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周边安全环境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50769868 上传时间:2018-08-10 格式:PPT 页数:52 大小:6.0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周边安全环境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我国周边安全环境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我国周边安全环境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我国周边安全环境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我国周边安全环境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我国周边安全环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周边安全环境(5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讲 我国周边安全环境一、我国地缘环境基本情况我国国土总面积:960万+300万=1260万平方公里其中:海疆线约300万平方公里,大陆海岸线长 约1万8千公理,有海岛约7100个,与中国相邻 的3个边缘海的总面积为468万平方公里。陆地面积为960万平方公里,陆地边界线 约2万2千公里。国家的主权、国家的安全,要始终放在第一位!美国安全的基本特征是 : “东西有大洋,南北无强邻 。” 从蒙古、中亚、西亚、南亚直到南 海,打开世界地图,世界上所有国家 ,都没有中国这么负责的周边安全环 境。中国我国是个亚洲大国,与周围各国有漫长的 边界线。与我国有共同边界线的国家有15个, 共有陆地边界线约2

2、2000km,他们是:蒙古、 俄罗斯、越南、缅甸、印度、哈萨克斯坦、尼 泊尔、朝鲜、吉尔吉斯斯坦、老挝、巴基斯坦 、不丹、塔吉克斯坦、阿富汗、锡金。同时,我国还隔黄海、东海、南海与韩国 、日本、菲律宾、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新 加坡、文莱等国相望。 我国及其周边地区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社 会、经济发展最不平衡的地区。世界上个人口过亿的国家有个是在 这个地区。分别是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 俄罗斯,日本、巴基斯坦、孟加拉国。我国周 边地区也是世界上大国最集中的地区。多是大 国强国(世界上只有个国家的军队在 万以上,中国、美国、俄罗斯、印度、朝鲜 万大军也可以算在内)几乎都在我们旁边 ,或把手伸到了

3、我们周围。 l美国与自己邻近加拿大、墨西哥两国军队在兵 力上是6:1,他们之间军事冲突是根本不用设 想的。l然而我国则不一样,尽管它的军队也是世界上 最大的一支,但是即时抛开较远的美国,7个 主要邻邦和地区的兵力加在一起,也比我国兵 力多一倍。在海洋方面,我国与周边国家存在的岛屿主权、 海域划界和资源开发等海洋权益争端大都未获解决, 有的更趋严重。中国与日本存在钓鱼岛主权归属之争 ,日本政府不仅使用武力保持对钓鱼岛的实际控制, 而且不时纵容右翼势力登岛制造事端,2003年初更是 传出日本政府向其国民“租借”钓鱼岛以宣示“主权 ”的消息。中日之间还存在着专属经济区和东海大陆 架划界问题。中国与越

4、南、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国之间存在着 南沙群岛争端,中国在南海面临的岛礁被侵占、海域 被瓜分、资源被掠夺的形势日益严峻。中国与朝、韩 之间在海域划界问题上也存在着分歧和争端。 我国人均资源占有情况与世界人 均占有情况比较:我国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22%人均耕地面积相当于世界人均的1/3人均森林占有面积相当于世界人均的 1/9人均资源占有面积相当于世界人均的 1/5(二)我国周边安全环境基本态势大规模入侵威胁已消除我国先后出动3批,共25个野战军207 万志愿军入朝参战。从50年代开始,我国周边形势之所以长期 紧张不安,根本原因在于当时的美苏争霸所致 。从建国初期到70年代中期,美国一直构成对 我国

5、直接军事威胁。前苏联从60年代中期中苏 关系破裂后,直到80年代后期。长期对我国大 兵压境,甚至进行核讹诈,使我国周边安全环 境十分严峻。再加上当时印尼排华,中印边界 军事对峙,台湾民党集团叫嚣反攻大陆等, 世界上的反动势力掀起一场反华大合唱。 进入90年代以后,世界形势发 生了变化,我国这种边境紧张状态 得到了缓解。因此,我国目前不大 可能有大规模外敌入侵。发展同周边国家睦邻友好关系1986年底越共六大提出了“广交友、少 树敌、创造有利的国际环境,为国内经济建设 服务”的对外战略方针。1991年11月中越双方通过发表联合公报 的形式,宣告中越关系全面正常化。l1999年2月25日至3月2日,

6、越共中央总书记黎可漂应邀 访华。两国确定了“长期稳定、面向未来、睦邻友好 、全面合作”的十六字方针。中越关系在新的发展框 架指导下进入了睦邻友好、全面合作的新时期。l1999年12月1日,朱镕基总理访越,双方表示力争在年 内正式签署两国陆地边界条约,并就加强两国经贸合 作问题达成了一系列重要共识,极大地推动了中越经 贸关系的发展。在1999年不足14亿美元的基础上, 2000年双边贸易额一举突破24亿美元。2000年12月25 日,越南国家主席陈德良访华,中越签署并发表了关 于新世纪全面合作的联合声明。l在双方领导人的不懈努力下,中越两国政府在1999年 12月30日签署了陆地边界条约,并于2

7、000年12月25日 签署了北部湾领海、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划界协定以 及北部湾渔业合作协定。三个条约与协定的签署,表 明除南海问题外,中越之间的历史遗留问题已基本解 决。l1990年7月印尼外长阿拉塔斯应邀访华,两国 发表关于恢复两国外交关系的公报。l1990年8月8日,李鹏总理访问印尼期间,两国 外长分别代表本国政府签署关于恢复外交关 系的谅解备忘录,宣布自当日起正式恢复两 国外交关系。l1999年底,两国就建立和发展长期稳定的睦邻 互信全面合作关系达成共识。l2000年5月两国签署关于未来双边合作方向 的联合声明,成立由双方外长牵头的政府间 双边合作联委会。 l1990年我国与新加坡建立外

8、交关系。建交以来 ,两国高层交往频繁。杨尚昆主席(1993年) 、江泽民主席(1994年)、全国政协主席李瑞 环(1995年)、李鹏总理(1997年)、朱镕基 总理(1999年)、胡锦涛副主席(2002年)、 李岚清副总理(2002年)、吴邦国委员长( 2005)等先后访新。l2002年4月胡锦涛副主席(时任)访新期间, 与吴作栋总理就加强两国在高科技、中国西部 开发、中国企业“走出去”和人才交流等四个 重点领域合作达成共识。2003年11月吴作栋总 理访华期间,双方决定将新加坡参与振兴东北 等老工业基地增列为新的合作重点。 1991年9月30日同我国与文莱建立外 交关系。 1992年8月24

9、日我国同韩国建交。 我国和朝鲜自古以来就是唇齿相依的友好邻 邦。年月日,两国建立外交关 系。年朝鲜战争爆发后,中国人民志 愿军与朝鲜军民并肩浴血奋战,赢得了战争的 胜利。年月日,两国签署了中 朝友好合作互助条约。中朝两国一直保持着传 统的睦邻友好合作关系。世纪年代以 来,两国领导人进一步加强交往,中朝睦邻友 好合作关系进一步发展 。1994年以来,为帮 助朝鲜克服因严重自然灾害等原因而发生的困 难,我国一直向朝鲜无偿提供粮食、焦炭、原 油、化肥等援助物资。 与朝鲜搞好关系,就是 因为它是我们国家安全的 一道屏障。周边是我国维护社会稳定、民族和睦的直接 外部屏障;周边是我国维护主权权益、发挥国际

10、作用的 首要依托;周边是我国对外开放,开展互利合作的重要 伙伴 。建立了多边区域合作机制十六大报告第一次提出了“与邻 为善、与邻为伴”的周边外交方针 。我国周边工作的方向就是营造一 个和平、和谐、合作的周边环境。l2002年11月4日,朱镕基总理和东盟10国领导人共同签署了 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简称框架协议 ),这标志着中国与东盟的经贸合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历 史阶段。框架协议是未来自贸区的法律基础,共有16 个条款,总体确定了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基本架构。l根据框架协议,中国东盟自贸区将包括货物贸易、 服务贸易、投资和经济合作等内容。其中货物贸易是自贸 区的核心内容,除涉及国家安全、人类

11、健康、公共道德、 文化艺术保护等WTO允许例外的产品以及少数敏感产品外, 其它全部产品的关税和贸易限制措施都应逐步取消。l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后,将形成一个拥有17亿消费者 、近2万亿美元国内生产总值、1.2万亿美元贸易总量的经 济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将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自由贸 易区,也将是发展中国家组成的最大的自由贸易区。它将 为中国和东盟带来互利双赢的局面, 为亚洲和世界经济的 稳定和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上海合作组织前身是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 、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组成的“上海五国”会 晤机制。2001年6月,上海五国”元首在上海举行第六 次会晤,乌兹别克斯坦以完全平等的

12、身份加入“上海 五国”。15日,6国元首举行了会晤,并签署了上海 合作组织成立宣言,宣告上海合作组织正式成立。 年月,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在圣彼得堡举 行第二次峰会,国元首签署了上海合作组织宪章 。宪章对上海合作组织的宗旨原则、组织结构、运 作形式、合作方向及对外交往等原则作了明确阐述, 标志着该组织从国际法意义上得以真正建立。 上海合作组织自成立之日起,成员国在安全、经 贸、文化、军事、司法等各领域各层次的合作相继展 开,并不断得到加强。年成立时签署了打 击恐怖主义、极端主义、分裂主义上海公约。“”事件后,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加强 了以打击本地区恐怖主义、极端主义和分裂主义“三 股势力”为中心的

13、反恐合作。2004年月,上海合作组织地区反恐机构在塔什 干正式挂牌运作。2007年月,在吉尔吉斯斯坦首都 比什凯克签署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关于举行联合军 事演习的协定。在经贸合作方面,已经签署了上 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多边经贸合作纲要和落实该纲要 的措施计划,成立了质检、海关、电子商务、投资促 进、交通运输、能源、电信个专业工作组,负责研 究和协调相关领域合作。 上海合作组织是第一个在中国境内宣布成 立、第一个以中国城市命名的国际组织。组织 成员国总面积3000多万平方公里,约占欧亚大 陆的五分之三;人口约14.9亿,约占世界人口 的四分之一。根据上海合作组织宪章和上海合作 组织成立宣言,上海合作组

14、织的主要宗旨是 :加强各成员国之间的相互信任与睦邻友好; 发展成员国在政治、经贸、科技、文化、教育 、能源、交通、旅游、环保等领域的有效合作 ;共同致力于维护和保障地区的和平、安全与 稳定;推动建立民主、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 经济新秩序。 六方会谈是指由中国、朝鲜、美 国、韩国、俄罗斯和日本共同参 加的旨在和平解决朝核问题的一 系列谈判。在中国政府积极斡旋 下,最终促成了的朝核问题六方 会谈。从2003年8月27日至今, 六方会谈已在北京举行了六轮。 我国积极参与“六方会谈”解决了与大多数国家的边界问题进入90年代,许多历史遗留下 来的边界问题得到了解决。现在, 我国陆地疆界除与印度有较大的领

15、 土争端外,与其他邻国边界基本稳 定。中俄边界的历史遗留争议,是指黑龙江与乌苏里 江交汇处抚远三角洲(中方称“黑瞎子岛”,俄称“大 乌苏里岛”) 和额尔古纳河的阿巴盖图洲渚的边界划 分问题。在1989年10月举行的第三轮边界谈判中,双方就 东段大部分边界的走向达成一致。1991年5月两国签订 中苏东段国界协定,中方除收回两江主航道中心 线中方一侧的岛屿外,还取得了经黑瞎子岛两侧在两 江水域的自由航行权,以及经图们江下游的出海权。1994年9月,中俄西段国界协定签署;1998年 11月,两国已勘定的边界首次在实地准确标示。至此 ,除黑瞎子岛和阿巴盖图洲渚两地的划界外,中俄边 界问题全部得到解决。

16、2001年7月,中俄签署睦邻友好合作条约,指 出双方“相互没有领土要求”,将“遵循领土和国界 不可侵犯的国际法准则,严格遵守两国间的国界”。2004年两国根据中俄国界东段补 充协定,成功地解决了两国边界的最 后一个问题,即黑瞎子岛(俄方称为大乌 苏里斯基岛)和银龙岛的划界问题,根据 协议,两国共享黑瞎子岛,并将银龙岛 划归中国。中俄边界线走向全部确定后,两国 间4300多公里的共同边界从此将成为两 国人民和平、友好、合作、发展的纽带 。这将为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长期、 健康、稳定发展创造更加良好的条件。 中俄人民将永远是好邻居、好朋友、好 伙伴。 中国与吉尔吉斯斯坦边界,从汗腾格里 峰到阿拉伊斯基山绵延1096公里。中吉边界原 争议地区约30万公顷,通过1996年7月签署的 中吉国界协定以及1999年8月签署的中 吉国界补充协定,最终使两国边界问题得到 全面解决。2003年9月,中吉勘界工作已告结 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