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16)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50807921 上传时间:2018-08-11 格式:PPT 页数:50 大小:1.3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传染病(16)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传染病(16)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传染病(16)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传染病(16)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传染病(16)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传染病(16)》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染病(16)(5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细细菌性痢疾 Bacillary Dysentery 中国古代:肠癖、滞下、赤白痢、 血痢、脓血痢、热痢。 元代:时疫痢。 希波克拉底: 1899年,志贺发现痢疾杆菌。概述 简称“菌痢”,由志贺氏菌属 (shigella) 引起的肠道传染病 ,又称志贺氏菌病( shigellosis)。 痢疾杆菌主要通过消化道途径传播,经污 染的食品、水、手等感染 .临床特征 腹痛、腹泻、粘液脓血便 及里急后重等肠 道症状 发热 严重者可出现:中毒性休克、脑病志贺氏菌属分型 根据抗原结结构(O抗原)和生化反 应应(对对甘露醇发发酵能力)的不同可分为为4群和47个血清型: 痢疾志贺贺菌(A群)15个型 福氏志

2、贺贺菌(B群)13个 鲍鲍氏志贺贺菌(C群)18个 宋内志贺贺菌(D群)1个病 原 学 形态、染色、培养及生化反应 G-杆菌、无鞭毛、无动力,有些菌体周围有菌毛。在S-S培养基上形成无色半透明光滑型菌落。分解葡萄糖产酸不产气,大多数志贺菌不发酵乳糖。 抗原构造与分类志贺菌属缺少H抗原,其抗原结构主要由O抗原贺K抗原组成。根据生化反应和O抗原结构的差异,将志贺菌属分为A、B、C、D 4个群。 抵抗力 本属细菌对理化因素抵抗力较弱,对酸性环境也较敏感。对多种抗生素易形成耐药性(主要由R质粒决定),并在菌间传递 。生物学性状外膜 G-细菌在肽聚糖层外面还有三层结构1 1。脂蛋白:由脂质和蛋白质构成。

3、脂蛋白:由脂质和蛋白质构成2 2。脂质双层。脂质双层3 3。脂多糖。脂多糖A A 类脂类脂A A 内毒素的毒性部分内毒素的毒性部分, ,无特异性无特异性B B 核心多糖核心多糖 有属或组的特异性有属或组的特异性C C 寡糖重复单位寡糖重复单位 由由3-53-5个单糖组成,个单糖组成, 有种或型的特异性有种或型的特异性外膜外膜脂质双层脂质双层 是是G-G-菌细胞壁的主要结构,占细胞壁干菌细胞壁的主要结构,占细胞壁干重的重的8080%,类似细胞膜结构,类似细胞膜结构, 为液态的脂质双层,又称外膜为液态的脂质双层,又称外膜志贺氏菌特点 G杆菌 兼性厌厌氧菌 无鞭毛及荚荚膜,有菌毛 生存力强,在阴暗潮

4、湿的环环境里 能生存几周,在蔬菜,瓜果或腌 菜里可生存1-2周。但对对理化因 素抵抗力弱 。DBCA对对各种消毒剂剂敏感 病 原 学志贺氏菌毒素 内毒素:均可产产生 外毒素:痢疾志贺贺菌产产生 神经经毒性 志贺贺氏毒素 细细胞毒性 肠肠毒性病 原 学小 结欧美以D群感染为为主、我国以B群为为主 A群对对理化抵抗力弱、致病重、D群对对理 化抵抗力强,致病性轻轻。B群介于中间间, 易变变慢性 消化道传传染,人群普遍易感,儿童多于 中青年,夏秋多见见。 病 原 学流行病学 1。传染源:病人和带菌者。轻型,慢性病人和带菌者的 意义更大。 2。传播途径:病原菌随病人粪便排出,污染食物、水、 生活用品及手

5、,经口使人感染。亦可通过苍蝇蟑螂等污染 食物而传播。菌痢的传播途径大致分以下4种: (1)日 常生活接触(手)传播 。是非流行季节中散发病例的主要传 播途径。(2.)食物传播:生吃被病人大便污染的瓜果、 蔬菜,以及炊事员是菌痢患者或带菌者,均可造成食物传 播 (3.)水的传播:水源被污染多呈菌痢的暴发或流行; ( 4.)苍蝇等媒介传播:苍蝇、蟑螂体内外均可带菌,污 染食物、水造成传播。 流行病学 3。易感性:普遍易感,学龄前儿童发病率 最高,青壮年次之。病后免疫力短暂,不 同群型之间无交叉免疫。 4。流行特征:菌痢全年均可发病,但有明 显季节性。夏秋季有利于苍蝇孽生及细菌 繁殖,且人们喜食生冷

6、食物 ,故夏秋季多 发。 一般是散发,也可呈爆发流行。流行病学特点 消化道传传播 人群普遍易感 四季均可发发病、夏秋季多见见 菌痢的发发病机制与病理解剖、临临床表现现 病菌口 胃 小肠肠 乙状结肠结肠 、直肠肠(固有层层繁殖) 毒血症 肠肠粘膜渗出性炎症 发热发热 外毒素 腹痛、腹泻、粘液脓脓血、 N系症状 里急后重、左下腹痛、 初期水样样便 肠肠 鸣鸣音亢进进 细菌在肠黏膜上皮细 胞和固有层繁殖,引 起肠黏膜炎症反应和 固有层小血管循环障 碍,使肠黏膜出现炎 症 坏死和溃疡,引起 腹痛腹泻和脓血便。 致病物质1.侵袭力 侵袭力是志贺菌的主要致病因素。细菌借菌毛及相关结构的协同粘附在回肠末端和

7、结肠的粘膜上皮细胞表面,继而进入,在上皮细胞内增殖。2.毒素 (1)内毒素 破坏肠粘膜上皮-粘膜脓血便;作用于肠壁-使其通透性增高,内毒素吸收,毒 血症的症状;作用于肠壁植物神经-肠功能紊乱,蠕动失调和 痉挛,腹痛、腹泻、里急后重(2)外毒素 多由痢疾志贺菌产生,又称志贺外毒素(shigelladysenteriae exotoxin),志贺毒素具有细胞毒素 、肠毒素和神经毒素3种生物学活性。发病因素 细细菌的数量 细细菌的毒力 人体的抵抗力 胃酸作用 肠肠道菌群的拮抗作用 分泌型IgA 血脑脑屏障中毒性菌痢发发病机制血管痉挛痉挛 微循环环障碍 组织组织 缺血缺氧 回心血量不足 脑脑缺氧 代谢

8、谢障碍 心排出量减少 脑脑水肿肿 酸性产产 血管通透 呼吸衰竭 物增多 性 增 强 酸中毒 血浆浆外渗 血容量不足 血管扩张扩张 血压压下降 脑脑 病休 克毒血症病 理 解 剖普通型菌痢以乙状结肠结肠 和直肠肠病变变最显显 著、严严重可累及整个结肠结肠 。 基本病变变: 急性期为为弥漫性纤维纤维 蛋白渗出性炎症。以 渗出为主。1)充血水肿。 2 )溃疡形 成。3)溃疡愈合 。 慢性期有肠肠粘膜水肿肿及肠肠壁增厚。溃疡、 肠息肉、肠腺粘液腺囊肿。 中毒性则则局部病变轻变轻 ,全身症状重,多 脏脏器损损害。病理特点临临床分型急性菌痢(2月) 慢性迁延型、急性发发作型、慢性隐隐匿 型 急性菌痢( 潜

9、伏期 一般为13天 (数小时至7天)。 (一)急性普通型菌痢:起病急,高热可伴有发 冷寒战,继之出现腹痛腹泻和里急后重,大便每 日10余次至数10次,量少,开始为稀便,迅速变 为黏液脓血便,左下腹压痛及肠鸣音亢进。早期 治疗,多于1周左右病情逐渐恢复而痊愈,少数可 病程迁延成慢性 (二)轻型(非典型):毒血症状轻或无,可无 明显发热。腹泻轻,每日数次,黏液稀便,常无 脓血。腹痛轻,里急后重不明显。可痊愈亦可转 成慢性。 (三)中毒型:多发生于27岁的儿童, 起病急骤,突发高热或体温不升,反复惊 厥,嗜睡,昏迷。一般在起病几小时或十 几个小时既出现循环呼吸衰竭。肠道症状 轻微或无。根据中毒症状的

10、主要表现,可 分以下三型:中毒型菌痢临临床表现现休克型:较较常见见 面色苍苍白、皮肤花斑、肢端湿冷及紫绀绀,脉 细细速,少尿,意识识障碍,血压压 脑脑型: 烦烦躁不安,嗜睡、昏迷及抽搐,瞳孔大小不 等,光反射迟钝迟钝 或消失,呼吸异常 混合型: 具备备以上两型的表现现,此型最凶险险。休克型(周围循环衰竭型) 较为常见的一种类型,以感染性休克为主要表现 :面色苍白,口唇或批甲紫绀,;上肢湿冷, 皮肤呈花纹状,皮肤指压阳性(压迫皮肤后再充 盈时间2秒)。血压下降,通常 10.7kpa(80mmHg),脉压差变小, 2.7kpa(20mmHg)。脉搏细数,心率快(100 次/min),小儿多达150

11、160次/min,心音弱。 尿少(30ml/h)或无尿。出现意识障碍。 以上五种项亦为判断病情是否好转的指标。重症 病例休克不易逆转,并发DIC、肺水肿等 ,危及 生命 脑型(呼吸衰竭型) 为严重的一种严重临床类型。早期可有剧烈头痛 、频繁呕吐,典型呈喷射状呕吐;面色苍白、口 唇发灰;血压可略升高,呼吸与脉搏可略减慢; 伴嗜睡或烦躁等不同程度意识障碍,为颅内压增 高、脑水肿早期临床表现 。晚期表现为反复惊厥 、血压下降、脉细速、呼吸节律不齐、深浅不匀 等中枢性呼吸衰竭;瞳孔不等大可不等圆,或忽 大忽小,对光反应迟钝或消失;肌张力增高,腱 反射亢进,可出现病理反射;意识障碍明显加深 ,直至昏迷。

12、 慢性菌痢 急性菌痢病程超过2个月未愈者。 原因:急性期治疗不及时,不彻底;机体 抵抗力低下,分泌型IgA不足;福氏菌或耐 药菌株的感染等。 临床分三型:慢性迁延型,急性发作型, 慢性隐匿型。 (1)迁延型 发生率约10%,常有腹部不适或隐痛,腹胀 、腹泻、粘脓血便等消化道症状时轻时重,迁延不愈,亦 可腹泻与便泌交替出现,病程久之可有失眠、多梦、健忘 等神经衰弱症状,以及乏力、消瘦、食欲下降、贫血等表 现。左下腹压痛,可扪及乙状结肠,呈条索状。 (2)急性发作型 此型约占5%,其主要临床表现同急性 典型菌痢,但程度轻,恢复不完全,一般是半年内有痢疾 病史或复发史 ,而除外同群痢菌再感染,或异群

13、痢菌或 其它致腹泻细菌的感染 (3)隐慝型 此型发生率约23%,一年内有菌痢史,临 床症状消失2个月以上,但粪培养可检出痢菌,乙状结肠 镜检查可见肠粘膜病变。此型在流行病学上具有重要意义 。 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WBC,中性粒细胞升高。慢性病人可有贫血 。 2。大便常规:急性典型菌痢病人大便量少,常只有脓血 黏液而无粪质。镜检可见大量脓细胞,白细胞及红细胞。 如发现吞噬细胞更有助于诊断。 3。大便培养:检出痢疾杆菌,可确诊。 4。结肠镜检查:用于慢性腹泻原因不明者。急性病人不 用。慢性菌痢可见结肠黏膜充血水肿呈颗粒状,有溃疡, 息肉与增生性改变。 5。钡剂灌肠X线检查:多用于慢性菌痢。 肠

14、壁增厚,黏膜纹理紊乱,肠道痉挛,袋形消失及肠腔狭 窄等。诊断 1。流行病学资料 夏秋季节,病前一周与菌痢病 人接触史,不良卫生习惯,不洁饮食史。 2。临床症状 典型病人容易诊断。仅有黏液稀便 的轻型病人应高度重视。注意中毒型菌痢的鉴别 。病程超过2个月不愈的要考虑慢性菌痢 3。粪便检查。 4。慢性腹泻原因不明的,应该做结肠镜检查以助 诊。鉴别诊断 1急性菌痢需与其他急性腹泻相鉴别 (1)阿米巴痢疾 一般散发,起病缓。潜伏期长 。多无发热,全身中毒症状轻,腹痛轻,无里急 后重,右下腹轻压痛。大便次数少,量多,暗红 色果酱样血便。粪便镜检红细胞多,找到溶组织 阿米巴滋养体可确诊。乙状结肠镜:散在,

15、边缘 深切的溃疡,溃疡间黏膜多正常。 (2)霍乱与副霍乱 病前一周来自疫区 ,有接 触史。突然起病,不发热,先泻后吐,常无恶心 腹痛等症状,粪呈米泔样或黄水样。重症病例可 致外周循环衰竭。粪便或沤吐物中检出霍乱弧菌 (3)病毒性肠炎 多由轮状病毒、Norwalk 病毒年致急性肠道感染,有其自限性,消 化道症状轻,粪便镜检无特殊,电镜或免 疫学方法查及病毒或病毒颗粒可确诊。 (4)其他细菌引起的肠道感染 确诊有赖 于粪便培养。中毒性菌痢应与下列病症相鉴别 : (1)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夏秋季节发生 的中毒性菌痢需同乙脑相鉴别。乙脑的中枢神经 系统症状出现有个过程,其极重型亦需23天, 较中毒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