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浙江省东阳市第二高级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12月月考化学试题

上传人:Bod****ee 文档编号:50946306 上传时间:2018-08-1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48.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学】浙江省东阳市第二高级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12月月考化学试题 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化学】浙江省东阳市第二高级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12月月考化学试题 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化学】浙江省东阳市第二高级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12月月考化学试题 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化学】浙江省东阳市第二高级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12月月考化学试题 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化学】浙江省东阳市第二高级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12月月考化学试题 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化学】浙江省东阳市第二高级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12月月考化学试题 》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浙江省东阳市第二高级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12月月考化学试题 (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2014 下期阶段性检测高一化学试题下期阶段性检测高一化学试题出卷人:骆春芳 审核人:任红霞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S-32 Cl-35.5 Zn-65 Fe-56 Ba-137一、选择题一、选择题(每小题每小题 1 个正确答案个正确答案)1保护环境是我国一项基本国策。下列做法中,有利于环保的是A推广使用清洁能源 B将硫酸工厂尾气的烟囱加高 C任意排放污水 D在田间焚烧大量秸秆 2已知一些金属单质的发现与其金属活动性存在着某种必然的联系,你认为下列事件发生在铁器时代之前的是:金属铝的冶炼;青铜器时代;金银的使用;戴维发现金属钠;15 世纪中国使用锌铸

2、币ABCD3生物学家借助新的显微技术,成功观察到小于 200nm 的微粒。下列分散系中分散质粒子直径最小的是 A雾 B氢氧化铁胶体 C石灰乳 DKNO3溶液4下列关于合金的说法,正确的是A合金不能导电、传热 B合金属于纯净物C合金没有延展性 D合金的很多性能与组成它们的纯金属不同5下列物质中,常温下能与水发生化学反应的化合物是AFe2O3BNa CBaSO4DNa2O6. 右图是金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示意图。从图中获取的信息正确的是A金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B金元素所有原子的质子数都为 79 C. 金元素所有原子的中子数都为 79 D金元素所有原子的中子数都为 1977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强下,

3、气体体积的大小主要取决于 A气体分子数目的多少 B气体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大小C气体分子间距离的大小 D构成气体分子的原子的多少28已知最外层电子相同的原子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在下列四种原子中,与氧原子化学性质相似的是A B C D9、在一些高档茶叶、点心等食品的包装盒中有一个小袋,将小袋打开,可以看到灰黑色粉末,其中有些已变成棕褐色。将上述粉末溶于稀盐酸,取上层清液,滴入几滴氯水,再滴加 KSCN 溶液,马上出现血红色。以下结论不正确的是 A. 该灰黑色粉末用作抗氧化剂 B. 该灰黑色粉末不可食用C. 小袋中原来装有铁粉 D. 小袋中原来装有氧化铁10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类型反应的关系如图所

4、示,则下列化学反应属于区域 3 的是 ACl22KBr Br22KClB2NaHCO3 Na2CO3+H2O+CO2C4Fe(OH)2+O2+2H2O 4Fe(OH)3DCH4+2O2 CO2+2H2O11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钠与水的反应:NaH2ONaOHH2B氯气与水反应:Cl2H2O2HClClOC石灰乳与 Na2CO3溶液混合:Ca2CO32CaCO3D酸性条件下 KIO3溶液与 KI 溶液发生反应生成 I2:IO35I6H3I23H2O12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下列操作会使所配得的溶液物质的量浓度偏高的是 A省去洗涤烧杯的步骤B定容时俯视刻度C定容时仰视刻度D定容、摇

5、匀、静置后发现凹液面低于刻度线又加水至刻度13实验室中经常因为试剂的保存方法不当导致大量药品变质,下列试剂保存方法正确的是A金属钠保存在水中B溴水放在带橡胶塞的试剂瓶中C硝酸银保存在棕色广口瓶中,并置于阴凉处3D氢氧化钾溶液保存在磨口玻璃塞的试剂瓶中14对于化学方程式 SiO23CSiC2CO,有关叙述正确的是=高温A反应中 SiO2是氧化剂,C 是还原剂B硅元素被还原了,碳元素被氧化了C在反应中 C 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D在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1115如图,向还原铁粉中加入少量的炭粉,混合均匀后,撒入内壁用 NaCl 溶液润湿过的具支试管中,塞紧橡皮塞。几分钟后,打开止水夹

6、,观察到导管中水柱上升。对此过程所作的分析正确的是A铁粉在电化学腐蚀过程中作正极 B炭粉被氧化C发生了吸氧腐蚀 D发生了析氢腐蚀16已知在热的碱性溶液中,NaClO 发生如下反应:3NaClO2NaClNaClO3。在相同条件下 NaClO2也能发生类似的反应,其最终产物是ANaCl、NaClO BNaCl、NaClO3CNaClO、NaClO3 DNaClO3、NaClO417下列各组离子,在强碱性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的是 AK+、Na+、H+、C1- BNa+、Ba2+、Mg2+、NO3-CNH4+、K+、Cl-、NO3- DK+、Na+、CO32-、S2-18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7、选项物质(括号内为杂质)试剂方法ACl2(HCl )NaOH 溶液洗气BFe(Al)NaOH 溶液过滤CCO2(CO)O2点燃DKNO3(KOH)FeCl3溶液过滤19、关于下列各装置图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利用装置可制备氢氧化亚铁并长时间观察其颜色 4B装置中 X 若为四氯化碳,可用于吸收 HCl 气体,并防止倒吸C装置验证 Na2CO3和 NaHCO3两种固体的热稳定性D通过的方法配制一定浓度的稀硫酸溶液20下列操作能证明溶液中有 SO存在的是24A加入 BaCl2溶液,如果产生白色沉淀,则一定含有 SO24B向溶液中加盐酸酸化的 BaCl2,如果产生白色沉淀,则一定有 SO 24C先加入

8、盐酸,若无沉淀产生,再加入 Ba(NO3)2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有 SO24D先加入盐酸,若无明显现象,再加入 BaCl2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有 SO2421. 根据 Fe+CuCl2=FeCl2+Cu;2FeCl3+Cu=2FeCl2+CuCl2两个反应,判断 Fe3+、Fe2+、Cu2+的氧化性强弱顺序为ACu2+Fe2+Fe3+ BFe3+Cu2+Fe2+ CFe3+Fe2+Cu2+ DFe2+Fe3+Cu2+22下列物质间的转化在给定条件下不能实现的是A.B.C.D.23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 NaCl、MgCl2、AlCl3三种溶液,当溶液的体积比为 3:2:1 时,三种溶液中

9、CI-的物质的量之比为A1:1:1 B1:2:3 C3:4:3 D 3:2:124、向 50mL18molL1的 H2SO4溶液中加入适量的铜片并加热。充分反应后,被还原的H2SO4的物质的量为A小于 0.45mol B等于 0.45mol C在 0.450.90mol 之间 D大于 0.45mol、盛有氯化钡溶液的甲乙两试管分别通入 SO2至饱和,若向甲试管中加入足量氯水 ,乙试管中加入足量氢氧化纳溶液, 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甲、乙两试管都有白色沉淀生成B .甲、乙两试管都没有白色沉淀生成C .甲试管没有白色沉淀生成而乙试管有D .甲试管有白色沉淀生成而乙试管没有526某铁的氧化物样品

10、,用 50mL2mol/L 的盐酸恰好完全溶解,若所得溶液吸收标准状况下 Cl2 224 ml,可以使溶液中的亚铁离子全部转化为三价铁离子。则该样品可能的化学式是 (A)FeO (B)Fe3O4 (C)Fe4O5 (D)Fe5O727、有两种体积相同的某植物的营养液,其配方如下:对于两种营养液的成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有 n(K+)相同 B只有 n(Cl-)相同C完全相同 D各离子的物质的量完全不同 28如果 ag 某气体中含有的分子数为 b,则 cg 该气体在标准状况下占有的体积应表示为(式中 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A. B. C D. 29、现有氧化铁和氧化铜的混合物 mg,加

11、入 2.5mol/L 的硫酸溶液 40mL 时,恰好完全溶解。若将 2mg 这种混合物在氢气流中加热并充分反应,冷却后剩余固体的质量为A、0.8g B、1.6mg C、(2m-3.2g) D、(2m-1.6)g30、将 4gNaOH 和 10.6gNa2CO3混合并配成溶液,向溶液中滴加 0.1molL-1 稀盐酸。下列图像能正确表示加入盐酸的体积和生成 CO2的物质的量的关系的是 A B C D 2、填空题31 (10 分)完成下列填空物质序号KClK2SO4ZnSO4ZnCl210.3mol0.2mol0.1mol-20.1mol0.3mol-0.1molB6(1)向煤中加入适量的 ,可以

12、大大减少燃烧产物中 SO2的量。(2)区别氯化铁溶液与氢氧化铁胶体的实验名称是 实验。(3)最近报纸上报导了有人混用洗涤剂发生中毒的事件,当事人先用洁厕灵(强酸性,含盐酸)洗卫生间,再用 84 消毒液(碱性,含 NaClO)进行杀菌,请写出涉及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并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 写出 Al 与 NaOH 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5)实验室中的 Na2SiO3溶液长期放置,瓶底会出现白色沉淀,形成沉淀的离子方程式是 。32.(10 分)已知有以下物质相互转化试回答:(1)写出 A 的化学式_,D 的化学式_。(2)写出由 E 转变成 G 的化学方程式_。(3)鉴定 I 中阳离子的实

13、验方法和现象:_。(4)写出将 B 溶液转化为 I 溶液的离子方程式_。.(14 分)酸雨是指 pH5.6 的雨、雪等各种形式的大气降水。二氧化硫是形成酸雨的主要因素之一,它主要是由含硫燃料(煤和石油)燃烧和金属冶炼厂释放的二氧化硫气体造成。酸雨的危害极大,减少二氧化硫等污染物的排放,保护环境是非常重要的。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学生,分成两组对酸雨及空气中二氧化硫的含量进行了测定。第一组:第一组:取刚降到地面的酸雨水样,进行了如下实验:实验:将一片红色的玫瑰花瓣浸在一份水样中;实验:向雨水试样中滴加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浑浊出现;实验:每隔一定时间测定其 pH,数据如表所示。表 不同时间酸雨的 pHAB 溶液C 溶液D 溶液白色沉淀 E红褐色沉淀 G溶液 焰色反应呈紫色(透过蓝色钴玻璃)I 溶液白色沉淀 F气体 AgNO3 稀 HNO3空气中红棕色固体 H加热盐酸A7测定时间/小时钟0124pH4.734.624.564.55(1)实验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红色变浅,可能的原因是_。(2)实验中生成白色浑浊的离子方程式_。(3)分析实验中 pH 数据的变化,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4)如果取该雨水和蒸馏水混合,再测 pH,结果将_(填“变大” “变小”或“不变”) 。第二组:第二组:拟用下列装置定量分析空气中 SO2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