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陈寅恪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50812703 上传时间:2018-08-11 格式:PPT 页数:12 大小:47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陈寅恪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陈寅恪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陈寅恪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陈寅恪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陈寅恪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陈寅恪》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陈寅恪(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独立之精神 自由之思想 陈寅恪(1890-1969)陈寅恪(1890-1969) 中国现代最富盛名的历史学家、古典文学 研究家、语言学家,江西义宁(今修水县 )人。著名诗人陈三立之子,湖南巡抚陈 宝箴(支持变法的开明督抚)之孙。一生 通晓15种文字,尤精于梵文和巴利文,被 称为教授中的教授,500年才出的一个教授 ,蒋介石称之为国宝。傅斯年对他进行这 样的评价:“陈先生的学问,近三百年来一 人而已!” 生平 1890年,生于湖南长沙。 其祖父为当时的湖南巡抚陈宝箴 1910年,自费留学,先后到柏林大学,苏黎世大学、巴黎高等 政治学校就读。1914年一战爆发后回国。1918年冬再度出国 游学,在

2、哈佛大学随篮曼教授学梵文和巴利文 1921年,又转往德国柏林大学,1925年回国,受聘为清华学 校国学研究院教授。与梁启超、王国维一同应聘为研究院导师 ,并称“清华三巨头”。 1928年,与唐筼(清台湾巡抚唐景崧孙女)在上海结婚。 1929年,作“王观堂先生纪念碑铭”,文中论思想自由之真谛。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其父陈三立忧愤死。寅恪悲恸过度, 导致右眼失明。1939年,在云南昆明西南联大讲授“两晋南北 朝史”课。 1945年,左眼失明。9月,前去英国治眼疾,却因耽搁太久, 无法痊愈,仅一眼能见微光。 1946年再任清华大学教授。1948年,傅斯年电话催请其南下 ,寅恪举家乘飞机至南京,

3、次日赴上海。最后留在岭南大学, 未能前去台湾。 1958年,不再教课,专力著述。 文革期间遭受残酷迫害,1969年10月7日,含恨逝世。 资料卡片“海宁王先生以一死见其独立自由之 意志,非所论于一人之恩怨,一姓之兴亡。 先生之著述,或有时而不章;先生之学 说,或有时而可商;惟此独立之精神,自由 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火,共三光 而永光。”陈寅恪撰写的王国维碑文 (1929年)1953年已决定其为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第二 所所长。在他1953年12月1日的对科学院的 答复里,提出就任所长的两个条件。第一条 :“允许中古史研究所不宗奉马列主义,并不 学习政治。”第二条:“请毛公或刘公给一允许

4、 证明书,以作挡箭牌。”并说:“其意是,毛公 是政治上的最高当局,刘公是党的最高负责人 。我认为最高当局也应和我有同样看法,应从 我之说。否则,就谈不到学术研究。”遂不能 就任。仍任教于中山大学。此事于20世纪80年 代方公之于世。学思之窗:陈寅恪为什么能一生坚 守这个信念? “寅恪兄之思想及主张毫未改变,即仍遵守昔年中学 为体,西学为用之说(中国文化本位论),而认为 当前已遭遇甚大之困难,中国应走第三条路线,独立 自主,自体其民族之道德、精神文化,而不应一边倒 ,为人附庸。今中国之经济日困,而国际之风云愈急 ,瞻望世界前途,而大阵营之孰胜孰负甚难预卜,未 来趋势如何,今尚难预言。在我辈个人如

5、陈寅恪者, 则仍确信中国孔子儒道之正大,有裨于全世界,而佛 教亦纯正。我辈本此信仰,故虽危行言逊,但屹立不 动,决不从时俗为转移。 坚守独立的立场和见解,致力于学问研究,心系苍生,怀振奋民族精神之理想。学思之窗在1949年和1953年的两次抉择 中,陈寅恪拒绝了什么?坚守了 什么?他的“拒绝”与“坚守”有 着怎样的现实意义?傅斯年说:“陈先生的学问近三百年来一人而已。 ” 胡适称:“寅恪治史学,当然是今日最渊博、最有 识见、最能用材料的人。” 注意自然启发,着重新的发现 陈寅恪的“四不讲” 注重考证,创立了中国近代的文本阐释系 统 注意自然启发,着重新的发现 对学生只指导研究,从不点名,从无小

6、考 ;就是大考,也只是依照学校的规章举行 ,没有不及格的。他常说:问答式的笔试, 不是观察学生学问的最好办法,因此每次 他都要求学生写短篇论文代替大考。但陈 寅恪又强调:做论文要有新的资料或者新的 见解,如果资料和见解都没有什么可取, 则做论文也没有什么益处。陈寅恪的“四不讲” 陈寅恪治学面广,宗教、历史、语言、人 类学、校勘学等均有独到的研究和著述。 他曾言:“前人讲过的,我不讲;近人讲过的 ,我不讲;外国人讲过的,我不讲;我自 己过去讲过的,也不讲。现在只讲未曾有 人讲过的。”注重考证, 创立了中国近代的文本阐释系统 陈寅恪在讲授历史研究的心得时,常说:“最重要的就 是要根据史籍或其他资料

7、以证明史实,认识史实,对 该史实有新的理解,或新的看法,这就是史学与史识 的表现。”他的学生曾经回忆道:“陈师在讲历史研究时 ,常说:凡前人对历史发展所留传下来的记载或追述, 我们如果要证明它为有,则比较容易,因为只要能 够发现一二种别的记录,以作旁证,就可以证明它为 有了;如果要证明它为无,则委实不易,千万要小 心从事。因为如你只查了一二种有关的文籍而不见其 有,那是还不能说定了,因为资料是很难齐全的,现 有的文籍虽全查过了,安知尚有地下未发现或将发现 的资料仍可证明其非无呢?”陈寅恪对学术研究的严 谨态度由此可见一斑。在清华国学研究院上“晋至唐史” 第一课时,他向学生指出:“有人 以为历史必然限于普通课本里所 有的,这是不对的。课本只可供 参考,不足为依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