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xs

上传人:101****457 文档编号:50729296 上传时间:2018-08-10 格式:PPTX 页数:74 大小:1.0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xs_第1页
第1页 / 共74页
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xs_第2页
第2页 / 共74页
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xs_第3页
第3页 / 共74页
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xs_第4页
第4页 / 共74页
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xs_第5页
第5页 / 共7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xs》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xs(7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讲 科学技术观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技术思想 二、党的领导人的科学技术思想 三、科学技术本体论 四、科学技术的发展研究一、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技术思想 (一)历史形成 (随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的创立而形成) 1、社会条件:自然科学为直接生产过程服务,科学成为生产财 富的手段 2、科学技术基础:三大发现使科学发展进入新时期,两次科技 革命使人类进入了工业文明时代。(二)马克思恩格斯科学技术思想的基本内容 马克思主义并非马克思恩格斯凭空想象出来的,它有其深厚的理论渊源和自然科学基础。 针对19世纪自然科学“三大发现”,正如恩格斯所说:“由于这三大发现和自然科学的其它巨大进步,我们

2、现在不仅能够指出自然界中各个领域内的过程之间的联系,而且总的说来也能指出各个领域之间的联系了,这样,我们就能够依靠自然科学本身所提供的事实,以近乎系统的形式描绘出一幅自然界联系的清晰图画。” 正如爱因斯坦曾深刻地指出:“自然科学离开了认识论的指导,就会成为混乱的材料;认识论要是不同科学接触,就会成为空架子。”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不惜笔墨,高度赞扬资本主义社会在生产力方面比其他社会形态的进 步性,而这些进步都是由机器大工业及新发明、新科技的运用所带来的。尽管马克思恩格斯憎恨资本主义私有制,但是他们仍然肯定资本主义制度在促进生产力发展方面比以往其它制度更具进步性。科学技术的广泛运用,不仅极大地提

3、高了劳动生广率,而且推动了生产关系的变革以及社会生产方式的革命。最终人类社会由封建专制社会过渡到了文明程度更高的资本主义社会。通过分析,我们不难发现:马克思恩格斯对资产阶级以及科学技术的历史地位都作出了客观实际的评价,即科学技术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一个重要杠杆。尽管资产阶级主观上是为了提高自己工厂的利润而大力发展科技,但在客又上却起到了推动整个人类进步的作用。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指出在科学和技术的推动下,社会的劳动生产力能够不断提高 ,从而论证了科学技术是推动社会的强有力杠杆。资本论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他说:“生产商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随着劳动生产力的

4、变动而变动。劳动生产力是由多种情况决定的,其中包括:工人的平均熟练程度,科学的发展水平和它在工艺上应用的程度,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生产资料的规模和效能,以及自然条件。”德意志意识形态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商业活动和工业活动是科学技术实现其作用 的重要途径。哲学的贫困马克思恩格斯科技观的理论意义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既能够提高劳动生产率,改善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可能由于过度采伐自然资源,造成对环境的破坏和资源的浪费。恩格斯早就警示过我们:“因此我们每走一步都要记住:我们决不像站在自然界之外的人似的去支配自然界相反,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界之中的;我们对自然界的整个支配作

5、用,就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生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自然科学本身是价值中立的,但是由于人类对科学技术的不当使用可能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恶果。所以我们必须用辩证地、一分为二的观点看待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马克思恩格斯科技观的现实价值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生活也日新月异,科学技术不仅是生产力,而且是第一位的生产力已经成为当今人类的共识。党的领导人在新的历史时期,站在时代发展的前沿,高瞻远瞩,对科学技术做出了新的论述。这些论述既是对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的继承,又有对它的发展。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是技术决定论吗?关于技术决定论的含义,于光远先生曾在自然辩证法百科全书这样定义:“技术决定论(te

6、chnological determinism)常指强调技术的自主性和独立性,认为技术能直接主宰社会命运的一种思想。技术决定论把技术看成是人类无法控制的力量。”这是中国学者对技术决定论比较典型的认识。有相当多的西方学者对马克思主义的论述断章取义,仅从马克思恩格斯个别论述中就推断马克思主义属于技术决定论。1967年,英国学者Rober Heilbroner在其发表论文机器制造了历史吗?将马克思曾经说过的这句话作为技术决定论的证据:“手推磨产生的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木家的社会”,他把这句话当作马克思主义是技术决定论的证据,据此武断地推出马克思是强硬的技术决定论者。马克思主义从未把生产

7、技术当作是唯一决定社会文化和结构的因素,实际上马克思向来是辩证决定论者。他们有些人还站在资产阶级的立场上,企图通过论证科学技术的合理性来证实资木主义私有制是人类历史上最美好、永恒的社会制度。给马克思扣上“技术决定论者”的帽子,而称自己为“新马克思主义者”。 相反,英国牛津大学的 柯亨将马克思主义说成是技术决定论是对其的“污蔑”; 匈牙利著名哲学家卢卡奇在1925年发表的论文技术与社会关系中明确反对把马克思作为技术决定论者,卢卡奇提出:“技术是社会生产力的一个部分,一个要素,尽管它在本性上是一个重要的部分或要素,技术既不能简单地在自身中同自己同一,也不是社会生产力中最后的或抽象的要素。”卢卡奇是

8、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第一个用系统地、整体的观点看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技术观,因而能够做出客观的、实事求是的评价。 马克思恩格斯向来重视科学技术,把它看作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和杠杆之一。但在马克思恩格斯那里,并不存在着“生产力=技术”的等式,他们只是把科技看作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动力之一,而并非唯一地、独立地、决定性动力。与此相反,技术决定论者倾向于从科学技术内部去探讨它发展的动因,在理论上背离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发展动力系统的基本原理。技术决定论从根本上违反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则,否定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是荒谬而反动的。邓小平曾指出:“现在世界上有人说,什么都是技术决定,不要完全迷信这个。当

9、然,我们也要讲究技术,不讲技术是要吃亏的。但是,把电子计算机看成能代替全部指挥职能,那不可能,那样人的能动性也就没有了。”技术决定论的错误就在于它们过分夸大科学技术的作用,忽视了作为主体的人的主观能动性。实际上,任何时代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都是多元的,而不是一元的。除了科学技术,生产关系、经济制度、意识形态等等。技术决定论最终会走向历史唯心主义,把科技人员同社会、制度、道德等对立起来,是错误的。二、党的领导人的科学技术思想 1、毛泽东的科技思想 2、邓小平的科技思想 3、江泽民的科技思想 4、胡锦涛的科技思想 5、习近平的科技思想1、毛泽东的科技思想1940年2月,毛泽东在陕甘宁边区自然科学研究

10、会成立大会的讲话中提出:“有人认为中国历来就没有自然科学,这是不对的。自有人类社会以来都要吃饭,要吃饭就要进行生产,就有自然科学的萌芽,后来并逐渐发达,不过过去没有把自然科学发展成为一个体系罢了。”“马克思主义包含有自然科学,大家要来研究自然科学,否则世界上就有许多不懂的东西,那就不算一个最好的革命者。”“自然科学是人们争取自由的一种武器。人们为着要在社会上得到自由,就要用社会科学来了解社会,改造社会,进行社会革命,人们为着要在自然界得到自由,就要用自然科学来了解自然,克服自然和改造自然,从自然里得到自由”。“自然科学是要在社会科学的指挥下去改造自然科学,但是自然科学在资本主义社会里却被阻碍了

11、它的发展,所以要改造这种不合理的社会制度。”1955年3月毛泽东在全国代表会议上指出:“我们进入了这样一个时期,就是我们现在所从事的、所思想的、所钻研的,是钻社会主义工业化,钻社会主义改造,钻现代化的国防,并且钻原子能的历史的新时期,这是我们的任务。”尔后在知识分子工作会议上,毛泽东、等号召全党全国人民“向科学进军”,大搞技术革命,并提出了分步骤分阶段缩小与世界发达国家先进科学技术水平的差距,赶超世界先进科学技术水平的思路。1955年7月,他在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一文中指出:“中国只有在社会经济制度方面彻底地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又在技术方面,在一切能够使用机器操作的部门和地方,统统使用机器操作,才

12、能使社会经济面貌全部改观。”1956年,在论十大关系一文中提出了用现代科学技术武装工业、农业及国民经济的任务。1 1957年11月毛泽东赴莫斯科访苏期间,接见了中国留学生、实习生,并发表了重要讲话。他说:“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到底是你们的。我们都老成这个样子了。但各有各的长处。我们老的有经验,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象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他说,我们生产力还很低,钢只有520万吨。要经过几十年,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高度工业化的社会主义国家。这个责任就落在你们身上了。1958年当苏联单方面终止中苏两国签订的国防新技术协定,撤走全部专家后,毛泽东就

13、号召大家自己动手,从头做起,准备用八年时间,拿出自己的原子弹,并下决心要搞尖端技术。1959年4月,在党内通讯中,提出了“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的著名论断。1958年3月成都会议期间,3月16日,毛泽东主席视察红光合作社。为落实毛泽东对农业机械化“四年小解决,七年中解决,十年大解决”的指示,国家决定在全国七个大区分别设立一所综合性的农业机械院校。东北、华北、华中三大区在原有学校基础上扩建;华东、华南、西北、西南四大区新建。在这深刻的历史背景下,1960年,在国民经济最困难的年代,四川农业机械学院成立,后更名为四川工业学院。1963年12月毛泽东在听取中央科学小组汇报十年科技规划时指出:“科

14、学技术这一仗,一定要打,而且必须打好。过去我们打的是上层建筑的仗,是建立人民政权、人民军队。建立这些上层建筑干什么呢?就是要搞生产。搞上层建筑、搞生产关系的目的就是解放生产力。现在生产关系是改变了,就要提高生产力。不搞科学技术,生产力无法提高。”2、邓小平的科技思想1988年9月,邓小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原捷克斯洛伐克总统胡萨克时说:“马克思说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事实证明这话讲得很对。依我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邓小平认为:“现代科学技术正在经历着一场伟大的革命。现代科学为生产技术的进步开辟道路,决定它的发展方向。人类的历史事实已经证明理论研究一旦获得重大突破,迟早会给生产和技术带来极

15、其巨大的进步。生产力有这样巨大的发展,劳动生产率有这样大幅度的提高,靠的是什么?最主要的是靠科学的力量、技术的力量。”他指出:“当代的自然科学正以空前的规模和速度,应用于生产,使社会物质生产的各个领域面貌一新。特别是由于电子计算机、控制论和自动化技术的发展,正在迅速提高生产自动化的程度。同样数量的劳动力,在同样的劳动时间里,可以生产出比过去多几十倍几百倍的产品。社会生产力有这样巨大的发展,劳动生产率有这样大幅度的提高,靠的是什么?最主要的是靠科学的力量、技术的力量。”3、江泽民的科技思想江泽民通过论科学技术一书全面展示了他的科学技术的重要思想。江泽民指出,“没有强大的科技实力,就没有社会主义的

16、现代化。”“在现代,科技进步对社会生产力发展越来越起决定性的作用,并且正在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在1999年,全国技术创新大会上,江泽民提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4、胡锦涛的科技思想胡锦涛:“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奋斗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的讲话” (2006年01月10日)指出,“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核心就是要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在世界新科技革命推动下,知识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国民财富的增长和人类生活的改善越来越有赖于知识的积累和创新。科技竞争成为国际综合国力竞争的焦点。当今时代,谁在知识和科技创新方向占据优势,谁就能够在发展上掌握主动。”5、习近平的科技思想2014年5月24日,他在上海考察时强调:“谁牵住了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谁走好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