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高考适应月考卷

上传人:Bod****ee 文档编号:50939877 上传时间:2018-08-11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76.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高考适应月考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语文】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高考适应月考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语文】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高考适应月考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语文】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高考适应月考卷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语文】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高考适应月考卷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高考适应月考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高考适应月考卷(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2016 届高三上学期高考适应月考卷语文试题第 I 卷甲 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自从人类成为地球万物生长的主宰之后,便开始运用各种现代化的科技手段,对原始的植物世界进行干预,使植物界以极快的速度发生了变化。可是,在人类出现的数十万年历史中,植物是否对人类的进化也产生影响制约呢?生物在进化过程中为了生存,能对各种环境形成适应能力,一旦适应能力建立起来后,就可遗传给后代,而且代代相传。适应力可以遗传,但是否能转移呢?中国医学科学院的学者卢伟成指出,如果这些植物对不良环境的适应能力,可以转移给人类,那么转移的基础必须建立

2、在植物和人类进化的同源性上,因为有了同源的一致性,就具备了转移的可能。为了解释这种理论,卢伟成举了一个简单的例子。例如在一个有害微生物流行的地方,经过一段时期,由于某种因素的作用,植物体内产生了有效的杀菌物质,也就是说产生了适应能力,而人类却没有这种能力。可是,当人类经常食用当地的植物之后,往往也会具备这种抵抗微生物的能力。实际上,这是一种适应能力转移的表现。这个新奇的观点发表后,遭到了不少科学家的反对,他们认为,上面提到的“适应能力转移”,仅仅是物质之间的直接转移,一旦停止吃当地的植物,也就是停止从外界摄入这些物质后,人体适应环境的能力就会消失。所以,植物对人类的进化很难产生真正的影响。适应

3、能力是否可以真正转移?卢伟成在他撰写的中草药与人类进化的论文中指出,在植物和人类之间,除了直接的转移,还存在一种间接的转移。这种间接转移能通过某些遗传因子或核酸一类的遗传物质来完成。关于间接转移有这样一个典型的例子。在一个缺碘的环境中,植物和人类因为代谢类型一致,都会患缺碘的疾病。如果因为某些因素,其中一种植物产生了抵抗缺碘的能力,人吃了这种植物,就有可能通过间接的方式获得对缺碘的抵抗力。这里必须强调的是,植物不是为人体提供了碘,而是提高了人体对碘的利用能力,或者是使人体具有了利用其他物质来代替碘的能力。因此,卢伟成提出一个大胆的假设,植物能将抵抗力或增强代谢的能力转移给人类,植物中可能存在着

4、类似“转移因子”的物质,能将对付各种环境的适应能力传递给人类。而令人惊异的是,现代人之所以大多数都是右撇子也许也与植物的影响有关。有人推测说,我们的祖先还是古猿人时,他们吃的食物绝大部分还是森林中的树叶嫩2草,这些食物中常常混入一些含有与精神镇静剂相类似的化学物质。对这样一类有毒物质的抵抗力和忍受力,右撇子要比左撇子强得多,所以,右撇子几乎不受有毒植物的影响,而左撇子却因为中毒而大量死去,久而久之,生存在地球上的右撇子要远远超过左撇子。因此有学者认为,在人类进化的过程中,植物的影响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植物是否干预人类进化的问题,目前的研究还仅仅是开始,要想彻底了解它的所有答案,看来还需要很长的

5、时间。(选自科学探索,有删改)1下列有关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自从人类成为地球万物生长的主宰之后,人类将科技手段运用到改造自然的活动中,植物界发生了极快的变化。B学者卢伟成认为,具备了植物与人类进化的同源性这一基础,植物对不良环境的适应能力就可以转移给人类。C人类经常食用当地植物,可能会具备原本不具有的抵抗有害微生物的能力,这一例子体现了适应能力从植物到人的转移。D卢伟成认为植物和人类之间的适应力的转移,既有物质之间的直接转移,也有通过某种遗传因子或核酸一类的遗传物质完成的间接转移。2下列各项不能体现植物对人类产生的影响的一项是(3 分)A部分科学家认为,人们一旦停止吃

6、当地的植物,停止从中摄取特殊物质,人体适应环境的能力就会消失。B人与植物在进化的过程中由于生存的需要,都可能对环境形成适应能力,并且将这种能力代代相传。C缺碘的环境中,人吃了具有抵抗缺碘能力的植物,就可能获得对缺碘的抵抗力。D生存在地球上的右撇子远远超过左撇子,植物可能起到很重要的作用。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一旦确定人类能从植物中通过间接转移获取适应能力,实现能力的转移,并加以利用,将对人类进化产生很大的影响。B人类通过吃某种食物,具有了通过间接方式获得抵抗缺碘的能力,因此植物中可能存在着类似“转移因子”的物质,这一物质能将植物对环境适应的能力传递给人类。

7、C要想彻底了解植物是否影响人类进化的所有真相,还有漫长的路要走。D植物给人们提供食物,有的学者还提出植物能帮助人类提高对环境的适应力,在一定程度上还影响人类进化历程,因此我们应当爱护植物、善待自然。二、古代诗文阅读(36 分)(一)文言文阅读(19 分)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7 题。张希崇,字德峰,幽州蓟县人也。希崇少通左氏春秋,复癖于吟咏。阿保机南攻,陷其城,掠希崇而去。阿保机询希崇, 乃知其儒人也,因授元帅府判官。天成初,契丹平州节度使卢文进南归,契丹以希崇继其任,遣腹心总边骑三百以监之。一日,召汉人部曲之翘楚者,谓曰:“我陷身此地,度日如岁,尔辈得无思乡者乎!”部曲皆泣下沾衣,且曰

8、:“明公欲全部曲南去,善则善矣,如敌众何?”希崇曰:“俟明日首领至牙帐,则先擒之,契丹无统领,其党必散。 且平州去王帐千余里,待报至征兵,逾旬方及此,则我等已入汉界深矣,何用以众少为病!”希崇遂以管内生口二万余南归。唐明宗嘉之,授汝州防御使。唐明宗嘉之,授汝州防御使。希崇既之任遣人迎母赴郡母及境希崇亲肩板舆行三十里观者无不称叹历二年迁灵州两使留后。先是,灵州戍兵岁运粮经五百里,有剽攘之患。希崇乃告谕边士,广务屯田,岁余,军食大济。清泰中,希崇厌其杂俗,频表请觐,诏许之。及高祖入洛,乃复除灵武。希崇叹曰:“我应老于边城,赋分无所逃也。”因郁郁不得志,久而成疾,卒于任,希崇素朴厚,尤嗜书,莅事之余

9、,手不释卷。不好酒乐,不蓄姬仆。祁寒盛暑,必俨具衣冠。事母至谨,每食必侍立,俟盥漱毕方退,物议高之。在邠州日,有民与郭氏为义子,自孩提以至成人,因愎戾不受训,遣之。郭氏夫妇相次俱死。郭氏有嫡子,已长,时郭氏诸亲与义子相约,云是亲子,欲分其财物,助而讼之,前后数政不能理,遂成疑狱。希崇览其诉,判云:“父在已离,母死不至。正称假子,孤二十年抚养之恩:傥曰亲儿,犯三千条悖逆之罪。颇为伤害名教,安敢理认田园!其生涯并付亲子,所讼人与朋奸者,委法官以律定刑。”闻者服其名。希崇亦善观象,在灵州日,见月掩毕口大星,经月复尔,乃叹曰:“毕口大星,边将也,月再掩之,吾其终欤!”果卒于郡。(选自旧五代史张希崇传,

10、有删改)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明公欲全部曲南去,善则善矣 全:保全B祁寒盛暑,必俨具衣冠。 俨:使整齐C有剽攘之患 攘:侵夺D及高祖入洛,乃复除灵武 除:排除5下列对文中划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A希崇既之/任遣人迎母赴郡/母及境/希崇亲肩板/舆行三十里观者无不称叹/历二年/迁灵州两使留后B希崇既之任/遣人迎母赴郡/母及境/希崇亲肩板舆行三十里/观者无不称叹/历二年/迁灵州两使留后4C希崇既之/任遣人迎母赴郡/母及境/希崇亲肩板舆行三十里/观者无不称叹/历二年/迁灵州两使留后D希崇既之任/遣人迎母赴郡/母及境/希崇亲肩板舆行三十里/观者无不称叹/

11、历二年/迁灵州两使留后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张希崇在阿保机南征时被俘带走,后经阿保机询问,了解到他的儒生身份,被拜封为元帅府判官。B张希崇凭着他多年的经验积累,上任灵州后,就命令戍边的士兵屯田耕种。军队不仅有了粮食,还解决了长途运粮之忧,深得朝廷赞许。C善观天象的张希崇发现星象有变,认为毕口大星代表的是镇守边地的大将,却被月亮遮住了,这就预示着他的生命大概就要终结了。因此郁郁不得志,不久果然死于郡中。D张希崇之所以把郭氏家产全部判给郭氏嫡子,是他认为养父活着的时候,养子就离开了,养母死的时候,养子也不来守孝。如果只说是养子,就辜负了二十年的养育之恩;倘若是

12、亲儿子,就犯了大逆不道的罪。7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1)待报至征兵,逾旬方及此,则我等已入汉界深矣,何用以众少为病!(5 分)(2)清泰中,希崇厌其杂俗,频表请觐,诏许之。(5 分)(二)古代诗歌阅读(11 分)阅读下面的这首宋诗,完成 89 题。咏愁石象之来何容易去何迟,半在心头半在眉。门掩落花春去后,窗涵残月酒醒时。柔如万顷连天草,乱似千寻匝地丝。除却五侯歌舞地,人间何处不相随?8颔联采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5 分)9前人评价此诗写愁“有神无迹”,请结合全诗内容简要谈谈你对此评价的理解。(6 分)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1)杜牧在阿房

13、宫赋中讽刺唐王朝勿悲剧重演的两句是:_,_。(2)苏轼赤壁赋中,客人直接抒发对人生短促无常的感叹的两句是:_,_。5(3)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用“_,_”表达自己离开此地二十余年后回乡,发现老朋友都已去世的感伤。乙 选考题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 分)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冯骥才她比他高十七厘米。自从他俩搬进这大楼,楼里的老住户无不投以好奇莫解的目光。尤其是下雨天气,他俩出门,总是那高女人打伞。大楼里一些闲得没事儿的婆娘们,看到这可笑的情景,就在一旁指指画画。楼外门口小门房里住了一户裁缝,裁缝的老婆是个爱好说长道短的女人。尽管裁缝老婆极有能耐,她却无法获知这对怪夫妻结

14、合的缘由。人们惊奇也好,困惑也好,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的孩子呱呱坠地了。每逢大太阳或下雨天气出门,高女人抱着孩子,打伞的事就落到矮男人身上。后来,裁缝老婆做了街道居民代表。她在协助户籍警察查对户口时,终于找到了多年来叫她费心的问题的答案。原来高女人和她的矮文夫都在化学工业研究所工作。矮男人是研究所总工程师,每月工资达一百八十元之多!高女人只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化验员,收入不足六十元。她怎么会嫁给一个比自己矮一头的男人?为了钱,为了地位,为了过好日子!1966 年的一天下午,来了一群人研究所的,他们在院内外贴满大小标语,用十八张大白纸公布了这矮子的“罪状”晚上回家把研究成果偷偷写成书,打算逃到国外。人

15、们围绕着那本“书稿”,你问,我问,他问;尖声叫,粗声吼,哑声喊;大声喝,厉声逼,紧声追高女人却只是摇头,真诚恳切地摇头。裁缝老婆忽然跑到台前,指着高女人气冲冲地问:“你说,你为什么要嫁给他?”这句问话使研究所的人一怔。高女人也怔住了。她抬起几个月来被折磨得如同一片皱巴巴的枯叶般的瘦脸,脸上满是诧异的神情。高女人没有点头,也没摇头。她好像忽然明白了裁缝老婆的话,眼里闪出一股嘲讽、倔犟、傲岸的光芒。“好,你不服气!这家伙现在完蛋了,看你还靠得上不?”裁缝老婆一拍胸脯,手一挥,还有几个婆娘在旁边助威。别看这些婆娘们离题千里地胡来,反而使会场一下子热闹起来。没有这种气氛,批判会怎好收场?于是研究所的人

16、也不阻拦,任凭婆娘们上阵发威。会开得成功与否,全看气氛如何。研究所主持批判会的人,看准时机,趁会场热闹,带领人们高声呼喊了一连串口号,然后赶紧收场散会,押着矮男人走了。矮男人自批判会那天被押走后,一直没放回来。高女人被迫和裁缝老婆家调换了住房。整座楼的人们都能透过窗子,看见那孤单的小屋和她孤零零的身影。不知她把孩子送到哪6里去了,只是偶尔才接回家住几天。三十多岁的人,从容貌看很难说她还年轻。裁缝老婆下了断语:“我看这娘儿们最多再等上一年。那矮子再不出来,她就得改嫁!”过了一年,矮男人还是没放出来,高女人依旧不声不响地上班下班。一天,矮男人重新出现了。这是秋后,他穿得单薄,剃了短平头,身形好似小了一圈儿,皮肤也没了光泽和血色。高女人蹲在门口劈木柴,一听到他的招呼,刷地站起身,直怔怔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