益于不顾的可悲与可耻。(3) 在作者看来,岳飞所受的冤屈和他的豪情已不被后世人们体会理解;后世的人们对当年的民族灾难和痛苦已经隔膜了,他们对历史陈迹的凭吊渐渐流为娱乐性的观赏。2(1) 醉中岁月易逝,功名利禄都像过眼烟云,不值得去追求。这两句诗刻画了一个貌似旷达,内心却愤懑不平、郁郁不得志的诗人形象。(2) 表现了诗人珍惜友情之情。郑明府的邀请,使他这个“行止皆无地”的人不再感到孤单,精神上得到很大的慰藉。(3) 运用了侧面描写的手法,诗人虽然没

9、有直接描述宴饮的热烈场面,却通过“露白宵钟彻, 风清晓漏闻”等景物描写透露了宾主之间通宵达旦的宴饮过程。月朗风清之秋夜,朋友们饮酒赋诗,不知不觉时间飞逝,夜里清晰的钟声催人,拂晓滴答的漏声促人。3(1) 踌躇不安惆怅自怜气恼失望寂寞苦闷。(2) 借景抒情。形象生动地表现了女主人公对花的命运的关心,对连绵阴雨的厌烦和惜春伤春的愁绪。也衬托出女主人公多愁善感的形象。(3) 结尾两句点出了女主人公愁思重重的深层原因佳人怀人。她希望飞燕给她带来远人的信息,而它们却耽误了,于是她只好空对屏风怅望。表现了她对心上人的一往情深,意味深远。4(1) 这句话不仅说明北方气候寒冷,更暗示出北方人民的悲惨处境。(2

10、) 尾联情景交融, 含意丰富。 诗人想象行人所到之处长满荒草,使回乡的人悲伤流泪,目不忍睹,流露出对北归行客的关切之情。(3) 对行客一路行程的担心,对北方人民悲惨处境的同情,对国家命运的深深担忧。5(1) 回忆往日与故人相聚之事,阔别多年后的日渐衰老,与友人喝酒离别。(2) 这两句主要运用想象。描写光州边地雄阔的场景:寒日的傍晚, 萧瑟的边塞原野上,铁马奔驰,红旗飘扬,士气高昂,令人激奋。百度文库百度文库(3) 词人想象曾使君为豪壮的军队生活所激发,根本不想离开边地,反而担心皇帝下诏书,意在勉励友人在边塞施展文武才干,为国立功。6(1) 前两句描写友人所送之松,后两句抒发感慨。(2) 友人所

11、送五鬣松松枝连理,如同人世间的恋人相依,所以说“犹作人间儿女心”。松枝生在万壑,听风泉之音,具有浩瀚的胸襟和气度, 而又连理相依, 不失柔情, 表达了诗人对刚柔兼济境界的向往和对健全人格的追求。(3) 用典。 诗人借锁骨菩萨的典故,表现了对人生的思考:既要有耿介独立的伟岸品质;又要兼顾人情,不脱离世俗生活。7(1) 刻画了一位暗自神伤、郁郁寡欢的主人公形象。(2) “独”字连用,形成一种层层推进的气势,生动形象地刻画出茕茕孑立、形影相吊的词人形象,为全词奠定了悲愁的基调,充分表现出词人的孤独与寂寞。(3) 这首词的感情基调是“怨”。本词以“春怨”为标题,上片先写百无聊赖,只好久久地站立于阶前翘

12、首凝望或低头遐想,这种所望与所思却更令人“伤神”。接着写春寒袭人,引起词人对本应向往和赞美的春光产生一丝怨怅之意。下片先写没有人能理解这份孤苦无奈,再以“愁病”却“相仍”,表现出忧思成疾,以致夜不能眠的痛苦。8(1) 该句描写了一幅楼宇层叠深邃、树木重重围绕的空寂幽深的景象。点明了主人公的生活环境,为下文主人公凝愁聚恨的情感做铺垫。(2) 这两句运用拟人的手法,写云被山头阻隔,因而含恨各奔东西。融情于景,写云恨山头,实是主人公离恨的寄托。(3) 开篇用主人公居住环境的幽深空寂衬托主人公的孤独寂寞之愁。“梧桐”句是主人公倚楼凝望所见之景,落叶梧桐不仅没有排解其寂寞之愁,更使其增加了伤秋之愁。“川光带晚”句,写主人公把目光投向远方,看到傍晚时彩虹垂雨的美丽景象,乐景衬哀情,引发对远方人的思念之愁。“树影”句写树林中归巢的鸟儿呼唤未归的同伴,更衬托出主人公形单影只的孤独之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