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劝学说课稿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50769103 上传时间:2018-08-10 格式:PPT 页数:21 大小:27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孙权劝学说课稿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孙权劝学说课稿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孙权劝学说课稿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孙权劝学说课稿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孙权劝学说课稿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孙权劝学说课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孙权劝学说课稿(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孙权劝学 说课稿群乐小学 王天伦孙权劝学 说课稿群乐小学 王天伦说教材说教学目标说重点难点说教法说教学设想说教学流程说板书说学法司马光:字 君实,北宋 政治家、史 学家,著有 司马文正 公集稽 古录等。 3一、说教材 (一)、课文所处位置及作用 孙权劝学是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最后一 篇课文,是这一册的第三篇文言文,是一篇自读课,故事性很 强,本单元选取的文章都是有关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 、科学家、艺术家等为人类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的人物的生动 感人、广为流传的事迹。在延续前面四课展现名人风采的同时 ,又产生一些新的变化。就内容而言,本文情节简单,语言通 俗易懂,是培养学生文言文阅

2、读能力的绝佳教材。学生在熟读 课文的基础上,借助课文的注释和相关资料,应该可以很容易 地理解故事大意。同时,由于本文的主题与学生的学习有着极 为密切的关系,对于解决学生在学习上的态度和方法问题,具 有很强的针对性。因此,教育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树立学习上 的自信心,也是教材设置这一课的主要目的。一、说教材 (二)、课文解读文章选自宋代司马光的资治通鉴,讲的是孙权劝说东吴大将吕 蒙认真学习的故事。可分两层:先写孙权劝学,吕蒙“乃始就学”;后写 鲁肃“与蒙论议”,“结友而别”。本文记事简练。用语不多,但能在寥寥数语中描摹出人物说话时的 口吻、情态和心理,人物个性鲜明,跃然纸上,堪称人物语言描写的精

3、品之作。全文只写了孙权劝学和鲁肃“与蒙论议”两个片断,即先交代事 情的起因,紧接着就写出结果,而不写出吕蒙如何好学,他的才略是如 何长进的。写事情的结果,也不是直接写吕蒙如何学而有成,而是通过 鲁肃与吕蒙的对话生动地表现出来。写孙权劝学,着重以孙权的劝说之 言,来表现他的善劝,而略去吕蒙的对话,仅以“蒙辞以军中多务”一句 写吕蒙的反应,并仅以“蒙乃始就学”一句写吕蒙接受了劝说;写鲁肃“与 蒙论议”,着重以二人富有风趣的一问一答,来表现吕蒙才略的惊人长进 ,而略去二人“论议”的内容,并仅以“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一句作结 。资治通鉴是司 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 编年体通史,记载了 从战国到五代共一千

4、 三百六十二年的史事 。内容丰富,叙事简 练,是富有一定文学 价值的历史名著。司 马光编纂此书的目的 是为统治者治国提供 历史经验和教训的。6二、说教学目标 “阅读浅易的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 诗文80篇。”这是新课程标准对初中文言文教学的基本要求。它在第 三部分“实施建议”中,强调初中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 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文言文教学作为阅读教学的重要组 成部分,应与现代文教学共同承担起这一重任,只不过侧重点可有所 不同。孙权劝学作为一篇精练的文言文,是让学生积累文言知识 ,培养阅读文言文能力的好文章。其简练生动的笔墨,个性鲜明的对 话,极富

5、特色。从教材的编排体系来看,把它放在七年级下册的第三 单元中,紧扣住单元教学中对学生学习名人的品格,态度与精神这一 要求,同时新教材将文言文分散在每一单元中,也有利于学生循序渐 进地学习与积累文言知识,提高自己的文言阅读能力。鉴于此,我把 本文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二、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 了解与课文相关的作品及人物。并积累文中的一些常用文言词语 ,掌握并能运用文中的成语。 2.熟读课文,揣摩想像人物的语气、神态和心理活动,理解吕蒙与鲁 肃对话的含义。3.学习使用工具书理解文言词语,学习疏通文言句意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 1、朗读体验。让“读”贯穿课堂始终,让学生在读中体验故事

6、情节、 人物个性。 2、探究交流。采用高效课堂的教学模式。(在对学、群学中,达到 知识互补和提高,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虚心接受正确意见,不断追求进步,领悟读书学习对人成长 的重要性。学习目标 1.了解与课文相关的作品及人物。 2.熟读课文,揣摩想像人物的语气 、神态和心理活动,理解吕蒙与鲁 肃对话的含义。 3.学习使用工具书理解文言词语, 学习疏通文言句意的方法。 4.领悟读书学习对人成长的重要性 。三、说重点难点重点:了解并积累文中的一些常用文言词 语,掌握并能运用文中的成语。 难点:品味人物对话的语气,揣摩想象人 物当时的神态和心理,并能进

7、行创造性阅 读。四、说教法为了较好的完成教学目标,有效地突出重点,突 破教学难点,我依据新课程的理念,面向全体学生, 在教学中我运用高效课堂教学模式,采用了情景教学 法、分组法及多媒体教学法。为了使教学手段更直观 、更形象,我制作了简单的课件,增强课堂的表达效 果;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 动性,让他们有充分的时间和机会主动的获取知识, 积极思索,阳光展示,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 ,掌握探究问题的方法。 五、说学法“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语文教学中不仅要传 授知识,而且要教授方法。只有在讲读课中将学习方 法传授给学生,并引导学生在单元自读课文中加以运 用直至掌握,才会收

8、到比较理想的效果。在本课的学 习中我把自主、合作、探究作为学生的主要学习方式 。自主学习时指导学生采用圈点批注法,让学生学会 预习课文,在合作探究时采用竞赛法,通过展示点评 评分调动探究的激情和参与的热情,真正体现学生是 课堂的主人公这一理念。六、说教学设想新课程理念下的文言文究竟应该怎么教?这是一 般的教师思考得很多的问题,但是我更多的思考文言 文究竟应该怎么学?在坚持“吟诵为本、注重基础、品 味探究、适当运用”的十六字方针的基础上把学间还给 学生。以导学案为载体,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教师 成为指导者、组织者、激励者。让学生自主的与文本 、教师和其他同学进行对话。整个课堂,教师预设大 致程序

9、,许多具体内容教师可根据课堂生成灵活驾驭 和调控。本课计划用一课时完成,在上课前布置预习 任务并要求学生完成导学案自主学习部分并进行批阅 。七、说教学流程 (一)、激趣导入教师由三国演义说起,过五关斩六将,千里走单骑的 是谁,擒住关羽的是-?引出吕蒙,激发学生阅读课文的兴趣。 吕蒙究竟是何方神圣,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一下,板书课题 孙权劝学。 (二)、自主学习 完成导学案自主学习的内容 1、做到能大声朗读、读得通顺、读准字音。 2、正确停顿,读准节奏。 3、结合注释,借助工具书读懂课文的意思 七、说教学流程 (三)、小结自主学习情况,出示本课 学习目标 (四)、合作探究 1、学生六人小组先对学

10、再群学: 2、教师友情提示,归纳学习方法,教给学生翻译文言 文的方法.七、说教学流程 (五)、展示点评根据学生导学案完成的情况,将学生合作探究中 存在分岐的问题,理解不透不全的问题进行展示。其 中翻译以口头展示,合作探究部分在黑板上展示,对 展示及点评做好安排。在这一环节,教师要起好引和导的作用,重点帮 助学生解决这三个问题 七、说教学流程 (五)、展示点评 1、 吕蒙乃一介武夫,要劝说他学习是何等困难,在这过程中孙权对此又是何等态度 ? (请学生进行对话朗读,体味孙权当时的心态。吕蒙的话课本交待不多,可以根据课 文进行改编) 2、 文章中没涉及吕蒙求学的过程,却让我们见证了他极大的变化,主要

11、是谁的神情 、态度让我看到了这一切(朗读吕蒙和鲁肃的对话,体会说话人当时的神态) 鲁肃为什么与吕蒙“结友而别”? 3、 孙权的话与鲁肃的话情调有何不同?经过反复诵读和品析语言,对课文内容应相当熟悉,可以开展类似于背诵比赛 这样的游戏,目的是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知识的积累,此环节可保持学生高涨的热情, 有利用记忆的巩固。七、说教学流程 (六)、拓展延伸 将本文与伤仲永一文进行比较,找出其异同。让学生明确:前者写吕蒙“当涂掌事”之后,经孙 权劝说“乃使就学”,其才略很快就有了惊人的长进; 后者写出方仲永幼年聪慧过人,却因其父“不使学”而“ 泯然众人”。两文的内容都与学习有关,却一正一反,一是年 长好学,学有所成,一是幼年不学,毫无所成,从不 同的方面说明了学习的重要性。此外两文的写法也不 同:前者以对话为主,言简意丰,后者叙议结合,借 事说理。七、说教学流程 (七)、小结由学科班长对本堂课的学习进行总结,允许学生 多元解读。开卷有益。虚心地听取别人的建议。劝人 要讲究方法等。 (八)、当堂检测:(见导学案) 八、说板书吕蒙孙权 鲁肃学善劝惊赞自豪翻译五字法n留:国号、年号、地名、官名、人名、书 名等可照录。n替:用现代汉语词替换古义词。n调:调整语序使之符合现代汉语习惯。n补:补出省略的成分,使之意思完整。n删:删去没有实在意义的词,不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