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江西省2014-2015学年高一上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上传人:Bod****ee 文档编号:50941921 上传时间:2018-08-11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83.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江西省2014-2015学年高一上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语文】江西省2014-2015学年高一上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语文】江西省2014-2015学年高一上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语文】江西省2014-2015学年高一上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语文】江西省2014-2015学年高一上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江西省2014-2015学年高一上期第一次月考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江西省2014-2015学年高一上期第一次月考试题(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信丰中学 2014-2015 学年第一学期高一第一次月考 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50 分钟 满分:150 分 命题人: 刘秋英 施明财 曹蔚凤 肖珍 审题人:刘慧萍第卷(选择题 共 33 分)一、 (15 分,每小题 3 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都正确的一组是( )A. 遒(qi)劲 杯杓(sho) 颓圮(p) 氾(fn)南B.潜(qin)力 青荇(xng) 百舸(g) 下载(zi) C. 叱(zh)咤 戮(l)力 忤(w)视 彳亍(ch) D. 肄(y)业 青苔(ti) 忸怩(n) 追溯(su)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 瓦菲 长篙 衣袂 色彩斑阑B. 彤云 团

2、萁 尺牍 诚惶诚恐C. 火钵 插座 偏袒 响遏云霄 D. 鞭笞 笙萧 忖度 峥嵘岁月3、下列语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电视剧恰同学少年以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的读书生活为背景,展现了以毛泽东等为代表的一批优秀青年风华正茂的学习和生活故事。B登上仰慕已久的泰山,同学们眼界大开,他们一会儿俯瞰脚下的云雾松柏,一会儿举目仰望远处的落日归鸟,指点江山,心情澎湃。C有些心情浮躁的人,每当听到一些顺耳的话,不管是外交辞令还是真心赞许,马上就变得非常“灿烂”,飘飘然忘乎所以。D进入 2013 年,“房子”仍是人们炙手可热的话题,特别是政府接连出台的房价调控政策,更是让房地产成为大众关注的热门。4

3、、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教育部公布, “汉语能力测试”研制工作已经完成,计划今年 10 月在上海、江苏、云南、内蒙古等地试点。B.天安门广场等七个红色旅游景点是否收门票的问题,国家旅游局新闻发言人已在记者招待会上予以否认。C.考试所用的铅笔、钢笔、橡皮、圆规、直尺和准考证等文具,都应集中在一起,放入一个透明的塑料袋中。2D.这家老字号食品厂规模不大,但从选料到加工制作都非常讲究,产的食品一直都是新老顾客备受信赖。5、 把下面的句子组合成一段连续的话,最恰当的一组是( )梁思成的思想不被当时的人们所接受,在他逝去多年之后,世人渐渐地认识了他,认识了他的思想的价值。 自己所珍爱的东西

4、向他展示了行将消失的暗淡前景,自己却无能为力。 但是,用来体现他的思想价值的对象历史文化建筑,却大部分已荡然无存。对于一个致力于传统文化整理、总结和保护的大师来说,还有什么能比他所珍爱的文化被消解更让他痛苦呢。 他所做的种种努力,在现实面前,常常显得那么脆弱与无力。就如同眼看着一个患病的亲人,在庸医的手中一天天走向绝境,自己的有效施治方案却无人理睬。A. B. C. D. 二、 (9 分,每小题 3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8 题谈吟诵陈向春吟诵是什么?或者,今天我们所理解的吟诵是什么?吟诵是传统文化、古典诗词不可或缺的一种美的表现形式,有着独特的文化和艺术内涵。初次接触到吟诵的人们,新奇

5、之后,往往会问:古人是这么“吟”的么?这是原汁原味的古调子么?事实上,现在所有古典诗词的吟调,包括出自那些已经八九十岁、曾经接受过私塾教育的老人之口的吟调,都非古调。理由很简单,一是数千年语音变迁,所谓的“正宗”古音并不存在。其次,古人吟诵皆口耳相授,声音实况没有记载。古调绝响,无从谈起。但是,语音变迁之中,仍有不变的因素。比如“入声”被认为是一种“原生态” ,华东、华南、西南以及台湾地区的方言就有入声,还保留了某些中古语音的特征,当地一些八九十岁老人还能以此为我们传递唐诗宋词微妙的声情韵味。吟诵这个词,其意既可指吟,也可指诵;或者两者兼有,泛指用抑扬顿挫的声调有节奏地诵读。吟诵合称,表明至少

6、有两种方式,即吟和诵。从有利于传承的角度说,概念或者叫法还是统一为好。台湾统一叫吟唱,大陆统一叫吟诵。吟诵的叫法,好在把吟和诵组合在一起,提醒人们:吟是从诵之中来的。吟唱的“唱”也并非一般的歌唱,是从吟读之中自然生发出来的,且不受固定乐谱束缚的自由唱。或许,比较方便简单的分类有三:诵、3吟、唱。这当中, “诵”为基础, “吟”是结果, “唱”是升华。一个现代人,要想得到古人那种自由吟诵的境界,一是要吟出自己的调;二是要随“调”随出,想吟就吟;三是音情并茂,韵味十足。其实吟诵的根并不是一般说的古诗词文,而是传统蒙学【注】经典。传统蒙学的本意在于“播种于心,求其日后自己发芽” ,用“经典”打底,扎

7、根在童心之内,故所读所诵必为精挑细选出来的好书好文好诗。中华文明,日积月累,不断生发,产生了众多的人文经典。多且文字繁难的经典,须经过“中介”的智慧,化繁为简,化难为易。这个转化的结果,便是各种蒙学教材的诞生。于是,中华“经典 ”的核心思想化作朗朗上口的韵读文字,随着熟诵、吟诵渗入人心。古人把作诗称之为“吟咏情性“,诗在性情里,把诗从情性里吟咏出来,即为诗。而诗的鉴赏,则是从相反方向进行,靠吟咏作出来的诗,还须回到声音里体会。所以, “吟咏”的作用,不单 是所谓“语言的艺术”问题,或艺术的审美问题,最根本的是它内涵着传统的“性情” 。 (选自 2012329人民日报 ,有删改)【注】蒙学,即蒙

8、馆,启蒙的学塾,相当于现在的幼儿园或小学。6、关于“吟诵”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吟诵是传统文化、古典诗词不可或缺的一种美的表现形式,有其独特内涵。B.吟诵,其意既可指吟,也可指诵,泛指用抑扬顿挫的声调有节奏地诵读。C.大陆“吟诵”的叫法,把吟和诵组合在一起,提醒人们吟是从诵之中来的。D.台湾“吟唱”的“唱” ,是从吟读中随意生发出的不受固定乐谱约束的自由唱。7、对于吟诵具有“独特的文化和艺术内涵”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 )A.语音变迁中有不变的因素,我国一些方言中还保留了某些中古语音的特征。B.儿童吟诵精选出来的好书好文好诗,播种“经典”以“求其日后自己发芽” 。C.

9、中华“经典”的核心思想凭借蒙学教材化作韵读文字,通过吟诵渗入人心。D.鉴赏诗歌要反向而行,通过吟咏(诵)在声音中体会其情感美和艺术美。8、下列表述中,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我们不能吟诵出原汁原味古调的原因就是数千年的语音变迁使正宗古音已不存在。B.吟诵比较简便的分类为诵、唱和吟,这三类可以分别看做基础、结果和升华。C.今人学吟诵,一要吟出自己的调,二要想吟就吟,三要有声有情,韵味十足。D.吟咏(诵)不是语言的艺术,也不是审美的艺术,而是内涵着传统性情的艺术。4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911 题(9 分)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陶渊明君讳嘉,字万年,江夏鄂人也。曾祖父宗,以孝行称,

10、仕吴司空。祖父揖,元康中为庐陵太守。宗葬武昌新阳县,子孙家焉,遂为县人也。君少失父,奉母二弟居。娶大司马长沙桓公陶侃第十女,闺门孝友,人无能间,乡闾称之。冲默有远量,弱冠俦类咸敬之。同郡郭逊,以清操知名,时在君右。常叹君温雅平旷,自以为不及。逊从弟立,亦有才志,与君同时齐誉,每推服焉。由是名冠州里,声流京邑。太尉颍川庾亮,以帝舅民望,受分陕之重,镇武昌,并领江州。辟君部庐陵从事。下郡还,亮引见,问风俗得失。对曰:“嘉不知,还传当问从吏。 ”亮以麈尾掩口而笑。诸从事既去,唤弟翼语之曰:“孟嘉故是盛德人也。 ”君既辞出外自除吏名便步归家母在堂兄弟共相欢乐怡怡如也君尝为刺史谢永别驾,永,会稽人,丧亡

11、,君求赴义,路由永兴。高阳许询,有隽才,辞荣不仕,每纵心独往。客居县界,尝乘船近行,适逢君过,叹曰:“都邑美士,吾尽识之,独不识此人。唯闻中州有孟嘉者,将非是乎?然亦何由来此?”使问君之从者,君谓其使曰:“本心相过,今先赴义,寻还就君。 ”及归,遂止信宿,雅相知得,有若旧交。注 冲默:襟怀淡薄,语言简默。俦(chu)类:同伴。传(zhun):传舍,古时供来往行人居住的旅舍。麈(zh)尾:拂尘尾。9、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诸从事既去 去:到、往B、人无能间 间:离间C、辟君部庐陵从事 从事:指办事、治事D、适逢君过 适:刚才10、下列加点词的用法及意义都相同的一项是( )A、君

12、尝为刺史谢永别驾 且君尝为晋军赐矣B、以麈尾掩口而笑 以其无礼于晋C、子孙家焉 朝济而夕设版焉D、使问君之从者 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1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最恰当一项是( )5A、君既辞/出外自除吏名/便步归家/母在堂/兄弟共相欢/乐怡怡如也。B、君既辞出外/自除吏名/便步归家/母在堂兄弟共相欢乐/怡怡如也。C、君既辞/出外自除吏名/便步归家/母在/堂兄弟共相欢/乐怡怡如也。D、君既辞出外/自除吏名/便步归家/母在堂/兄弟共相欢乐/怡怡如也。第卷(共 117 分)四、 (34 分)12、翻译下列句子。 (12 分)(1)同郡郭逊,以清操知名,时在君右。 (4 分)译: (2)都邑美士,吾尽

13、识之,独不识此人。 (4 分)译: (3)本心相过,今先赴义,寻还就君。 (4 分)译: 13、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回答问题。 (8 分)军城早秋 严武注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注严武(726-765):字季鹰,华阴(今属陕西)人。曾任成都尹、剑南节度使,广德二年(764)秋率兵西征,击败吐蕃军队七万多人。(1)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有什么作用?(4 分)(2)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4 分)14、古诗文填空(每空一分,共 8 分)(1)恰同学少年, ,书生意气 。(沁园春长沙)(2)像梦中飘过/一枝丁香的,我身旁飘过这

14、女郎;她静默地远了,远了, 。 (雨巷 )6(3)那榆阴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 。(再别康桥 )(4)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不仁; ,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烛之武退秦师 ) 15、下列关于名著的说明,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A.大卫听从女仆佩葛蒂的要求,向母亲一遍有一遍地讲述摩德斯通带他去玩时听到的摩德斯通的一个朋友谈论的“漂亮的小寡妇”故事情节,说明大卫是一个天真无邪的孩子。(大卫科波菲尔)B、 “因为大卫的女仆很胖,当她穿好衣服后,不论何时稍微用力,她背上的扣子就绷掉好几个。我记得当她抱我时,两粒扣子飞到客厅的另一端去了。 ” (大卫科波菲尔 )C.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汎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论语.学而 )说明儒家重视人的道德修为,轻视文化知识的学习,这样的教育观,完全是站在剥削阶级的立场上,为统治阶级服务的。D.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和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