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天津市南开区2015届高三第二次高考模拟考试

上传人:Bod****ee 文档编号:50770036 上传时间:2018-08-1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9.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天津市南开区2015届高三第二次高考模拟考试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历史】天津市南开区2015届高三第二次高考模拟考试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历史】天津市南开区2015届高三第二次高考模拟考试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历史】天津市南开区2015届高三第二次高考模拟考试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历史】天津市南开区2015届高三第二次高考模拟考试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历史】天津市南开区2015届高三第二次高考模拟考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天津市南开区2015届高三第二次高考模拟考试(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2015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南开区二模卷)文科综合 历史部分文科综合共 300 分,考试用时 150 分钟。历史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卷 1 至 2 页,第卷 3 至 8 页,共 100 分。第卷注意事项:1.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2.本卷共 11 题,每题 4 分,共 44 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 史记太史公自序肯定了“旨约而易操,事少而功多”的治国策略。该治国策略所属学派是A儒家 B道家 C墨家 D法家2中国古代某思想家认为:商人乃

2、“邦之蠹也” (蠹,蛀虫) 。下列各项与此观点一致的是A “末富居多,本富居少” B “商籍农而立,农赖商而行”C “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 D “多蓄织妇,岁计所积,与市为贾”3某学者在一本书中写道:“衰落是一个容易使人上当的词,因为它包含了两个相去甚远的概念:一是外部力量的减弱,一是内部力量的衰败。拿意大利来说,在外部因素使其丧失了经济强国的地位之后,内部文化仍可达到巅峰。 ”这里所说的“外部因素”是指A贸易通道的改变 B殖民争霸的失败 C世界市场的形成 D黄金白银的流失417 世纪中期,英国颁布了航海条例 ,以后该法案不断修改完善。下列选项与该法案无关的是A打击了荷兰的海上贸易 B体现

3、了自由贸易理论思想 C19 世纪中期该法案被废止 D促进了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5 “思维着的悟性成了衡量一切的唯一尺度从今以后,迷信、偏私、特权和压迫,必将为永恒的真理,为永恒的正义,为基于自然的平等和不可剥夺的人权所排挤。 ”这段话评论的是A智者运动 B文艺复兴 C宗教改革 D启蒙运动6 “嗣后所有公共机关日用消耗各品,除特种无国货可代用者外,务请专购国货以示提倡。2”该文告发布的时间最可能是在 A洋务运动时期 B戊戌变法时期 C民国初年 D新中国成立初期7渡江战役期间,毛泽东发表声明:“外国政府如果愿意考虑同我们建立外交关系,它就必须断绝同国民党残余势力的关系。 ”新中国初期,与此声明相一

4、致的外交方针是A “和平共处” B “一边倒” C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D “另起炉灶”8 “我们应该竭尽全力使我国(苏联)成为经济上独立自主而依靠国内市场的国家,成为能把其他一切逐渐脱离资本主义而进入社会主义经济轨道的国家吸引到自己这来的基地。 ”为此,苏联采取的措施是A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C实行社会主义工业化 D成立经互会9在新中国的某个时期,农村出现了“上工人喊工,下地人等人,干活人看人,收工人撵人”的现象。该现象出现的原因是A进行土地改革运动 B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C掀起“大跃进”高潮 D实行农业生产责任制10 “它是一种新的思想意识,直接向资产阶级挑战,它不仅提倡政

5、治改革,而且还要求社会变革和经济变革。它在 19 世纪后期,成为欧洲事务中的一种主要力量;在 20 世纪,成为世界事务中的一种主要力量。 ”此文中的“它”是指A人文主义 B自由主义 C民族主义 D社会主义11 “这是一位同亚历山大和凯撒一样的天才人物,长于指挥军队,善于治理被征服的地区。而他竟还有立法家所具有的才能”由此段描述来判断,这位历史人物最有可能是A拿破仑 B克伦威尔 C华盛顿 D希特勒第卷题号121314得分注意事项: 1用黑色墨水的钢笔或签字笔将答案写在试卷上。 (答案写在每道题后面的答题框内)32本卷共 3 题,共 56 分。12 (20 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上(宋高

6、宗)谕大臣又曰:“广南市舶,利入甚厚,提举官宜得人而久任。庶蕃商肯来,动得百十万缗,皆宽民力也。 ”宋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1)阅读材料一,你能得到哪些历史信息?(6 分)材料二 据黄爵滋的奏疏:“自道光三年至十一年(18231831 年),岁漏银一千七八百万两。自道光十一年至十四年(18311834 年),岁漏银二千余万两。自十四年至今(编者注:即 1838 年),渐漏至三千万两之多。此外,福建、江浙、山东、天津各海口,合之亦数千余万两。以中国有用之财,填海外无穷之壑。 ”摘编自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2)分析材料二中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及清政府的解决措施。 (4 分)材料三 中国近代史上,作为

7、主要货币的白银发生了两次持续时间长、流动数量大的外流现象。第二次发生在来自西部产银州的议员集团提出了意在提高银价的1934 年购银法 ,其所造成的国际银价飞涨给中国这样的银本位国家带来了灾难性的财政危机。摘编自中国近代史两次白银外流的比照(3)近代中国发生第二次白银外流危机的国际背景是什么? 当时中国的民族工业发展状况如何?(4 分)材料四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 20 年中,国际货币体系分裂成几个相互竞争的货币集团,各国货币竞相贬值,动荡不定。(4)二战后如何解决材料四所反映的问题?有何作用?(6 分)13 (20 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自世有内华外夷之说,人遂谓中国为华,而中国以外统

8、谓之夷,此大谬不然者也。然则华夷之辨,其不在地之内外,而系于礼之有无也明矣。苟有礼也,夷可进为华,苟无礼也,华则变为夷,岂可沾沾自大,厚己以薄人哉?王韬弢园文录外编(1)依据材料一,说明作者王韬的“华夷观”与传统“华夷观”的不同。 (4 分)材料二 为了在王权承认的“合法性”范围内偷运西学之果,康有为在变法的整个过程中不得不始终小心翼翼地从“奉天承运”“圣人之作”的传统象征系统内拾取古已有之的变化之道。尽管康有为之变法理论似乎处处引经据典,旁征博引,无敢逾越古典圣贤所订准绳,但言行举止中却不时透露出叛逆色彩。许纪霖、陈达凯主编中国现代化史(2)依据材料二,概括康有为变法思想的特点。康有为的“叛

9、逆色彩”在其思想主4张上有何具体体现?(6 分)材料三 陈独秀的启蒙运动是一场比孙中山更加彻底的革命,陈独秀是要把欧洲两千多年发展起来的自由、民主和科学应用于中国,彻底改变几千年以来中国人民处于奴隶地位的旧伦理、旧道德、旧政治、旧思想,建立起人民本来就是主人地位的新伦理、新道德、新政治、新思想。余孚重新启蒙:五四运动九十周年反思(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你如何理解“陈独秀的启蒙运动是一场比孙中山更加彻底的革命”?(8 分)材料四 自 1840 年以来,各时代思想特征虽十分不同,流派分立,各具理说,个别概念之琐屑,复不可胜计,而最基本之原始动力则是完全一致的。王尔敏中国近代思想史论(4)综合上

10、述材料,指出近代中国新思潮不断涌现的“最基本之原始动力”是什么?(2 分)14 (16 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建立一个世界上所有国家都参加的联盟,不管是大国还是小国,一起合作来维持和平,这是威尔逊总统梦寐以求的事。联盟,从来没有取得它的创始人所期望达到的出色成就,在所有重大危机中,人们不是不听联盟的话,就是根本不理睬它。(美)伯恩斯等著世界文明史(1)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材料一对国际联盟的评价。 (4 分)材料二 法国主张建立一支由国联调遣的国际部队,英国担心法国将在其中起主导作用,美国也不同意,法国的建议没有实现。国联正式成立时,会员国只有 23 个,苏俄和战败国最初都被排斥在国

11、联之外,美国没有加入国联。国联盟约规定了形成决议所需要的“全体一致”原则。(2)针对材料二所反映出的国联的不足,后来的联合国是如何弥补这些不足的?(6分)材料三 联合国宪章“是一部美国文献” ,虽然在某些方面美国对苏联做出了让步,但实际上美国有“隐蔽” ,几乎所有拉美二十多个国家政府一致在重要问题上跟着华盛顿投票,华盛顿利用它的多数席位可使控制票数不足的莫斯科屡次反对却归于无效。摘编自王斯德世界当代史(3)你如何理解材料三所说的联合国宪章“是一部美国文献”?(2 分)材料四 1965 年,根据第三世界国家的建议,联合国大会将安理会的非常任理事国从原来的 6 个增加到 10 个,经济及社会理事会

12、的理事国从 1973 年起增加到 54 个。这些增加的名额,大多数给了亚、非、拉国家,这就使得联合国中第三世界反对殖民主义和霸权主5义的力量逐渐占据上风。 摘编自王春良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史(4)结合材料四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 20 世纪 60、70 年代,联合国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列举 20 世纪 70 年代能够体现这种变化的典型事例。 (4 分)2015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南开区二模卷)文科综合 历史部分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卷共 11 题,每题 4 分,共 44 分。1.B 2.C 3.A 4.B 5.D 6.C 7.D 8.C 9.B 10.D 11.A卷共 3 题,共 56

13、分。12 【20 分】(1)信息:南宋海外贸易税收利润丰厚(海外贸易税收成为南宋国库重要财源) ;政府设置专门机构(市舶司)管理海外贸易;任用称职并长期任职于此、熟悉事务的市舶官员;海外贸易税收增多,可以减轻百姓负担。 (答出两点即可,共 6 分)(2)原因:鸦片走私导致白银外流。 (2 分)措施:道光帝派林则徐赴广东禁烟(禁烟运动) 。 (2 分)(3)背景:20 世纪 30 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 (2 分)状况:民族工业得到较快发展。 (2 分)(4)解决: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 。 (2 分)作用:为世界货币关系提供了统一的标准和基础,有利于维持战后世

14、界货币体系的正常运转;有利于战后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加强了美国在国际金融领域的特权和支配地位;推动世界经济朝着制度化和体系化方向发展。 (答出两点即可,共 4 分)13 【20 分】6(1)不同:传统华夷观以地域作为区分标准,作者的华夷观以文明(“礼” )作为区分标准。 (4 分)(2)特点:借助封建传统文化,宣传维新变法理论。(2 分)具体体现:反对封建专制(主张君主立宪制度),主张兴民权,提倡新学。(4 分)(3)理解: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在思想领域里的反封建不彻底;(4 分)陈独秀领导的启蒙运动冲击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极大促进了思想解放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4

15、 分)(4)动力:救亡图存(挽救民族危机,实现国家独立和富强)。(2 分)14 【16 分】(1)评价:国际联盟没有给世界带来持久和平,没有有效制止法西斯侵略,最终没有避免新的大战爆发。 (4 分)(2)弥补:在军事力量方面,联合国组建维和部队,开展一系列维和行动;在成员国方面,联合国比国联更具权威性与普遍性(世界大国均加入联合国,且联合国的成员国数量更多) ;在运行机制方面,联合国采取安理会“五大国一致”原则。 (6 分)(3)理解:联合国成立之初,受美国的控制和操纵。 (2 分)(4)变化:联合国逐渐成为第三世界反对霸权、维护正义的舞台。 (2 分)事例:1971 年第 26 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2 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