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专题模块一血糖和血糖的调节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50945434 上传时间:2018-08-11 格式:PPT 页数:19 大小:4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验专题模块一血糖和血糖的调节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实验专题模块一血糖和血糖的调节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实验专题模块一血糖和血糖的调节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实验专题模块一血糖和血糖的调节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实验专题模块一血糖和血糖的调节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实验专题模块一血糖和血糖的调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验专题模块一血糖和血糖的调节(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实验专题模块一 血糖和血糖的 调节 血清葡萄糖测定 糖化血清蛋白(果糖胺)测定生化实验室守则请同学们仔细阅读生化实验室守 则,并注意遵守。微量移液器的使用 1.选择合适的移液器。 2.吸头安装。 3.容量设定。 4.预洗吸头:在我们安装了新的吸头或增大了容量值以后,应该把需 要转移的液体吸取、排放两到三次。 5.吸液:先将移液器排放按钮按至第一停点,再将吸头垂直进入液面 ,浸入的深度为:P2、P10小于或等于1毫米,P20、P100、P200小于 或等于2毫米,P1000小于或等于3毫米,P5ml、P10ml小于或等于4毫米,平稳松开按钮,切记不能过快。 6.放液:放液时,吸头紧贴容器壁,先将

2、移液器排放按钮按至第一停 点,略做停顿后,再按至第二停点。 7.卸去吸头:用过的吸头如果不用了,可以用拇指按住移液器顶端的 另一个按钮,把枪头打掉。 8.移液器容量复原:使用完毕,把枪调到最大量程,这样有利于枪的 保养。p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和胰岛素作用低下而引起的代谢紊乱综合征,高血糖是其最主要特征。根据病因,糖尿病可分为不同类 型,主要包括1型、2型、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和妊娠期糖尿病等。 p最近30年我国糖尿病患病率急速增长,约增长了15倍, 成为世界第一 糖尿病大国。中国最新流行病学调查显示,2型糖尿病在成年人高度 流行,年龄标化的总糖尿病患病率为9.7%。 p正常血糖是空腹静

3、脉血浆葡萄糖7.00mmol/L和餐后2小时血糖11.10mmol/L即为糖尿病。 p糖化血清蛋白(果糖胺)测定可反映糖尿病患者抽血前2-3周内血糖 总的水平,亦为糖尿病病人近期监测指标,正常值为1.72.8mmol/L。 pHbA1c测定可反映糖尿病患者抽血前812周的血糖控制情况,病情 控制不良的糖尿病病人其HbA1c较正常人高,且与病情控制不良程度 相关,正常值为6.5%。 p血浆胰岛素和C肽测定有助于了解胰岛B细胞功能和指导治疗,空腹 血浆胰岛素正常值为515mU/L,正常人血浆基础C肽水平300 600pmol/L。 糖尿病实验一 血清葡萄糖测定 一、实验目的 1. 掌握血糖的基本知

4、识及空腹血糖、餐后血 糖检测在糖尿病诊疗中的应用。 2. 掌握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血清葡萄糖浓度 的原理与操作过程。 二、背景与原理 (一)背景 应用酶学方法测定血液葡萄糖是临床化学中的主流方法。最常用的酶学方法有葡萄糖氧化酶法和己糖激酶法。其特点是具有较高的灵敏度 、准确度和精密度,使用温和的反应条件,操作简单方便,适用于自动 分析仪。 己糖激酶法:第一步是在己糖激酶催化下,葡萄糖和ATP发生磷酸化反应 ,生成葡萄糖-6-磷酸;第二步是在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催化下,葡萄糖- 6-磷酸和NAD或NADP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6-磷酸葡萄糖酸和NADH或 NADPH。在波长340nm处,监测吸光

5、度的增高。吸光度的净增高值与葡萄糖浓度成正比。己糖激酶方法和葡萄糖氧化酶方法相比对葡萄糖的特 异性更高,不受尿酸和抗坏血酸的干扰,特别适用于急诊检验使用。 葡萄糖氧化酶:本法分极谱分析法和比色法两类。但二者的初 反应都是在葡萄糖氧化酶的催化下,葡萄糖被氧化成葡萄糖酸 ,同时消耗溶液中的氧,产生过氧化氢。极谱分析法是用氧电 极监测溶液中氧的消耗量,氧的消耗量与葡萄糖浓度成正比。 比色分析法是用葡萄糖氧化酶和辣根过氧化物酶的偶联反应系 统。初始反应中过氧化氢的生成量与葡萄糖浓度成正比。在辣 根过氧化物酶进行比色测定。该法的缺点是易受还原性物质如 胆红素、抗坏血酸和尿素等干扰,但准确度与精密度都能达

6、到 临床要求,操作简便,是目前临床推荐常规检验的方法。 (二)原理 1.葡萄糖氧化酶(GOD)催化葡萄糖氧化成葡萄糖酸(D-葡 萄糖酸-内酯),并产生一分子过氧化氢。2.在色原性受体(4-氨基安替比林偶氮酚)的存在下,过氧 化物酶(POD)可将过氧化氢分解为水和氧,并使4-氨基 安替比林和酚去氢缩 合成红色醌亚 胺,即Trinder反应。 红色的醌类 化合物生成量与葡萄糖含量成正比。其反应如下:2葡萄糖 + 2H2O+O2 2葡萄糖酸+ 2H2O22H2O2 + 4-氨基安替比林+酚 醌亚胺+ 4H2O醌亚 胺在480550nm波长有最大吸收,与同样处 理的标准液 比较,经计 算可求出血浆葡萄

7、糖含量。GODPOD四、 实验操作 1. 准备健康成年家兔三只(每个实验班),常规饲养 。 2. 将三只家兔固定在兔盒上,割破耳沿静脉并留取对 照血液1-2ml,凝固后分离出血清备用【血清分离: 待凝固后(约20-30分钟),30005000rpm,离心5 10分钟,将上清转移至另一离心管中】。3.按2U/kg体重给第一只兔子注射胰岛素,然后用采血 管分别在注射后45分钟和90分钟等时间点,割破家兔 耳朵血管,留取家兔血液各1-2ml,分离出血清后备 用。4.按0.4ml/kg体重给第二只兔子注射0.1%的肾上腺素 ,然后用采血管分别在注射后30分钟和60分钟等时间 点,割破家兔耳朵血管,留取

8、家兔血液各1-2ml,分 离出血清后备用。 5. 第三只兔子的处理:先按2U/kg体重给兔子注射胰岛素, 45分钟后割破家兔耳朵血管,留取血液1-2ml;马上按 0.4ml/kg体重给予注射0.1%的肾上腺素,30分钟后留取血液1- 2ml。以上血液均分离出血清备用。(以下实验中,整个实验 班以6人/组分组,在各个组中,每两个人负责一只兔子的样品检测)。 6. 氧化酶法测定血糖:取试管,做好标注后,按下表进行操 作: 加入物 (ml) 测测定管 标标准管空白管 血清(以上各 实验组获 得) 0.0200葡萄糖标准应 用液 00.020蒸馏水000.02酶酚混合试剂 2.02.02.0混匀后,置

9、于37水浴箱中,恒温水浴15分钟。然 后用722型分光光度计,波长505nm,以空白管调零 ,分别读取标准管和测定管吸光度,并按以下公式 计算结果:血清葡萄糖(mmol/L)=(测定管吸光度/标准管吸 光度) 标准液浓度 7. 并将所测得的结果记录在实验记录本上,每只兔 子的实验数据处理完后,以时间为横坐标,血糖浓 度为纵坐标作曲线图。分析胰岛素和肾上腺素对血 糖的影响。 实验二 糖化血清蛋白(果糖胺)测定一、实验目的 1. 掌握糖化血清蛋白(果糖胺)检测在糖尿病诊疗中的应用。 2. 了解NBT底物法检测糖化血清蛋白(果糖胺)的原理与操作。 二、背景与原理 (一)背景糖化血清蛋白(果糖胺)是血

10、清蛋白质与葡萄糖非酶糖化过程中形成的高分子酮胺结构,类似果糖胺的物质,又被称为血清果糖胺。其生成量与血糖浓度相关,并相对保持稳定,它的测定结果的高低却不受抽血时血糖浓度的影响。由于人血清果糖胺的代谢周期与血清蛋白相同,半衰期为1720天,在23周内发生代谢变化,故果糖胺可以反映糖尿病患者检测前23周内的平均血糖水平,是评价糖尿病控制情况的一个良好指标,尤其是对血糖波动较大的脆性糖尿病及妊娠糖尿病,了解其平均血糖水平有实际意义。血清果糖胺正常值为1.642.64mmol/L,血浆中果糖胺较血清低0.3mmol/L。 (二)原理血清葡萄糖能与白蛋白及其他血清蛋白分子N-末端的氨基发生非酶促糖化反应

11、,形成高分子酮胺结构。此酮胺结构能在碱性环境中与硝基四氮唑蓝(NBT)发生还原反应,生成有色物质甲撍,与1-脱氧-1-吗啉果糖(DMF)为标准参照物进行比色测定,颜色深浅与血糖浓度成正比。 NBT底物法检测糖化血清蛋白(果糖胺)操作步骤 加入物(ml) 样品管 校准品管 空白管血清 0.05 标准品 0.05 蒸馏水 0.05 试剂 1.0 1.0 1.0 1.混匀,立即在分光光度计上进行检测(先用空白管在波长 540nm处调零),并启动计时表。2.三分种后,记录起始吸光度,然后每隔一分钟记录一次,共三分钟(为什么?)。3.计算出平均A/min。4.计算:果糖胺的含量= (A/min 样品/ A/min 校准品)校准品浓度课堂分组讨论我学院负责卫生的王阿姨今年48岁,平时体健 。近半年来不明原因消瘦,饭量变大,同时睡到半 夜常常感到口干,需要起来喝水,尿量也有不同程 度增多,并且尿中有很多泡沫,觉得体力也不如以 前。近一个月来在工作过程中不小心弄破手、足皮 肤时常出现感染不易愈合,看东西也没有以前清楚 ,感觉模糊(还总是怀疑是否老花眼)。(1)如果你是王阿姨的接诊医生,根据王阿姨的 情况,你会建议做什么检查?(2)如果王阿姨确诊是型糖尿病,请你分析为什 么会出现伤口易感染不易愈合、看东西模糊不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