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河南省周口市中英文学校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考

上传人:Bod****ee 文档编号:50946144 上传时间:2018-08-11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75.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学】河南省周口市中英文学校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考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化学】河南省周口市中英文学校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考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化学】河南省周口市中英文学校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考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化学】河南省周口市中英文学校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考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化学】河南省周口市中英文学校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考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化学】河南省周口市中英文学校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河南省周口市中英文学校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考(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河南省周口市中英文学校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包括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818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3 3分,共分,共5454分,分, )1我国成功研发出133Cs 原子钟,使我国时间频率基准的精度从 30 万年不差一秒提高到600 万年不差一秒,标志着我国在此领域进入世界先进行列,已知133Cs 的质子数为 5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33Cs 的核电荷数为 133 B. 铯与水的反应比钠与水的反应缓慢C133Cs 原子核外有 78 个电子D 133Cs 和137Cs 互为同位素2关于原子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A所有的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 B原

2、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 8 个C稀有气体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 8 D原子的次外层电子数都是 23下列递变规律正确的是AO、S、Na、K 的原子半径依次增大BNa、Mg、Al、K 的金属性逐渐增强CHF、HCl、H2S、PH3的稳定性依次增强DKOH、Ca(OH)2、Mg(OH)2、Al(OH)3的碱性逐渐增强4.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22.4L 苯的分子数约为NA个B常温下,在 18g18O2中含有NA个氧原子C标准状况下,17g NH3所含共价键数为NA个D1mol Na2O2中含有的阴离子数目为 2NA个5.下列有关化学反应速率及限度的描述错误的是

3、A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B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反应物的转化率不可能达到 100%C有气体参加的反应,通过压缩体积增大压强,可以使反应速率增大D当化学反应达到其最大限度时,反应就停止了 6. 下列物质中含有非极性键的分子是( ) 2A、CaF2 B、H2O2 C、CO2 D、NaN3 7普通水泥在固化过程中其自由水分子减少并形成碱性溶液。根据这一物理化学特点,科学家发明了电动势法测水泥的初凝时间。此法的原理如图所示,反应的总方程式为2CuAg2O=Cu2O2Ag,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2 mol Cu 与 1 mol Ag2O 的总能量低于 1 mol Cu2O 与 2 mol Ag 具

4、有的总能量B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2Cu2OH2e=Cu2OH2OC测量原理示意图中,电流方向从 CuAg2OD电池工作时,OH向正极移动8.除去乙烷中乙烯的办法是 A通过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B通过石灰水C通过浓硫酸 D通过溴水9.在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 A(气)3B(气) 2C(气)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AA、B、C 的分子数比为 132 BA、B、C 的浓度相等 CC 生成的速率与 C 分解的速率相等 D单位时间生成 n mol A,同时生成 3n mol B 10.下列有关化学反应速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往容积一定的容器中再通入 O2,可以加快反应 2SO2O22SO3的反应速率 B用铁片和稀

5、硫酸反应制取氢气时,改用铁片和浓硫酸可以加快产生氢气的速率 C对于 C(s)H2O(g) CO(g)H2(g)的反应,加入固体炭,反应速率加快 D100 mL 2 molL-1的盐酸与锌反应时,加入适量的氯化钠溶液,生成氢气的速率不 变 11.CH3COOH 分别与 CH3CH2OH 和 CH3CH218OH 反应,生成的酯的相对分子质量关系 A前者大于后者 B前者小于后者 C前者等于后者 D无法判断 12.现有乙酸乙酯和乙酸钠溶液、溴化钠溶液和溴水、苯和溴苯的混合液,分离它们 的正确方法依次是 A分液、蒸馏、分液 B萃取、分液、蒸馏 C分液、萃取、蒸馏 D蒸馏、分液、萃取 13.正丁烷与异丁

6、烷互为同分异构体的依据是 A.具有相同的物理性质 B.分子式相同,但分子内碳原子的连接方式不同 C.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D.分子具有相同的空间结构 14. 苯环结构中,不存在单双键交替结构,可以作为证据的事实是 苯不能使 KMnO4(H+)溶液褪色;苯分子中碳原子的距离均相等;苯能在一定条件下 跟 H2加成生成环己烷;经实验测得邻二甲苯仅一种结构;苯在 FeBr3存在条件下同液 溴发生取代反应,但不因化学变化而使溴水褪色。 A B C D 15.设 CCO22CO(正反应吸热),正反应的反应速率为 v1;N23H22NH3(正反应放 热),正反应的反应速率为 v2。对于上述反应,当温度升高时,

7、v1 和 v2的变化情况为 3Av1减小,v2增大 B同时减小 Cv1增大,v2减小 D同时增大 16. 某学生用下图所示装置研究化学反应 X2Y=2Z 的能量变化情况。当往试管中滴加试剂 Y 时,看到 U 形管中液面甲下降,液面乙上升。关于该反应的下列叙述:该反应为放热反应;生成物的总能量比反应物的总能量高;该反应过程可以看成是“贮存”于 X、Y 内部的能量转化为热量而释放出。其中正确的是 ABCD17.利用下列反应不能制得括号中纯净物质的是A乙烯与水加成(乙醇)B等物质的量的氯气与乙烷在光照条件下反应(氯乙烷)C乙烯与氯气加成(1.2-二氯乙烷) D氯气与苯用氯化铁做催化剂反应(氯苯) 1

8、8. 在 5 L 的密闭容器中,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2NO(g)2CO(g) N2(g) 2CO2(g)。起始反应时 NO 和 CO 各为 3 mol,保持密闭容器体积不变,10 秒钟达到化 学平衡,测得 N2为 1 mol。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达到平衡后,若将容器体积压缩为 2 L,则正反应速率将增大,逆反应速率将减 小 B用 CO 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0.02molL1s1 C当v正(CO)2v逆(N2)时,该反应中 NO 的物质的量不再改变 D保持压强不变,往容器中充入 1 mol He,正、逆反应速率都不改变二、填空题(共二、填空题(共 4 4 个大题,总分个大题,总

9、分 4646 分)分)19. (8分)下图表示4个碳原子相互结合的方式。小球表示碳原子,小棍表示化学键,假 如碳原子上其余的化学键都是与氢结合。(1)图中属于烷烃的是 (填编号) (2)在上图的有机化合物中,碳原子与碳原子之间不仅可以形成共价单键,还可以形成 和 ;不仅可以形成 ,还可以形成碳环。 (3)上图中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A与 ;B与 ;D与 。 (填 编号) 20.(14 分)X X、Z 和 W 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五种短周期元素。A 和 X 可组成两种常温下 为液态的化合物 A2X、A2X2,X 和 Y 也可组成两种常温下为固态的化合物 Y2X、Y2X2,且4Y2X、Y2X2的焰色

10、反应均为黄色。在元素周期表中,A 与 Y 同主族,X 与 Z 同主族,Z 与 W 相 邻。请回答: (1)A2X2的结构式 ,Y2X2的电子式 。 (2)X、Z 两种元素的氢化物中熔沸点较高的是 (填化学式,下同);工业上将 Z 的 低价氧化物转化为高价氧化物的化学方程式为 。 (3)W 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 ;实验室制备 W 单质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在上述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21(12 分). 乙酸是生活中常见的有机物之一,乙酸的官能团为 (写名称)。用食醋浸泡有水垢(主要成分是 CaCO3)的暖瓶或水壶,可以清除其中的水垢。写出该反应的方程式: 。. 在试管 A 中

11、加入 3 mL 乙醇,然后边振荡试管边慢慢加入 2 mL 浓硫酸和 2 mL 乙酸,按下图所示连接好装置进行实验,以制取乙酸乙酯。(1)试管 B 中盛放的溶液是 ,其作用是: (2)乙醇与乙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反应类型 (3)实验完成后,试管 B 的液面上有透明的不溶于水的油状液体产生。若分离 B 中的液体混合物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主要是 。22.22.(12 分)氨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I)合成氨工业中,合成塔中每产生 2 mol NH3,放出 92.2 kJ 热量。 工业合成氨的热化学方是 。 若起始时向容器内放入 2 mol N2和 6 mol H2,达平衡后放出的热量为 Q,

12、则Q(填“” 、 “”或“=” )_184.4 kJ。 已知:1 mol N-H 键断裂吸收的能量约等于_kJ。()某温度时,在 2L 容器中 X、Y、Z 三种气体物质的物质的量(n)随着时间(t)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由图中数据分析:(1)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 反应开始至 2min,用 Z 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3)下列叙述能说明上述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 _(填序号)5AX、Y、Z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312B混合气体的压强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C单位时间内每消耗 3 mol X,同时生成 2 mol ZD混合气体的总质量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E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6周口中英文学校 2013-2014 学年下期高一第三次考试化学答案二非选择题(二非选择题(46 分)分)19 (7 分)(1)A、C (2)碳碳双键 碳碳三键 碳链 (3) A与C B与E、F、H D与G 20.(1)H-O-O-H Na2O2的电子式略 (2)H2O 2SO2+O2=SO3 (催化剂,加热,可逆符号) (3)第三周期 VIIA 族 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