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测量 第十讲 地形图的基本知识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50729471 上传时间:2018-08-10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5.3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工程测量 第十讲 地形图的基本知识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建筑工程测量 第十讲 地形图的基本知识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建筑工程测量 第十讲 地形图的基本知识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建筑工程测量 第十讲 地形图的基本知识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建筑工程测量 第十讲 地形图的基本知识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筑工程测量 第十讲 地形图的基本知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工程测量 第十讲 地形图的基本知识(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5.1 5.5地形图的基本知识建筑工程测量 第十讲 地形图的基本知识课 题 (章.节 ) 名 称 本 次 授 课 目 的 与 要 求本 次 授 课 重 点 与 难 点掌握地形图的比例尺、分幅方法 掌握地物、地貌符号等高线的概念和其特性第五章 大比例尺地形图的识读和应用 导读 地形图是既表示地物 的平面分布,又表示地貌起 伏的图纸。在测图和用图过 程中经常要使用地形图的比 例尺、地形图的图名、图号 和图廓,各种地物和地貌在 地形图上都按地形图图式 规定的符号表示。在工程 建设中应用地形图时,经常 遇到地形图的阅读、从图上 量测点、线的位置、图形的 面积和从图上了解某方向的 高低起伏形态等问题。

2、地球表面千姿百态,极为复杂,有高山、峡谷,有河流、 房屋等,但总的来说,这些可以分为地物和地貌两大类。 地物是指地球表面上的各种固定性物体,可分自然地物和 人工地物,如房屋、道路、江河、森林等。 地貌是指地球表面起伏形态的统称,如高山、平原、盆地 、陡坎等。 按照一定的比例尺,将地物、地貌的平面位置和高程表示 在图纸上的正射投影图,称为地形图。 如果仅反映地物的平面位置,不反映地貌变化的图,称为 平面图。 为了满足建筑设计和施工的不同需要,地形图采 用各种不同的比例尺绘制,在工程建设中常用的 有1500、11000、12000和15000等 几种。 由于地物的种类繁多,为了在测绘和使用地形图

3、中不至于造成混乱,各种地物、地貌表示在图上 必须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因此,国家测绘总局对 地物、地貌在地形图上的表示方法规定了统一标 准,这个标准称为“地形图图式”。 6.2.1比例尺 地形图上某一线段的长度d与其在地面上所代表的相应水 平距离D之比,称为地形图的比例尺。将比例尺用一分子 为一的分数表示,这种比例尺称为数字比例尺,即 dD1M 或写成1M,其中M称为比例尺分母。 M越大,分数值越小 ,比例尺越小;反之,M越小,分数 值越大,比例尺越大。 1100万、150万等比例尺地形图,通常称为小比例 尺地形图; 110万、15万等比例尺地形图,被称为中等比例尺地 形图; 15000、1200

4、0、11000、1500等比例尺地形 图,被称为大比例尺地形图。在一般建筑设计和施工中, 大比例尺地形图应用广泛,后面将介绍的即为大比例尺地 形图的基本知识。 除了数字比例尺以外,有时候为了消除图纸收缩变形误差 的影响,在绘制地形图时,还在图纸的下方绘制一图示比 例尺。使用图示比例尺时,只要用两脚规的两只脚将图上某直线 的长度移至图示比例尺上,使一只脚尖对准“0”分划右侧的 整分划线上,而另一只脚尖落在“0”分划线左端有细分划段 中,则所量直线在实地上的水平距离就是两个脚尖的读数 之和。 若需要将地面上已丈量水平距离的直线展绘在图上,则需 要先从图示比例尺上找出等于实地水平距离的直线的两端 点

5、,然后将其长度移至图上相应位置。6.2.2比例尺精度由于正常人的眼睛在图上能分辨出的最小距离为0.1毫米。因此, 图上0.1毫米长度所表示的实地水平距离,称为比例尺精度。根据比例尺可以确定测图方法或测图时量距的精度。例如,测绘 1500的比例尺图时,量距精确至0.05m即可,因为。小于 0.05m的长度,已经无法展绘到图上。测绘11000的比例尺图 时,量距精确至0.1m即可,因为,小于0.1m的长度也不能展绘到 图上。v此外,当确定了要表示在图上的地物的最短距离时,也可以根据 比例尺精度选定测图的比例尺。例如,若需要表示在图上的地物的 最小长度为0.1m时,则测图的比例尺不能小于11000。

6、因为, 比例尺小于11000的图已不能表示出0.1m的长度。若需要在图 上表示地物的最小长度为0.05m,则测图的比例尺不能小于 1500。v由此看出,图的比例尺越大,其精度越高,图上表示的内容越详尽 。测图精度要求越高,测图的工作量也越大。6.3 地形图的图名、图号和图廓 1分幅方法 地形图分幅的方法有梯形分幅法(按经、纬度) 和矩形分幅法(按直角坐标)两种。大比例尺地 形图多采用矩形分幅法,表6.2为1500、 11000、12000和15000各种比例尺图的 分幅情况。2.编号方法 矩形分幅编号方法,通常 有下列三种。 坐标编号法 它是采用图幅西南角坐标 的公里数进行编号,x坐标 在前,

7、y坐标在后,中间用 “”相连。 15000的地形图,其图 号取至整公里数。 12000、11000的地 形图取至o.1公里,1500 的图取至0.01公里。 如右图,其图号20.2 10.6表示12000比例尺 地形图,图幅西南角坐标 x=20.2公里,y=10.6公 里。 重迭编号法 它是以15000比例尺地 形图的西南角坐标为基础 图号,下一级比例尺地形 图的编号是在基础图号的 后面分别加罗马数字1、2 、3、4。 如图所示,一幅15000 的地形图被分成四幅 12000的地形图,其编 号是在基础图号2030之 后加1、2、3、4。 同法可继续对分成 11000及1500的地 形图进行分幅

8、和编号。 顺序编号 如图6.5所示,当测区 面积较小或带状测区时 ,也可按测区统一顺序 进行编号。一般是从左 到右,从上到下,用阿 拉伯数字1、2、3、 编定,有时也可在 数字前冠以测区名称。 6.3.3图廓 图廓是地形图的边界线,有内外图廓线之分。 内图廓线就是坐标格网线,它是图幅的实际边界线,线粗0.1mm。 外图廓线是图幅的最外边界线,实际是图纸的装饰线,线粗0.5mm 。内外图廓线相距12mm,用于标注坐标值。6.3.4接图表 为了说明本幅图与相邻图幅的联系,以供拼图使 用,通常把相邻图幅的图名标注在图幅的左上方 。 6.4地物符号 为了便于测图和用图,规定在地形图上使用许多不 同的符

9、号来表示地物和地貌的形状和大小,这些符 号总称为地形图图式。 地形图图式由国家测绘总局统一制订,由国家技术 监督局批准颁布发行,从事测绘工作的任何单位和 个人都必须遵守执行,最新版本的国标是2007年 12月1日开始实施的GB/T20257.1-2007 1: 500 1:1000 1:2000地形图图示等。 根据地物的大小和描绘方法不同,地物符号可以分 成依比例符号、非比例符号、线形符号和地物注记 四种类型。6.4.1依比例符号当地物的轮廓尺寸较大时,常按测图的比例尺将其形状大小缩绘到图纸上,绘出的符号称为依比例符号。如一般房屋、简易房屋等符号。 6.4.2非比例符号 当地物的轮廓尺寸较小,

10、无法将其形状和大小按测图的比 例尺缩绘到图纸上。但这些地物又很重要,必须在图上表 示出来,则不管地物的实际尺寸大小,均用规定的符号表 示在图上,这类符号称为非比例符号。非比例符号中表示 地物中心位置的点,叫定位点。 1、圆形、矩形、三角形等单个几何图形符号,定位点在 其几何图形的中心。 如三角点、水准点等。 2、宽底符号(蒙古包、烟囱等),定位点在底线中心。3、底部为直角形的符号(风车、路标等),定位点在直角的顶点。4、几种几何图形组成的符号,如气象站、雷达站、无线电杆等,定 位点在下方图形的中心点或交叉点。5、下方没有底线的符号,如窑、亭、山洞等,定位点在其下方两端点间的 中心点。6.4.3

11、线形符号线形符号是指长度依地形图比例尺表示,而宽度不依比例尺表示 的狭长的地物符号,如电线、管线、围墙等。线形符号的中心线即为实际地物的中心线。6.4.4地物注记 使用文字、数字或特定的符号对地物加以说明或补充,这种称为地物注 记。分为文字注记、数字注记和符号注记三种,如居民地、山脉、河流 名称,河流的流速、深度,房屋的层数、控制点高程、植被的种类、水 流的方向等。6.5 地貌符号地貌是指地球表面高低起伏的自然形态, 包括山地、丘陵、平原、洼地等。山地是指中间突起而高程高于四周的高地 。高大的山地称为山岭,矮小的称为山丘 。山的最高处称为山顶。地表中间部分的 高程低于四周的低地,称为洼地,大的

12、洼 地叫做盆地。朝一个方向延伸的高地,称为山脊,山脊 上最高点的连线叫山脊线或分水线。在两 个山脊之间,沿着一个方向延伸的洼地称 为山谷,山谷中最低点的连线称为山谷线 或集水线。山脊线和山谷线合称为地性线 。地性线真实地反应了地貌的形态。连接 两个山头之间的低凹部分,称为鞍部。除此外,还有一些特殊的地貌,如悬崖、 陡崖、陡坎、冲沟等。 6.5.1 等高线 等高线是地面上高程相等的各相邻点所连成的闭 合曲线。6.5.2等高距和等高线平距 地形图上相邻等高线之间 的高差,称为等高距,用 h表示。大比例尺地形图 的等高距为0.5米、1米、 2米等,同一幅图上的等 高距是相同的。 地形图上相邻等高线间

13、的 水平距离,称为等高线平 距。 在同一幅图上,等高线平 距越大,地面坡度越小; 反之,坡度越大;若地面 坡度均匀,则等高线平距 相等。6.5.3等高线的种类 1、首曲线 在同一幅地形图上,按基本等 高距描绘的等高线,称为首曲 线,又称基本等高线。首曲线 采用0.15mm的细实线绘出。 2、计曲线 在地形图上,凡是高程能被5倍 基本等高距整除的等高线均加 粗描绘,这种等高线称为计曲 线。计曲线上注记高程,线粗 为0.3mm。 3、间曲线 如果采用基本等高线无法表示 局部地貌的变化时,可在两基 本等高线之间加一条半距等高 线,这条半距等高线称为间曲 线。间曲线采用0.15mm的细 长虚线描绘。

14、6.5.4 几种基本 地貌的等高线 1、山头和洼地 2、山脊和山谷 3、鞍部山头和洼地的等高线山脊与山谷的等高线鞍部的等高线陡崖和悬崖的表示方法 6.5.5等高线的特性 1)等高性 同一条等高线上的各点在地面上的高程都相等。高程相等的各点,不 一定在同一条等高线上。 2)闭合性 等高线为连续的闭合曲线,它可能在同一幅图内闭合,也可能穿越若 干图幅后闭合。凡不在本图幅内闭合的等高线,绘至图廓线,不能在 图内中断。 3)非交性 因为等高线为一个个水平面与地面相截而成,非特殊地貌,等高线之 间不能相交。 4)正交性 等高线与山脊线、山谷线成正交。由此推断,等高线穿越河流时,应 逐渐折向河流上游,然后正交于河岸线。 5)密陡稀缓性 等高线越密的地方,地面坡度越陡;等高线越稀的地方,地面坡度越 平缓。航空摄影像片示例5.6 航空摄影像片(略)上图是我院在Google卫星地图上的部分截图*航摄像片的立体观察三维立体画*航摄像片的立体观察三维立体画*航摄像片的立体观察三维立体画本讲结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教育/培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