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河北省成安县第一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6月月考

上传人:Bod****ee 文档编号:50948651 上传时间:2018-08-1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94.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河北省成安县第一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6月月考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历史】河北省成安县第一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6月月考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历史】河北省成安县第一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6月月考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历史】河北省成安县第一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6月月考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历史】河北省成安县第一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6月月考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历史】河北省成安县第一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6月月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河北省成安县第一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6月月考(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成安一中 2014-2015 学年第二学期高二历史月考试题一、选择题(共 50 分,每小题 2 分) 1秦汉时期的县,以户口多寡划分等第;从唐代起,县以地位、户口与地理条件的综合划 分等级;明代以缴纳钱粮的数额多寡来分等;清代则将“冲繁疲难” (分别指交通频繁、 行政业务多、税粮滞纳过多、风俗不纯犯罪事件多)作为政区分等的标准。根据这些变化, 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力度逐渐加强 B国家政治体制发生了重大变革C古代经济的发展水平不断提升 D划分依据从重经济转到重政治 2.下面是汉武帝时期丞相任职离职表(部分) ,从表中能获取的信息是( )姓名离职原因任职时间姓名离职原因任职

2、时间窦婴免职1 年又 2 月李蔡畏罪自杀3 年公孙弘去世2 年又 4 月赵周下狱死2 年又 7 月许昌免职3 年又 8 月刘屈氂下狱腰斩1 年又 2 月A分封制瓦解 B中央统治力量加强C君主专制加强 D丞相制度废除 3 “宋儒若程若朱,皆深通佛教者,既喜其义理之高明详尽,而又忧其用夷变夏也。乃求 得而两全之法,避其名而居其实,取其珠尔还其椟。 ”材料表明陈寅恪认为宋儒 ( )A.理学吸收了少数民族文化 B理学是对佛学的创新C名为阐明古学实是吸收异教 D为爱国倡导天理灭人欲 4明朝内阁首辅张居正要求六部向内阁报告工作,科道监察官受内阁节制。从明太祖确立 的政治传统来看,这一做法 ( )A整顿了吏

3、治,维护纲纪 B削弱了官员权力,加强皇权C提高了行政效率,加强皇权 D侵犯了皇权,侵犯六部权 5明代福州的绸丝、漳州的纱绢、漳泉的糖等“无日不走分水岭及蒲城小关,下吴越如流 水,其航大海而去者,尤不可计” ,但“闽不畜蚕,不植木棉,布帛皆自吴越至” 。这一历 史现象反映出 ( )A手工业技术发展相对均衡 B抑商政策阻碍区域经济发展C区域间有着不同的市场需求 D区域间贩运贸易发展迅速 6 “雅典政事的决断不取决于法律,而是取决于群众” 。这说明苏格拉底殉道引发人们广泛 的思考,包括法律形式上的正义先于、优于实质的正义,从死亡中获得新生的思想的永恒, 舍生取义为实现法的价值的精神值得当今社会尊崇等

4、内容。苏格拉底 ( ) A敬告人们恪守道德底线 B鼓励人们要理性思考C引导人们遵法守规 D倡导人文主义精神 7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秦朝灭亡后“法家学说信誉扫地,而儒家学说被 长期推崇为官方教义。不过,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法家的一个胜利” 。这个“胜利”指 的是 ( )A法家思想是新儒学的核心 B法家学说被董仲舒吸收C儒家思想已经失去了先秦的“民本”特色 D “独尊儒术”体现了法家的思想专制原则28梁启超研究清代三百年学术思潮概括为“以复古为解放” “第一步,复宋之古,对于王 学而得解放。第二步,复汉唐之古,对于程朱而得解放。第三步,复西汉之古。对于许郑 而得解放。第四步,复先秦之古

5、,对于一切传注而得解放。 ”材料表明 ( )A清代学术缺乏明确的方向 B对传统学术的反思有利于思想进步C清代学术思想由复古而停滞不前 D清代崇古思想阻碍向近代社会的转型 9有学者说维新派“民权是发挥近代民族国家作用的必要组成部分,而不是将它视为一种 保护个人权利和自由的制度。 ”这表明维新派认为 ( ) A民权是实现救亡图存手段 B实现民权与保护人权矛盾C个人权利自由是民族归宿 D民族问题本质是保护人权 10中共中央机关刊物红旗(1930 年 5 月)刊载:“以为不要城市工人而用农村包围城 市可以取得胜利,这无论在理论上与事实上都是行不通的。假使没有城市做领导,则任何 乡村都是不能联合起来的。

6、 ”这说明当时中共 ( )A 坚持以城市斗争为中心的革命道路 B 走以农村为中心的革命道路失败了C 还没有找到适合中国国情的道路 D 内部仍存在革命道路选择的分歧 11.1953 年,中国驻缅甸首任大使姚仲明回国述职,周恩来对他说:“我们的对外关系中, 有切身利害的是两个问题:一个是华侨问题,一个是边界问题。我们同周边国家都有边界 纠葛,解决好这个问题是十分重要的。 ”为“解决好这个问题” ,中国政府 ( )A倡导召开亚非国家会议 B签订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C积极融入社会主义阵营 D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2简明中国教育史中记载了中国历史上某时期的教育现象:“红专学校各处可见,有 些地方提出每县

7、出一个鲁迅,每县出一个郭沫若的指标,还有些省仅几个月就宣布 基本扫除文盲 ” 。发生在这一时期的历史事件是 ( )A.籼型杂交水稻培育成功 B第一座实验性原子反应堆建成C成功研制“银河”巨型计算机 D发射第一颗实验通信卫星 13在雅典城邦,公民个人虽然可以在民众大会上提出修改或废除以往的法律或提出新的 议案,但若这种提议得不到通过的话,则将被起诉为不法行为,提议人要受到罚金处分, 甚至有生命之虞。这表明 ( )A公民大会只注重公民形式上的民主 B雅典人非常重视法律的稳定和权威C雅典城邦的司法程序十分严肃缜密 D雅典公民的言论自由受到严格限制 14 十二铜表法的篇目依次为传唤、审理、索债、家长权

8、、继承和监护、所有权和占有、 土地和房屋、私犯、公法、宗教法、前五表的追补及后五表的追补。该材料反映出十二 铜表法的特点不包括 ( )A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B涉及内容广泛庞杂C重视诉讼的过程与程序 D注重保护私人财产 151876 年 12 月法国新任命的内阁总理茹尔西蒙在两院亮相,当他站在众议院的讲坛 上时,他先是大声标榜:“我完全是一个共和派” ,继而又小声补充道:“也完全是一个保 守派。 ”当他站在参议院的讲坛上,他先是低声说道:“我完全是一个共和派” ,然后又立 即拉直嗓门表白:“也完全是一个保守派” 。西蒙这样说,折射出当时法国 ( )A总理与皇帝共掌行政权 B保守派与共和派斗争激

9、烈C共和派在两院都占据压倒性优势 D议会两院的政治立场已趋向相同3161698 年,一位西班牙外交官说:“若没有议会的参与,英国国王的条约只不过是一纸 空文” 。据此推出符合史实的结论是 ( )A国王行政权丧失 B英国进入法制社会C责任内阁制形成 D议会主权地位强化 17 “没有钱花的人既不是自由的人,也不会风度翩翩。有道德的人应当追求财富,使自己 能够过上好日子只要不损害别人,凭熟练的技艺增加自己财富的人是值得称赞的。 ”该 观点最早源自 ( )A启蒙思想家 B宗教改革者 C人文主义者 D古代儒学大师 18.17 世纪中后期的英国革命和 18 世纪末的法国大革命,均首先宣布废除封建贵族制度,

10、 代之以财产资格限制为特征的社会标准,这为社会成员由此岸到彼岸,改变其社会地位提 供了平等的舞台。这种制度变革 ( )A为下层民众社会革命树立了榜样B促成国家权力转移到议会C利于欧洲政党政治的普遍形成 D推动了工业经济社会的到来 19美国经济学家费雪提出了著名的货币数量方程式,即“PT=MV” (分别代表价格、交易 的商品总量、货币量、货币流通速度)在 T 和 V 比较稳定时,该方程式能够用以解释 ( )A新航路开辟后的价格革命 B英国成为世界市场的中心C西班牙和葡萄牙的衰落 D荷兰成为“海上马车夫” 20.“清晨,工厂的大门慢慢推开,女工们穿着不同花纹的衣裙,软边的帽子上插着千姿百 态的羽毛

11、,三五成群说说笑笑地进入工厂大门。 ”这是一部影片的部分故事情节,该影片最 早应该出现在 ( )A.工业革命时期 B. 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 C.改革开放时期 D. 苏联新经济政策时期 21下图是苏联和东欧国家对不同地区出口数额比例示意图。这种变化突出反映了 ( )1938 年 1953 年A “冷战”关系压倒了其他国际关系 B二战中苏联、东欧国家损失更为惨重C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衰退 D斯大林体制阻碍苏联、东欧经济发展 22苏联历史上,曾有法令规定:“当人民在挨饿,当失业现象日益严重的时候,凡是隐 藏一普特余粮的人,凡是使国家损失一普特燃料的人,都是最大的罪犯。”这一法令 出现的历史背景是 (

12、 )A政府的战争政策造成粮荒 B新生的苏维埃政权面临困境C农业集体化运动出现失误 4D德国法西斯大举入侵苏联 231933 年,美国国会通过了全国工业复兴法 。规定适当提高劳工地位,改善劳工待 遇。劳工组织有与资方谈判的权利,雇主不得以工人参加何种工会作为雇佣条件,雇主必 须遵守最高工时和最低工资限额,不得雇佣童工。这说明 ( )A政府试图消除资产阶级对工人的剥削B调整劳资关系是新政的重要内容之一 C经济危机迫使美国放弃自由企业制度D社会主义运动在危机期间发展起来 24右图是中日 GDP 发展对比示意图 ,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A “一五计划”的实施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B二战失败并未给日本

13、经济造成影响C因“文革”的发动,日本 GDP 超越中国D改革开放后,中国 GDP 一直领先于日本25胡适的差不多先生最显著的特点是深入浅出,全篇不仅语言 朴实无华,甚至连讲述的几件事也普通之至,例如买糖、念书、记账、 搭车、治病之类。据此可知差不多先生属于 ( )A浪漫主义 B. 古典主义 C现实主义 D现代主义 二、非选择题 共 50 分 26 (20 分)离异与回归是人类文化史上经常交替出现或相互伴生的两种趋势。阅读材料,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演变的过程中,开创新制度的思想先驱对于传统文化 大都曾有离异与回归两种倾向。资本主义发展最早的西欧是一种类型。那里的离异,主要 表现为对中世纪千年黑暗的批判与背离;那里的回归,则主要表现为从希腊、罗马古代精 神文明中寻求人文主义的力量源泉。 章开沅离异与 回归 材料二 就东方具有悠久文化传统的民族的一般情况而言,在早期现代化的起步阶段,即 初遇西方文化时,各个民族基本上对西方文化持反对、拒绝、鄙夷的态度;经过一段时间 的对比思考之后,先后有一部分人出现对固有文化的离异,主张学习和吸收西方文化 但等到这些国家和地区的现代化事业有了长足的进展之后,又必然出现整体性的对固有文 化恢复自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